宏观经济学说课稿.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3309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doc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doc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利率的决定》。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由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第五版。

该教材以全面反映新知识、新信息为主要特色;在内容上:

坚持基础性、针对性原则,根据经济学基础理论选择教学内容。

本次说课的内容在教材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三节,是首次介绍货币市场,进而学习LM模型,掌握IS-LM理论。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等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本着教学大纲的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

教学难点:

“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谈一谈。

三、教学目标

根据《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这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货币市场的供给、需求、均衡等理论。

四、教学方法

本次课我将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理论逻辑与数学关系相结合以及图形分析”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本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2-3分钟)

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货币市场,并且缺乏对货币市场的感性认识,所以拟合产品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即需求供给均衡。

然后,告诉学生货币市场有同样的实现均衡的过程,只是货币价格是利率。

2.讲授新课:

(40分钟)

(1)货币需求三个动机:

每一个都由案例引入,由函数关系结束。

(2)流动偏好陷阱:

从利率极低的经济现象引入,最后形成结论。

(3)货币需求函数:

使用图形和数学关系结合的方法介绍,强调特殊的流动偏好陷阱部分。

(4)货币供给:

说明存量和外生性。

(5)货币供求分析:

结合图形说明货币供求均衡决定利率,并且具有稳定性,以及货币供求曲线移动时对于均衡利率的影响规律。

3. 课堂小结:

(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我采取三板式教学,主副板结合,主板一分为二,图形在左,文字在右,相互呼应。

5.布置作业。

针对大二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

试对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主要采用讲授与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说课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