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522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宋时期文档格式.docx

天台宗的突出特点是“圆融”,融合南北佛教的特点,南方佛教注重对佛教理论的内心领悟,北方佛教注重坐禅,修行外在的行为;

天台宗提出“止观论”,止又称定,指坐禅;

观又称慧,指领悟,主张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南北风格得以协调。

这一派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性具实相说”之中。

性也称法性,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性具实相,指各种事物都是由法性派生。

并由此引伸了两个命题:

“一心三观”,三观指空假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空的假的不固定的,都是心虚构的,只有心才真实的;

“一心”可以同时体察三观,三者在“一心”中又同时存在。

“一念三千”,一念即一心,三千即宇宙万物,宇宙万物都是由“一心”派生形成的。

法性、一心、一念都是指绝对精神、意识,天台宗认为这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法相宗也称唯识宗、瑜珈宗、慈恩宗,创立者为玄奘和窥基。

主要经典是《成唯识论》。

唐初玄奘西游回国后带回并翻译了大量佛经,弟子窥基在协助玄奘译经时丰富发挥了该派学说。

尽管当时玄奘知名度更高,又有朝廷的支持,但由于修行过程太繁琐冗长,只兴盛了三四十年便衰落了。

这一派的哲学思想体现在唯识论中。

唯识又称万法唯识、万物唯识,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识”演变而成的,识分两种,一是内识,即最高的精神本体;

一是外识,即人的直观感觉和思维。

直观感觉熏染内识,便产生了对万事万物的印象。

这一派还认为,世人常见的“我”是虚幻的,各种烦恼的根源就在于误以为“我”是真实的,这就是执迷不悟。

消除这种执迷,必须认识到只有作为精神本体的内识才是真实的,其他都是虚假的。

万法(物)唯识,也可以说是心外无法,心外无物。

华严宗又称是贤首宗、法界宗,创立人是法藏,主要经典《华严经》。

武则天想当女皇时法藏心领神会,译经时替武则天造舆论,因此迅速兴盛起来。

武宗灭佛后衰落。

这一派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法界缘起说”。

法界即一真法界、一心法界,指真如佛性、最高的精神意念;

心产生理、理产生万物,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法界”生化而成的。

并推导说:

既然万事成物都是法界生成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别都只是表面上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所以应当圆融无间、高度和谐,但成“无碍法界”。

这一派还将事物的差别归为六种:

总相(整体)与别相(部分)、同相(同一)与异相(差别)、成相(先成)与败相(毁灭),都是“一为恒二”、“二而恒一”的关系。

又把法界的含义由浅到深地划分为十个层次,称“十玄门”,十个层次之间不仅圆融无碍,而且都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关系。

禅宗又称佛心宗,主要经典是《坛经》。

传说禅宗始祖为印度僧人达摩,传到弘忍时已是唐朝初年,形成以慧能为首的南宗和以神秀为首的北宗,结果南宗成为正统,并成为最有影响的宗派,在唐代达到全盛。

相传弘忍在传衣钵继承人时,让弟子作谒(五言诗)讲学佛心得。

神秀说:

“心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核心是“净”字。

小僧慧能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核心是“空(无)”字。

慧能被选中,在于“空(无)”比“净”更深一层。

悟空、悟净、悟能代表领悟的三个不同层次。

南禅宗已经脱离了印度的原始佛教,根植于魏晋玄学,实际上已经是中国化的宗教了。

南禅宗的修行方式简单,只要“无念”,心如木石,不受外界影响,处于绝对虚静状态便可“顿悟”,在刹那间领悟佛教真义。

所以在中下层民众中流传很广泛。

这一派声称“不立文字”,其哲学思想相对其他教派而言比较浅显,主要有两点:

一是心本体论,佛性在心中,万事万物也由心中派生。

直接启迪后来理学中的“心学”派。

二是空无观,否认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

唐代佛教各宗的学说有所不同,但其哲学思辨的主要特点则是相同的,都是“心性论”。

天台宗“一心之观”、法相宗的“唯识”、华严宗的“法界”、禅宗的“心本体”,辨析和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意思: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都是心的派生。

各宗都讲佛心,所谓“心性论”可以说是“佛性论”的本质内容。

“心性论”在认识论上有重要地位。

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看,先秦秦汉时期讲“天道观”,讨论宇宙的构成;

南北朝讲“本体论”,讨论本与末、体与用的关系;

南北朝后期发展的为讲求心性义理的“心性论”。

唐代佛教各派的哲学内涵不仅与此时的哲学思潮吻合,而且成了这个时期哲学思想的主流。

2.道教教派及其哲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东汉时期,宗奉先秦时期老子李耳为始祖,把道学变成了道教。

老子善于冥想,想出了一套超越感觉和经验、超越具体事物的东西——道,作为人类和宇宙的本原。

同时又讲人生策略:

顺应自然、见素抱朴、远离现实。

至于后来的炼丹、气功,是道教精神的衍生,有的已不符合原始的教义。

南北朝时期“南禅北道”,唐代道教很兴盛。

李渊在隋末起事时得道士王知远的“密符之助”,建唐后李世民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代,神化皇权,也抬高了道教的地位,排在佛、儒之上。

太宗信道常服金丹,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后崇佛,也不排斥道教;

中宗睿宗大修道观,并让两个公主为女冠。

玄宗时期崇道达到极致,道教也进入鼎盛时期。

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更流行道教。

肃、代、德都信奉道教之术,宪、穆、敬、武、宣都服金丹而死。

直至五代十国时期,李存勖、石敬瑭、柴荣,前蜀王建父子、吴王杨行密、吴越王钱鏐等都信奉道教。

隋唐以前道教已分很多宗派,但分法不一致。

唐初各派仍在分化组合之中,各派的理论也逐步完善,道教教派也便成了道教学派。

按理论分成了楼观派、上清派和重玄派。

三派中的楼观派因楼观台建在道教发源地——今陕西周至县南秦岭山麓而得名,据传说老子在此写成了《道德经》。

李渊起兵时楼台观的道士曾拿出全部粮草支援,所以在唐朝受朝廷扶植而发展。

但楼观派理论贫乏,没有独立教义,尊奉上德派的《上清经》;

上清派注重修行方法,抽象的思辨很少;

在道教理论上贡献比较大的是重玄派。

重玄派形成于南朝肖梁时期,是道教中哲理层次最高的一派。

“重玄”出自《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之语,形容“道”的深奥难尽。

重玄派用思辨方式解释和发挥老子的学说,到唐朝形成了系统的重玄理论。

最有影响的是成玄英。

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

唐初隐居东海(今江苏北部),后被召至长安,加号“西华法师”,注疏老子学说,训释“重玄”理论。

认为:

老子的“玄之又玄”意思是讲认识“道”的方法原则,即对“道”的认识不能执于“有”和“无”之间,说“有”不对,说“无”也不对;

要去掉是有是无的偏见,又要去除非有非无的偏见;

扣除两种偏见之后再把不偏不倚的“一中之玄”排除,经过这样三次排除和否定之后,才能进入“重玄”之境,准确地把握和认识“道”的奥义。

继而认为用“重玄”的观念看世界万物都是虚幻的,都是道派生的。

人们常讲的境与智(即外界事物与内心认识)、有与无、美与恶、是与非等一系列矛盾也是虚幻的(因为没有客观标准,仅是人的感觉),都应当忘却;

唯有“道”是真实的,值得去探究。

只有用“重玄”理论去研究道,在世俗生活中忘却尘世的一切,静心守一,才能得道成仙。

当然,宗教不是哲学,与儒学一样也是讲人生方法、策略,讲如何过好这几十年。

儒学直接告诉人们怎么做,宗教则是先让人明白人自身、人周围的宇宙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讲具体该怎么做;

讲人和宇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有了哲学思辨的因素。

准确地说只是一种哲学意境、类似哲学的思辨方式。

还有,流传最广、影响最长的宗派的哲学思想一般比较低,如南禅宗和重玄派;

层次高的恰恰是流传范围小,时间短的宗派,如华严宗和上清派。

高层次的思辨是少数人的事情,一多就乱,一热就散,此规律也。

3.儒道佛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隋唐时期儒道佛三家鼎立。

原则上讲儒学为正统,有时并非如此,武则天时把佛教者列为第一,玄宗又把道教列为第一。

但第一不是唯一,如“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的唐太宗,同时也吃金丹,把道士成玄英召到长安,还资助玄奘去印度取经……崇道崇佛是出自将皇权神化的目的;

抑道压佛,常出自经济动机,比如与寺观争夺人口。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三者之间观念的冲突。

儒家讲忠孝,僧尼则脱离尘事,弃父弃君,在儒家看来是不忠不孝之辈。

道教与儒学也有矛盾,儒家主张进取入世,道家则主张超脱,游离世人俗事。

并且佛教与道教也有矛盾,佛教认为人生皆苦,修行成了佛(即死了以后)才得以解脱,而道教则追求长生不老……

冲突最直接的是儒学和佛教。

所以在唐代君臣百姓狂热信佛的同时,总有一些人极力反佛,傅奕、韩愈、姚崇和狄仁杰都有过激烈的反佛言论和行动,斥责佛教教义,主张抑佛乃至拆寺毁庵,迁散和尚尼姑。

尤其是韩愈,当宪宗兴师动众迎举法门寺佛骨舍利的时侯,直言谏止,主张把佛骨投诸水火,以绝后患。

武宗继位后先是抑佛,继而在会昌五年(845年)采取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拆除4600多所寺院,还俗26万名僧尼。

五代后周时柴荣也曾毁佛,并且亲自在正定隆兴毁佛像。

反佛灭佛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因为儒学是传统文化观念的核心,是治理天下的根本。

但儒学的有些内容到这时已明显得有些陈旧过时,需要调整和发展,需要吸收一些新的东西;

佛教和道都也需要吸收一些传统的东西,以便更广泛的传播。

所以,儒道佛在矛盾冲突的同时,更有一种融合的趋势。

隋朝经学家王通提出“三教可一”的主张,想以儒为主,调合吸收佛道的有用内容。

唐代柳宗元认为佛教有些内容与《论语》相合,“不与孔子异道”。

韩愈激烈反佛,实际上吸收了一些佛教理论,其道统说、复性论,与佛教的法统观念和心性学说有联系,并且韩愈与高僧元惠等过从甚多,有诗相赠。

就佛教而言,隋唐时期佛教各宗派实际上都是吸收了儒道理论的佛教,比如对孝悌观念的吸收有了“教僧”之名。

就道教而言,也开始讲礼义、忠孝,显然是受了儒学的影响;

原来道教理论和教规都不完善,隋唐时期开始创立理论体系,制订教规戒条,则是在佛教的影响下进行的,有的甚至明显地直接模仿佛教。

儒道佛融合的基础,首先是由于三家的学说都是治理天下、安顿百姓所需要的,如《三教平心论》卷上所说:

“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

也可以说是佛修心灵,道修身体,儒修品德,三者缺一不可。

其次,是人在不同时候分别需要儒家的入世进取、道家的进退自如,甚至佛家的逃避放弃。

仅有一、二种精神是不够用的。

就人生来说主要是儒道精神,道家讲人生策略的时候告诉人们你不需要什么,而儒家只告诉需要什么;

前者是智慧,后者只是知识和本能。

复次,最根本的,是儒道佛三家在思辨方法上的互补性。

儒家重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原则,太实用了,哲学思辨不够深入;

道家和佛家对现实尘世持一种超脱或遗弃态度,总讲些游离现实,抽象深奥的道理,哲学思辨反而上去了。

尤其是佛教,在三家中是哲学思辩层次最高的。

三家在哲学思辨上的互补性还在于,儒学善从正面论述,道家善于反面认识,佛教视而不见,不反不正,三者的配合恰似数学上正数、负数和零一样,配合起来是完整的认识方法。

由于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唐朝盛世有容纳气度,使得隋唐时期儒道佛三家并存、融合,并且都是立足本家,融合另外两家,结果都得到了改进。

比如儒学在这个并存、融合的过程中吸收了佛道精神,开始了由传统儒学向新儒学即理学的转变。

附带说一下儒道佛并存,而基督教、伊斯兰教流传不广的原因。

伊斯兰教是回族人的宗教,只在回族人中流传,凡是回民自然是穆斯林,别的民族不能加入,不可能形成全国性的宗教。

基督教流传不开,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中国人信仰层次浅,实用性强,为一事而信而求,遂愿后还愿报答,然后完事,是一种“契约型的信仰”;

不象西方的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

基督教的信仰是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礼拜祈祷是内心世界的表白,对方只是抽象的存在,类似今天的网上聊天),中国人多数达不到这个程度,也不需要。

其二,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不同所致。

西方人侧重科学理论的探讨,追究终极原因;

认为宇宙之谜是上帝设计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接近上帝”。

中国人习惯于技术操作的学问,技术操作成功就似乎一切明白了,不追究进一步的原因,也就没有信仰“终极原因”即上帝的必要了。

(二)隋唐时期的经学

作为解释儒家经典的专门学问的经学,在隋初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经学自身的南北分异,《隋书?

儒林传》说治经者“南人简要,得其英华;

北人深芜,穷其枝叶”,从方法到内容都存在分歧。

二是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威胁儒学的正统地位。

所以,这个时期治经者的中心使命是使经学上的南学北学归向统一,尤其是重新树立儒学的核心地位。

隋唐儒学家们完成了这两个任务,更重要的是结束了汉代以来讲究名物训诂的“汉学”,开启了讲究义理思辨的“宋学”之先河。

1.隋朝的经学:

三教可一

王通字仲淹,河东郡龙门(今山西万荣)人。

讲学治经仅13年,38岁时去世。

死后门人把他讲学时的记录整理成《中说》一书传世。

南北朝以来儒道佛斗争一直很激烈,有人主张毁佛灭道以存儒学,或以道教、佛教来统一各家。

王通新经学特点是调和儒学与佛、道的矛盾,试图通过改进经学来振兴儒学,恢复儒学的统治地位;

通过吸收佛道二教的可取之处,弥补儒学的不足,提出了“三教于是乎可一”的主张。

“可一”不是“合一”,不是把佛、道合于儒学之中,而是三家并存;

但在王通内心深处是以儒学为正统的。

王通心目中的正统儒学是先秦时的儒学,暗含的前提是认为汉代以来经学家的解释已非正统了。

这与后来唐代经学家的认识是相同的。

2.唐代经学:

从“疏不破注”到“舍传求经”

唐初诸经文本多有异处,对经文的理解分歧更大。

于是唐太宗令经学大师孔颖达(冀州衡水人)主持,对经书的经文进行统一整理:

对《周易》王弼注、《尚书》孔安国注、《诗经》毛传和郑笺、《礼记》郑注、《左传》杜注,以“疏不破注”为原则,对原有注文进行解释。

注疏编定后成书180卷,定名《五经正义》,高宗永徽四年(653)颁行天下。

此后,读经、应试均以此为准,否则就是异说。

这样,东汉以来诸家解说归于一说了。

汉武帝独尊儒术只是把其他学派压了下去,儒学内部并未统一;

统一儒学各派对诸经解释的是《五经正义》。

与之同时,出于同样的目的,唐太宗还令颜师古专门考订经书原文。

颜师古将“五经”的各种本子找到后,写成《五经定本》,颁行天下,解决了经书原文殊异的问题。

唐末文宗开成二年(837)郑覃主持全面校订包括“五经”在内的儒家经典,纠正了颜师古的失误,刻成“开成石经”114块650252个字,立于太学。

到唐中叶,传统的经学思想受到怀疑和挑战,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专门之学”开始进行新的探索。

此时在经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江南地区的经学家啖助、赵匡和陆淳(质),他们以治《春秋》为主,被称为“《春秋》学派”。

《春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舍传求经”。

认为《春秋》原文没问题(宋代才开始怀疑经本身),错谬全是三传造成的;

在三传都不合适时,便丢开三传自己解释。

他们“舍传求经”自我发挥解释时以“明王道”为原则,有利于“道”的“无经之传”也可采用,过于实用和随意。

但此后治《春秋》的学者都不再拘泥于三传,从而脱开了章句训沽的汉学路子,走上了义理思辨的路子。

“《春秋》学派”有破题之功。

唐后期经学的共同特征与中期相同,不再宗奉东汉以来经学家注疏,自己重新解释,通过自己解释经义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代表人物是韩愈。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先世居昌黎(今属河北),故称“韩昌黎”,其著述由弟子编为《昌黎先生集》。

韩愈经学思想的核心是“道统论”。

“道”即儒家正统学说,“统”是这种学说的师承关系。

韩愈著《原道》一文,认为道发端于尧、经舜、禹、汤、文、武、周等,到孔子时发展到“大明”即完美;

孔子之后诸门子弟均不能得其要领,只有孟子是正宗。

“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孟子死后(即秦汉以后)的经学家均未得其真传。

失传千年后至此到韩愈才接上。

韩愈自认为是师道、传道的“卫道士”。

在韩愈颇为自负的语气中,有与此时经学家们相通的地方:

都认为东汉以来的解释不准确,都是对汉学的怀疑和否定。

陈寅恪认为韩愈是奠定后来宋代新儒学的人物。

韩愈他把一向不受重视却最能代表儒家精华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

至此,经过隋唐时期几代经学家的努力,已经给经学加进了一些新内容,完成了从汉学到宋学转变的准备,并且已经开了宋学的先河。

(三)宋代的理学

宋代文人写诗的兴趣小了,治经的兴趣又多了起来。

而且延续唐后期韩愈的风格,形成了与寻章摘句的“汉学”相对的“宋学”。

宋学是以探求义理为特征的治经方法,用这种方法治经,就产生了理学。

理学也称道学,是以理、道为哲学范畴,探讨“性命为理”的学说。

理学以儒为主,兼收佛道有关理论,同时又剔除了“胡化”的成分;

用“宋学”的方法解释儒经,在原来儒学探讨人生问题(人生观)的基础上,又探讨了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构成(宇宙观)等哲学问题,是儒学的一个新学派,后来被成为新儒学。

这个学派,产生于北宋,形成于南宋。

对理学的考察不应当以唯物、唯心为标准,也不宜按照黄宗羲《宋元学案》中的师承关系来讲,把胡瑗作为开山;

应该按照理学自身的发展顺序和主张,分为“天理”和“心理”派,以及相对的“事功”派来考察。

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道州(今湖南道县)濂溪人,初步建立一套探讨宇宙本源、万物生成、人性伦常等问题的理论体系。

依据道家学说和《周易》等著《太极图说》,以“太极”为宇宙本源。

太极动、静产生阴阳,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成五行,五行(五气)推移变化形成宇宙万物。

张载,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人,字子原,人称横渠先生。

著有《正蒙》、《经学理窟》,提出“气”是万物本源,气聚为太虚(太空),由太虚生成万物。

气的变化规律就是“道”(所以理学又称为道学)。

同时又讲“学贵心悟”,重视自身的体悟。

二程,程颢和程颐是洛阳人。

周敦颐的弟子,有《二程全书》,自称“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提出有系统的理气说、人性论和格物致知等。

朱熹,徽州婺源人,著有《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晦庵文集》。

继承了二程学说,兼收其他学派,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以上是用天道解释宇宙和人性的一派。

陆九渊,江西金溪人。

以儒为主,吸收禅宗的思想,强调内心觉悟,提出了“心即理也”的命题,被称为“心学”派。

著名论断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与朱熹在鹅湖辩论天理、心理,称“鹅湖之会”。

朱熹的学说通俗易懂,响应者多(当时还不是官方哲学);

陆九渊的学说太深奥,到明朝王守仁的时候才有进展,合称为“陆王心学”。

上述两派都是理学派。

同时还有与理学并立的陈亮和叶适的“事功派”,以“物”作为最高哲学范围,“盈宇宙者无非物”,“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反对抽象的“理”说。

理学有些脱离实际,陈亮“事功派”是从联系实际的角度补充之,不全是反对理学。

从学的内容和思维方式上讲,陆九渊是心理,但张载的“学贵心悟”、二程的“体贴”与陆九渊是相同的;

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看,又有事功派的特征。

很难严格分类。

原因在于今天的标准和宋代不一样。

金朝王若虚著《道学渊源学》,赵秉文传播程朱之学,被称为“斯文盟主”,赵复、姚枢、许衡和窦默等人也传播理学,建太极书院。

但只是传播,没有加进新内容。

宋代理学有两个特点:

一是探讨义理心性为主,大都以“理”代表抽象的本原,以“气”代表具体的事物,从这对哲学范畴出发,探讨精神与物质、人类和社会的本源的问题。

抽象思辩能力超过了旧儒学(此前过分注重实用)。

有了思辩哲学的风格。

朱熹提出了“一分为二”的命题,“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致无穷。

皆是一生两尔”,是超出了技术实验手段的思辨,更具思辩哲学的特色(明朝的方以智提出“合二而一”)。

中国学者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思想、主义和学说,没有严格的概念和体系,主要是一种精神和状态;

宋代理学家在朝着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努力。

二是以论证伦理道德的合理性为目的,通过理学的探讨使道德自然化。

这是中国古代所有学说的共同思路和方法。

但这不是束缚人的思想,是让人发挥应有的作用,修齐治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都是这个意思。

对理学的认识,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理学兴起于北宋,盛于南宋理宗时,但《宋史?

道学传序》说“道学兴于宋,而宋弗究于用,甚有厉禁者”,如韩佗胄镇压理学。

远不如明代理学地位高,因为尚末被官方使用起来,理学本身在宋代尚在发展。

2.二程的“存天理,去人欲”不是压抑人性的禁欲,而是反对奢侈的节欲。

朱熹说:

“饮食者,天理也;

要求美味,人欲也”,是原始的解释。

后常被浅人作极端化的理解,不符合宋儒的原意。

响应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是倡导,不是要求;

是一以此劝喻大臣忠于皇帝,不是专门为了限制妇女改嫁。

3.张载的“学贵心悟”、二程的“体贴”到陆象山的“心即理也”,都是通过内心反省来理解宇宙、人性等问题,与“天理”相辅相成,并且有比“天理”更积极的意义:

从社会意义上看,注重内心自我,与后来王守仁的“心学”、李贽和龚自珍的“童心”都属启迪自我意识的一派,可以导致启蒙思想的产生。

从思想意义上看,心学是理学中思辨层次最高的一派,超过了朴素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看问题只偏留在具体的物上,唯心主义则要进一步探讨事物的本源,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找到的只能是“心”和“天”。

但毕竟比唯物主义深一层,是深层思考时的失误。

古代思想的精华在“心学”学派之中。

二、史学

1.唐代的史馆和国家修史制度

史馆是唐代常设的管理和主持编修史书的机构。

自先秦以来史书修撰都是个人为之,隋文帝开始禁止私人修国史,贞观三年正式建“史馆”并由宰相掛名监修国史,设有专职史官。

史馆的建立也就是官修史书制度的形成。

唐太宗曾专门令魏征对所修前代史“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

所谓“损益”不只是为了体例一致,更是为了统一口径和思想。

史馆和国家修史对史学的影响有利有弊。

史料征集和利用方便了,史官地位提高了,并有了相互切磋的场所。

官修史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统一思想,把史学的功用仅仅局限于提供治乱兴衰之一途,限制了史学的拓展,史学成了政治的附属。

再者,众人共同修史固然可以取长补短,但由此一来都缺少了个人修撰时的个性和思想,近代经学大师皮锡瑞说“官修之书不满人意,以其杂出众手,未能自成一家”,正是看到了这一层。

2.前代史的修撰与贯通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