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6475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文艺理论.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艺理论.doc

《文艺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理论.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艺理论.doc

文艺理论基础复习提要

责任教师周伟

“文艺理论基础”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小教专业文科方向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是省开课,由省校统一组织教学、命题和考试。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是许自强主编的《文艺理论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目前没有教学辅导资料和音像教材与之配套使用。

省校安排有两学时的广播复习课,具体播课时间请参见校历。

现将复习重难点做一简要提示,并附有练习题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教学重点

绪论

掌握

1.文艺理论、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和马列文论的涵义。

①文艺理论:

是一门研究文艺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理论学科。

②中国古典文论:

指中国春秋时期萌芽、魏晋南北朝空前繁盛,唐宋元明清不断丰富完善的中国古典文艺理论。

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但大多停留再即兴印象式的评点或简略感悟式的泛论上,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

③西方文论:

指始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今繁盛的西方文艺理论。

它大致分为古典期和现代期,分界点是19世纪后半期非理性主义文论的出现。

西方文艺理论比较注重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但也大多存在一定的缺陷。

④马列文论:

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依据,以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为原则,站在全新的时代高度去观察、评价一切文艺活动。

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阶级性,充满革命朝气的新理论。

2.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四种要素:

艺术家、艺术品、欣赏者、社会活动

②五个专题:

文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发生发展论、鉴赏批评论、文艺本质论

了解

1.文学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2.文艺理论同文艺史、文艺评论的关系;

3.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马列文论的框架体系和发展轨迹;

4.文艺理论的学科特点:

抽象性、实践性、开放性。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

重点掌握

文艺的社会价值:

①文艺的认识作用

②文艺的教育作用

③文艺的美感作用

④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的关系

掌握

1.文艺的本质;

2.再现论、表现论、形式论、读者(欣赏者)论的涵义;

①再现论:

是西方文艺史上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是文艺描写的对象,而文艺家的任务就是用不同媒介把它再现(复制)出来。

②表现论:

表现论把文艺归结为文艺家心灵情感的表现,认为文艺家内在的思想情感是文艺表现的对象,而文艺从文艺家的主观自我出发,以情感和形象为主要契机。

③形式论:

形式论认为,文艺的本体既不是作品描写的社会生活,也不是文艺家表现的思想感情,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文艺作品形式本身,所以,这种理论又被称为“作品本体论”。

④读者(欣赏者)论:

这是一种冲读者(欣赏者)的视角来评价文艺的理论,它认为一切文艺作品的意义、价值、作用等都需要最终通过读者(欣赏者)的参与才可能实现。

3.对再现论的评价;

4.表现论基本特点和对表现论的评价;

了解:

1.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思想和对形式主义的评价;

2.读者(欣赏者)论的两大流派和对它的评价;

3.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第二章文艺的审美特征

重点掌握

典型形象的艺术特征:

①鲜明、突出的个性表现;

②深刻、集中的共性;

③个性与共性的高度完美统一;

掌握

1.艺术形象、典型形象、典型性、典型化、意境、意想的涵义。

①.艺术形象:

是文艺家根据客观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富于感情色彩和审美性的感性形式。

它包括人物、事务形象,以及人生图画或情景。

②典型形象:

又称艺术典型,简称典型。

所谓典型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了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种本质规律并具有教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③典型性:

文艺作品中的典型性指艺术形象所达到的概括化和个性化统一的程度。

④典型化:

文艺家创造典型形象的过程和方法就是典型化。

⑤意境: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事物、景物,高度和谐融合而产生的含蓄蕴籍、丰富深远、耐人寻味能引起人无穷想象的艺术境界。

⑥意象:

即“寓意于象”。

即指作品中寄寓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特定物象。

2.文艺形象的审美特征:

①具体可感性;

②情感性;

③审美性;

④概括性;

3.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①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依据;

②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能影响环境并推动环境的发展变化;

③典型环境必须通过典型人物性格的描写而得到发展。

了解:

1.文艺的最基本特征;

2.塑造典型形象的原则和方法:

①个性化与概括化的有机统一,是典型化的基本原则

②典型化的具体方法有三种:

杂取法、专取法、写真法

3.意境的审美特征

①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②含蓄蕴藉,意蕴深厚;

③虚实相生,象外有象;

4.意象的审美特征:

①具体性、直觉性;

②寓意性、象征性;

③多义性、不确定性。

第三章文艺的起源、发展和继承

重点掌握

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人类生存活动”。

掌握

1.摹仿说、理念说、游戏说、巫术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的涵义;

①摹仿说:

是一种古老的文艺起源理论。

它认为,艺术起源与人类的摹仿本能,是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

亚里士多德是其代表人物。

“摹仿说”经由达·芬奇的“镜子说”为中介,转化为“再现说”,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文艺理论。

②理念说:

一种文艺起源理论。

它认为,文艺起源于某种超自然物质、超感性经验的“理念”,文艺是理念的影子的影子,或是对于理念的感性显现。

③游戏说:

一种文艺起源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

它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游戏是人解脱物质和精神束缚之后,利用剩余精力创造自由天地的活动。

④巫术说:

这是关于文艺起源的一种说法,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

它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游戏是人解脱了物质和精神束缚之后,利用剩余精力创造自由天地的活动。

⑤心灵表现说:

这是关于文艺起源的一种说法。

它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心灵的表现,文艺是内在的主观精神的外在流露。

大致可分为感情表现说和欲望表现说两类。

前者认为文艺既是感情的载体,又是感情的感性形式,以托尔斯泰为代表。

后者认为,欲望是人类更深层的本能,是潜意识的核心、文艺是潜意识中心理能量渲泄和转移的一种形式,以弗洛依德为代表。

⑥劳动说:

起源与19世纪。

它认为文艺起源于生产劳动,文艺是原始人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2.摹仿说、理念说、游戏说、巫术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等艺术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评价;

3.文艺自身的发展,以及文艺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①文艺自身发展的独立性

②文艺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了解:

1.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使文艺也随之变化发展:

①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对文艺内容的变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②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对文艺形式的变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上层建筑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文艺发展的影响;

①政治对文艺发展的影响;

②道德对文艺发展的影响;

③哲学对文艺发展的影响;

④宗教对文艺发展的影响;

⑤科学对文艺发展的影响。

3.文艺传统的继承和革新。

第四章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重点掌握

1.“重大题材”与“小题材”的关系。

观点:

我们既提倡文艺家关注重大题材,同时,又主张题材的多样化。

2.文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双向制约。

①从文艺创作的过程来看,大多是先有了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再确定相应的形式。

②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人们对艺术最关心的也是它的内容。

艺术的深层魅力,总在于它的情感的真诚、思想的深刻、哲理的启

掌握

1.题材、情节、主题、意蕴、艺术语言、有意味的形式的涵义。

①题材(狭义):

指作家、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出来并经过集中、提炼、加工,写进文艺作品中用以构成艺术形象、表现主题思想的集体生活材料。

②情节:

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③主题:

是贯串于作品的整个形象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内容的核心和灵魂,是作品思想意义的集中体现。

④意蕴:

是指潜伏隐藏在文艺作品内部的深层内涵,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神韵、风采、意味,它或者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流露于字里行间,或者隐秘在文艺作品的形象之后,有待于审美主体的感悟、发现。

⑤艺术语言:

指的是表现艺术内容、塑造艺术形象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式。

⑥有意味的形式:

是关于形式美审美价值的一种观点,由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

李泽厚对其的理解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种原来是‘有意味的形式’却因其重复的仿制而日益沦为失去这种意味的形式,变成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

2.艺术形式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艺术形式不但是表达内容的工具和手段,而且又是使得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一个最起码的合格条件;

其次,艺术形式还是决定艺术品位雅俗、审美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志;

再次,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变内容的性质,调整内容的情调,增添艺术的审美色彩,使内容已有的性质、情调产生偏离、转化。

3.艺术中形式美的独立审美价值

了解:

1.情节的组成部分;

2.主题的多元性。

第五章文学的分类特征

掌握

1.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悲剧、喜剧、正剧、戏剧冲突的含义。

①诗歌:

是一种通过精炼形象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包含着丰富情感和想象,富于音乐美的文学体裁。

②小说:

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绘社会环境与生活场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③散文:

是题材广泛、形式灵活、注重抒写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一种文学体裁。

④戏剧:

是一门综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的综合艺术。

它通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直接感染观众。

⑤悲剧:

戏剧中的悲剧,指表现特定环境下正义善良的人物遭受邪恶势力的迫害而失败甚至毁灭,揭示进步力量与美好事物受压抑、被摧残的矛盾冲突,并抒发忧患意识与悲愤情感

⑥喜剧:

喜剧一般是以讽刺嘲笑落后的现象或揭露不合理的伪善的东西,来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的一种戏剧。

⑦正剧:

就是悲喜剧,它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

它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从悲剧与喜剧中改革出来的资产阶级的“近代”戏,故又称“启蒙戏剧”。

⑧戏剧冲突:

是指现实生活中种种矛盾冲突在戏剧中的集中、强化反映。

包括剧中人物与环境的尖锐对峙、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和自身动机与行为的对立等。

2.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

②反映生活的广阔性;

③表现思想的深刻性。

3.诗歌的审美特征;

①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人的生活和情感;

②浓郁强烈的抒情性;

③奇异丰富的想象性。

④讲究语言的锤炼和音乐美

4.小说的审美特征;

①深入细致、全方位的人物刻画

②丰富、完整的情节描述

5.散文的审美特征;

①形式活泼多样,题材丰富广阔;

②真切反映人生,比较重视真实性;

③结构自由灵活,“形散神不散”。

6.戏剧的审美特征;

①在一定的舞台时空中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②要求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③戏剧语言必须做到个性化、动作化。

了解:

1.文学体裁的分类:

①我国古代早期把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

②西方“三分法”:

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

③我国现代习惯分法“四分法”:

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2.抒情诗和叙事诗的区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的区分;

第六章艺术的分类特征

掌握

1.表现艺术的审美特征:

①表情性;

②表演性;

③动态性。

2.音乐的审美特征:

①听觉感受的敏捷性

②音乐形象的模糊性

③音乐进程的流动性、序列性

3.舞蹈的审美特征:

①动作性;

②程式化和虚拟性;

③综合性。

4.曲艺的审美特征:

①以说唱为主,兼带表演;

②灵活轻便,易编易演;

③蕴涵多重艺术价值

5.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①造型性;

②直观性;

③瞬时静止性。

6.雕塑的审美特征:

①空间立体性;

②表现的单纯性;

③物质材料的审美性。

7.书法的审美特征:

①强烈的抒情性

②多样化的形式美

③讲究气韵美

8.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①广泛而有机的综合性;

②以演员的表演为艺术创造的中心;

③时空的再造性。

9.戏曲的审美特征:

①歌舞诗合一,浓郁的抒情味;

②表演动作和场景的虚拟性;

③表演行当的程式化。

10.蒙太奇、戏剧的间离性的涵义。

①蒙太奇:

原是法语建筑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本意是“构成”、“装配”的方法。

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个专门术语,表示镜头的组合关系和连接方式。

②戏剧的间离性:

所谓“间离性”是指戏剧表演时,必须让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之间都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防止演员或观众同剧中人物在感情上完全融合为一,而始终处于一种清醒的范围之内。

例如我国的戏曲表演带有很大的虚拟性,使观众一方面相信角色的行为动作的真实性,同时,又时时意识到这是在“演戏”。

了解:

1.音乐、舞蹈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2.曲艺的表演技巧和分类。

3.绘画的造型手段和分类;

4.雕塑、书法、建筑的分类;

5.戏曲的种类、电影的片种。

第七章文艺创作过程

掌握

1.文艺创作的三个阶段;

2.艺术构思、形象思维、艺术表现、灵感、直觉的涵义;

①艺术构思:

是文艺家在生活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推动下,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审美想象,在心中构思完整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②形象思维:

指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思维,在整个思维活动过程中,它始终不脱离活生生的形象,并包含着情感,驰骋着想象,最终仍以形象的方式来认识和把握世界。

③艺术表现:

就是把艺术构思阶段所取得的成果,用某种媒介、形式,客观化为可感可触的文艺形象或文艺作品。

它既是艺术构思的实现,又是艺术构思的延续和深化。

④灵感:

是创造性思维过程因偶然机遇而疑窦顿开,思路贯通,获得意外成果的状况。

⑤直觉:

直觉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本质或底蕴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3.形象思维的特点:

①形象思维始终不脱离具体形象,具“象”和抽“象”同时进行

②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

③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

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5.灵感的特点:

①突发性。

灵感的到来,大多不期而至,出乎意料,来得快,去得也快;

②亢奋性。

从灵感出现后的精神状况来看,它具有专注敏捷,亢奋紧张的特点;

③独创性。

灵感的功能效应的超常独特,富于创造的。

了解:

1.文艺家的基本条件;

①扎实的生活基础;

②进步的思想观点,丰厚的情感体验;

③文艺修养和文艺才能。

第八章文艺的创作原则

掌握

1.文艺创作原则、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意识流的涵义。

①文艺创作原则:

文艺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生活,艺术地再现生活、塑造艺术形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叫做创作原则(有的称之为创作方法)。

②现实主义:

是指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客观地再现生活,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富有概括意义的艺术形象的创作原则。

③浪漫主义:

是指依照文艺家的理想和愿望去表现生活,通过充满个性的强烈情感和大胆想象,塑造神奇超凡的艺术形象的创作原则。

④自然主义:

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法国,代表作家是左拉和龚古尔兄弟。

自然主义在反映生活上,主张描写生活的现象和琐碎的细节,追求表面的真实。

在描写人物上,主张用生理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来解剖人,展示人的生物本能而非社会本质。

在创造方式上,自然主义主张像自然科学那样,用实验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创作。

⑤现代主义:

又称现代派,是对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思想上具有强烈反传统倾向,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的众多艺术流派的总称。

2.现实主义的特征

①强调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

②注重想象的典型概括;

③主张思想感情的隐性流露。

3.浪漫主义的特征

①强调理想世界的主观表现

②注重神奇形象的超常创造

③追求情思意绪的个性张扬

4.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的区别;

5.现代主义的特征

①内在性;

②非理性;

③隐喻性;

④抽象性。

6.象征主义、意识流、表现主义、荒诞派的涵义。

①象征主义:

是西方现代主义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文艺思潮和流派。

先驱者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美学的代表作。

象征主义在诗歌、戏剧、建筑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其艺术特点是抒写直觉与幻觉,通过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

②意识流:

意识流原是一个心理学医学的术语。

詹姆斯把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和“流水”。

到了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文艺家把这种理论运用到文艺创作上,以揭示人的精神存在和心理奥秘为创作任务。

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采用自由的联想和内心独自的表现手法,把意识、无意识、潜意识随意混杂,使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从而揭示出人最隐秘的内心活动。

意识流在小说领域中影响最大,曾形成意识流小说。

③表现主义:

是20世纪前20年流行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思潮。

它起源于德国而波及欧美。

表现主义在绘画领域成就最为显著,其它各个领域也涌现出了一些奠基性人物。

它认为文艺的目的不是给人提供美的享受,而是为了改造社会,改造人们的生活进程。

因而强调表现“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内部的灵魂”。

在艺术手法上常用梦幻、内心独白、隐喻象征等手法来曲折表现深刻的哲理和主观感受。

④荒诞派:

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流派,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初法国。

它是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思潮在文艺上的反映。

荒诞派戏剧永不合逻辑的情节、气割破碎的人物、机械重复的动作、前言不搭后语的枯燥语言以及光怪陆离的舞台场面来表现“世界是荒诞的”这一根本主题。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尤奈斯库、英国的品特等。

了解:

1.现实主义的流变;

①古典现实主义;

②批判现实主义;

③革命现实主义。

2.浪漫主义的发展概貌;

3.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潮和流派。

第九章文艺的风格和流派

掌握

1.雄浑与秀婉、绮丽与朴素、典雅与俚俗、含蓄与直率等8种风格类型。

2.文艺风格、文艺流派、文艺思潮的含义。

①文艺风格:

指的是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在文艺作品中的鲜明体现,它是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②文艺流派: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些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和文艺风格相近的文艺家自觉、不自觉地集结在一起所形成的文艺派别。

③文艺思潮:

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受一定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一批文艺理论家和文艺家共同提出和宣扬某种文艺主张,从而在文艺领域形成某种思想倾向和潮流,并对后来的文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风格与人格的辩证关系。

①总的来看,作品风格通艺术家人格基本上是统一的;

②然而风格与人格又不是一回事,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文艺流派同文艺思潮的关系。

①文艺思潮与文艺流派往往同时出现,相辅相成、彼此影响;

②文艺思潮与文艺流派有时又并不同步产生,二者并无必然联系。

了解:

1.文艺风格表现;

2.文艺流派的形成条件和形式种类;

3.文艺流派的性质和作用;

第十章文艺欣赏

重点掌握

文艺欣赏差异性与一致性相统一的特点。

①所谓文艺欣赏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同一部文艺作品时,其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

这种差异性,根源于欣赏者主体的个性差别,也同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别相关。

在这众多的审美差异中,最重要的是欣赏者的审美个性。

②文艺欣赏又有一致性,所谓“一致性”是指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同一部文艺作品时,所形成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在基本方向上应该是趋于一致的。

因为一部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已给欣赏者划定了一个大致的框架,鉴赏时不能离开作品随意理解。

掌握

1.文艺欣赏、通感、共鸣、艺术修养、期待视野的涵义。

①文艺欣赏:

是人们在接受文艺作品时被作品种的艺术形象所感染,通过感受、体验、领悟、玩味、想象等再创造活动,得到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启示。

②通感:

又称“联觉”、“统觉”,指人的不同感官互相沟通,交错感应。

通感可以使文艺欣赏从单一性的感觉扩展为整体性的知觉,形成完整的知觉表象,使欣赏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踏进一个审美的艺术境界。

③共鸣:

是文艺欣赏高潮阶段产生的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指的是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之间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呼应、融汇相通,产生大致相仿的情感。

④艺术修养:

是综合性的修养。

包括对文艺领域基本规律的把握,对各文艺种类特性及特殊语汇的熟悉,对不同民族文艺特色的认识,对文艺发展历史知识的了解等多方面的内容。

⑤期待视野:

指欣赏者由全部审美经验所构成的欣赏定向。

先在的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