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68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咬合桩施工专项方案1Word格式.docx

指挥钻机运转、人员调度

3

吊车司机

履带吊车驾驶

4

钻机操作人员

钻机操作

5

垂直度观测人员

通过正交方向的垂线时刻监测套管垂直度

6

普工

负责接拆套管、砼灌注作业及其他辅助工作等

(二)机具安排

根据施工要求,每台钻机配备机具如下:

主要机具设备表

机具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用途

液压摇动式全套管钻机

MT-100

钻孔咬合桩成孔、砼灌注、钢筋笼安装

钢筋切割机

GQ40

钢筋加工

钢筋弯曲机

GW40

钢筋对焊机

UN40

电焊机

BX3-500,AX-300

反铲挖掘机

SK60

土石清运、挖装

7

自卸大货车

 

土石外运

8

装载机

材料、土石方等转运

9

履带吊车或汽车吊

25t

钢筋笼转运及安装

10

潜水泵

抽排水

三、主要施工方法

咬合桩钢筋笼分圆形钢筋笼和扁型两种。

其中A桩内设圆形钢筋笼,B桩为扁型钢筋笼。

A桩与B桩桩径均为1.2m。

A桩采用C30砼,B桩采用C30砼(内掺适量高效缓凝减水剂,超缓凝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早于60小时,终凝时间不宜迟于72小时。

)。

咬合桩主要施工工艺如下:

(一)工艺原理

钻孔咬合桩是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施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围护结构。

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根A桩一根B桩间隔布置。

施工时先施工B桩后施工A桩,B桩混凝土采用超缓凝混凝土。

B桩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完毕后,相邻两A桩采用全套管钻机,在B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切割掉相邻B桩与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并完成两A桩施工,实现相邻两桩咬合。

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二)导墙的施工

为了提高钻孔咬合桩孔口的定位精度并提高就位效率,在桩顶上部施作钢筋混凝土导墙,这是钻孔咬合桩施工的第一步。

导墙宽为每侧1.5m,厚30cm,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

具体尺寸见下图。

具体步骤:

①挖探槽及平整场地:

桩位处挖探槽,清除地表杂物,填平碾压地面管线迁移的沟槽。

②测放桩位: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采用全站仪根据地面导线控制点进行实地放样,并作好护桩,作为导墙施工的控制中线。

报监理复核。

③导墙沟槽开挖:

在桩位放样线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沟槽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施工。

开挖深度为路面以下35cm,使导墙顶略低于原道路路面1~3cm。

开挖结束后,立即将中心线引入沟槽下,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确保导墙中心线及高程的准确无误。

④模板施工:

模板采用自制钢模,导墙预留定位孔模板直径为管套直径放大4cm。

模板加固采用5×

10cm方木或钢管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1米,确保加固牢固,严防跑模,并保证轴线和净空的准确,混凝土浇注前先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中线以及净距是否符合要求,经“三检”合格报监理检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⑤混凝土浇注施工:

混凝土浇注采用商品混凝土,人工施工。

混凝土浇注时两边对称交替进行,严防走模。

如发生走模,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注,重新加固模板,并纠到设计位置后,方可继续进行浇注。

振捣采用插入式B50振捣器,振捣间距为600mm左右,防止振捣不均,同时也要防止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走模现象。

⑥导墙预留孔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三)单桩施工工艺流程

咬合桩设计分为A、B桩两种型式,其中A型单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单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挖探槽,平整场地

测放桩位

施工混凝土导墙

套管钻机就位对中

吊装安放第一节套管

测控垂直度

压入第一节套管

校对垂直度

抓斗取土,跟管钻进

测量孔深

清除虚土,检查孔底

A桩吊放钢筋笼

放入混凝土灌注导管

灌注混凝土逐次拔套

测定混凝土面

桩机移位

说明:

除施工先后顺序外,B型单桩施工工艺与A型桩相同。

具体步骤如下:

①钻机就位

当导墙强度达到100%后,重新定位桩中心位置,将点位反到导墙顶面上,作为钻机定位控制点。

移动套管钻机至正确位置,使套管钻机抱管器中心对应定位在导墙孔设计桩位中心。

②取土成孔

在桩机就位后,吊装第一节管在桩机钳口中,找正桩管垂直度后,磨桩下压桩管,压入深度约为2.5—1.5m,然后用抓斗从套管内取土,一边抓土、一边继续下压套管,始终保持套管底口超前于开挖面的深度≮2.5m。

第一节套管全部压入土中后(地面以上要留1.2—1.5m,以便于接管),检测垂直度,如不合格则进行纠偏调整,如合格则安装第二节套管继续下压取土……,如此继续,直至达到设计孔底标高。

③钢筋笼制作、吊放

钢筋笼制作要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

钢筋制作在加工场进行,加工要符合图纸尺寸要求,笼体完整牢固。

为使钢筋笼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运输和吊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每隔2m用φ20mm钢筋设置一道加强箍。

具体施工要求如下:

a场地的原材钢筋妥善保管。

分类堆放,设置标志牌并存放在距离加工场地较近处。

原材钢筋底部垫上原木或方(枕)木,使其与地面隔离,并备用彩条布等防雨材料。

b加工时,先清除原材钢筋表面的污渍,例如漆皮、鳞锈、附着的泥土、油污等(注:

钢筋加工完成后,在成型钢筋上用粉笔、石笔等作的尺寸记号也应擦拭干净),使其表面保持清洁。

如果原材钢筋有弯折,应在加工之前进行调直。

c焊接前,先进行试焊,合格后再正式施焊。

钢筋的纵向焊接采用对焊或电弧焊,焊接接头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d骨架的绑扎顺序为先加工φ20mm加强箍,然后按照设计尺寸进行绑扎Φ25主筋,主筋的绑扎顺序应隔筋对称绑扎。

最后点焊(或者梅花形绑扎)螺旋箍筋。

成孔检测合格后进行安放钢筋笼工作。

钢筋笼安放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a钢筋笼安放标高,由套管顶端处的标高来计算,安放时必须保证桩顶的设计标高,允许误差为±

100mm。

b钢筋笼下放时,应对准孔位中心,缓慢地逐步下放,放至设计标高后立即固定。

c为防止钢筋笼在浇注混凝土时上浮,在钢筋笼底部焊上一块比钢筋笼直径略小的薄钢板以增加其抗浮能力。

④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a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采用直径为Φ250的螺旋式接头钢管。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保持在2m~6m之间,最小埋入深度不得小于1m。

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深,一次拔出高度不得超过4m。

b混凝土浇灌中应防止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进入钢筋笼底端1~2m后,可适当提升导管,导管提升要平稳,避免出料冲击过大或钩带钢筋笼。

c对于B桩每车混凝土均取三组试件,监测其缓凝时间及坍落度情况,直至该桩两侧的A桩全部完成为止。

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⑤拔管成桩:

一边浇注混凝土一边拔管,应注意始终保持套管底低于混凝土面不小于2m。

(四)排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总的施工原则是先施工B桩,后施工A桩,其施工工艺流程是:

B1—B2—A1—B3—A2—B4—A3……,如图所示:

分段施工接头的处理方法。

往往一台钻机施工无法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多台钻机分段施工,这就存在与先施工段的接头问题。

处理方法为在施工段与段的端头设置一个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待后施工段到此接头时挖出砂子,灌上混凝土即可。

图示如下:

四、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办法

(一)孔口定位误差的控制

为了保证钻孔咬合桩底部有足够的咬合量,应对其孔口的定位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钻孔咬合桩桩顶以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导墙,导墙上设置定位孔,其直径宜比桩径大20~40mm。

钻机就位后,将第一节套管插入定位孔并检查调整,使套管周围与定位孔之间的空隙保持均匀。

(二)桩的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了桩身垂直度,也就能保证了钻孔咬合桩底部有足够厚度的咬合量。

除对其孔口定位误差严格控制外,还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

成孔过程中要控制好桩的垂直度,必须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1.套管的顺直度检查和校正

钻孔咬合桩施工前在平整地面上进行套管顺直度的检查和校正,首先检查和校正单节套管的顺直度,然后将按照桩长配置的套管全部连接起来,套管顺直度偏差控制在1‰~2‰。

检测方法:

于地面上测放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将套管置于两条直线之间,然后用线锥和直尺进行检测。

2.成孔过程中桩的垂直度监测和检查

①地面监测:

在地面选择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采用经纬仪或线锥监测地面以上部分套管的垂直度,发现偏差随时纠正。

这项检测在每根桩的成孔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坚持,不能中断。

②孔内检查:

每节套管压完后安装下一节套管之前,都要停下来用“测环”或“线锥”进行孔内垂直度检查,不合格时需进行纠偏,直至合格才能进行下一节套管施工。

3.纠偏

成孔过程中如发现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及时进行纠偏调整,纠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利用钻机油缸进行纠偏:

如果偏差不大或套管入土不深(5m以上),可直接利用钻机的两个顶升油缸和两个推拉油缸调节套管的垂直度,即可达到纠偏的目的。

②B桩纠偏:

如果B桩在入土5m以下发生较大偏移,可先利用钻机油缸直接纠偏,如达不到要求,可向套管内填砂或粘土,一边填土一边拔起套管,直至将套管提升到上一次检查合格的地方,然后调直套管,检查其垂直度合格后再重新下压。

③A桩纠偏:

A桩的纠偏方法与B桩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不能向套管内填土而应填入与B桩相同的混凝土,否则有可能在桩间留下土夹层,从而影响排桩的防水效果。

(三)超缓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B桩混凝土缓凝时间应根据单桩成桩时间来确定,单桩成桩时间与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桩长、桩径和钻机能力等因素相关。

根据咬合桩施工工艺,B桩初凝时间应为:

T=3t+k

t为单桩成桩时间,一般取12h

k为预留时间,取24h

因此,本项工程初步控制B桩初凝时间为T=60h,并在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超缓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办法如下:

1.生产

对超缓凝混凝土的技术参数要求:

①自混凝土灌注时间计算,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须≥60小时;

②采用C25超缓凝水下混凝土;

2.使用

使用过程中采用严格的检查制度和监控措施:

①每车混凝土在使用前必须由试验室检查其坍落度及观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坍落度超标或观感质量太差的坚决退回,绝不使用。

②每车混凝土均取一组试件,监测其缓凝时间及坍落度损失情况,直至该桩两侧的A桩全部完成为止,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③按规范要求取试件检查混凝土最终强度,混凝土最终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五、常见工程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克服“管涌”的施工控制

“管涌”是指在A桩成孔过程中,由于B桩混凝土未凝固,还处于流动状态,B桩混凝土有可能从A、B桩相交处涌入A桩孔内。

克服“管涌”有以下几个方法:

①B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相对小一些,不宜超过18cm,以便于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②套管底口应始终保持超前于开挖面一定距离,以便于造成一段“瓶颈”,阻止混凝土的流动,如果钻机能力许可,这个距离越大越好,但至少不应小于2.5m。

③必要时(如遇地下障碍物套管底无法超前时)可向套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通过水压力来平衡A桩混凝土的压力,阻止“管涌”的发生。

④A桩成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相邻两侧B桩混凝土顶面,如发现B桩混凝土下陷应立即停止A桩开挖,并一边将套管尽量下压。

一边向A桩内填土或注水,直到完全制止住“管涌”为止。

(二)克服钢筋笼上浮的方法

由于套管内壁与钢筋笼外缘之间的空隙较小,因此在上拔套管的时候,钢筋笼将有可能被套管带着一起上浮。

其预防措施主要有:

①A桩混凝土的骨料粒径应小一些,不宜大于31.5mm;

②在钢筋笼底部焊上一块比钢筋笼直径略小的薄钢板以增加其抗浮能力;

③混凝土灌注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

(三)钻进入岩的处理方法

钻孔咬合桩仅适用于软土地质,但施工中遇到局部小范围区域少量桩入岩情况,可采用“二阶段成孔法”进行处理:

第一阶段,不论A桩或是B桩,先钻进取土至岩面,然后卸下抓斗改换冲击锤,从套管内用冲击锤冲钻至桩底设计标高,成孔后向套管内填土,一边填土一边拔出套管,即第一阶段所成的孔用土填满;

第二阶段,按钻孔咬合桩正常施工方法施工。

(四)事故桩的处理方法

在钻孔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因B桩超缓凝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出现早凝现象或机械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钻孔咬合桩的施工未能按正常要求进行而形成事故桩,事故桩的处理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平移桩位单侧咬合

A桩成孔施工时,其一侧B1桩的混凝土已经凝固,使套管钻机不能按正常要求切割咬合B1、B2桩。

处理方法为向B2桩方向平移A桩桩位,使套管钻机单侧切割B2桩施工A桩(凿除原桩位导墙,并严格控制桩位),并在B1桩和A桩外侧另增加一根旋喷桩作为防水处理。

如下图所示:

原设计B1、B2桩桩位保持不变。

2.背桩补强

A1桩成孔施工时,其两侧B1桩、B2桩的混凝土均已凝固,处理方法为放弃A1桩的施工,调整桩序继续后面咬合桩的施工,以后在A1桩外侧增加三根咬合桩及两根旋喷桩作为补强、防水处理。

在基坑开挖后中将B1和B2桩之间的夹土清除喷上混凝土即可。

3.预留咬合企口

在A1桩成孔施工中发现B1桩混凝土已有早凝倾向但还未完全凝固时,此时为避免继续按正常顺序施工造成事故桩可及时在B1桩右侧施工一砂桩以预留出咬合企口,待调整完成后再继续后面桩的施工。

六、质量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质量管理委员会。

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并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二)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对工程质量坚持高起点,严要求,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在施工队伍选配、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从每道工序开始,从分项工程做起,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自始至终把好质量关。

(三)建立质量检查制度

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质量大检查。

质量检查由主要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外业检测、内业检查分别进行。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

1.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隐蔽工程检查坚持“三检”制度,即施工班组在每道工序完工之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予以纠正,然后再由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各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予以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

工序中间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合格交接意见,每个工班在进行工序施工时,都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工序,作为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隐蔽工程在完成上述工作后,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作好验收记录,签证及资料整理工作;

检查未获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的,必须返工重做,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技术保证措施

①认真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在掌握设计文件、资料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取得更详实的现场实际资料,做为组织施工的依据。

②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做好施工控制测量;

施工前,根据交接桩资料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加密网点,并建立全标段施工控制网以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中的测量工作做到及时、准确,每次测量都有复核。

③开工前,系统、全面地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深入地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文件,进一步熟练地掌握设计、施工规范和标准。

并与施工技术调查、施工复测相结合,把握其准确性、完整性。

④根据施工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工程按设计实施。

⑤投入配套的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实行机械化作业。

⑥各工序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对生产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监控。

七、安全生产措施

(一)安全保证体系

进场施工前与业主签订安全合同,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设专人负安全工作,现场设立符合国家、安徽省及合肥市相关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找出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限期整改。

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级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则,实行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方位控制。

(二)安全生产目标及安全责任目标

1.安全生产目标

消灭职工和外部劳务因工伤死亡事故;

消灭爆炸和火灾事故;

消灭机械设备大型事故;

消灭道路交通责任重大事故;

无器材设备、危险品、爆炸品被盗事故;

严防职工和外部劳务非因工死亡事故。

2.安全责任目标

安全生产遵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原则,安全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坚决扼制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恶性事故,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保证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3.安全生产责任制

现场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

经理部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班组设安全员,各作业点有安全监督岗,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

(三)保证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电工、焊工、起重机司机和各种机动车辆司机,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栅或其它隔离设施。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2.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机械和动力机的机座必须稳固。

转动的危险部位安设防护装置。

工作前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方准使用。

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

受压容器应有安全阀、压力表,并避免暴晒、碰撞;

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

乙炔发生器、液化石油气,必须设置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咬合桩施工采用履带式吊车进行挖孔、钢筋笼下放、砼灌注等作业。

履带吊车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①吊车应在平坦的地面上作业、行走和停放。

在正常作业时,机械倾斜度不得大于3°

②吊车如需带载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70%,并且严禁长距离带载行驶。

③吊车行走时转弯不应过急,当转弯半径过小时,应分次转弯;

当路面凹凸不平时,不得转弯。

3.行车安全技术措施

严格制止司机“三超”、“二无”行驶(超劳、超载、超速和无证、无令),严禁酒后开车、带病开车、开带病车。

强化安全管理,做到马达一响,架驶员集中思想。

在行车途中,认真观察来往车辆、行人、自行车等动态,在市内行驶,更要注意集中精力,严禁抢道行驶,下坡车应让上坡车先行。

各类载人汽车、货车,在通过公路交叉路口时,必须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

4.起重安全技术措施

起重机作业前必须检查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起重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九不吊”、“七禁止”的制度。

八、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一)文明施工管理

工地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的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做到文明施工制度完善、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按照当地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暂行标准的要求,搞好文明施工,争创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

(二)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止扰民措施

1.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施工现场经常保持整洁卫生,运土车辆按规定时段作业,必须密封覆盖,不将泥沙带出现场,并做到沿途不撒落。

2.环保措施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环保意识,经常组织学习,按照国家及合肥市环保法规制定强制性措施,确实抓好环保工作;

考核、检查各级领导环保工作业绩。

对重视者表扬奖励,对不重视者批评教育,直至经济处罚。

施工期间,对既有水利设施加强保护。

施工用水不得给邻近居民、单位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污染环境的废物,如建筑、生活垃圾、废弃材料等,经分拣后运至建设单位和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排放、堆码、掩埋或销毁。

易于引起尘害的细料堆应予遮盖和适当洒水。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的粉尘土、废气、污水、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不燃烧各种有毒的物质。

钻孔桩排出的污水不直接排入河道、市内排污管或地面随流,避免对周围水源地产生影响。

废弃泥浆用特制罐车运至指定位置,外运过程中不得外漏。

3.噪音控制措施

对产生噪音的设备如混凝土振动棒、钻机等,其噪声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内环境噪声限值标准。

夜间施工项目必须控制施工噪声,减少人为的噪声扰民。

运输材料设法在夜间组织,减少市内交通运输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