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273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docx

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

2012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考点专项教案

第七模块 立体几何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n为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α⊥β,α∩β=n,⊥n,则⊥α

B.若⊂α,n⊂β,∥n,则α∥β

.若∥α,n∥β,⊥n,则α⊥β

D.若n⊥α,n⊥β,⊥β,则⊥α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立体几何的知识,属于基础题.选项A错误,本项主要是为考查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事实上选项A的已知条中加上⊂β,那么命题就是正确的,也就是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选项B错误,容易知道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选项错误,因为两个平面各有一条与其平行的直线,如果这两条直线垂直,并不能保证这两个平面垂直.选项D正确,由n⊥α,n⊥β可得α∥β,又因为⊥β,所以⊥α

答案:

D

2.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

),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123B133

163D1123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的知识可知题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三棱锥,且三棱锥的底面三角形的高与底边都为1,三棱锥的高为1故体积V=163,选

答案:

3.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l,直线∥α,∥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B.A⊥

.AB∥βD.A⊥β

解析:

∵∥α,∥β,则∥l,故AB∥,A⊥,AB∥β都成立,∈α时,A⊥β成立,但∉α时A⊥β不成立.

答案:

D

4.已知过球面上A、B、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是球半径的14,且||=,•=0,那么球的表面积为(  )

A803π   B203π   3203π   D809π

解析:

设球半径为R,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14R,则截面圆半径r=R2-d2=14R,又•=0,则AB为截面圆的直径.

∴12R=,R=213,∴S球=4πR2=803π

故选A

答案:

A

.设x,,z是空间不同的直线或平面,对下列四种情形:

①x、、z均为直线;②x、是直线、z是平面;③z是直线,x、是平面;④x、、z均为平面.其中使“x⊥z且⊥zͤx∥”为真命题的是(  )

A.③④B.①③.②③D.①②

答案:

6.已知一个四棱锥的高为3,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所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  )

A2B.6213D.22

解析:

因为四棱锥的底面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原图是底面的边长为1,高为直观图中正方形的对角线的2倍,即为22的平行四边形.

V=13×1×22×3=22

应选D

答案:

D

7.已知a=(-1,0,2),平面α过点A(3,1,-1),B(1,-1,0),且α∥a,则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是(  )

A.(4,-3,2)B.(1,34,12)

.(-4,-3,2)D.(-2,32,1)

解析:

设平面α的法向量是n=(x,,z).

=(-2,-2,1).

则-2x-2+z=0-x+2z=0,∴x=2z=-32z,

∴令z=2,则x=4,=-3,

则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4,-3,2).故选A

答案:

A

8.如图所示,在正四棱柱ABD—A1B11D1中,E、F分别是AB1,B1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EF与BB1垂直

B.EF与BD垂直

.EF与平面A1A1平行

D.平面EFB与平面B1B1垂直

解析:

过E、F分别作EE′⊥AB于E′,FF′⊥B于F′,连接E′F′,

则EF綊E′F′,E′F′⊥BB1,

E′F′⊥BD

∴EF⊥BB1,EF⊥BD,

故A、B正确.

又E′F′∥A,∴EF∥A,

∴EF∥平面A1A1,故正确.

应选D答案:

D

9.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D—A1B11D1中,动点P在ABD内,且P到直线AA1,BB1的距离之和等于22,则△PAB的面积最大值是(  )A12B.1.2D.4

解析:

连结PA、PB,则PA、PB分别是P到直线AA1、BB1的距离,即PA+PB=22,∵AB=2,故P点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的一部分,当P点为短轴的端点时,△PAB底边AB上的高最大值为1,△PAB的面积最大值为1,故选B

答案:

B

10(2008•海南•宁夏卷)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7,在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6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则a+b的最大值为(  )

A.22B.23.4D.2

解析:

结合长方体的对角线在三个面的投影理解计算.

如图,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n,,由题意得2+n2+2=7,

2+2=6ͤn=1,

1+2=a,1+2=b,

所以(a2-1)+(b2-1)=6ͤa2+b2=8,

∴(a+b)2=!

”#$%≈’()*+,-/01234b2=16ͤa+b≤4,当且仅当a=b=2时取等号.

答案:

11.如图所示,从平面α外一点P向平面α引垂线和斜线,A为垂足,B为斜足,射线B⊂α,且∠PB为钝角,设∠PB=x,∠AB=,则有(  )

A.x>

B.x=

.x<

D.x,的大小不确定

解析:

过A作AD⊥B,垂足D在B的延长线上,

连结PD,∴PD⊥B,

s∠PBA=ABPB,

s∠ABD=BDAB,

s∠PBD=BDPB,

∴s∠PBA•s∠ABD=s∠PBD

又∵∠PB为钝角,∴∠PBD为锐角,

∴s∠PBD<s∠ABD,

∴∠PBD>∠ABD,

∴x=180°-∠PBD,=180°-∠ABD,

∴x<应选

答案:

12.如图所示,顶点为P的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是底面圆周上的点,B是底面圆内的点,为底面圆的圆心,AB⊥B,垂足为B,H⊥PB,垂足为H,且PA=4,为PA的中点,则当三棱锥—HP的体积最大时,B的长是(  )

A3B2363D263

解析:

∵AB⊥B,AB⊥P,

∴AB⊥平面PB,又AB⊂平面PBA,

∴面PAB⊥面PB

又∵H⊥PB,∴H⊥面PAB,

∵H⊂面PAB,PA⊂面PAB,

∴H⊥H,H⊥PA,

又是PA的中点,∴⊥PA,∴P⊥面H

∴V-HP=VP-H=13•S△H•P,

P=2,则当S△H最大时,V-HP最大.

此时H=H,H⊥H

又=12PA=2,∴H=2,∴H=12P,

∴∠HP=30°,∴B=Ptan30°=263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在三棱锥V—AB中,当三条侧棱VA、VB、V之间满足条________时,有V⊥AB

解析:

当V⊥VA,V⊥VB,

有V⊥平面VAB,

∵AB⊂平面VAB,

∴V⊥AB

填V⊥VA,V⊥VB

答案:

V⊥VA,V⊥VB

14.已知a,b是异面直线,且a⊂平面α,b⊂平面β,a∥β,b∥α,则平面α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平行

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单位: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2解析:

正确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是解答三视图问题的关键.如图,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一正四棱锥S—ABD,其中底面为边长为8的正方形,斜高为SH=,在Rt△SH中,H=4,所以S=3,所以△SB的面积为:

12×SH×B=12×8×=20,

故侧面积为20×4=802答案:

80

16.在正方体ABD—A1B11D1中,点E1、F1分别是线段A1B1、A11的中点,则直线BE1与AF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如图所示,取B中点G,连结AG,F1G,E1F1,容易证得E1F1GB为平行四边形.则∠AF1G是异面直线BE1与AF1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设棱长为2,则E1F1=1,AF1=6,GF1=BE1=,AG=,

∴由余弦定理

s∠AF1G=AF21+GF21-AG22•AF1•GF1=6+-2•30=3010

答案:

3010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在正三棱柱AB—A1B11中,点D在边B上,AD⊥1D

(1)求证:

AD⊥平面B1B1

(2)设E是B11上一点,当B1EE1的值为多少时,A1E∥平面AD1,请给出证明.

证明:

(1)在正三棱柱中,1⊥平面AB,

AD⊂平面AB,∴AD⊥1

又AD⊥1D,1交1D于1,

且1和1D都在平面B1B1内,

∴AD⊥平面B1B1

(2)由

(1),得AD⊥B在正三角形AB中,

D是B的中点.

当B1EE1=1,即E为B11的中点时,

四边形DEB1B是平行四边形.

∵B1B∥DE,且B1B=DE,又B1B∥AA1,

且B1B=AA1,

∴DE∥AA1,且DE=AA1

所以四边形ADEA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A1∥AD

而EA1⊄平面AD1,故A1E∥平面AD1

18.如图所示,四边形ABD为矩形,B⊥平面ABE,F为E上的点,且BF⊥平面AE

(1)求证:

AE⊥BE

(2)设点为线段AB的中点,点N为线段

E的中点,求证:

N∥平面DAE

证明:

(1)因为B⊥平面ABE,AE⊂平面ABE,

所以AE⊥B

又BF⊥平面AE,AE⊂平面AE,所以AE⊥BF,

又BF∩B=B,所以AE⊥平面BE

又BE⊂平面BE,所以AE⊥BE

(2)取DE的中点P,连结PA、PN,因为点N为线段E的中点,

所以PN∥D,且PN=12D

又四边形ABD是矩形,点为线段AB的中点,

所以A∥D,且A=12D,

所以PN∥A,且PN=A,故四边形ANP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AP

而AP⊂平面DAE,N⊄平面DAE,

所以N∥平面DAE

19.如图所示,在四棱柱ABD—A1B11D1中,AB=B=A=3,AD=D=1,平面AA11⊥平面ABD

(1)求证:

BD⊥AA1;

(2)若E为线段B的中点,求证:

A1E∥平面D1D1

证明:

(1)因为BA=B,DA=BD,

所以BD是线段A的垂直平分线.所以BD⊥A

又平面AA11⊥平面ABD,

平面AA11∩平面ABD=A,BD⊂平面ABD,

所以BD⊥平面AA11

因为AA1⊂平面AA11,所以BD⊥AA1

(2)因为AB=B=A=3,DA=D=1,

所以∠BA=∠BA=60°,∠DA=30°连接AE

因为E为B的中点,所以∠EA=30°

所以∠EA=∠DA

所以AE∥D

因为D⊂平面D1D1,

AE⊄平面D1D1,

所以AE∥平面D1D1

因为棱柱ABD—A1B11D1,

所以AA1∥DD1

因为DD1⊂平面D1D1,

AA1⊄平面D1D1,

所以AA1∥平面D1D1

因为AA1⊂平面AA1E,

AE⊂平面AA1E,AA1∩AE=A,

所以平面AA1E∥平面D1D1

因为A1E⊂平面AA1E,所以A1E∥平面D1D1

20.四棱锥P—ABD中,底面AB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B⊥B,PD⊥D,且PA=2,E点满足=13

(1)求证:

PA⊥平面ABD

(2)在线段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PF∥面EA?

若存在,确定F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二面角E—A—D的余弦值.

解:

(1)证明:

在正方形ABD中,AB⊥B

又∵PB⊥B,

∴B⊥平面PAB,∴B⊥PA

同理D⊥PA,∴PA⊥平面ABD

(2)当F为B中点时,

使得PF∥平面EA,理由如下:

作B中点F,连结DF交A于点S,连结ES,PF

∵AD綊2F,

∴FSSD=FAD=12,

又由已知有PEED=12,∴PF∥ES

∵PF⊄平面EA,E⊂平面EA,∴PF∥平面EA,即当F为B中点时,PF∥平面EA

(3)解法一:

在AD上取一点使A=13AD,连结E,

则E∥PA,∴E⊥面ABD

过点做H⊥A交A于H点,连结EH,

则EH⊥A,

从而∠EH为二面角E—A—D的平面角.

在△PAD中,E=23AP=43,在△AH中,∠HA=4°,

∴H=Asin4°=22•23=23,

∴tan∠EH=EH=22,

∴s∠EH=13

∴二面角E-A-D的余弦值为13

解法二:

(1)同解法一.

(2)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B、AD、AP分别为x轴、轴、z轴.

建立坐标系,则A(0,0,0),(2,2,0),P(0,0,2),D(0,2,0),

∴=(0,2,-2),

设E(x,,z),

由PE=13,

得(x,,z-2)=13(0,2,-2),

∴x=0=23z=43,

则E(0,23,43).

设平面AE的法向量为n=(x,,z),

则n•AE=0n•A=0,即23+43z=02x+2=0

取平面AE的一个法向量n=(2,-2,1),

点F在B上,设F(2,b,0),

则PF=(2,b,-2),

∵PF∥平面EA,

∴PF⊥n,即PF•n=0,得b=1,

∴当F为B的中点时,有∥平面EA

(3)由

(2)知平面EA的一个法向量为n=(2,-2,1),

平面AD的法向量为=(0,0,2),

∴s〈,n〉=AP•n|AP|•|n|

=222+(-2)2+12•2

=13

故二面角E—A—D的余弦值为13

21.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D和矩形A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1,AD=2,∠AD=60°,AF=a(a>0),是线段EF的中点.

(1)求证:

A⊥BF;

(2)若二面角F—BD—A的大小为60°,求a的值.

(3)令a=1,设点P为一动点,若点P从出发,沿棱按照→E→的路线运动到点,求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三棱锥P—BFD的体积的最小值.

解:

∵AB=1,AD=2,∠AD=60°,∴∠DA=90°

则D⊥A,以D、A、E分别为x轴、轴、z轴建立空间坐标系,

(1)(0,0,0),D(1,0,0),A(0,3,0),F(0,3,a),B(-1,3,0),=(0,3,0),=(1,0,a),=(-1,3,a),

•=0,所以A⊥BF

(2)平面ABD的法向量n=(0,0,1),平面FBD的法向量=(x,,z).

DF•=0BF•=0,=(-a,-2a3,1)

|s〈,n〉|=|•n|1•||=12,a2=97,a=377

(3)设A与BD交于,则F∥,

所以∥平面FBD,

当P点在或时,三棱锥P—BFD的体积最小.

(VP—BFD)in=V—BFD=VF—BD

=13×12×2×1×sin120°=36

2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D中,PA⊥底面ABD,∠DAB为直角,AB∥D,AD=D=2AB,E,F分别为P,D的中点.

(1)试证:

D⊥平面BEF;

(2)设PA=AB,且二面角E—BD—的平面角大于30°,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

解法一:

(1)由已知DF∥AB,且∠DAB为直角,

故ABFD是矩形,从而D⊥BF

又PA⊥底面ABD,D⊥AD,故知D⊥PD

在△PD中,E、F分别为P、D的中点,故EF∥PD

从而D⊥EF,由此得D⊥而BEF

(2)连接A交BF于G,易知G为A的中点,连接EG,则在△PA中,易知G为A的中点,连接EG,则在△PA中易知EG∥PA

又因PA⊥底面ABD,故EG⊥底面ABD,在底面ABD中,过G作GH⊥BD,垂足为H,连接EH,则EH⊥BD,

从而∠EHG为二面角E—BD—的平面角.

设AB=a,则在△PA中,有EG=12PA=12a

以下计算GH,考察底面的平面图(如图).连接GD

因S△GBD=12BD•GH=12GB•DF,

故GH=GB•DFBD

在△ABD中,因为AB=a,AD=2a,得BD=a,

而GB=12FB=12AD=aDF=AB,

从而得GH=GB•DFBD=a•aa=a

因此tan∠EHG=EGGH=12aa=2

由>0知∠EHG是锐角,故要使∠EHG>30°,

必须2>tan30°=33,

解之得,的取值范围为>21

解法二:

(1)如图,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轴,A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a,则易知点A,B,,D,F的坐标分别为A(0,0,0),B(a,0,0),(2a,2a,0),D(0,2a,0),F(a,2a,0).

从而=(2a,0,0),=(0,2a,0),•=0,故⊥

设PA=b,则P(0,0,b),而E为P中点.

故E(a,a,b2).

从而=(0,a,b2).

•=0,故⊥

由此得D⊥面BEF

(2)设E在x平面上的投影为G,过G作GH⊥BD垂足为H,由三垂线定理知EH⊥BD

从而∠EHG为二面角E—BD—的平面角.

由PA=•AB得P(0,0,a),E(a,a,a2),G(a,a,0).

设H(x,,0),则=(x-a,-a,0),

=(-a,2a,0),

由•=0得-a(x-a)+2a(-a)=0,

即x-2=-a①

又因=(x-a,,0),且与的方向相同,故x-a-a=2a,即2x+=2a②

由①②解得x=3a,=4a,

从而=(-2a,-1a,0),||=a

tan∠EHG=|EG||GH|=a2a=2

由>0知∠EH是锐角,

由∠EH>30°,得tan∠EHG>tan30°,

即2>33

故的取值范围为>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