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424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x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驻村名称:

新郑市辛店镇马沟村

驻村单位:

新郑市林业局

第一书记:

李东伟

联系电话:

133********

一、所驻村基本情况

马沟村位于辛店镇西南5公里处,距市区25公里,地处丘陵地带。

辖九个自然村,十二个村民小组,两委班子共5人,班子健全,现有党员56名。

目前,马沟村有户籍人口540户2123人,建档立卡183户632人,已脱贫179户624人(14年脱贫37户,15年脱贫132户,16年脱贫10户,2017年至今有贫困4户8人,低保户14户31人,五保户8户9人(其中分散供养2户,集中供养6户)。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050亩,水浇地1640余亩,有水井11眼。

村里主要以谷子等粮食作物为主,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务农和外出打工,个别农户有小型家庭养殖。

村内有两个初具规模的专业合作社,新郑市景鹏土特产专业种植合作社等他们在自强壮大的同时,也积极帮助村内群众脱贫致富。

该村有两条道路硬化,生产生活用电也能基本满足,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指标,已实现了通广播电视、通宽带,另外还配有标准化卫生室1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处,有标准文化广场,党建阵地也在2016年得到完善,建成党员学习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配备了电脑、办公家具,为丰富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下了基础。

2、贫困户贫困类型及致贫原因分析

(一)区位因素的影响

一是马沟村离辛店镇近、市区较远,群众的就业机会相对要较少。

二是马沟地处丘陵地带,水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也相对紧张,全部为耕地,无一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导致一些企业或者项目不愿进驻。

村口离最近公交站点4公里,村民出行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马沟的发展。

(二)致富意识的缺乏

一方面,部分贫困群众因文化层次偏低,自我发展意识差,找不到发展思路,缺乏脱贫致富的意识,最终形成越穷越闲的局面。

另一方面,还有部分贫困群众小农意识强烈,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想着怎么样去致富,如何让富裕可持续,虽然能得到一点点的扶贫实惠,但是却失去了改变贫困生活的机会。

(三)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是因为年老体弱、身体残疾等原因,丧失了劳动能力。

二是缺资金。

部分贫困群众虽然自己很有想法,想去创业,但是因为信息闭塞,不知道如何去筹措资金来实施自己的想法。

三是没有一技之长。

一些贫困群众很清楚自己不具备经商经营的能力,想着靠自己的劳动力来实现生活的改善,可是苦于缺技术,而只能被拒之门外。

四是因病致贫。

还有一些贫困群众自己工作也很辛苦,可因家里有急重病人,虽有一些收入,但还是被昂贵的医药费拖累的苦不堪言。

(四)产业发展滞后

村内没有实体企业,目前仅有4家专业合作社,不具备一定规模,能为部分群众带来就业岗位。

但大部分群众仍只是种植谷子、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也不高,群众增收主要依靠外出务工。

(五)村两委班子建设情况

马沟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党员56名。

3、本村脱贫发展规划简述

(1)马沟村脱贫计划

马沟村今后本村发展规划确立的工作目标是:

坚持以产业发展引领、增加集体收入为落脚点,大力开展实施精准扶贫。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2、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花谷小村”产业项目,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促进村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

3、开展特色种植、养殖,提高农民收入。

4、发展增强集体经济,恢复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6、改善村域生态环境,促进村民身体健康。

7、发掘民风民俗,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逐步实现由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富裕户、小康户转变,把马沟村建设成美丽的家园,为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四项基础制度”,坚持“四议两公开”促进村支两委工作的透明度。

(2)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生活,使党员经常受到党性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在脱贫致富过程中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果木种植,并以此为基础带动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多个项目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特色产业模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就业。

一是通过示范区引领,主要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集体经济,恢复造血功能。

农户个体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而集体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要远高一普通农户,通过村集体先行一步开展高效种植,积累生产和销售经验后再向农户推广,对十分脆弱的农户经济是一种有效的保护。

同时,还可以安排贫困人口就业。

集体有了积累后,不仅对集体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进行反哺,还可以对农户进行救助和帮扶。

通过帮助村里建立起集体经济,让村集体恢复造血功能。

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通过村集体从村民手中流转出的土地,进行小型农村蔬菜水果种植等方式经营,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二)2018年全村脱贫发展计划

到2018年底,实现除政策兜底户外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通过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人均纯收入在2017年底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农民经济结构显著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

经过努力,全村实施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村民幸福感明显提升;达到整洁、环境优美、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实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有效扶持,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扶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实现稳定脱贫;努力建成宜业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发展示范村。

(三)具体的脱贫措施

一是提供技术和资金脱贫。

一是通过由政府组织或驻村工作队帮扶的技能培训,对这类贫困户进行种植和养殖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蔬菜经济果木等项目,提高种植业收益。

二是鼓励农户(含贫困户)参与政府主导的低息小额贷款,发展个人经营或产业发展。

三是通过村委会主导的合作社引领,对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部分补贴。

二是医疗脱贫。

帮助建档立卡户全部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鼓励全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提高农民因病致贫的抗风险能力。

三是教育脱贫。

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普查高中生学杂费全免政策。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通过发放教育补贴或营养资助卡的形式,对其进行帮扶。

四、项目方案具体内容

项目一:

村集体以流转土地60亩为基础进行规划,进行大棚反季节蔬菜水果种植,资金申请分为购置冬暧大棚、廊架钢材等材料,申请使用资金共计18.4万元,其中1座大棚造价30666.85元。

项目二:

从河南天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120个太阳能路灯安装在马沟村居民生活区,为居民夜间生活提供照明,改善生活水平,申请使用资金11.6万元,其中一个太阳能路灯造价967元(路灯817元一个,安装费150元一个),共计11.604万元。

两个项目申请资金合计30万元,超出部分由村集体自筹解决。

项目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项目一:

蔬菜大棚

(1)项目内容

一是大棚种植。

建设的6个大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反季节蔬菜水果种植。

二是采取不施化肥、农药模式,采用微肥喷施由常规种植向绿色、生态高效蔬菜水果转变,提升蔬菜水果的附加值,并带动其他蔬菜水果种植专业户转变思路,从品质上提高收益。

以上项目根据前期市场调研,计划种植,多季收获,盈利点多,能确保收益。

(2)项目购置内容

椭圆管拱棚构件表50*12

规格

数量

单位

单价

总价

备注

主骨架

30*60*1.8

722.4

13.5

9752.4

43*16.8米

横拉杆

φ25*1.5缩头

252.5

5.94

1499.85

5道拉杆

卷膜杆

φ25*1.5缩头

101

5.94

599.94

卷膜杆立杆

φ25*1.5

6

5.94

35.64

立杆内接管

φ20*1.5

6

5.4

32.4

门口杆

30*50*2.0

80

18.36

1468.8

抗风杆

φ25*1.5

48

5.94

285.12

立柱

50*50*2.0

12

172.8

2073.6

立柱拉杆抱箍

24

1.08

25.92

斜撑

32*1.5

24

41.04

984.96

双耳

24

5.4

129.6

卡子

220

1.08

237.6

门口卡子横

32

2.16

69.12

直角

4

2.16

8.64

卡槽

300

1.62

486

卡簧

浸塑

500

0.54

270

连接片

73

0.216

15.768

3

108

324

棚膜

944

3.888

3670.272

16*59

围膜

102

3.888

396.576

防虫网

60目

122.4

1.62

198.288

51*1.2*2

压膜线

730

0.432

315.36

地锚

86

2.7

232.2

卷膜器

手摇自动

2

108

216

压膜卡

塑料

200

0.54

108

钻尾丝

6

91.8

550.8

人工

600

7.8

4680

水利配套

50

m

40

2000

小计

30666.85

1座大棚

总计

184001.1

6座大棚

(3)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新建钢结构蔬菜种植实验推广大棚6座,大棚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40天。

(二)项目二:

太阳能路灯

(1)项目内容

在村里居民的生活区安装120个太阳能路灯,灯杆高度4米,太阳能既环保又节约村集体电费开支,不需要重新布置专门的用电线路,村民也都支持该项目。

(2)项目购置内容

规格

备注

灯杆

4米

连续阴雨天

4天×6小时

满电持续照明时间

LED光源

15W

电池板

40W

锂电池

35AH

光照范围

30米

灯杆上口径

76mm

灯杆下口径

140mm

壁厚

2mm

建议距离

25米

法兰

260×260×16mm

标准出厂单价

817元/个

人工安装费

150元/个

含底座物料费

小计

967元/个

1个路灯

总计

116040元

120个路灯

(3)实施进度安排

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20个,待项目审批通过资金到账后,立即采购进行安装,预计安装周期20天。

4、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农民增收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新鲜反季节蔬菜瓜果。

项目正常年生产新鲜蔬菜瓜果20吨,每吨蔬菜瓜果批发价格平均按4000.00元计算,预计实现销售收入合计8.00万元。

项目实施后村集体经济可增收2万元左右,将解决就业6人,每人增加务工收入20000元/年。

直接带动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史中喜、张小丑、李佳菊、李玉梅、马连印、马根峰、马治富、马二红、马金环、马德坡、王斗、张丑、袁克治、袁治合14户实现每年增收共计5000元,项目还可带动周边种植常规作物的农民转向高效蔬菜瓜果生产行业,还可辐射周边农民发展蔬菜瓜果产业,从而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农业增效

蔬菜大棚项目完成后,马沟村的蔬菜种植将形成一定规模,对培育辛店的蔬菜产业和农业结构调整将产生重要影响,促进马沟村经济发展,太阳能路灯则可以为居民夜间出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和便利。

(二)社会效益

两个项目完成后可以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集体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环境优美乡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生态效益

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属生态保护性种植项目,而且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两个项目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和破坏。

同时,蔬菜大棚可对养殖业产生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做为种植肥料,不仅可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而且减少牲畜粪便可能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六、风险分析

蔬菜、经济果木属于常见农作物,不属于高新技术范畴,农民具有一定的种植、管理经验,风险小。

该项目得到新郑市林业局党组的大力支持,将很大程度的降低农产品滞销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