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8699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元勋xūn选聘pìn挚友zhì迭起díe

B.殷红yǐn燕然yàn澎湃péngpài 伫立zhù

C.小楷kǎi咳嗽sòu校对jiào草率shuài

D.韭菜jiǔ揩桌子kāi疙瘩gēda抹杀mǒ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家喻户晓至死不懈气冲斗牛

B妇孺皆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慷慨淋漓

C.目不窥园锋芒必露深恶痛绝不以为然

D.兀兀穷年群蚁排衙迥乎不同马革裹尸

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                        

A.《邓稼先》——杨振宁——《人名日报》

B.《说和做》——臧克家——《城南旧事》

C.《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生死场》

D.《孙权劝学》——司马迁——《史记》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对象。

(A.嘲笑B.嘲弄C.玩弄)

(2)我看看老师,______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A.请求B.征求C.求取) 

(3)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A.衰败B.衰微C.衰亡)

6.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3分)

A.杨振宁和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回忆鲁迅先生》选取生活中的琐事,再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让读者知道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C.《说和做》一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作为学者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主要是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非选择题(29分)8.文学常识填空。

  

⑴臧克家,山东诸城人,________人,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等。

⑵《回忆鲁迅先生》一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等。

⑶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___人,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面的语境填空。

(1)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请你写出歌咏春天的两句连续古诗句:

                     ,                    。

(2)鲁迅的“,”两句诗表现了鲁迅坚决与反对派斗争到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

10.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

 

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

⑴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的烦恼列一个清单(不少于4条);                    

⑵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4条);                

⑶古代诗人也有烦恼,请列写出2位诗人含烦恼或痛苦的诗句。

     

三、阅读理解

(一)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

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

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B.自以为大有所益

门当户对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D.卿今者才略

往事不堪回首卿今当涂掌事

(三)、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

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

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四)、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

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

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六)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完成文后各题。

(25分)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

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有一件红格子风衣。

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的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

老师,你想起来没有?

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

我笑。

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

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

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

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

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

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

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

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

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

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

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

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

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

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

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

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

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1.文章写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5分)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5分)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3.“这令我惊奇。

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5分)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分)

                            

5.读完全文,你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      之情,同时,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          之心。

                     (5分)

五、作文:

以《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