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9031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docx

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优质护理

 

依托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优质护理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继红

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案

三、研究内容及过程

四、项目可操作性和创新点

五、社会和经济效益

六、主要参加人员

 

一、研究背景

2010年,国家卫生部全面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旨在通过“优化护理模式、深化整体护理、落实护理职责、促进专业发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实现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

这一惠民工程,既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又是广大患者的迫切需求,目前,尚没有完善、成熟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作为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已随着医院管理工作内涵日趋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信息化建设可促进医院迅速发展,2009年,国家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

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改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医院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反映出护理信息化相对滞后的状况,如何促使护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加强护理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追踪管理,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管理水平,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探讨信息化技术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以信息化为平台,创新护理管理模式,优化护理流程,强化护理质控,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整合人力资源管理,与电子病历相配合,医院通过实施具有自我强化功能反馈回路的完整医疗工作流程解决方案,使我们能够不断提高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水平。

”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完全区别于前两代电子病历系统(第一代:

病历电子化;第二代:

结构化电子病历),是一个真正按照卫生部电子病历

 

功能规范设计的,实现了医嘱、病历、护理临床路径一体化,能够实现诊疗数据全管理、诊疗过程全记录的新一代电子病历系统。

该系统能够更好的达成医院管理目标,从而让医院为百姓提供高效率、高质量、安全和高满意度的医疗服务,并保障医疗资产和医学资源高效运行,提升全社会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控制医疗成本,真正实现了“从以收费为核心到以临床为核心的革命性转变”,成为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历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二、研究方案

1.考察医院护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

2.落实信息化推进优质护理

三、研究内容及过程

1.医院护理信息系统

医院护理信息系统包括护理质量、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临床护理管理、护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医院建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的局部系统,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临床护理路径系统、重症监护系统、护理交流平台,我院结合医院管理、电子病历的逐渐落实,需找出影响护理信息滞后的薄弱点,考察医院信息系统,逐渐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移动护理系统、护理信息交流平台,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护理信息转变。

1.1护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

护理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

临床护理信息系统:

移动护理系统、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信息交流平台:

院内网和院外网,护理质控中心网站

1.2护理管理系统

护理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

1.2.1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包括护理人力动态调配与技术档案、继续教育系统、绩效与考核三个部分。

想要解决护理单元人浮于事和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建立医院单位护理工时统计数据库势在必行,他可以即时完成护理工时测定,以此作为基础护理人员设编分析、能级护理分布和病区日平均工作量测算,可以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病人护理时数是每日每个病人护理总工时与平均必要工时之和,是衡量护理工作强度的一个客观、科学的量化指标。

系统会将各

种护理操作所需工时做成字典库,从医院信息系统采集与护理工作相关的原始数据,如病区出、入院病人数、各项护理操作数、手术病人数等通过自动计算并生成每个病人护理时数及病区护理时数,以此计算出所需的护理人数,为管理者提供直接、客观的数据。

1.2.2护理质量管理:

主要包括关键环节护理质量监控系统、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系统。

护理质量监控系统是在护理质控检查标准基础上,细化各项考核评分,通过检查结果录入,系统自动汇总质控检查得分,分析和反馈检查问题,提出这个措施并跟踪反馈。

在进行日常护理质控检查时,护理人员携带手持式电脑终端,根据评分标准实时录入检查结果,可自动排序、护理质量主次原因分析、不良事件根源分析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护理质控。

1.3临床护理信息系统

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包括入院护理、临床护理、特殊护理、出院随访护理、重症监护系统。

这些系统依托医院临床护理信息系统,以临床护理岗位设置为主线,开发和完善护理信息模块,实现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管理。

1.3.1移动护理系统将医院各种信息系统和移动数据终端连接,能够实现护理信息系统中数据交换,使医护人员在床边实时采集、查询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和生命体征信息等,能够快速收到病人的护理、营养、检查、化验等临床检查报告信息。

将二维条码标识技

 

术应用于病人腕带、药品标签和标本等,实现快速、准确完成入院、临床、检查、手术、急救不同情况下的病人、药品和标本的识别。

2.信息化推进优质护理的落实

2.1医院信息化平台的关键技术路线是应用物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来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的护理管理和临床实践。

2.1.1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工作内容、状态的动态数据采集,用时应用互联网传感技术完成部分护理工作单元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床边办公,保证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和动态性,使护士能及时观察、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有效地进行处置和记录,以确保病人安全和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2.2应用移动技术,规范护理路径,提高护理质量

应用移动技术实现护理人员护理路径执行的标准化、高效化和安全性,同时动态记录绩效考核信息;以住院病人护理个案管理为主线,实现全程、全面、专业的责任制整体优质护理,以最低成本达到病人康复的最优效益,从而降低总成本,控制住院费用,降低病人平均住院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3应用数据交换技术,将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纳入整体平台进行管理,汇总工作状态、绩效考核及临床路径执行力,实时监管整体护理绩效;实现全院护理文书电子化,规范电子文书书写,

 

简化护理文书,提高工作效率。

2.4应用商业智能技术,辅助决策分析,持续改进护理路径

应用商业智能技术动态采集数据、不同信息系统交换汇集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找出护理绩效的资源消耗节点并加以规避、找出临床护理路径的不足点加以优化。

2.5应用流程控制,加强监控管理,强化过程控制

从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到辅助流程控制,构建全过程标准化的护理管理体系,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和绩效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降低护理人力成本。

整合全院护理管理信息数据,实现无纸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合理调配全院护理人力资源,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优化护理管理流程,强化过程控制。

 

(四)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创新点

 在医院里,大家对这样的场景一定很熟悉:

查房时,医生、责任护士需要推上病历推车,或者怀抱一堆沉甸的病历来到病床边,一页一页的翻阅•••••这些繁琐的手工劳动却无形中占用了医生、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大量时间。

随着高科技的引入,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着无线移动电脑查房也即将取代传统的查房模式。

   目前,国内好多家已经率先初步建成数字化信息病房。

走进病房,您可以看到在查房时,我们的医生轻巧的推着无线移动电脑至患者的床旁,随着与患者的深入交流,只需一点床号,便可以完成病历查阅、浏览检验结果和病人影像结果等工作,第一时间内掌握患者各种信息,可根据病情现场调整医嘱,而后信息便会立即传送到护理站,不用等到查房完后再一一调整医嘱,避免了错开或者漏开医嘱的现象;也可以根据医生的需要,完成病历的书写。

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满足病人的各项基础护理需要,包括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防治,健康指导,用药护理,以及出

 

院后的健康教育!

控制服务成本,简化工作流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根本不可能存在,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更多的时间还给病人。

 

不仅是医生办公数字化,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如今也是使用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DA)移动办公系统。

以往,繁忙的工作程序及单一的电脑系统使得护士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即费了大量的时间,又耗了体力,而如今,患者床前,护士只需轻点移动办公系统,即可查看医生开出的各种检查和医嘱,快速的查询各种检查结果,准确的进行费用的录入,生命体征的采集并做到及时的录入。

这样一来,节约了大量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的及时治疗,也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病人。

   为了保证输液安全,每位患者都配戴有条形码的手腕带。

护士在接收到病患需要输液时,对输液医嘱确认核对无误后就可及时准确的打印输液卡,在此输液卡上,除了病患常规的用药信息外还有与患者腕带条码一致的信息,在输液前用PDA扫描腕带和液体,就可做到再次核对,这样即保证了病患的治疗安全,也让护士避免了可能以往漏做的“三查七对”制度落实的完整性,让治疗更安全,让病人更放心。

   现在社会,随着各种医保的完善,老年患者居多,疾病和药物的健康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为方便病患及家属能准确记住,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记忆,将移动工作站推至患者床旁,运用图片、数字、文字等生动形象的讲解疾病的诱因和药物的相关知识,使得病患及家属能更好,更详尽的了解自身的疾病,做到了本身疾病防患于未然的功效,也让更多的疾病知识得到了大力的宣传。

   将数字信息化技术引进病房,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取得了好的成效,受到了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该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信息技术的创新,更是医院“精益管理”的具体体现。

 

五: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⑴提升医院的形象

  实施医院信息化系统,体现医院处处为医护工作环境和病人的就诊着想,体现医院服务的先进性,科学性。

这无论对医院自身的形象还是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而言,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目前各行各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使得医院在管理方式上逐渐向新的、先进的、科学的方式转化,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正是顺应当前的大环境应运而生。

  ⑵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病人众多,在病人就诊过程中,住院病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为自己做出最满意的治疗,信息化系统的开展可以为这一结果提供最便捷的措施,也使得病人缩短等待状态,同时,在病房内处理医嘱,也给我们工作人员带来了自觉学习的动力,既体现了院方爱护病人的人性化表现,也提高了医院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

  ⑶减少了患者不满的机会

  实施了医院信息化系统后,方便了病人。

比以往中间人工环节控制,极大提高了处理效率,提前了病人的每日的治疗时间,对医院而言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⑷杜绝病室的纷乱现象

使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病人不需家属24小时陪伴,可以做自己的工作,无须不停的探望,给医院形成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就诊氛围,也能给医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六、五、主要参加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项目主要职责

王继红

43

副主任护师

护理部主任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11——2015.11

计划、组织实施

张风英

56

主任医师

院长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11——2015.11

技术指导

王文拴

38

副主任医师

院长助理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11——2015.11

技术指导

段磊珍

34

护师

心内科护士长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11——2015.11

参与、收集资料

郭瑞芳

36

护师

ICU护士长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11——2015.11

参与、收集资料

张爱文

43

主管护师

办公室副主任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11——2015.11

参与、收集资料

任晓霞

31

护师

ICU护师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11——2015.11

参与、收集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