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9741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docx

地面加固作业指导书

 

地铁一号线第六合同段

 

地面加固注浆

作业指导书

 

受控

更改状态

标识

 

SYDT/ZTYJ.EGS受控编号版本

审批人:

日期:

年月日

编制人:

日期:

年月日

制定年月日

实施年月日

中铁一局集团地铁一号线第六合同段项目部

倒虹吸地面加固注浆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地铁一号线第六合同段设计图纸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3、《土建注浆施工与效果检测》。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99-2002)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况

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第六合同段保工街站~铁西广场站区间工程西起保工街与建设中路的十字交叉路口处,其起点里程为DK8+136.298,沿建设中路向东偏南布置,终点到达铁西广场,其里程为DK9+383.996,总长度为1247.698双线米,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结构断面形式繁多,设有标准断面、渡线、停车线及与5号线相接的联络线。

区间共设两个施工竖井及其联络通道和一处线间泵站。

1号施工竖井位于建设中路与齐贤北街相交的十字路口处,其与联络通道中心里程为DK8+370。

竖井断面净尺寸为4.6m×6.0m,开挖深度为22.397m,施工横通道长为37m,通道开挖尺寸为5.5m×9.6m,采用CD法施工。

2号施工竖井位于建设中路北侧的飞跃教育学校东,其与联络通道中心里程为DK9+060。

竖井矩形断面设计净尺寸为4.6×6.4m,开挖深度为21.093m,横通道长为38m,通道开挖尺寸为5.7×12.5m,采用CD法施工,为上中下三导洞。

竖井均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从上而下随开挖随架设格栅钢架、挂设钢筋网片、井壁打设锚杆、架设临时横向支撑、喷射混凝土,并在施工横通道处预留马头门;竖井在施工期间承担区间所有出碴、下料、下放机械器具和人员上下等。

2.2断面特点

区间线路在铁西广场站前设渡线、停车线及与5号线相接的联络线。

断面形式变化复杂,大致分为单线单洞加宽断面、大跨单洞断面及三连拱衬砌;其余地段均为单线单洞标准断面。

横通道采用带仰拱的拱顶直墙断面形式。

共包含9种断面形式,其中最大断面尺寸为22.17m(宽)×8.462m(高),其次为:

14.24m(宽)×11.078m(高)、13.24m(宽)×10.287m(高)、11.44m(宽)×9.286m(高)、11.14m(宽)×8.986m(高)、8.64m(宽)×7.761m(高)、7.17m(宽)×7.2m(高)、6.62m(宽)×6.67m(高)及最小断面尺寸为6.32m(宽)×6.52m(高)。

区间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工序衔接和配合要求高。

三、施工准备:

3.1新建排水管线倒虹吸调查

保~铁区间新建排水管线倒虹吸调查表

序号

里程

深度

长度

备注

1

DK8+620~DK8+624.4

2.41

4.4

2

DK8+848~DK8+856.2

3.6

8.2

3

DK9+112~DK8+123.4

3.6

11.4

4

DK9+317~DK8+322.1

2.66

5.1

3.2已发现保~铁区间新建排水管线及倒虹吸渗漏

序号

里程

发现时间

渗漏位置

渗漏造成危害

处理措施

备注

1

DK8+365.5

2007.4.6

检查井

地面沉陷,横通道顶部渗漏水

已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对其注浆处理

暗挖隧道已施工通过

2

DK8+857

2007.4.29

倒虹吸

地面沉陷

已进行了注浆处理

暗挖隧道未施工到此处

3

DK9+071

2007.4.29

管线接头

地面沉陷

已进行了注浆处理

暗挖隧道已施工通过

4

DK8+347.5

2007.5.5

管线接头

地面沉陷

已进行了注浆处理

暗挖隧道未施工到此处

5

DK8+852

2007.5.18

倒虹吸

地面沉陷

已进行了注浆处理

暗挖隧道未施工到此处

6

DK9+116

2007.6.11

倒虹吸

地面沉陷,出现空洞

已对空洞进行了回填并注浆处理

暗挖隧道未施工到此处

7

DK9+107.5~DK9+114.3

2007.6.19

倒虹吸

隧道出现严重透水,造成紧急抢险

已进行了注浆处理

暗挖隧道正通过此处,已停工

3.3已发现保~铁区间市政污水管线渗漏

序号

里程

发现时间

渗漏位置

渗漏造成危害

处理措施

备注

1

DK9+072.5

2007.4.22

检查井

地面沉陷,出现空洞

已进行了抢险,回填空洞、注浆处理完毕

暗挖隧道已施工通过

2

DK8+245.5

2007.4.25

管线接头

地面沉陷

已进行了注浆处理

暗挖隧道未施工到此处

3.2人员配备:

序号

现场分工

人数

1

布孔

3人

2

钻机就位

5人

3

钻孔

3人

4

配浆

3人

5

注浆

5人

6

拔管洗管

4人

7

定位观测

3人

3.3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名称

型号

产地

备注、

发电机

SF-120

钻机2台

TXU-75D

含钻杆¢42、回转器、变速箱、机架、操纵仪

连续供料搅拌器2台

SJB-300×2

0.78立方搅拌仓

注浆泵一台

ZBSB-70-11

消音器、测定器具

测定仪

逆水阀、喷头

500kg

3.4浆液的配制:

本工程采用浆液为A液和C液的混合物,A液为水玻璃,C液由水泥、外加剂和水组成。

外加剂主要是调节浆液的可灌性和混合液的凝结时间,因此在施工现场中,外加剂的添加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C液各成分放入搅拌机的顺序依次为:

水、外加剂、水泥,两种浆液在注入之前必须搅拌均匀,并经常检查混合后的浆液凝固时间是否适应现场施工环境。

一般施工时配比如下:

A液

C液

硅酸钠:

411kg

稀释剂

水泥:

198kg

D剂:

49.8kg

E剂:

29.7kg

H剂:

42.9kg

G剂:

35.8kg

水:

若干

搅拌混合后进行注浆

四、施工方法

4.1此注浆施工采用二重管双液注浆法,由地上往下垂直注浆。

注浆压力:

P=0.15Mpa~0.75Mpa

注浆扩散直径:

R=1000~1500mm

凝固时间:

2~4分钟,为速凝注浆

钻杆回抽幅度:

约15~20cm

4.2二重管双液注浆法的技术指标

标准

标准

孔位偏差

±20mm

注浆压力

±5%(无特殊结构下)

孔距偏差

±100mm

注浆量

±10%

钻杆垂直度

<1%

提升幅度

±15cm

4.3施工方法

4.3.1倒虹吸渗漏处理方法:

在管线(或检查井)的两侧从地面垂直钻孔注浆,对管线(或检查井)两侧和底部进行注浆封闭,处理长度根据渗漏的围确定。

根据与排水施工单位调查,倒虹井间的排水管为整根管,无接头,倒虹吸主要渗漏原因为检查井渗漏。

因此特制定两套方案:

1、倒虹井检查井渗漏

2、倒虹井检查井及排水管同时渗漏

 

注浆加固施工步序图

 

 

方案1:

倒虹吸其检查井间排水管为整根管,无接头,因此主要对倒虹吸处检查井进行处理,注浆处理方式见下图:

方案2:

倒虹吸其检查井间排水管中间有接头或出现断裂(当方案1实施后人然大量渗漏,可认为检查井间排水管有接头或出现断裂),因此除要对检查井进行注浆外,在挖探沟探明倒虹吸及其他管线根数及位置后,对排水管也进行全面注浆处理。

注浆处理方式见下图:

4.3.2排水管线及检查井渗漏处理方法:

在管线(或检查井)的两侧从地面垂直钻孔注浆,对管线(或检查井)两侧和底部进行注浆封闭,处理长度根据渗漏的围确定,见下图:

4.3.3市政污水管线及检查井渗漏处理方法:

在管线(或检查井)的两侧从地面垂直钻孔注浆,对管线(或检查井)两侧和底部进行注浆封闭,处理长度根据渗漏的围确定,见下图:

4.3.4地下空洞及富水区处理方法:

4.4理论注浆量的计算和控制:

计算公式:

注浆量=ЛR2hnαβ

其中:

R-浆液扩散半径

L-注浆管长

n-地层空隙率

α-地层填充系数,一般取0.8

β-浆液消耗系数,一般取1.1~1.2

注浆量控制方法:

1、实地测量倒虹吸检查井和排水管的深度,确定注浆管打设深度。

2、注浆管打设深度为井(管)底部+50cm,并开始注浆,注浆半径R为检查井宽度的1/2+10cm或单个排水管的直径+10cm或污水管半径加10cm和。

3、底部注浆完成后提钻50cm,注浆半径控制在两个导管间距的1/2+10cm。

4、每50cm提钻、注浆,检查井要注到与其连接的排水管顶部高度,检查井间排水管要注排水管的顶部。

5、实际注浆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并及时取得监理的签认。

4.5注意事项:

提升钻杆:

严格控制提升速度,每次提升不大于500mm,匀速上升。

提升出后的钻杆应及时清洗干净,以备后用。

浆液配比:

采用经计量准确的计量工具,按照设计配方配料。

注浆:

严格将压力控制在0.15~0.75Mpa之间。

注浆还应密切关注浆液流量,当压力突然上升、下降,地面溢出时,应立即停止注浆。

必须查明异常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调节注浆参数、移位、打斜孔等方式)方可继续注浆。

※防止注浆过程中破化其他管线:

首先要对照图纸进行检查,观察注浆处是否有横穿的管线。

其次,到现场观察是否有两个任意管线的检查井分布在注浆管线的两侧。

当无法确认管线位置时必须开挖探坑探明管线位置方可以注浆。

五、质量控制措施

5.1、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组织质量教育,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强化工序管理,由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质量控制人员,实行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

5.2、加强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严格执行进料检验程序,保证施工材料满足设计和规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5.3、配备好施工机具和计量工具以满足施工要求,建立健全的各种资料,原始数据,作为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5.4、加强与甲方监理的配合认真接受指导和监督,及时进行现场签认、拍照,为变更、索赔积累原始资料。

六、安全措施:

6.1、做好施工场地的围挡和交通疏导工作,防止醒目的隔离标志和引路标志,施工人员要穿着反光背心,夜间施工要设置警示灯。

6.2、钻机注浆泵及高压管路必须试运转,确认机械性能和各种阀门管路,压力表完好后,方可施工。

6.3、每次注浆前要认真检查安全阀、压力表的灵敏度,并调整到规定注浆压力位置。

6.4、安装高压管路和泵头各部件时,各丝扣的连接必须拧紧,确保连接完好。

6.5、注浆过程中,禁止现场人员在注浆孔附近停留,防止阀门破裂伤人。

6.6、注浆时不得随意停水停电,必要时必须事先通知,待注浆完成并冲洗干净后才能停水停电。

6.7、注浆施工期间,必须有专门机电修理工,以便出现机械和电器故障时能及时处理。

6.8、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口罩和手套等劳保用品。

6.9、施工前必须对本方案进行了解,做好一起施工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