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9901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docx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资料

《时分的认识》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

这节课是“时分的认识”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新课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猜谜游戏开始,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通过“你发现了什么?

”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的学习。

再通过听音乐、写字、口算、写数、涂色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时间,使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在教学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时,教师先演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数,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这一特点。

又如,钟面上有多少小格时,放手让学生数,在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感受在数的过程中方法的优化。

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发展。

4、注重了知识的铺垫与渗透。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的。

有的是一节课知识的联系,有的是学段之间的联系。

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了这一方面。

例如在数从12到几有几大格或几小格,引导学生数的方法,为后面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

1、在教学分针从12走到9时,学生都是从12开始,5个5个的数一直数到9是45个格,所以是45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只注意到了学生会不会出现正确的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渗透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会更简单的方法。

还有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语言还需多样化,这样才能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由于本节课时间是35分钟,总是过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数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如果在巩固阶段出现“你拨我说”或“我说你拨”的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高村完小时红

一.以学案为载体,精心设计真问题。

《时分的认识》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正确的读写几时几分。

如何将这个难点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取知识,我们颇费了一番功夫。

在研讨时我们都一致认为:

只要学生清楚“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个道理,正确的读时刻就不成问题,而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个道理,首先应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钟面。

因此,本节课需要探究的几个问题便浮出了水面:

探究问题一:

仔细观察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问题二:

分针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钟?

探究问题三:

你是怎样来读钟面上的时刻的?

这三个真问题的设计,让还处在低年级的学生有了探讨的依据,而不是无所适从,整节课,学生一直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讨着学案上的这三个问题,他们或小组交流,或同位互说,在全班交流的环节,老师又进行了巧妙的的点拨和升华,最终掌握了正确认读时刻的方法。

学案导学,让学生自主探究有了合适的平台,而真问题的设计,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

怎样看“几时几分”的钟面时刻是这节课的重点,在教学中,田老师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了解钟面上的知识后,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几个时刻,不管是认识钟面还是认读时刻,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这样一个模式来进行。

这样,学生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逐步建立了时间的模型,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升华,总结出时刻的读法: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这种对知识的经历体验过程是教者空洞的说教无法替代的,它是学生自主探索的结果,会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

三.巧用多媒体,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设计的课件,虽然不多,却将整个教学过程囊括其中,而且恰到好处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钟面上的大格、小格;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以及走动情况;一分钟音乐欣赏;一分钟体验;进行课堂检测的习题等,这些环节的教学,多媒体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并且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特别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例如在认识钟面时,它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所欲的放大或缩小,课件保持着它原本的功能——辅助学习,只是这里将这种功能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通过这节课的课前研讨,教授新知和课后反思,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它必将引导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上的内容。

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

教材以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的目的不应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再现和累积,如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显然是不够的。

教学在着眼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创造”的过程和情感态度的体验,积极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数学事实”的经历,而学生就在这种经历学会知识、学会学习的。

钟表和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历,这节课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一个提炼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与伙伴分享的过程。

二、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中,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成长。

整堂课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题,让学生仿佛身临一个动画的世界,愉快的学习。

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方面:

1、准确把握教材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愉悦、有趣的、童话般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爱玩、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丰富的画面、动态的形象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有效法宝。

二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所以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2、转变师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和问题情景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开展一个又一个动手实践活动,经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的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我充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始终关注和欣赏学生,在知识关键处予以引导,在学生出现迷惑时引导反思,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收获喜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3、结合教学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所学内容,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贯穿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始终。

在认识钟面时,如果在以前,我可能会拿出一个完整的钟面,指着上面的刻度、大格、分针等等直接告诉学生钟面上有什么?

而学生也会被动的接受我所说的一切,但是这种学习的方式是被动且效率低下的,如果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呈现材料,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就不会出现生动学生习过程,学生也体验不到其它学习方法的快乐。

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学生没有亲身去实践,深层去思考,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且知识在头脑储存时间很短,不能牢牢掌握。

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心爱的小闹钟,小组合作观察钟面并说说有什么?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想到的、所了解的有关于钟面知识向小组同学汇报并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

4、渗透德育思想

这节课有着丰富的德育渗透素材,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着德育素材,揭示其内在的思想性,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这节课无时无处不设计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向学生发出邀请,想让他们来体会“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等等。

一分钟过去了,他们争先恐后的向我汇报,有的学生说一分钟,我写了8个汉字,一分钟我做20道数学题,一分钟我背了5首古诗等。

我一一表扬了他们,学生都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

5、设置有趣的练习,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途径,二年级的学生争强好胜,乐于接受挑战,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除了要注意练习的实效性、层次性,同时更注意要安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学生进行练习的兴趣,从而达到爱练、乐练、练会的目的。

三、学生的亮点

  学生整堂课全面、全程地参与每一环节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比较讨论,游戏竞赛,积极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学生敢于自主探究,敢于大胆提问。

并且学有所成,在结尾部分,自己控究钟面、制定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去探究1分钟跳绳、步行、骑车等等,而且有个别同学还急于探究秒的知识,这有些是我在备课时也没有预计到的,可见,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能否调动在于教师如何引导。

学生是教师教学中巨大的财富,由于他们呈现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智力特点,决定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我要用心聆听、用心体会、用心反思,真正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我就从这节课的成功之举、不足之处、教学中的教育机智以及学生的亮点等方面来谈谈我的感想和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中,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成长。

整堂课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题,让学生仿佛身临一个动画的世界,愉快的学习。

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方面:

1、创设愉悦、有趣的、童话般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爱玩、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丰富的画面、动态的形象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有效法宝。

一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所以,课前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从上课开始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

教学伊始,我首先呈现一幅学生熟悉的画面,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

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

“啊?

”(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

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

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

“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

”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

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2、转变师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中,我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和问题情景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开展一个又一个动手实践活动,经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的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我充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始终关注和欣赏学生,在知识关键处予以引导,在学生出现迷惑时引导反思,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收获喜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3、渗透德育思想

这节课有着丰富的德育渗透素材,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着德育素材,揭示其内在的思想性,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这节课无时无处不设计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向学生发出邀请,想让他们来体会“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等等。

学生都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

学生是教师教学中巨大的财富,由于他们呈现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智力特点,决定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我要用心聆听、用心体会、用心反思,真正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我想压力也好,挑战也好,我始终认为反思是一节课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因为只有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才能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我多提宝贵意见,并点拨、指导我今后教学的方向,让我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育。

四、教学中在的不足:

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病:

1、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单一,评价的语言较为枯燥,教学中还应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与准确鼓励的评价。

评价的语言不具体,过于单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应更加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反思和自我评价。

2、由于本课知识点多的缘故,我在授课时,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非常紧凑,有些赶的感觉,教学难点认识几时几分落实的不够好。

3、不能抓住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拓展本课知识。

这节课,学生表现有很好,课堂上出现了好几处我备课时没想到的问题,后来我反思:

孩子们的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例如在在认识钟面时,很多孩子都发了言,说了钟面有什么?

其中一个孩子说:

我知道,还有秒针。

因为这节课是时分的认识,重在认识时针分针,固在课件中并没有出现秒针,而学生的知识面是很广的,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要讲秒针,而钟表上秒针是存在,只是这节课不学习,那个孩子在说了以后,我没有赞同他,也没有肯定他的回答,只是讲他坐下去了,课后听课的老师对我说,你为什么不理那个学生,这是拓展知识的好时候,可以为下节课作准备。

听了以后,我回忆课堂这个地方,自己的确没有理那个学生,这的确是我想的不周到,自己放弃了学生为我提供的拓展的机会。

自己在课堂上对偶发的事件学生提的问题没有做好的处理。

我想压力也好,挑战也好,我始终认为反思是一节课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因为只有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才能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钟表和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历,这节课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我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中,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成长。

整堂课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题,让学生仿佛身临一个动画的世界,愉快的学习。

学生十分兴奋,积极与老师配合,课堂气氛很活跃,听讲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一个简单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出钟面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老师的活动中。

观察钟面上的刻度,找到大格小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对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数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后,再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通过反复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导出1时=60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件演示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

如何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在备课是费了我不少的心思,1分钟的概念很抽象,不是举出几组数据学生就能理解的,所以在感受一分钟的环节,让学生听1分钟音乐,帮助学生建立起1分钟的概念,每个学生都起身参与了,有了很直观的感受,比老师讲上十分钟甚至半节课,效果要好多了。

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方面:

1、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单一,评价的语言较为枯燥,教学中还应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与准确鼓励的评价。

评价的语言不具体,过于单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应更加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反思和自我评价。

2、由于本课知识点多的缘故,我在授课时,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有些赶的感觉,因此本来设计学生在找到时分的关系后,紧跟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的习题了了过去了,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几时几分落实的不够好。

3、不能抓住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拓展本课知识。

这节课,学生表现有很好,课堂上出现了好几处我备课时没想到的问题,后来我反思:

孩子们的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最遗憾的是没有及时的纠正学生的习惯。

教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但是因为自己的意识不够,学生说话都是不完整的。

我想压力也好,挑战也好,我始终认为反思是一节课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因为只有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才能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时分”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二年级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课程要求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先呈现一幅学生熟悉的画面,唤起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体会认识时间的现实意义。

接着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

先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再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从而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

“想想做做”注重联系生活实践,通过让学生活动,亲身体验工分钟和1小时持续的时间,不仅使学生建立了1分钟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更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优势,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不仅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事例,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

如:

课始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研究钟面上的“龟兔赛跑”来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再如通过数脉搏、做眼保健操、跳绳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时与1分的时间,使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拨一拨钟面,进而认识时间;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注意师生、学生间的互动。

在揭示“l时=60分”时,教师先演示拨钟面,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间相互讨论,鼓励大胆猜测,各自发表见解。

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始终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的翅膀永远张开,参与意识得到了培养,智慧得到了增长。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钟表和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历,这节课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一个提炼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与伙伴分享的过程。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所以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闹钟带到课堂上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看到自己手里漂亮的小闹钟,想到这节课要学的知识与漂亮的小闹钟有关系,学生立刻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有了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上,我从一开始就让让学生动手拨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不给他们走神儿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很感兴趣,枯燥的讲解不受到他们的欢迎,所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生十分兴奋,积极与老师配合,课堂气氛很活跃,听讲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观察钟面上的刻度,找到大格小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对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数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后,再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通过反复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导出1时=60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件演示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

这一点是我课前想到了的。

如何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在备课是费了我不少的心思,1分钟的概念很抽象,不是举出几组数据学生就能理解的,所以在感受一分钟的环节,我安排了几项时间活动,让学生听1分钟音乐,写1分钟生字,帮助学生建立起1分钟的概念,每个学生都起身参与了,有了很直观的感受,比老师讲上十分钟甚至半节课,效果要好多了。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提问不到位,总是不能一遍就把意思表达清楚,总是说了一遍再修改或补充,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打乱了学生的思路。

老师说的要精炼,多给时间让学生思考,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

再有就是听完学生的发言以后对学生的鼓励不够,总是简单的给出评价,学生说的不正确时就不做评价,其实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我的不一致也应该适当的鼓励,这样才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只要积极举手了,就说明他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动脑筋,这时不能吝惜自己的言语,我在这点做得还不够。

在课上,由于太紧张的关系,我还范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拨教具钟表的表针时,没有注意到应该按顺时针的方向拨,而是想朝哪个方向就朝哪个方向,误导了学生,这是不应该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遗憾再所难免,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是遗憾降到最少。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B、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

C、4x=5y

D、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2.要使3□15能被3整除,□里最小能填(  )

A.9B.6C.0D.3

3.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 )一定和高相等.

A.直径B.半径C.底面周长

4.有一段绳子,截下它的

后,还剩

米,那么(  )

A.截去的多B.剩下的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

5.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是5根,摆9个三角形要( )根小棒.

A.15B.17

C.19

6.小明有4本不同的科技类图书和3本不同的故事类图书.在一次为贫困学校捐书的活动中,他准备捐科技类和故事类图书各一本,他有(  )种不同的捐法.

A.3B.4C.7D.12

7.将一些小圆球如下图摆放,第六幅图有多少个小圆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