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0250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docx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

2017年度质量报告

 

2018年1月

 

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质量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6〕75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6〕115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7]152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7]174号)等文件精神,我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首次纳入广东省教学诊断与改进单位,学校充分认识到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2017年3月份起启动此项工作,出台《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东卫校[2017]6号),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亲抓本项工作,通过分工合作,及时提交了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现将本校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我校始建于1958年,由东莞县委委托东莞县人民医院创建东莞县卫生学校,1959年正式冠名为“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

1962年根据国家政策停办,1970年初复办,1972年学校搬至高埗镇稍潭村,1980年搬回莞城原址,1981年9月学校改称为“东莞县卫生进修学校”,1985年1月14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东莞县职工卫生中等专业学校”,1989年2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粤办函[1989]90号)同意转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复名“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并延用至今,2012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道滘镇。

我校是东莞市唯一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普通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由东莞市卫计局主管,是东莞市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同时,也是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以及中南大学成人教育东莞卫校教学点、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理论培训基地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机对话考试机构。

2013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

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立足东莞,面向基层,以医学相关类专业为主,凸显办学的职业性和应用型。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办学理念为“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让每一位教师尽展才华”。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

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推进重点或示范学校建设,建设集护理、药学、康复等专业于一体的卫生高等职业学院,为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学校内设有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培训部、实训中心等行政管理机构。

1.2学生情况

我校现有普通在校中专生2276人,现开设护理、助产、中医护理、药剂、制药技术和康复技术共6个中职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药剂专业正在创建省重点建设专业。

招生对象为全国范围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

学生结构按年级分别为一年级804人,二年级622人,三年级850人;按专业结构分别为护理1035人,助产432人,中医护理105人,药剂410人,制药技术98人,康复技术199人。

毕业学生837人,学生巩固率为98%。

相较2016年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毕业生规模等均平稳增长。

成教生1605人,共开设大专、本科13个专业,此外每年完成各类培训4771人。

1.3教师队伍

现有教师115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兼课老师2人,兼职教师16人。

专任教师学历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本科学历比例100%,其中: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具有硕士学位27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28.87%,另有1人博士在读,18人硕士在读。

具有高级职称35人,占比36.08%,中级职称教师35人。

“双师型”教师66人,比率68.04%。

1.4设施设备

校园占地面积153496平方米(231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21238.604平方米(31.86亩),建筑面积约71850平方米,容积率0.456;建筑密度为13.837%,绿化率35.086%,最高层数为6层,最高高度为23.85米。

建筑密度低,环境舒适,有利于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

我校目前有多媒体标准教室36间,多媒体合班教室9间,多媒体专业教室4间;教学用计算机700台;校园网主干1000兆,建立了校园信息网;全校教室可通过学校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实现现代教育。

场馆设置有400m环形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3000人室内体育馆1座,标准游泳池1个,网球场2个,篮球场12个,排球场6个等;校园内教师公寓、专家楼、学生宿舍、饭堂、购物超市、医务室一应俱全,可供3000余名师生员工学习和生活所需。

学校图书馆楼面积达5403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6556多平米,现馆藏图书118430册,报刊合订本为6000余册,电子光盘近1200册,本学年新增图书8660册;图书馆内设教师阅览室,有60个座位;学生阅览室800座位,电子阅览室60台计算机位。

图书馆现已全方位采用RFID智能管理系统,是省内同级学校图书馆中最早使用这类先进管理技术的图书馆之一,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图书定位、自助借还、图书轻松盘点等方面的功能,方便读者查书找书。

图书流通率高,流通率接近50%。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采用了非常成熟的Interliber系统,用于书刊音像资料的采访、编目、统计、查询。

图书馆现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名,其中1人为图书馆专业本科生毕业。

图书馆制定和完善了包括图书采访、分编、借阅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规划管理,实施效果良好。

实验实训大楼严格按照广东省职教实训中心的标准建设,学校现有独立的实训大楼4栋,总面积13655平方米,设有标准实验实训室57间,所有实训实验室内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体化教学示教室配备有演示设备、录放设备以及专业仪器设备、模型等实物,可同时容纳2975名学生实训;实验室设施、设备固定资产2643.5万元,生均11614.6元;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达2971.89万元,生均1305705元,能满足护理、助产、中医护理、康复技术、药剂、制药技术等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训大楼基本情况介绍:

基础护理实训楼1栋,面积3630平方米,有基础护理实训室等13间,工位数715,主要设备有虚拟成人静脉穿刺训练系统、全功能护理人、吸痰练习模型、心电监护仪、多功能透明洗胃训练模型、全自动洗胃机、高级护理模拟人等。

专科护理实训楼1栋,面积3598平方米,有内科护理实训室等19间,工位数940,主要设备有全自动多种穿刺电脑教学系统、网络多媒体心电图模拟教学系统、心电除颤仪、呼吸机、全功能创伤护理人、电子人体气管插管训练模型、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网络版交互式急救医学模拟系统、胸腹部检查网络多媒体综合教学系统、术前无菌操作训练模型、血糖仪、高级妇科检查模型、孕妇模型、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早产儿保暖箱、蓝光治疗箱、新生儿抢救床;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语言障碍康复训练系统、减重步态训练器、言语矫治训练系统ZM22.3、激光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模型等。

基础医学实训楼1栋,面积2777平方米,有解剖实训室、生命科学馆等12间实训室,工位数600,主要设备有BL-420机能实验系统、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医学机能虚拟实验室、一体化数码液晶体视显微镜、人体塑化标本、全自动旋转式石蜡切片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等。

综合实训楼1栋,面积3650平方米,有药剂、化学实训室等13间,工位数720,主要设备有稳压稳流电泳仪、微型琼脂糖电泳槽、自动数显旋光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万分之一天平、阿贝折射仪、荧光分析仪、高速台式离心机、片剂四用测定仪等。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教学仪器设备值比去年新增35.69万元,实训室主要设备达到了省内乃至全国同类学校先进水平,各实训室均配备准备室,布局合理,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实训室由实训中心统一管理,合理调配,资源共享,利用率高。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校训为“厚德,仁爱,敬业,笃行”,校风为“团结,勤奋,求实,进取”;教风为“精研、乐教、博爱、善导”;学风为“善思、勤学、励志、敏行”。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命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

我校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政治思想工作政策文件,提高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认识。

学生能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友善待人,自尊自信,乐观向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98.9%、专业技能合格率99.3%、体质实际达标率为82.94%、毕业率100%。

2.2.在校体验

我校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优化校园环境,不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学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高。

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8.8%,生活满意度88.7%,校园安全满意度96.7%,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5.4%等。

2.3.资助情况

贯彻落实学生资助和免学费工程,是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我校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学生资助政策,设立资助机构,按照要求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对申请资助的学生逐一进行核查,确保按时足额将资助资金落实到每个学生手中。

本年度我校完成了2017年春季(3月份)在校生国家免学费政策的申请、资格审核等工作,共为2243名学生申请了国家免学费资助;完成了2017年秋季(9月份)在校生国家免学费政策的申请、资格审核等工作,共为2281名学生申请了国家免学费资助;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的资格审核、中职卡办理工作,上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6名,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

我校力求让每一个学生能平等公正的享受到国家政策,接受优质教育资源、顺利完成学业。

2.4.就业质量

2017年学校共有837名学生毕业,截止目前已就业人数为805人,就业率96.40%。

其中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为98.21%,助产专业学生就业率为97.35%,药剂专业学生就业率为96.40%,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为95.26%。

本年度通过高考升入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106人,升学率为12.69%。

经过与用人单位了解,我校护理、助产专业毕业生素质较高,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用人单位对我校药剂专业和康复技术毕业生工作表现评价良好。

2.5职业发展

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认识性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校相继出台了《周测管理办法》、《学习成绩考核改革方案》,加强平时的学习督导、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2017年上半年,我校同大参林集团正式签定订单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通过同大参林合作开展订单人才培养,是我校落实“企业进校”、“企业课堂”等校企一体化合作的重大举措,初步实现了我校药学专业群从校企合作到产教深度融合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专业与产业、职业的匹配度,必将大力提升我校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

另外,近年来,我校与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2015级、2016级、2017级学生中有200余人可以通过三二分段进行高职院校学习,另外,在校学生还可以通过3+证书高考、自主招生考试等途径就读全日制高职院校。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2017学年招生专业为护理、助产、药剂、制药技术、康复技术。

与2016学年招生对比,停招了中医护理专业,增设了新开专业制药技术。

中医护理专业我校自2011年开始招生,一共招收了6届,每年招一个班。

而制药技术专业,通过专业论证,我校有开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7年制药技术专业成功招生2个班超100人。

目前我校专业群包括大护理专业群(护理、助产)、药学专业群(药剂、制药技术)、康复专业群(康复技术)。

其中护理专业是省重点建设专业,是我校办学历史最久、最具品牌特色的专业;药剂专业续办于2012年,通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收效显著,正朝省重点建设专业方向努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医药卫生类(第一辑)》(教育部编)和《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厅编),在我校2012级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组织系部、教研组、专任老师调研,并征求了各专业专家的意见,同时参考了兄弟卫校的做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出2016级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成功申办制药技术专业

在校领导班子的果断决策下,我校及时修正原专业发展规划,决定申办就业前景广阔、生源充足的制药技术专业。

经教务处组织药学及康复系部、行业专家充分调研论证,积极准备各种申报材料,于2016年3月份通过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审批,并经东莞市教育局备案,我校可于2016年秋季正式招生制药技术专业学生。

3.2.2加强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培养

2017年6月6日我校正式同大参林签约订订单班合作协议,我校目前已有80多位同学加入到订单班,参加订单班的同学将可以参加由大参林校企专家团队合作开设的24门精品课程,拥有更多的企业见习实习、户外拓展活动的机会。

通过同大参林合作开展订单人才培养,是我校落实“企业进校”、“企业课堂”等校企一体化合作的重大举措,初步实现了我校药学专业群从校企合作到产教深度融合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专业与产业、职业的匹配度,必将大力提升我校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

3.2.3中高职衔接工作稳步推进,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从2015年开始,我校开始积极与相关高职院进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合作,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化学证、育婴员证、医药商品购销员证考试,积极引导学生参加3+证书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试,学生在我校修习三年后,可选择就业,也可选择继续升学,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2017年三二分段录取指标见下表:

序号

对接高职院校

中职专业

对接高职专业

招生名额

1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护理

护理

60

2

制药技术

药品生产技术

50

3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剂

药学

60

4

康复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30

5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助产

护理

40

合计

240

2017年自主招生和3+证书高考有新突破

类型

报名

录取

2016年情况

自主招生

28

13

220人报名,录取33人

3+证书高考

303

88

142人报名,录取17人

101

3.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及时向教师通报万江明星学校教师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及时通报清溪华晨外国语学校教师拖拽学生事件。

并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我校教师多年以来未发生重大负面事件,今年教务处未收到学生的书面投诉,但是极少部分老师迟到、私自调课等,教务处都进行了及时的处理。

全年新聘用教师3名,分别是药剂组的陈超志、程芷琰、实验老师李国荣。

2017年上半年组织教师参加2017年全市中职学校微课作品评选活动。

共报送8个微课作品参赛,共有6项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2017年8月闫勇微课作品“心”获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解剖学暨生理学微课比赛三等奖

组织11位考核期满的青年教师进行过关课活动,全校老师了观摩,通过评委量化评分,最终,评出一等奖二人(张巍、彭靖),二等奖四人(谢龙、刘丽霞、梁萍、殷波恩),三等奖五人(马东宁、詹燕媚、韩翠柳、吕高安、梁凤葵)。

组织李珍老师参加东莞市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高中组)。

“心理学教学节段展示”项目第二名,“心理辅导展示”项目第六名,总分获三等奖。

组织老师参加2017年东莞市“立德树人、做好学生引路人”师德征文及微视频评比活动,郑婷、黄媛媛获一等奖,占小多、袁锦玉获三等奖。

报送1项课件参加2017年东莞市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组织老师参加2017年省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组织谢惠娜老师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中职学校教学基本功比赛。

虽未获奖,但是相关老师也积累了经验。

全年有5人次参加教材编写,其中副主编1人次,编委4人次。

其中2本教材属于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

向《卫生职业教育》和《广东执业技术教育与研究》等杂志推荐我校教师发表论文19篇。

今年在教育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共送审15篇文章,共有10篇文章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4篇。

在东莞市预防医学会举办的2016年优秀论文评选中,我校王忠福和彭爱霞老师各有一篇文章荣获优秀奖。

李珍老师的论文《睡眠问题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个案报告》获得第五届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一等奖。

林珊、彭爱霞主持的东莞市科技局重点课题“东莞市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孕前孕期保健知识现况分析及干预”成果于今年5月份申请科技鉴定,专家一致认为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向科技局申报科技成果。

张馥绯老师主持的省德育课题“东莞市中职生青春期性教育现状与需求的调查”顺利结题。

袁锦玉老师主持的东莞市科技局课题“病理检验技术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顺利结题。

卢碧燕老师课题《miR-301a在胃肠间质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也成功立项,获得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自主项目费用10万元。

3.2.5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模拟药房、固体制剂GMP模拟车间、药剂一体化教室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药用植物园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

为教学楼AB栋各配置了一台打印复印机供教师教学使用。

2017年,我校鹏达办公系统运行正常,同时2017年同鹏达公司签订了维护协议,以确保鹏达系统正常运行;购买了微信企业号,可通过微信企业号发布通知;使用微课掌上通常态化;更新了校园网站。

微课制作室基本建成。

引进医学教学素材库,访问地址:

http:

//10.13.254.32:

9090。

引进3D系统解剖学(教学版)一套。

引进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套,拟安装在药剂一体化课室电脑内供教学使用。

引进护考人机对话系统(免费)。

3.2.6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近年来,我校不断堆进教学改革,包括考核方法的改革,出台了《东莞卫生学校学业成绩改革实施方案》,重点是重新构建了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将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和学业考核相结合;出台了《周测管理办法》,加强了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注意过程性评价;出台了《东莞卫生学校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根据每学期补考后累计不及格门数不同,分为黄色和红色预警两个等级,通过预警,加强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促进学生搞好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加强了教学督导的力度和广度,推广全方位督导,督导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例如日常巡视、督导听课、督导教学检查、督导集体备课等等。

另外在课程改革方面积极与行业、企业对接,加强校企合作,设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参与制定课程标准、专业标准。

学校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曾邀请刘合群教授来校作顶目教学的培训,同时在校内组织了项目教学的教案设计评比,积极组织老师参加省市校级的说课比赛和护理教师技能竞赛,目前我校有一体化课室4间,项目教学法在我校得到了较好的推广运用。

我校目前按照教育部颁的专业标准,开足了四门德育课,近两年也开设了历史、公共艺术等课程。

继续优化职业素养课程,重视文化基础、人文素养和专业精神的培养。

3.2.7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加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金理念和培养模式。

根据“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重点实行“引进来”的策略。

根据东莞现代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借鉴国外医疗卫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借鉴国际优秀教学团队教学经验。

组织教师参与国际化的东莞职业院校师资培训项目。

2016年我校成功与光华国际教育联合会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共同致力于围绕国际化合作项目开展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专业对接、学术交流等活动。

积极参与教育局召集的国际合作办学会议,在教育局的帮助下,2017年我校同涉外教育机构“美加教育”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同美加教育高层进行了多次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也取得了一些共识,积极搭建美加教育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取得了一些成效。

同东莞多家外资医疗机构进行了沟通,包括某台湾月子中心进行了办学的交流,为多家在莞外资医疗机构推荐了毕业生。

3.3教师培养培训

2016年10月出台了《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方案》,专门组织青年老师和指导老师开会进行了工作部署,加大了青年老师培养的力度。

对三位新入职教师安排了指导教师。

上半年组织11名老师参加过关课活动。

暑假前集中组织近几年入职的老师开展业务学习,包括校情校史学习、教学文书书写、如何上好课等一系列培训。

组织了3位老师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

组织李珍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A证培训,组织毛秀华、袁凤葵、黄银欢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配合学生处组织40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

黄媛媛老师参加高级心理咨询师培训。

2017年上半年组织我校老师参加东莞机电工程学校全市公开课观摩和评课活动。

2017年暑假拟派出毛秀华、詹燕媚、李名深、陈超志、李国荣五位老师到深圳佳泰药业有限公司进修一个月,林竹贞、聂素然、陈韵鸿三位老师到广东宏远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进修一个月。

本年度派出省级教师专项培训8人次,市级各类教师培训10人次。

另参加省市学术会议交流近50人次。

这些外出继续学习活动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及时更新了专业知识和掌握国家职教新政。

3.4规范管理情况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和贯彻教师评优制度、绩效分配制度以及奖教奖学制度,强化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岗位晋级、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我校相继出台了优秀教师评选办法、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教师岗位晋级暂行管理办法、修订了奖教奖学分配方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以上方案的出台充分征求了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取到了良好的激厉作用。

2017学年相继制订了《公开课管理办法》、《优秀教师评选办法》、《东莞卫生学校各专业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一览表》、《东莞卫生学校各专业期中、期末考试科目一览表》、《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