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0525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精品.docx

推荐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集锦精品

导读:

全国933万学子今日高考,高考人数3年减少117万,今年20省份实行新课改高考,多地试水英语科目“一年多考”;高考期间南方局地有暴雨,华北黄淮等地炎热高温。

【2018年全国作文试题汇总】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陕西卷作文题

2018年陕西高考作文公布,题目为“中国的发展”。

2、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海南卷作文题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

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

《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

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福建卷作文题

2018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根据袁隆平的一段话,写一篇作文: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4、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辽宁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哲学家拿一个给同学们看,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么?

有的学生说闻到了。

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拿着苹果转了转,一个学生说没闻到,一个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

另一个说我感冒了。

最后哲学家把苹果给大家传看,才知道是一个用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

请就以上材料,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5、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作文题

课标全国卷: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

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

《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

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重庆卷作文题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7、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卷作文题

古人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

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8、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四川卷作文题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800字。

9、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作文题

旧书

10、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作文题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

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

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1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II卷作文题

2018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

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

“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

”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I卷作文题

期待成长

1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浙江卷作文题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我的时间。

命题作文。

季羡林等文化名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就在消失不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

请以“我的时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14、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作文题

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

1、立意自定。

2、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5、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西卷作文题

孟子曰: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是今天成为我们崇尚的人生之乐。

请选择三乐中一乐作文。

要求:

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6、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

生甲:

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

这叫实至名归。

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

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

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

生丙:

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

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7、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卷作文题

某歌手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以此为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18、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山东卷作文题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体特征鲜明。

19、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东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20、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作文题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

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详细】

【2018语文作文热议】

1、上海高考作文禁“给力” 打击网络语言写作

“给力”、“神马”、“有木有”……这些网络语言一旦进入高考作文,将会以错别字扣分。

2018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向今年高考的考生发出提醒。

东方网报道,网络词汇可以出现在生活中,但不允许出现在高考作文卷上,即使是“给力”、“神马”、“伤不起”、“有木有”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都会被当作错别字扣分,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在阅卷老师手下也将“一视同仁”。

【详细】

2、大公报:

2018高考作文“国家发展”入题展新意

香港《大公报》7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备受关注的2018年高考7日开闸,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0年)》出台后的首次高考。

与往年一样,社会议论聚焦高考作文。

作文题目包括陕西的“中国的发展”,河南、山西、吉林、宁夏、新疆、海南、黑龙江的“中国崛起的特点”,展现新意,让学子畅论国家发展。

【详细】

3、专家谈重庆高考作文:

体现“作文与做人”

董小玉认为,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在内容上越来越开放,更加适合学生写作,“作文是学生描述生活、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与人沟通的重要手段,无论题目以哪种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详细】

4、“诚信”考量道德取向各方点评广西作文题

相比于2001年广西高考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今年的题目充分体现了新材料作文内容具体丰富、贴近生活的优势,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由于跟考过的高考作文题类似,比较容易导致抄袭”。

陆建辉同时还表示,今年作文题目不惜重考“诚信”话题,可见,高考作文着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特别注重考量考生的道德价值取向。

作文如做人,加强青少年道德品质的修养仍是语文教师甚至全体教师的最首要任务。

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作文训练更应该注重贴近时代,注重关注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6、叶永烈:

我看2018高考作文

安徽卷“时间在流逝”在于阐述时间的特性,即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永远无法“回流”,无法“保存”。

冰箱可以凝固水,无法“凝固”时间。

正因为这样,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就显得弥足珍贵,无法用黄金购买时间。

浙江卷“我的时间”,仿佛在延续安徽卷的话题。

既然时间那么宝贵,“我”应该如何支配、使用我的时间。

尤其是广大青年考生面前有着漫长的人生之路,如何规划、使用好“我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详细】

7、高考作文再成焦点专家称可偏重理性思维

温儒敏:

首先还得从高考作文命题开始改。

改掉泛话题化命题和自选文体的考察方式,代之以加强限制性,明确要求文体的出题考察方式,明确给予材料范围,杜绝考生套写作文;改变考生片面追求文笔,“学生腔”、“文艺腔”严重的倾向,增加思辨的内容要求;改变一心应付“高考作文”这种特殊考试文体的现象,多往理性思维靠一靠,有意识地考查学生撰写规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基本能力。

【详细】

933万人7日参加高考20省份实行新课改

6月7日,全国933万考生将步入考场,迎战高考,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0年)》出台后的首次高考。

天津、浙江今年继续实行英语(论坛)科目“一年多考”,北京、江苏或在明年也跟上步伐。

有消息称,国家有关机构已在紧锣密鼓地制定高考改革的详细方案。

【详细】

【人数减少分析】

1、北京多所重点中学尖子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

这两天,当7万余名高考(微博)生走进高考考场时,来自人大附中、四中、师大实验中学等本市多所名校的不少尖子毕业生心情惬意地“作壁上观”。

原来,这些放弃国内高考的学生手中攥着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记者昨天获悉,截至目前,四中和人大附中今年被国外名校录取的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一成,相比去年涨幅高达四五成,而且多数都被美国排名前30名的大学录取。

【详细】

2、新高考移民:

放弃高考还有多少路可以走

在城市高考弃考学生中,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新浪—中留服—麦可思高中生出国留学跟踪调查”显示,从2018年9月19日到2018年3月11日,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70%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

而另一项根据中国教育网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90.54万人,出国留学人数年均增长25.8%,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313倍,其中最多选择出国留学的是高中毕业生。

在大中城市,公立的重点高中办国际班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还有不少私立学校直接打着国际学校的旗号,称与美国、加拿大等联合办班。

在北京,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首师大附中、北京四中等重点高中均办有以出国为目的的国际班。

【详细】

3、读大学已非成功的独木桥

毋庸置疑,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然成为维系这种“读书”情结的救命稻草,“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人们一次又一次地编织着大学的梦。

但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开放,“一考定终身”的定律在逐年攀升的录取率和不断激化的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面前逐渐暗淡下来。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约有933万名考生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约24万名,录取率达70%以上,而在34年前的1977年,这个数据仅为29∶1。

试想当昔日近乎百里挑一的大学生如今变为榜上有名的大多数,而这成百上千万的“大多数”又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能通过残酷的同质化竞争一搏前途的时候,大学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充当起成功的守护神?

【详细】

4、高考人数持续下降生源危机可促进高校提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光礼表示,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的平均规模是美国的两到三倍,这影响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而生源的减少可以视为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契机。

不过他认为,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高等院校,短期内不会出现倒闭,从长远看,部分民办院校由于生源减少则有倒闭的可能,但公办院校不会。

周光礼分析称:

“民办院校的收入全部来自学生,与此不同的是,公办院校学生学费占学校收入的比例很小。

”【详细】

【高考时评】

1、高考改革:

说得多了做得少了

高考改革,我们说得多了,做得少了。

我们不能再等待了。

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冒点必要的风险。

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应当支持南科大的招生改革尝试,不但要鼓励他们跨出这第一步,而且要允许可能出现的失败———没有这样的胆识,走不出新路,也不可能办出理想的大学。

其实,无论是将南科大当做教改的试验田,还是高考时间的修改,都是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利于民生,不给地方其他部门添麻烦,对有关部门来说,更是“举腿之劳”。

不能仅仅把“改革”喊在嘴上,也应该及时跟上民意,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详细】

2、新华快评:

人性化关怀不能仅在高考期间

高考前夕,我国太原、银川、海口等多个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严禁噪音扰民、设置应急服务站等多项服务保障措施,努力为考生营造安全舒适的考试环境。

这些措施受到百姓欢迎,与此同时,人们也呼吁人性化关怀措施不能仅在高考期间“灵光一现”。

【详细】

3、中国高考制度面临调整改革较长时间仍占主流

“中国高等考试制度需要进行渐进科学的调整改革,目前中国高考制度改革已具备了最佳时空条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陈如平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在就学就业环境等外在压力之下,家长学生对导向性依然明显的高考选拔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可能束缚人才成长的标准化、单一选拔的考试制度面临变革。

【详细】

4、高考时评:

高考紧张气氛不宜无节制渲染

在高考期间,社会给高考生提供一定的便利,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过了,过犹不及。

其实,全社会“少关注”高考生,把高考当成“人生小考”,给予其一个宽松的环境与气氛,则更有助于高考生在考试时正常发挥,也有利于让高考生以平常心态对待高考的成与败。

【详细】

5、高考改革要直面“时代课题”既要大胆推进

一些人对为高考改革探路的高校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还心存芥蒂,不愿认同。

在他们看来,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的社会,除高考分数外,很难保证其他评价方式的真实性、可靠性。

“一考定终身,分数论英雄”的标准,相对仍较为客观和公正。

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高考改革一定要等到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起来才进行吗?

事实上,高考改革已经无法再修修补补了。

一方面,它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大决心推进;另一方面,也需谨慎前行,避免各种有损于公平正义的情况发生。

快与慢两方面,都承载着社会极大的期待和关切,而这或许正是高考改革的难点所在。

【详细】

6、全民高考未见弱化独木桥何时能变立交桥

学者称,高考压力之所以那么大,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大学本身就是一条“独木桥”。

改革那么多年,教育“市场”仍然没有开放,以至中国大学提供的优质高等教育严重供不应求。

在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的今天,70%以上的考生都能上大学,然而他们却并不是冲着“上大学”去的,而是都希望“读名校”,而那几十所重点院校的招生规模加起来只有几十万。

同时,目前探索的自主招生制度中,高校占据了绝对强势;与之相应的考生自主选择权却未见彰显,所以竞争必然更激烈。

2018年公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多次选择机会,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

但愿纲要中勾画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美好蓝图,能够尽早实现,让高考这座“独木桥”真正变成“立交”。

【详细】

【网友高考回忆】

1、在一条叫做高考的人世河里游过

作者:

红尘高考客心情:

压力地域:

福建

把高考比做一条河流一点也不为过。

先是源头缓缓,激流险滩,然后是瀑布叫嚣,最后是无声地汇入大海消亡。

【详细】

2、走过生命的二分二至

作者:

幸福阳仔心情:

年代地域:

内蒙古

在一个叫做高考的魔鬼军团伸出他们一双双苍劲而又冰冷的手扼住我们命运的咽喉不到半个月,他们发起了新一轮攻击,再一次次狂轰乱炸之后,我终于粉身碎骨,鲜红的血从心脏汨汨的流出。

2018年夏至-这个残忍的日子,高考成绩新鲜出炉,而我却被夏日的炎炎烈火烧成了灰,伴随六月的雨,留下的只有泥泞。

落榜了,心碎了,但心中更多的是坦荡与释然。

爸妈的脸上写满失望、惆怅与惋惜。

【详细】

3、高考回忆:

悼念我的12年

作者:

Stella心情:

苦地域:

安徽

淡淡的苦涩萦绕身边,高考前我发誓以后不再喝雀巢,可是它仍旧在我手边。

我不能再给自己任何承诺,因为它不会实现。

就像一开始我告诉自己,高三你不能浑浑噩噩,你要努力,你要考上重点。

我却没有做到一样。

我的梦想就像泡沫,随时会破灭,经不起一点压力。

现在的我,躺在床上静静地打出这几行字,偶尔望着窗外那棵树,嫩绿,蓬勃,希望我的未来就像它一样。

【详细】

4、那些在指尖悄然滑过的青春

作者:

沧海。

心情:

甜地域:

湖北

青春,总有那么多路途曲折,片刻疯狂,片刻宽敞,但到底本事浅薄,无法预料此后漫长的坎坷,只要彼此记得那些发生过,经历过的,那也就就足够了…【详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