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0781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docx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

一、确定合并范畴内企业的名单

1、企业依照企业合并的确认条件,确认合并报表的合并范畴;

2、合并范畴的变更的处理。

二、汇总数据

关于系统内合并范畴内的单位,直截了当进行报表数据汇总;关于系统外合并范畴内的单位,通过报表导入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汇总;

在对合并范畴内各单位的报表进行汇总的基础上,编制抵消分录;

三、合并抵消分录

(一)权益抵消

1、同一操纵下企业合并

〔1〕正常情形下的权益抵消

1〕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模拟调整

借: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损益调整〕〔=本分录贷方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本分录贷方的资本公积〕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首次合并,手工输入;次年合并,等于上年合并时模拟调整确认的〝投资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首次合并时,手工输入;以后年度合并时,等于合并年度子公司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首次合并时,手工输入;以后年度合并时,等于上一年度合并时确认的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子公司资本公积的二级明细科目〝其他资本公积〞本期贷方发生额×持股比例〕

2〕子公司权益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对权益进行调整

借:

实收资本〔=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

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项目的金额〕

盈余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项目的金额〕

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

贷: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合并年度期末母公司账面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上一分录权益法模拟调整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及〔股权投资预备〕〕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2〕同一操纵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合并期初的权益抵消分录

借:

实收资本〔=合并增加子公司合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实收资本项目金额〕

资本公积〔=合并增加子公司合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

盈余公积〔=合并增加子公司合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项目金额〕

未分配利润〔=合并增加子公司合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

贷:

资本公积〔=〔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企业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贷方的资本公积〕

〔3〕合并年度内,企业减少的子公司合并期末的权益抵消分录

借:

投资收益〔=贷方余额〕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上一年度,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模拟调整确认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

2、非同一操纵下企业合并

〔1〕采纳被投资单位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

1〕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模拟调整

借: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损益调整〕〔=本分录贷方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本分录贷方的资本公积〕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初次合并时为零;次年合并时,等于上一年度编制合并报表时模拟调整确认的〝投资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初合并采纳手工输入〝合并后被投次单位取得的净利润×持股比例〞;再次合并时,等于合并年度子公司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初合并采纳手工输入〝合并后被投次单位资本公积的变动×持股比例〞;再次合并时,等于上一年度合并时确认的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子公司资本公积的二级明细科目〝其他资本公积〞本期贷方发生额×持股比例〕

2〕子公司权益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对权益进行调整

借:

商誉〔=本分录贷方余额合计数-本分录借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实收资本〔=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实收资本的余额〕

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本公积的余额〕

盈余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盈余公积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未分配利润的余额〕

贷: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账面确认的对该子公司的投资成本+上一分录模拟调整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股权投资预备’〕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2〕采纳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

1〕将被投资单位的账面价值调整成为公允价值

借:

各项评估增值的资产价值〔初次合并时采纳手工录入的方式;再次合并时,直截了当取上年度的数据;〕

贷:

各项评估减值的资产价值〔初次合并时采纳手工录入的方式;再次合并时,直截了当取上年度的数据;〕

2〕对已输入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将账面价值调整成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形下的经营损益

借:

各成本费用科目〔手工输入〕

年初未分配利润(=初次合并时,手工输入;再次合并时,为上一年度确认的此分录借方成本费用科目余额-贷方的成本费用科目确认的金额)

各资产负债科目〔手工输入〕

贷:

各成本费用科目〔手工输入〕

各资产负债科目〔手工输入〕

3〕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模拟调整

借: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损益调整〕〔=本分录贷方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本分录贷方的资本公积〕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初次合并时为零;再次合并时,等于上一年度编制合并报表时确认的〝投资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初合并采纳手工输入〔等于合并后被投次单位取得的按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再次合并时,采纳合并年度子公司按公允价值的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初合并采纳手工输入〔等于合并后,被投资单位按公允价值调整后的资本公积变动×持股比例〕;再次合并时,等于上一年度合并时确认的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子公司按公允价值调整后的〝资本公积〞二级明细科目〝其他资本公积〞本期贷方发生额×持股比例〕

4〕子公司权益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对权益进行调整

借:

商誉〔=本分录贷方余额合计数-本分录借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余额〕

实收资本〔=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实收资本的余额〕

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按公允价值调整后资本公积的余额〕

盈余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按公允价值调整后盈余公积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按公允价值调整后未分配利润的余额〕

贷: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账面确认的对该子公司的投资成本+上一分录模拟调整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股权投资预备’〕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3、设立合并的企业合并

1〕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模拟调整

借: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损益调整〕〔=本分录贷方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本分录贷方的资本公积〕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等于合并年度期初子公司的未分利润×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合并年度子公司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合并年度子公司期末资本公积余额×持股比例〕

2〕子公司权益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对权益进行调整

借:

实收资本〔=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实收资本的项目金额〕

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的项目金额〕

盈余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的项目金额〕

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项目金额〕

贷: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合并年度期末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上一分录权益法模拟调整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及〔股权投资预备〕〕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二〕往来的抵消

1、系统内单位往来抵消

〔1〕内部结算往来抵消

借:

应对账款-应对结算支出〔=合并年度子公司期末〝应对账款—应对结算支出〞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贷:

应收账款-应收结算收入〔=合并年度母公司或子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结算收入〞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2〕内部结算抵消

借:

其他应对款-省内/省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期末〝应对代收货款〞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对款—省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期末〝应对调度款〞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对款-省内/省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应对清分款〞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对款-省内/省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应对商品结算款〞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对款-省内/省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其他〞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对款-省际往来〔=合并年度各公司〝应对保证金〞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贷:

其他应收款-省内/省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期末〝应收代收货款〞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收款—省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期末〝应收调度款〞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收款-省内/省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应收清分款〞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收款-省内/省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应收商品结算款〞科目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收款-省内/省际往来〔=合并年度母/子公司〝其他〞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其他应收款-省际往来〔=合并年度各公司〝应收保证金〞中对应客商的余额〕

〔3〕内部往来如计提了坏账预备,还需做如下抵消分录:

借: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母/子公司中合并年度期末内部往来已计提的坏账预备〕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上一期确认〝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减值缺失〞〕

贷:

资产减值缺失—坏账缺失〔=本期计提的坏账预备〕

2、系统外单位往来抵消

〔1〕借:

应对账款〔手工输入〕

贷:

应收账款〔手工输入〕

〔2〕借:

其他应对款〔手工输入〕

贷:

其他应收款〔手工输入〕

〔3〕借: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预备〔手工输入〕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的上一期确认的〝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减值缺失〞〕

资产减值缺失〔手工输入〕

3、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1〕本期内部交易采购的存货

借:

营业收入〔手工输入〝本期内部交易卖出方的销售价格〞〕

  贷:

营业成本〔=本分录借方金额〕

借:

营业成本〔=购买方本期购买的尚未对外出售的存货账面余额×卖出方的毛利率〕

  贷:

存货〔=本分录借方金额〕

〔2〕如购买方已对该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预备,应将其冲回,同时冲回的金额以上述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收益为限:

借:

存货〔=本分录贷方金额〕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的上一年度确认的〝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减值缺失〞〕

资产减值缺失〔存货跌价预备〕〔手工输入〝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预备〞〕

4、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

〔1〕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购入当期的抵销

借:

营业收入〔手工输入〝销售方的销售收入〞〕

贷:

营业成本〔手工输入〝销售方的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原值〔=本分录借贷方差额〕

〔2〕购入当期计提的折旧的抵消:

借:

累计折旧〔手工输入〝多计入固定资产原值部分,本期计提的折旧〞〕

贷:

治理费用〔=本分录借方金额〕

〔3〕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初始购入时销售方确认的销售收入-销售方确认的销售成本;或等于上一年度,上一分录确认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贷:

固定资产—原价〔=本分录借方金额〕

〔4〕购入固定资产多计提的折旧抵消:

借:

累计折旧〔=本分录贷方余额〕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上一期确认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治理费用〞〕

治理费用〔手工输入〕

(5)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

视情形手工输入调整分录、调整金额;

(三)损益的合并抵消

1、损益的抵消

借:

投资收益〔=合并年度子公司的净利润×持股比例;或等于权益抵消分录中,母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

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合并年度期初的〝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东损益〔=合并年度子公司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合并年度期末的〝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手工输入〝子公司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向股东分配股利〔=手工输入〝子公司本期向股东分配的股利〞〕

利润分配—〔=手工输入〕

2、内部结算的抵消

借:

结算收入〔=对应母〔子〕公司名称中—〝特快专递/物流/国际及港澳台包裹/快递包裹/增值服务/其他〞〕

贷:

结算支出〔=对应子〔母〕公司名称—特快专递/物流/国际及港澳台包裹/快递包裹/增值服务/其他〕

3、内部投资收益和利息费用的抵销处理

借:

投资收益〔=手工输入〝提供资金方确认的投资收益〝〕

贷:

财务费用〔=本分录借方金额〕

(四)现金流量表的合并抵消

1、集团内部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借: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对应绑定的现金流量的金额〕

贷:

吸取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借方金额〕

2、集团内部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抵销处理

借: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子公司〝应对股利〞借方发生对应的现金流量绑定金额〕

贷: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等于借方金额〕

3、集团内部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借: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其他应对款—省际/省内往来—应对保证金、其他〞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中对应内部客商的现金流量绑定金额〞〕

贷: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借方金额〕

4、集团内部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借:

购买商品、同意劳务支付的现金〔=〝应对账款—内部结算支出〞、〝其他应对款—应对清分款、应对商品结算款、其他〞科目中对应客商的借方发生绑定的现金流量金额〞〕

贷: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借方金额〕

5、集团内部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的抵销处理

借: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手工输入〕

贷: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借方金额〕

6、省内资金调拨产生的现金流量

借: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其他应对款-省内往来-应收调度款〞、〝其他应对款-上级拨入资金〞科目对应借方发生绑定的现金流量金额〕

贷: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借方金额〕

7、内部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借: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手工输入〕

贷: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借方金额〕

四、验证方式

1、合并期末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合并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合并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2、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合并年度期末的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