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0943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docx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

二○一四年八月

 

1总则

为规范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减少或消除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措施。

本措施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

本技术措施所指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重点针对工程质量常见的裂缝、渗漏和尺寸偏差及安装工程质量缺陷等。

住宅工程的建设、招标、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检测,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技术措施。

2地基基础工程变形过大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般规定

设计要求

1、住宅工程的地基与基础设计应按变形控制设计,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120mm,并应严格控制沉降差异值。

2、当基底为软弱土层时,不宜采用柔性加劲体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若采用时,应组织专门的技术论证。

3、当基础差异沉降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采取设置沉降缝或变形调节装置等措施控制差异沉降。

4、采用天然地基、复合地基、复合桩基设计时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明确有关地基与基础沉降变形监测内容,明确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等预警值指标等,并对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措施提出设计指导性意见。

施工要求

1、地基与基础施工的施工组织方案中应编制排(降)水专篇,明确基槽(坑)各种工况的临时排(降)水措施及其平面与剖面图,施工中严禁基槽(坑)底浸水。

2、当采用天然地基、复合地基、复合桩基的设计时,施工单位应编制基底开挖及土体保护的专项施工方案。

天然地基

设计要求

扩展基础的设计宜优先采用台阶状型式。

施工要求

基础开挖时持力层严禁受到浸泡或扰动,应预留300mm厚度土层采用人工清理,开挖完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槽并浇筑垫层。

检测要求

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必须采用现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进行检验。

桩基

设计要求

1、泥浆护壁的冲(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对桩端(或桩端和桩侧)采取预埋导管后注浆处理。

(1)施工桩长(含空孔高度)大于30m;

(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大于8000kN;

(3)设计认为应采用后注浆工艺的情况(含施工异常情况)。

2、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时,对于容易造成基桩缩径的、中等或强腐蚀性场地,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增加不少于20mm。

3、当采用管桩作为抗拔桩设计时,接桩均应采用机械连接方式,不得采用焊接方式;一般情况下,不应采用锚索作为抗浮措施。

4、干作业施工的桩型,当需对场地进行大面积降水时,应对因降水引起的周边沉降变形进行计算和评估,并根据周边环境要求采取回灌井等减少沉降的技术措施,对于周边环境复杂、软弱土层厚度大的场地不应采用需大面积降水的干作业桩型。

5、当桩端位于基岩表面且岩面倾斜度大于20°、桩侧土层约束较弱时,桩端全断面嵌岩深度应不小于;若采用非嵌岩桩时,应对桩侧土层进行加固处理。

施工要求

1、基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设观测点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必要时应对周边环境有关对象进行加固、改造或暂停使用等处理。

当周边环境特别复杂时,应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2、挤土桩对周边环境有影响时,成桩施工速率不宜超过8根/天,并配合采取消减孔隙水压力及跳越施工成桩等措施。

当地基为饱和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及黏性土时,应设置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或疏干井消减超孔压等措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不同日期施工具有代表性部位的桩设置上浮和水平偏位观测点。

定时检测桩的上浮量及桩顶水平偏位值,若上浮和偏位值较大,应采取复压等措施。

3、泥浆护壁的冲(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护壁的泥浆应采用膨润土拌制,并严格执行采用反循环的施工、清孔和沉渣量测方法;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冲(钻)孔桩,循环出的泥浆应采用泥浆过滤机处理后,方可再进入循环。

4、护壁式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应对成孔后的截面直径与中心线偏差情况进行复核;对于偏差较小且可安全修复的,应进行修复,以确保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当成孔变形(含局部变形)较大时,不可安全修复或经安全修复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应报设计处理。

5、当受场地条件限制或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超过当地试验能力的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施工前,应进行施工勘察,每桩一孔,钻取桩端以下深度不少于5m的芯样,判定桩端是否存在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影响桩端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体或不利结构面等。

检测要求

1、PHC管桩施工后应进行施工桩长检测,检测数量为基桩总数的10%。

必要时可进行基桩孔内摄像检测。

2、桩基检测的选桩应严格执行代表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得采用预留检测桩的方法。

3、采用声波透射法时,预埋的声测管应采用钢管。

建筑回填

施工要求

1、建筑回填之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回填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料,严格分层夯实(或捣实),对称进行。

2、当回填材料采用土质材料时,必须采用最优含水量的素土或砂土,并进行试填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严禁采用建筑垃圾、杂土、淤泥(质)土、耕植土代替。

3、每个分层回填掩蔽前均应进行拍照或摄像,作为验收旁证依据;照片或摄像内应有可靠的参照物、标尺牌和有关人员。

4、在地下室结构自重无法平衡地下水浮托力前,应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3地下室裂缝和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般规定

设计要求

1、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当采用60天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强度评定及竣工验收时,其28天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

2、地下室顶板不应采用空心板。

3、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设计为粉煤灰混凝土时,可采用60天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强度评定和竣工验收。

施工要求

1、地下防水层、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500mm以下。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厚度大于1米且混凝土方量大于1000立方的大体积砼专项方案需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3、大体积砼浇筑宜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每层厚度约500~700mm。

砼要求全部振捣到位,避免漏振、欠振、过振,控制振捣时间,使砼开始返浆和冒气泡为准;插点间距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保证接合面的砼密实。

砼表面处理应进行二次收浆压实,排除砼收水裂缝。

4、对于厚度不小于2m的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温度测试以指导混凝土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5、水泥出仓使用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

6、支撑楼板面层钢筋的支架间距应满足:

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不宜大于1000mm。

且支架应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度不大于200mm时,支架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厚度为200~300mm时,支架应用Φ12钢筋制作;当厚度不小于300mm时,支架应使用型钢制作或加大钢筋直径的方法。

检测要求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对用于同一主体结构的混凝土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应不少于一次。

材料要求

1、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控制宜选用塑料垫卡作支垫,严禁使用碎石及短钢筋头作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

2、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能进行设计,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控制掺合料的总掺量。

(2)使用单种掺合料时,掺合料与水泥比例不得超过1:

4(大体积混凝土掺合料与水泥比例不得超过1:

2);使用多种掺合料时,掺合料与水泥比例不得超过1:

3(大体积混凝土掺合料与水泥比例不得超过1:

)。

当水泥中混合材掺量在20%以上时,混合材超出部分应计入掺合料掺量。

使用

(2)款规定外其他品种掺合料,或掺合料掺量超过前一条款规定允许范围的,企业或分厂(分站)应事先取得需方的书面同意,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相应的混凝土构件实体强度按检验批进行鉴定,并将鉴定情况书面报告需方和工程项目所在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3、拌制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JGJ63的要求,严禁把清洗设备外观回收的水用于拌制混凝土。

4、当混凝土构件既是防水混凝土又是大体积混凝土时,在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等级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宜从大体积混凝土角度考虑胶凝材料用量。

地下室顶板

设计要求

1、地下室顶板厚度应不小于180mm,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钢筋间距不大于150mm。

2、地下室顶板内严禁水平埋设给排水管。

3、当有管道穿越地下室顶板时,应采用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环缝间隙宜为10~15mm,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卫生间或潮湿场所高出装饰面50mm。

施工要求

1、混凝土顶板养护不得少于14天,当处于暴晒环境中时,其混凝土应保持28天的湿润状态。

2、地下室顶板最早加荷时间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得早于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72小时。

当掺缓凝剂或气温低于15℃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3、施工缝与后浇带

(1)顶板设计有后浇带的,应采取独立的支撑体系,不得拆除后再支撑而改变了结构受力。

(2)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浆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均匀喷涂(刷)与混凝土同水泥且水灰比的水泥浆后,铺20~30mm厚与混凝土同成分水泥砂浆,及时浇灌混凝土。

(3)顶板有防水要求的,应在施工缝处的迎水面做防水增补处理。

4、预埋管线

板内暗埋PVC线管时,必须把它设置在上下钢筋网中间,并应在竖向和水平方向同时固定,水平固定点间距不大于500mm。

5、穿板的管道

管道穿越板采用金属套管的,应采用Φ8钢筋与结构钢筋焊接牢固,有防水要求的,应采用焊有止水环的钢套管。

6、地下室顶板设置临时施工洞口时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位置和尺寸等,并经设计和监理单位审核。

地下室外墙

设计要求

1、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不宜大于C35。

2、水平钢筋配筋率内外二层合计不得小于%,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且水平钢筋宜布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3、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采用钢板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3mm,采用满焊连接。

施工要求

1、地下室外侧墙体模板应采用工具式带止水片的穿墙螺栓,或采用带止水片、墙厚限位片且迎水面或双面带有30~50×30~50mm,厚18mm堵头的普通螺栓,拆除时应采用切割方式进行,凹穴应用1:

2水泥砂浆封闭压实。

墙厚的限位严禁采用木料、钢筋直接支撑。

2、防柱角边开裂、墙面开裂措施:

(1)混凝土浇筑应严格分层浇筑,混凝土液面高差不宜超过1米厚度。

(2)墙体混凝土应采用带模方式养护,拆模时间不得早于7天。

3、预埋管线处防裂措施:

线管接头应严密牢固,线管排列间距应大于3倍管径,且不小于50mm,并应沿线管在墙厚和竖直方向上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1m。

4、施工缝、后浇带处防裂措施:

施工缝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对于水平施工缝,应再铺上一层20~30mm厚与混凝土同成分水泥砂浆,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对于竖向施工缝应喷涂(刷)水灰比的水泥浆或界面处理剂后,方可浇筑上层混凝土。

5、地下室外墙对止水钢板的要求:

止水钢板的宽度和厚道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和复试报告单,钢板止水带不应采用对焊,应采用双面搭接焊且搭接长度为100mm,,两端均应满焊。

地下室底板

设计要求

1、当地下室底板厚度不小于700mm时,板中部应增设直径不小于Φ10@200mm的附加钢筋网片;当地下室筏板(或承台)厚度不小于1000mm时,板中部应增设直径不小于Φ12@250mm的附加钢筋网片;当桩承台厚度大于1400mm时,板中部应增设直径不小于Φ12@250mm的附加钢筋网片,且附加钢筋网片在承台厚度范围内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

2、在底板后浇带封闭前对基坑进行回填时,应采取在后浇带处预埋钢梁等有效措施确保地下室外墙承受土压力的传递和平衡。

施工要求

1、施工缝、后浇带防裂、渗措施:

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蓄水方式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2、混凝土防裂、渗措施:

(1)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流淌长度、分条宽度和长度、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混凝土供应能力测算间隙时间。

(2)当板厚达到150mm以上时,宜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抹压收浆。

二次抹压收光也可采用电动转盘式抹光机进行。

地下室防水工程

施工要求

1、施工缝处的迎水面宜做防水增强处理。

2、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施工时,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应对准圆环中心。

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锉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

4墙体裂缝和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般规定

设计要求

1、外墙的涂料装饰抹灰面层必须设置分格缝,水平向每层设置一道,或沿竖向设置,间距不应大于6米;不同墙体材料交接处宜设置分格缝。

2、外墙粉刷面层应掺入耐碱抗裂纤维。

3、主体结构设变形缝时,应在变形缝两侧设置墙体,形成封闭山墙,并宜设墙面防潮。

应避免变形缝出现在住宅户内。

4、外墙饰面砖不应设计密缝粘贴,外墙饰面砖应采用嵌缝剂嵌缝,严禁采用水泥砂浆嵌缝。

施工要求

1、墙体砌筑时应设立皮数杆,杆上除应标明皮数、灰缝外,还应标明窗台板、门窗过梁、圈梁、预制件等的高度。

砌筑时应一皮一挂线,对有防水设防要求的墙体,线应挂在有防水设防的一侧。

砌到窗台标高前,应在各房间弹出500mm水平线,以利于安装、装饰等专业配合作业。

2、插筋、拉结筋应在浇捣砼时预埋,因预埋误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重新植入同规格钢筋,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拉拔试验。

插筋、拉结筋应有隐蔽验收记录。

3、构造柱下部模板应留有清扫口,上部模板应在利于浇捣的一侧支成喇叭口,混凝土的浇捣应分段进行,振捣密实,特别是构造柱上部要浇满喇叭口,待终凝后凿除。

4、砌体设置暗管、暗线、暗盒时,应优先使用同种材料带纵槽的异型辅助砌块,确需在砌体内后埋暗管(管径不宜大于25mm)、暗盒时,应在砌筑砂浆达到14天强度后,采用专用电动工具开槽、钻孔;管线埋设应采用适当的材料嵌填密实牢固,并在抹灰层内设置加强网。

5、外墙找平层施工前,应按以下要求对基层存在的质量问题、缺陷及孔洞进行处置:

(1)核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否出现贯穿性裂缝,并对出现的贯穿性裂缝的形成原因、裂缝性质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制订、实施相应的处置方案;

(2)对灰缝饱满度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砌体,应采用原浆修补、勾缝;

(3)对前期施工留下的孔洞,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分次嵌(灌)填密实。

6、墙面抹灰应在墙体砌筑28天后方可进行;外墙装饰抹灰层必须设置分格缝,间隔不宜大于3m×6m,分格缝宽度宜为5~10mm,深度不宜小于10mm;水平分格缝可设置在楼层框架梁中的位置,贯通并交圈,竖向分格缝可参照外立面门窗洞口设置。

7、抹灰应分层进行,混合砂浆每层厚度宜为7~9mm,水泥砂浆宜为5~7mm;后一层抹灰与前一层抹灰时间间隔不应小于12小时,面层抹灰与前一层抹灰时间间隔不应小于2天。

抹灰分层搭接应相互错开200mm以上。

8、外墙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铺设抗裂钢丝网,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mm,并应位于抹灰层中部。

9、在设置抗裂钢丝网的墙面安装钢丝网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丝网的安装应平整、连续、牢固,不应变形起拱,加强网应位于抹灰层中上部,不得外露,防止生锈和腐蚀。

在与梁柱或墙体不同材料连接处安装钢丝网,可用射钉或预埋件固定,间距不宜大于250mm,以保证钢丝网不变形起拱;网材搭接应平整、连续、牢固。

(2)固定钢丝网应铺在砂浆找平层上,用钢钉(水泥钉)宜为20-25mm(长度)×(直径),宜加厚,长宽各20mm的金属或塑料垫片,混凝土固定点应用冲击钻植入塑料锚栓,固定点间距以双向@500mm为宜。

10、墙体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雨淋、水冲、撞击、振动、曝晒。

抹灰层若采用水泥类水硬性砂浆,抹灰完成24小时后应喷水养护不少于7天。

检测要求

1、当砌体与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拉结钢筋采用植筋技术设置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锚固拉拔承载力进行检测,每一验收批锚固件应按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随机抽取。

2、单位工程每次结构验收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构造柱采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5个构造柱。

3、由施工单位组织淋水试验,监理单位复核。

外墙、坡屋面等必须做淋水试验,淋水管离墙面距离一般控制在100—150mm左右,供水压力不应低于市政管网供水压力(最远端淋水点水压力一般不宜小于),淋水量应控制在3L/以上,持续淋水时间不少于2小时。

试验时,在山墙的女儿墙顶部全长安装淋水管,管上钻孔,间距不宜超过20cm。

材料要求

1、用于加强和抗裂的钢丝网应采用镀锌钢丝,网目规格不应大于20mm×20mm,钢丝直径不应小于。

2、砌筑砂浆不得使用含粘土的混合砂浆,应使用含泥量低于3%的中砂。

3、抹灰工程用砂必须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2011)Ⅲ类砂的要求,严禁使用未经净化处理的海砂。

4、砂浆中掺入的外加剂,应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且不得在外墙抹灰中使用引气型砂浆外加剂。

现浇钢筋混凝土墙

施工要求

1、墙体模板应优先使用组合钢模板或钢木定型大模板,按墙体位置上下左右编号,模板安装时每块模板的位置应正确,避免穿墙拉杆预留孔错位重新钻孔引起漏浆。

2、混凝土墙体抹灰前表面应毛化处理。

其方法可采用人工凿毛,或提前2~3小时在表面洒水润湿后喷、甩、涂1~3mm厚度的聚合物水泥膏浆,或采用专用界面处理剂的方法;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均应达到界面粗糙毛化的效果。

3、悬挑外架工字钢穿剪力墙时先用泡沫将工字钢包裹严实,拆除后的修补应采取以下步骤:

1)取出泡沫;

2)在洞口上口打一斜口,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留死角,也防止外墙往内渗水;

3)将洞口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4)洞内刷砼界面剂一道;

4)将洞口两侧模板用铁丝封堵严实,内侧模板加一斜口模板;

5)往模板内浇筑比剪力墙高一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敲击模板捣实;

6)拆模后将突出墙面的混凝土凿平,用水泥砂浆抹平,定期浇水养护。

4、剪力墙穿墙螺杆洞的封堵应采取以下步骤:

1)螺栓孔周围向孔内剔凿20mm:

先将孔内的PVC管清除,再用錾子进行剔凿,剔凿向墙体剔进20mm,成楔形。

剔凿后及时把螺栓孔内的碎渣和杂物清理出来。

2)钢丝刷刷毛:

待清理干净后,用钢丝刷绕周圈刷毛,用吹风机吹干净。

3)洒水润湿:

使用喷壶进行喷水润湿,在施工前一小时进行喷水,使螺栓孔周围保持湿润。

施工时再进行小量喷水,以便施工。

4)灌砂浆:

用铁抹子将防水膨胀砂浆抹到螺栓孔。

灌进去一部分后,两头用钢筋棍捣实后,待凝固后继续灌捣,最后用铁抹子将螺栓孔处抹平压光。

施工应从上而下进行,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防护。

5)砂浆抹平后在外侧涂刷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面积为150mm×150m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设计要求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不低于,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且不得采用非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2、墙长大于5m时,墙中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进户门、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独立墙端部、不同隔墙墙材交接处应设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3、顶部为自由端的墙体应在顶面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超过4m的墙体应在半高处(或窗台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且应与柱连接、沿墙全长贯通。

4、跨度大于的门窗洞口的顶面,或洞口上部砌体高度小于洞口跨度1/2时,应设计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过梁。

5、下列部位抹灰时应挂抗裂钢丝网:

(1)不同材料基体结合处,如加气混凝土砌体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窗台压顶等相交接处;

(2)暗埋管线的孔槽处;

(3)外墙找平抹灰时(满挂);

(4)顶层填充墙(满挂);

(5)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

(6)门窗洞口的角部。

6、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在找平层中应附加一道加强钢丝网。

7、多层建筑顶层填充墙拉结筋应采用沿墙全长贯通设置;高层建筑的顶部三层填充墙拉结筋应采用沿墙全长贯通设置。

8、砌至接近梁(板)底位置时,宜预留40-60mm的空隙,至少隔7天后加100mm(长)×100mm(宽)×10~50mm(高)@600(间距)防腐木楔,楔紧后用微膨胀砌筑砂浆灌实。

9、外墙窗应设置100mm高窗台板,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内配2Φ10纵筋和Φ6@200分布筋,两端入墙长度不小于300mm,遇混凝土墙、柱时应与其连接。

施工要求

1、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其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的厚度均不宜大于15mm。

砌体灰缝缺陷应随砌、随修,并双面勾缝密实,勾缝深度凹进墙面1~3mm为宜。

当竖向灰缝大于20mm时,应灌C20细石混凝土。

灌竖缝应在每皮砌块校正后即进行,并采用先灌缝,后勾缝,勾缝深度凹进墙面3~5mm。

2、砌体的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接槎时,应先清理基面,洒水湿润,然后用相同材料接砌。

3、墙面抹灰前应清扫砌体浮灰,用1:

3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塞孔洞和缝隙,应采用专用界面处理剂作基层表面处理,或在前一天适当浇水湿润后用聚合物水泥细砂浆涂满或用齿式刮板刮满砌体表面,厚度为1~3mm,涂刮要密实,表面要粗糙。

4、不得使用龄期不足15天、破裂、不规整、浸水和表面被污染的砌块。

对破裂和不规整的砌块可切割成小规格后使用。

切割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不得用瓦刀凿砍。

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应不大于25%,抹灰时的含水率应不大于20%。

抹灰应在砌体工程完毕至少7天且经验收合格后进行。

检测要求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场,除按批次检验立方体抗压强度、干密度等检验项目外,每个单位工程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砌块干燥收缩值见证取样送检。

材料要求

1、砌块应存放5天以上方可出厂,产品运输时,宜成垛绑扎或有其它包装等防潮、防雨措施,并标明强度等级、干密度等级及生产日期。

2、非承重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干燥收缩值应满足:

标准法不大于m,快速法不大于m。

3、砌筑砂浆等级不应低于,且不应超出加气混凝土砌块一个强度等级。

冲筋、贴灰饼所用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应与大面积抹灰砂浆一致。

4、砌筑使用的砂浆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标准要求,且与砌块有良好的匹配性和粘结性。

5钢筋混凝土现浇楼、屋面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般规定

设计要求

1、现浇楼(屋)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20mm,但阳台、厨房、厕浴等板厚不应小于100mm,且单向板厚不小于L/30(L为板跨度)、双向板厚不小于L/35(L为板短向跨度)。

2、建筑物两端和变形缝二侧开间楼板、跨度大于的楼板以及厨房、卫生间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