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180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

通过第三方企业承建,建成xx区物流配送中心,打造“县有中心、乡有门店、村社有点”的仓储物流体系。

建立县域农村物流智能配送平台,提高配送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同时,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并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的冷链配送体系对接,打通生鲜农产品的上行渠道。

(一)搭建农村物流仓储体系。

根据“1+17+379”的建设要求,在县上建立1个县级物流分拣配送中心,建成xx个乡镇级配送站,设立xxx个村级配送点,村级配送点要与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整合。

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主要担当上、下行产品的集中分拣,乡镇配送点负责区到村的中间传送,村级配送点负责到户的收发。

区内村民购买的网货产品,通过其他快递物流公司配送到区级中心,由区级物流配送体系配送到村到户。

村内的网店店主和农夫专业合作社网上售卖农特产品由村级服务点收集后,通过区级物流配送体系集中到区,区分拣中心负责派送到各快递机构,再发往全国各地,实现打通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最终一公里,避免各快递机构在乡镇和村重复设点,造成恶性竞争。

形成省成本、速度快、安全便捷的小宗网货流通配送体系。

(二)农村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

运用科技手段,整合现有的交通运输单元,合理搭建运输体系,配备与需求相适应的运输车辆、配送人员等要素,确保到村配送时间不超过3天。

(三)县、乡、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

以区级物流配送体系为依托,建设容纳区级物流中心大宗货物配送及各快递机构小宗网货配送信息于一体,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准时处理和自我调整等功能的现代智慧物流配送平台,并开发相应的手机客户端(APP)。

(四)县、乡、村冷链配送系统搭建。

以xx区区域物流仓储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村级物流配送点为基础,企业自行主导购买冷链设备设施,搭建xx区冷链物流系统。

并建立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物流体系的对接机制,打通xx区生鲜农产品配送至全国的通道。

二、工作思路

坚持根据“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原则,以服务电子商务进农村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宗旨,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以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中心(站、点)等基础设施为载体,以现代信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以整合优化现有物流资源为重点,着力打造管理集约化、网络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村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城乡配送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三、工作目标

到20XX年,实现乡村电商物流配送站(点)掩盖全县8个乡镇和160个行政村;实现包裹快件从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到乡村配送站(点)24小时内完成,到农户72小时内完成;物流配送成本明显降低,服务能力显著增加,第三方物流成为乡村物流配送主要力气。

四、工作重点

(一)物流配送联盟建设。

整合县域现有物流、快递资源,组建县物流快递行业协会,成立物流配送联盟,建设物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实行“1+N”模式,即建立以X县县级仓储物流中心为载体,“四通一达”、其他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参与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在县域内实现物流“同一路线统一配送”,统一平台、统一信息管理,最终构建统一配发和统一收集的科学合理配送体系。

(二)物流配送运营中心建设。

在县城周边建设一座县级仓储物流中心(含冷链仓库)、分拣、配送等功能的城区物流仓储分拣处理中心。

主要用于与“四通一达”等社会快递物流企业开展县乡物流配送合作,即社会快递物流企业及乡镇(除城区)上下行快件经其自行分拣后集中于该中心,通过“云村通物流信息服务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后交合作的快递物流企业负责到乡镇村的运输和投递。

(三)乡镇物流配送站建设。

分别在8个乡镇建设乡镇级物流服务站,详细负责全县16个乡镇的物流配送任务。

各镇级物流服务站根据功能分区进行布置,并配备装卸搬运、连续输送、检测计量、分货拣货、存储包装和信息处理等设施设备;负责将区域内网购商品储存配送至村级物流服务点和网销商品集中转运至县级仓储物流中心,兼具物流仓储、快递收发、电子商务、短期仓储及特色产品线下体验等功能。

同时积极整合发挥现有快递企业乡镇代理点作用,加强培训,提高素养,统一授牌。

(四)村级物流配送点建设。

整合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村邮站等现有资源建设村级物流配送点,拥有固定仓储场所,配备工作人员,负责村点范围内网购商品的配送和区域内网销产品的收集转运。

(五)整合优化城乡物流配送专线。

依据县域城区和各乡镇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整合配送车辆资源,打造3条城乡物流配送专线,定时、定班、定点发送物流的配送“班车”,在运营过程中依据货物量和里程不断优化线路及车辆数量,尽量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1号线:

城关镇(县城)——树屏镇线(来回180分钟),全长150公里。

上午10点从城关镇发车,下午16:

30分从树屏镇返程。

担当掩盖柳树镇、大同镇、龙泉寺镇、红城镇、苦水镇、树屏镇的快件转运。

2号线:

城关镇(县城)——上川镇线(来回240分钟),全长200公里。

上午10点从城关镇发车,下午16:

30分从上川镇返程。

担当掩盖中堡镇、武胜驿镇、坪城乡、上川镇的快件转运。

3号线:

城关镇(县城)——连城镇线(来回180分钟),全长140公里。

上午10点从城关镇发车,下午16点从连城镇返程。

担当掩盖通远乡、民乐乡、连城镇、河桥镇、七山乡的快件转运。

(六)配送车辆及设备标准化建设。

加强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

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统一规格、统一管理,对整合的车辆实施标准化改造;优先配备使用节能与新能源车辆,适时开展鲜活农产品和冷藏保鲜产品配送;配送中心的货架、装卸工具、包装工具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强化配送车辆、人员信息化管理,鼓舞使用先进的信息系统《云村通物流信息共享服务管理系统》,支持配送车辆、行车路径等都采用信息系统自动调配等先进管理方式。

(七)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依托X县物流仓储中心,开通《县云村通物流信息共享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与县城现有物流企业的信息共享与统计,保障物流配送信息的准时、精确传达给相应线路的配送员,引导县域物流企业、配送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及商贸企业,运用《县云村通物流信息共享服务管理系统》获取、发布信息,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促使物流配送成本大幅降低。

(八)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建设。

鼓舞县域商贸流通企业、担当货运企业、农业生产企业及工业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从事货物配送。

农办、工信局、交通局、供销、邮政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共同配送项目的宣传动员,带动企业采用集中配送或第三方物流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详细负责项目的领导监督工作,建立定期协商制度,协调解决运行中存在的详细问题。

(二)发挥联盟作用。

物流联盟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监管四大职能,加强宣传共同配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效益,对于配送企业赐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把握行业最新动态,提升服务理念,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

(三)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准入、行业监管等机制,明确服务质量标准等相关要求,监管、规范和引导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有序发展。

二是职能部门在城区及乡镇合理规划确定停靠装卸区域,规范配送车辆定点停靠。

三是完善配送车辆通行政策,适度放宽物流配送车辆通行条件。

(四)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规范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运营网络,实现物流货物及快递包裹“统进、统配、统送”,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的协同发展和高效联动。

二是定期研究县域货物需求结构、比例、流量、流向等内容,为物流配送车辆的配置数量和配送线路优化供应决策依据,着力打通农村物流“最终一公里”,从而形成掩盖全县乡镇村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有效降低物流配送成本,解决从市、乡(镇)、到村“最终一公里”物流瓶颈问题,形成农产品进城与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坚持根据“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原则,以服务电子商务进农村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宗旨,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以市、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中心(站、点)等基础设施为载体,以现代信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以整合优化现有物流资源为重点,着力打造管理集约化,网络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村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城乡配送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加快构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实现城乡电子商务物流共同配送站(点)掩盖全市的市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乡(镇、场)物流配送站17个和村级物流配送点30个,实现包裹快件从市级物流配送中心到乡镇、村配送站点1-3天小时内完成,物流配送成本明显降低,服务能力显著增加、第三方物流成为城乡物流配送主要力气。

三、实施重点

(一)整合物流快递资源

整合库尔勒现有物流、快递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形成邮政、“四通一达”及其他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参与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在市域内实现物流配送“五个统一”,即统一场所、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车辆、统一配送,构建分散收件,配发统一的科学合理配送体系。

(二)建设市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

完善市、乡、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形成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支撑服务体系。

建设集货物存储、分拣、配送为一体的市级仓储配送中心,对网购商品配送至乡镇、村级服务站。

对上行农产品进行分拣、包装、保鲜等初加工。

建设村级物流配送点,确保网上购物送货到家,落实“最终一公里”。

(三)建设乡镇级物流配送站、村级物流配送点

依托17个乡镇场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乡(镇)物流配送站,有固定仓储场所,配备工作人员、相应设备,本着“就近就便”原则,整合优化各乡镇村的物流配送线路,负责将区域内网购商品储存配送至村级物流配送点和网销商品集中转运至市级物流配送中心,兼具物流仓储、快递收发、电子商务、短期仓储及特色产品线下体验功能。

同时积极整合发挥现有快递企业乡镇代理点作用,加大乡镇物流配送站协作力度。

整合邮政、快递、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现有资源建设村级物流配送点,配备工作人员,负责村点范围内网购商品的配送和区域内网销产品的收集转运。

(四)整合冷链仓储资源

整合现有冷链冷藏资源,建立符合农产品网络销售上行要求的冷链体系,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建立冷链物流监管机构,加强流通环节的监控。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详细负责项目的领导监督协调工作,建立定期协商制度,协调解决运行中存在的详细问题。

(二)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要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准入、行业监管等机制,明确服务质量标准等相关要求,监管、规范和引导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有序发展。

二是完善配送车辆通行政策,适度放宽物流配送车辆通行条件。

三是在确保快件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放宽乡村物流配送站点快件的验视和收发条件。

(三)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管理制度。

制定市、乡、村三级物流相应的管理制度、登记流程、产品货架归类制度、问题件处理流程、配送员考核及其它工作流程。

农村物流配送要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明确价格。

每项制度及工作流程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保证后续能落实到位。

某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依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开展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XX〕30号)、《X省商务厅、X省财政厅、X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商务电商发〔20XX〕403号)、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政办发〔20XX〕19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对县域范围内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并根据县公共物流配送平台规划线路进行配送,实现物流资源最大化利用,到20XX年底基本实现县城有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物流配送站、村级有物流配送点的目标,建成功能完备、掩盖全县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二、项目承载主体及相关条件

(一)项目承载主体资格条件

1.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担当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法人,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办公场所和仓储中心,具备流通、电商、物流等经营许可权。

2.应具备《政府选购法》第二十二条供应商资格条件。

3.应是大型流通、电商、物流等企业,具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物流跟踪管理服务平台

4.应具有项目建设投资能力和从事电子商务经营业务的经历。

5.应具有商品组织、仓储管理、网络销售等供应链业务经验及管X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站点的能力。

6.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7.应具有良好的商业诚信,没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

(二)物流配送平台条件

1.县级物流配送中心

(1)所处地段交通便利,有独立院落,便利来往货车停靠、调度。

(2)产权明晰,电路、排水、防潮、供暖等设施完好无损。

(3)仓储中心须有冷库和恒温库,确保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物流等业务正常开展。

(4)应具备商品保管、商品周转、物流配送、快递分拣等功能,能够实现集中收货、集中存货、统一发货。

2.乡镇物流配送站条件要求

乡镇物流配送站要有面积在40平米以上的服务场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便利来往货车停靠、调度。

3.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1)配置服务器、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

(2)具有仓储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出货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3)实现物流车辆的实时定位、实时行程、精确统计。

(4)实现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乡村配送站点购销存信息实时互联互通。

(5)实现与选购商、运输商的信息共享。

(三)配送能力要求

1.物流服务资源整合

能整合利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村服务站点、电商企业、快递企业等物流资源,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以乡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为支撑,配备农村快递物流运输车4辆,为全县10个乡镇开通4条物流配送线路,同时,对社会快递物流资源进行再集聚,将网购商品准时配送到乡村,将农产品准时运回分拨中心,发往全国各地。

要做到“三定”和“四统一”。

“三定”即定时、定点、定线。

定时:

每天早晨统一从分拨中心发车,根据固定时间到达村级服务点并定时来回;定点:

分拨中心与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互联互通,乡镇电商服务站点作为辖区内快件投递和收件点,快递车辆定点停靠;定线:

4条农村快递线路相对固定,固定车辆每天来回一趟。

“四统一”即统一运价、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补贴。

统一运价:

县域内上行、下行每件费用固定;统一服务:

分拨中心对电商和快递企业开展统一收货、统一存货、统一包装、统一贴单、统一发货服务;统一配送:

分拨中心根据4条线路统一配送到站点,由各站点将上行产品配送到分拨中心。

最大限度地削减车次,提升社会物流的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统一补贴:

物流配送按线路里程、来回车次或快递单量进行补贴。

2.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1)具备功能相对完善的县级农村电子商务仓储及物流服务设施,物流快递企业的乡镇掩盖率超过80%,为全部村级电商服务点供应服务并实现资源共享。

(2)三天之内完成从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到村级网点的物流配送。

(3)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建X县、乡、村三级统一配送体系,显著降低物流成本,上行物流快递价格低于同等区域主流电商平台价格。

三、实施方式及步骤

(一)实施方式

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期限两年)的形式,由县商务局X县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形式,确定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实施步骤

1.发布招标公告

由县商务局在政府网站或招投标网站发布招标公告,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应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代理人携带以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加盖公章)进行登记确认。

(1)法人身份证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非法定代表人进行登记时提交,授权委托书必需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否则无效)、授权委托人身份证原件。

(2)含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3)道路运输许可证。

(4)基本账户开户许可证。

(5)房产、土地、仓储的全部权或租赁证明材料。

2.公开招投标。

以招投标方式选取承载企业。

3.组织实施。

中标企业要遵循“节省成本、集中资源、规范运作、诚信服务”的原则,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高效运作。

4.考核验收。

县商务局、县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要对中标承载企业的物流服务基础设施设备配套和运营状况进行核实考核。

5.资金补贴。

根据“三定四统一”的要求,统一补贴。

详细补贴标准另行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发挥体系作用。

要充分发挥物流配送体系组织、协调、服务、监管四大职能,加强宣传共同配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效益,对配送企业赐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企业把握行业最新动态,提升服务理念,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

(二)积极扶持引导。

一是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准入、行业监管等机制,明确服务质量标准等相关要求,规范和引导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有序发展。

二是职能部门要在县城及乡镇合理规划确定停靠装卸区域,规范配送车辆定点停靠。

三是完善配送车辆通行政策,适度放宽物流配送车辆通行条件。

(三)严格资金管理。

县扶贫办、财政局、商务局要专心做好项目监督和资金使用监管工作,定期联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项目实施状况进行督促检查,并依据项目推进状况按比例拨付项目资金,确保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安全有效;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企业)收到财政补助资金后,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切实推动项目实施,并建立专档以备查验。

(四)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规范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运营网络,实现物流货物及快递包裹“统进、统配、统送”,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商务产业与物流快递产业的协同发展和高效联动。

二是定期研究县域货物需求结构、比例、流量、流向等内容,为物流配送车辆的配置数量和配送线路优化供应决策依据,着力打通农村物流“最终一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