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591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0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1课时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二者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我国的“明前龙井”茶,是浙江杭州龙井乡一带用每年清明前采摘的茶叶精制而成,它以色香味俱佳而驰名世界。

日本茶道研究者曾将此茶种带回国精心栽培,但始终没有种好。

请思考:

为什么我国的“明前龙井”在日本种不好呢?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①看教材P57~58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63~6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5:

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题。

←步骤4: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3、4、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运用实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重难点)

2.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难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生产

(1)概念:

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3.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古代:

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2)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1.当前我国政府为何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

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示】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种粮利润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降低。

政府用财政补贴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政策因素。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1)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等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

(2)违反自然规律,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2.不利影响的具体表现

(1)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3)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2.我国河西走廊发展灌溉农业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什么?

试简要分析原因。

【提示】 土壤次生盐碱化。

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中溶解的盐类物质上升到达土壤表层,高温干旱时,蒸发加剧,地表盐分残留积聚。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问题导思】 

1.海南省在冬季反季节瓜菜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订单农业海南模式。

试分析海南岛大面积发展反季节瓜菜生产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提示】 

(1)自然因素:

终年高温,夏季降水多,热量条件可满足四季瓜果的生长需要,使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温室。

(2)社会经济因素:

冬季市场需求量大,交通、通信设施的完善,为海南岛推行“订单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外运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2.判断影响下列各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提示】 

农业生产

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松嫩平原的甜菜

热量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水源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地形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市场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土壤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技术

3.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

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减小,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的现象。

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近十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提示】 地势低洼。

近十几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蔬菜、花卉、瓜果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土地紧缺,土地价格不断上涨,随即出现出售、出租土地的现象。

 农业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各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它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

不同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同的。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1.自然条件

农业区

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

坡度过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质地及土层的厚度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影响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宜种甜菜、沙棘、枸杞等)

水源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农业布局在有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2.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区

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

运输

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此类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3.技术条件

 

农业区

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机械

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业产品的销售范围

(1)对一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应把握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四要素,但并不要求面面俱到,要突出主导因素。

同时注意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做到客观评价,以便于农业生产的科学决策和改进。

(2)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例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为地形起伏,因为当地若地形平坦,则会是水稻种植业。

(3)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同时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只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

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B.鱼塘

C.果园D.菜地花圃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从图中提取不同海拔高度农业类型不同的信息,二是从题干中提取“城市发展”和“农业用地”变化的信息。

【解析】 第

(1)题,由题干信息知题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图中显示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布局了水产养殖业、种植业和林业,判定该地农业类型是立体农业,故选C。

(2)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推进,市场对水果、蔬菜及乳畜产品等农产品需求量扩大,使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呈现种植业比重下降,牧、渔和林业比重上升的新变化,反映在土地利用上是粮食用地规模减小,牧、渔和林业用地规模扩大,故选A。

【答案】 

(1)C 

(2)A

教材P58~59页活动

【答案】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光照充足,雨量适度,地下水源丰富,土质肥沃。

②社会经济条件:

a蔬菜生产历史悠久;b便利的交通条件(水陆交通便利);c劳动力丰富;d政策支持;e发达的通信;f国内外市场广阔。

③农业技术条件:

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优良品种的引进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2)①坚持以质取胜,不施或少施化肥,多用有机肥,发展有机农业;不用或少用农药,多用生物灭虫,发展绿色农业。

②发展科技,提供更多品种,更好品质的蔬菜,加大蔬菜的深加工。

③广泛收集市场信息,积极研究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习惯、生活习惯,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④推行专业化生产,形成产—供—销—服务—信息网络。

 

国家一级茶区主要有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下图是四大茶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产出不同口感的茶,这反映了茶树生长具有(  )

A.季节性     B.地域性

C.周期性D.变化性

2.黄山毛峰生长在海拔900米之上的黄山峡谷之中,黄山常年云雾缭绕,溪水环流,完全远离化肥和农药的侵扰。

此茶采于清明之前,采摘之后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

品茗后甘洌顺滑,生津止渴,回味无穷。

该茶的市场价格较高,但仍旧非常畅销,原因是(  )

A.具有特定的传奇色彩

B.采茶、制茶的工艺复杂

C.优越的生长条件

D.历史悠久、种茶经验丰富

【解析】 第1题,不同地区,生长的茶树类型不同,产出的茶口感也不同,这反映了茶树生长具有地域性。

第2题,由题干信息可知,优越的生长条件造就了黄山毛峰的高价格。

【答案】 1.B 2.C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3~4题。

3.上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灌溉水源、大棚D.优良品种、城市

4.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的变化B.国家政策的变化

C.交通运输的变化D.科技的发展

【解析】 第3题,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主要是对不适合农业生产的要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合农业生产。

图中所示明显的是灌溉水源和大棚,主要改造的是水分和温度。

第4题,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

【答案】 3.C 4.A

5.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过渡挖取“发菜”,会使草原地区变得(  )

A.牧民经济收入增加B.土壤盐碱化

C.土地沙漠化D.农业发展更加合理

【解析】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过渡挖取“发菜”,会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

【答案】 C

6.(2013·浙江高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我国新疆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充足,美国的棉花带位于南部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新疆塔里木盆地和美国南部地势都较平坦。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另外农业技术也处于劣势。

【答案】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 交通运输 技术装备

一、选择题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据杜牧、苏东坡的诗句,回答1~3题。

1.苏东坡诗句中的“岭”指的是(  )

A.秦岭        B.南岭

C.八达岭D.小兴安岭

2.唐明皇进行荔枝北移失败后只好快马输送,这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季节性B.地域性

C.周期性D.季节性和周期性

3.造成荔枝北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气候条件的差异B.两地水源的差异

C.两地地形条件的差异D.两地土壤条件的差异

【解析】 第1题,荔枝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北纬20°~28°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因此苏东坡诗句中的“岭”应指的是南岭。

第2题,唐明皇进行荔枝北移失败,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

第3题,荔枝是珍贵热带果品,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因此造成荔枝北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两地气候条件的差异。

【答案】 1.B 2.B 3.A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

读图,完成4~5题。

4.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

C.水源D.土壤

5.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D.热量条件好

【解析】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油菜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这主要是由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造成的。

第5题,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该地地势相对较低,因此热量条件相对较好,适宜种植油菜。

【答案】 4.B 5.D

自然生长的甲鱼需7年才能成熟上市,而江汉平原进行人工养殖甲鱼,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使甲鱼三年即可成熟上市,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此回答6~7题。

6.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  )

A.气候B.政策

C.科技D.市场

7.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到上海销售,主要得益于(  )

A.发达的通信网络B.快捷的交通运输

C.优厚的倾斜政策D.优越的地理位置

【解析】 第6题,现代农业中,市场及需求量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大,其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第7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答案】 6.D 7.B

(2012·南昌模拟)读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8~10题。

项目

资本投

入量

人力投

入量

自然资

源效率

资本

效率

人力

效率

化肥量

(千克/

公顷)

劳动力

(劳动

日/公

顷)

粮食/耕

地(千克/

公顷)

粮食/化

肥(千克/

千克))

粮食/劳

动日(千

克/日

全国平均

264.53

199.5

4377

16.55

21.94

西北省份

197.25

213.5

2833

15.75

13.86

西南省份

186.60

312.3

3979

21.44

12.69

东南省份

317.18

169.4

5665

18.61

36.56

东北和新疆

235.65

119.4

4908

21.78

42.25

8.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

A.西北省份B.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D.东北和新疆

9.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省份最具优势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

A.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耕地质量

B.化肥效率

C.劳动力效率

D.耕地面积

10.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

A.农业生产落后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D.气候条件优越

【解析】 第8题,西南省份人力投入量最大,人力效率最低,故其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

第9题,各区域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效率东南省份最高,而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

第10题,机械化水平越高,人力效率越高。

【答案】 8.B 9.A 10.C

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1~12题。

11.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12.新疆采取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  )

A.创造旅游景观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水污染D.节省建设成本

【解析】 ①图玻璃温室主要作用是在冬季种植花卉或蔬菜,改造的是天然热量不足的自然条件,②图所示的是梯田,改造的是地形,③图是新疆干旱区的灌溉工程,把地表水转入地下,防止水分蒸发,④图华北平原盐碱地改造的措施之一是用井排井灌,减少地下水的盐度。

【答案】 11.A 12.B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1年4月20日,第12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在山东寿光隆重开幕。

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传承悠久的历史背景。

寿光地区有适合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这里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

由于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的技术逐渐引进,使得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

寿光农民不断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引种南方蔬菜品种,改变蔬菜生长周期,改变蔬菜生长状态,使产品的独特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二 寿光位置略图。

(1)寿光发展蔬菜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寿光蔬菜产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措施不适合寿光蔬菜发展道路的是(  )

A.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B.提高技术含量,培养新品种

C.禁用化肥农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

D.种养结合,形成混合农业模式

(4)寿光蔬菜行销全国,甚至出口日本、韩国等,其得益于哪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解析】 本题以寿光的蔬菜产业为切入点,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题,利用图文材料中有关信息,运用农业区位理论,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

(2)题,寿光的蔬菜产业,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第(3)题,寿光蔬菜的发展应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注重品种改良,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向生态无污染绿色蔬菜方向转化。

第(4)题,蔬菜易腐烂变质,长距离运输必须有便捷的交通与相应的冷藏保鲜技术。

【答案】 

(1)自然因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日照充足;平原地形,土层深厚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广阔、交通便捷、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等。

(2)科学技术

(3)D

(4)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14.(2013·大纲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

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

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

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

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既要熟读图文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又要从知识储备中提取关于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关知识。

(1)题,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回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

注意气候条件要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方面说明。

(2)题,炒制的杏核属于加工工业,要从市场、交通运输、技术和工业联系等方面分析。

义乌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新疆的消费市场更广阔。

义乌的工人有炒制瓜子的技术和经验,可以保证炒制杏核的质量。

【答案】 

(1)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

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有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

第2课时 农业地域类型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课标解读

1.结合相关资料使学生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优势。

2.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为例,使学生掌握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分布和生产特点。

3.以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为例,使学生掌握混合农业的分布和优点。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想一想】 你知道歌词中描述的哪条大河吗?

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怎样形成的?

有什么特点?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①看教材P60~61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水稻种植业”;②看教材P61~6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商品谷物农业”;③看教材P62~6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混合农业”并完成[思考交流]2;阅读[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4、大牧场放牧业”。

→步骤3:

教师通过[例1]的解读,讲解知识“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步骤8:

完成[图表活动解读],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7: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2、3、4、5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6:

教师通过[例2]的解读,讲解知识“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步骤4: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掌握水稻种植业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优势。

2.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分布,生产特点。

3.掌握混合农业的分布、优点。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重点)

2.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

(重点)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特点。

(重难点)

水稻种植业

1.分布:

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

2.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

因素

气候

亚洲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地形

河流沿岸与下游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依山势修筑梯田

社会

经济

因素

劳动力

人口

稠密

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

粮食需求量大

生产经验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生产特点

(1)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

(2)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3)需投入大量劳动力的集约农业

(4)机械化水平低

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

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一般以家庭农场为主,机械化水平高。

3.分布

(1)世界:

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

(2)我国:

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混合农业

1.概念:

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