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2160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持该观点的诸子百家学派应该是(  )

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

2.(3分)《吕氏春秋》记载: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下列措施中顺应材料所述情况的是(  )

①“相地而衰征”

②“为田开阡陌封疆”

③“选贤任能”

④“尽地力”“废沟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分)《庄子•天道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荀子•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两者都强调(  )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4.(3分)下列变法措施与文献史料的记载对应正确的是(  )

变法措施

文献记载

A

李悝变法:

制定《法经》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B

商鞅变法: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均田制

“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

D

王安石变法:

方田均税法

“县委令、佐分地计量……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A.AB.BC.CD.D

5.(3分)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成就斐然。

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采用楚国方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图2通过风俗写意的方式,反映盛唐时期的气象

C.图3由人工磁体制成,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进步

D.图4形成于清朝同光年间,反映“徽汉合流”特征

6.(3分)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叙述四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叙述世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们的做法(  )

A.批判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冲击了传统“夷夏观念”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彻底抛弃盲目自大思想

7.(3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为此,他提出(  )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8.(3分)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如图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  )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十大关系》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9.(3分)如表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

对这一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类型

时间

1978年

1990年

1996年

国有企业

77.6%

54.6%

28.5%

集体经济

22.4%

35.6%

39.4%

城乡个体经济

0

4.8%

15.6%

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

0

5%

16.5%

①由单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转变

②变化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

③加入世贸组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增长

④这一变化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0.(3分)“(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下列梭伦改革的措施能与材料观点相对应的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B.鼓励发展工商业

C.建立陪审法庭D.实行财产等级制

11.(3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产生了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促进该学派产生的社会因素有(  )

①城邦工商业发展

②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

③城邦文化的繁荣

④城邦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3分)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

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

对马丁•路德译书认识正确的是(  )

A.揭开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序幕

B..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C..推翻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统治

D..实现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独立

13.(3分)如表反映了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赎买价格情况,从中得出的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正确认识是(  )

1854﹣1859年,每俄亩土地平均价格

1861年,政府每俄亩土地可垫付的赎买贷款额

1861年,每俄亩土地农民实际支付价格

25.93卢布

33.11卢布

69.26卢布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俄国农民的负担D.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14.(3分)下列明治维新的措施中,与田中、山下、河上、盐田、鸟饲、猪狩等日本姓氏出现相关的是(  )

A.殖产兴业B.废藩置县

C.废除封建身份制度D.文明开化

15.(3分)对如图①②③④四个国家近代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在①出版《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创立微积分

B.爱因斯坦在②提出相对论,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C.莫奈在③创作《日出•印象》,成为抽象派的代表作品

D.托尔斯泰在④撰写《战争与和平》,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5分)

16.(16分)社会变迁与儒家思想

材料一几千年来,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

没有任何一个文化系统自古来就是现在这个形象的。

发展演变,一般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

文化发展,就好像一条河流,自源头一路往下滚流,沿途条条小水前来汇合,然后成为滔滔滚滚的大江。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材料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类文化发展与演变的特点。

围绕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对材料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的历程加以说明。

材料三文化本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

及其兴起以后,因其能改造环境之故,愈使环境不同。

人类遂在更不相同的环境中进化。

其文化,自然也更不相同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绪论

(2)从文化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材料二中①②两个阶段的儒家思想演变与环境的关系加以阐述。

17.(19分)启蒙与近代化

材料一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明确提出,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的时候,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

因此,只有公共意志才是最高的人民主权,个人自由是受公共意志约束的。

由于明确人权的最高体现是公共意志,自由的事业就成为公共的事业,由此就产生了人权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公开性和很高的透明程度。

在卢梭看来,人民主权是不能分割、不能转让、不受限制、不可侵犯的最高权力,在此之上不允许再有一个指挥者,因此一切决策均需以公共意志为准,公开地进行。

﹣﹣摘编自刘宗绪《人的理性和法的精神﹣﹣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民主权的本质和特点。

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

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共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

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

个性主义、科学、民主。

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如表是某位历史教师为学生深入探究启蒙运动提供的部分参考资料

编号

参考资料

作者

出版社

《社会契约论》

卢梭著,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论》

柏克

商务印书馆

《独立宣言》原件拓印版

杰斐逊等

《原则与妥协:

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王希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熊月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詹姆斯•施密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3)根据以上参考资料,指出学生围绕启蒙运动可以开展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

(要求:

要多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18.(20分)变革与改制

材料一日本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

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也报,开煤铁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无不利。

﹣﹣李鸿章(1874年)

材料二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或以为由于练兵也,由于开矿也,由于讲商务也,由于兴工艺也,由于广学校也,由于联外交也。

固也,然皆非其本也。

其本为何?

曰:

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

﹣﹣康有为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李鸿章和康有为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和康有为对日本明治维新评价不同的原因。

一位同学为研究学习戊戌变法运动,考查并搜集查阅了一些材料:

①《马关条约》签字的画作⑤定国是诏诏书

②《新学伪经考》⑥《论法的精神》

③《时务报》⑦京师大学堂遗址

④万木草堂旧址⑧清军机处内《随手档》《上谕档》等档案

(2)请对以上材料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3)为“甲午中日战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维新思潮与戊戌变法”这一单元的学习,设计一组思考题。

(要求:

设计3﹣6个思考题:

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揭示该单元三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解答】材料中观点的大体意思是:

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用法治。

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一切政治政策都要以当时的世情事态为出发点,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B。

2.【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材料的主旨得出涉及的是土地私有制,结合选项改革内容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制,“相地而衰征”、“为田开阡陌封疆”、“尽地力”“废沟洫”均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①②④正确。

“选贤任能”涉及的是人才选拔,与题意不符,故C项正确。

故选:

C。

3.【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需要掌握道家和儒家思想主张。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题干两则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故A项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故C项错误。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庄子和荀子的思想,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是董仲舒的思想,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

A。

4.【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变法措施与文献史料的记载”。

【解答】“县委令、佐分地计量……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体现了方田均税法,故D正确;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体现了重农抑商,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故A错误;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体现了奖励军功,故B错误;

“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指的是俸禄制,故C错误。

故选:

D。

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成就。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指南针人工磁体制成,传入西方后推动了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历史发展进步,故C正确。

采用楚国方言的诗歌是楚辞,不是《诗经》,故A错误。

《送子天王图》是宗教题材的人物画,不是风俗画,故B错误。

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同光年间走向成熟,故D错误。

故选:

C。

6.【分析】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结合林则徐和魏源思想及其影响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林则徐和魏源均在自己的著作中介绍世界各国的状况,有利于促进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冲击了传统“夷夏观念”,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对经世致用思想的继承,不是批判,故A项错误。

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动摇儒家思想的地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C项错误。

D项中的彻底说法绝对化,排除。

故选:

B。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要求学生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特征来分析。

【解答】A.“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革命,实现民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不符题意,A项错误。

B.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不符题意,B项错误。

C.民权主义指的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符题意。

D.由“然而欧美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可知,孙中山认为欧美社会矛盾严重,因此要改善民生,缓和矛盾,故而实行民生主义,D项正确。

故选:

D。

8.【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抗日战争时期”。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写成的,故A正确。

B项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是在建国后,D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均不符合。

故选:

A。

9.【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解题的关键是“1978年以来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

【解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③错误;

①②④均符合题意,故①②④正确。

故选:

D。

10.【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结合梭伦改革中解负令颁布的意义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梭伦改革措施扩大了雅典政治基础,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的颁布,使得债务奴隶成为自由民,有利于参与政权,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

B项主要是促进工商业发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C项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D项主要是促进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排除。

故选:

A。

11.【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解题的关键是对智者学派产生背景的理解。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有城邦工商业发展;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城邦文化的繁荣,故①②③正确。

智者学派兴起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而不是衰落,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

故选:

A。

12.【分析】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

【解答】据材料“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圣经》翻译成德文有利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认同,说明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故B正确;

AC材料未体现,排除;

宗教改革也不是德意志实现民族国家的独立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

B。

13.【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解题的关键是“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赎买价格情况”。

【解答】从表中可知,每俄亩土地农民实际支付价格呈上升趋势,表明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故D正确;

农奴制改革并未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A错误;

B材料未体现,排除;

农奴制改革加重了俄国农民的负担,故C错误。

故选:

D。

14.【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解题的关键是“田中、山下、河上、盐田、鸟饲、猪狩等日本姓氏”。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与田中、山下、河上、盐田、鸟饲、猪狩等日本姓氏出现相关的是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C。

15.【分析】本题考查近现代科学文化成就。

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近现代科学文化巨匠的国别。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是德国,②是英国,③是法国,④是俄国。

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俄国在图中④的位置,故D正确。

牛顿是英国科学家,而①是德国,故排除A。

爱因斯坦是德国科学家,而②是英国,故排除B。

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画作,不是抽象派,故排除C。

故选:

D。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5分)

16.【分析】

(1)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演变的特点及演变历程。

(2)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演变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解答】

(1)特点,通过材料“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概括说明。

历程说明通过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从儒家思想的继承性与吸收性两个角度具体说明。

(2)关系阐述通过材料中第一阶段西汉时期从西汉时期政治经济特点来说明汉代儒学的兴起;通过第二次演变明清之际,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特征来说明明清时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

故答案为:

(1)特点:

通过自身演进,对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创新;从外界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

参考答案要点: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之后,以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不断继承儒家思想的仁、礼、德政、义利观等内容,既注重自身修养又强调社会责任,使儒家思想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儒家学者也不断吸其他派别的思想,包括法家的法治思想、阴阳五行家及黄老之学的天人感应、神权、君权、顺应天命等思想。

同时儒家也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佛教的思辨思想,不断构建儒学体系。

(2)参考答案要点:

第①阶段:

西汉时期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汉初的黄老之学不适应大一统的需要。

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第②阶段:

明清之际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程朱理学禁锢人们思想,所以出现了对理学批判的思想。

这一时期的思想批判,冲击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17.【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

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分析;(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三表格信息,结合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分析。

【解答】

(1)第一小问的本质,依据材料一“因此一切决策均需以公共意志为准,公开地进行”可以得出本质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第二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的时候,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

因此,只有公共意志才是最高的人民主权,个人自由是受公共意志约束的”、“公开性和很高的透明程度”、“人民主权是不能分割、不能转让、不受限制、不可侵犯的最高权力”等信息分析概括。

(2)第一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二“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共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

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

个性主义、科学、民主。

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分析概括。

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分析。

(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三表格信息,结合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与美国的关系、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本质:

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特点:

人民主权公开透明;不能分割、不能转让、不受限制、不可侵犯;受公共意志约束。

(2)表现:

由提倡儒家伦理道德转变为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由压抑人的个性转变为重视人的个性;由专制愚昧转变为提倡科学民主。

原因:

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民族的危机加深。

(3)参考答案要点:

角度一:

探究启蒙运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理由:

启蒙运动中卢梭等提出“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主张,构成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由参考书《社会契约论》可深入了解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角度二:

探究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理由:

文艺复兴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的发展成熟。

由参考书《文艺复兴史纲》可探究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角度三:

探究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或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或法国大革命中的启蒙运动)。

理由: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如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直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武器。

由参考书《法国革命史》可探究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角度四:

探究启蒙运动与美国的关系。

理由:

美国独立战争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独立宣言体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理念,激励着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美国1787年宪法及三权分立政体的建立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理论的最佳实践。

由参考资料《独立宣言》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精神》可探究启蒙运动与美国的关系。

角度五:

探究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理由: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就是向世界学习的过程,维新派的兴民权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由参考书《中国近代思想史》可探究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角度六:

探究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理由:

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思想主张对现代社会价值观有重要影响。

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分权制衡、三权分立等政治原则对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建设有重要影响。

由参考书《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可探究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如果答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角度可适当得分,但影响要分角度表述。

18.【分析】

(1)本题考查明治维新,主要考查对明治维新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2)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主要考查戊戌变法时期史料的主要分类。

(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解答】

(1)李鸿章的评价通过材料“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也报,开煤铁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无不利。

”可以看出他主要肯定了日本学习西方军事工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康有为的评价通过材料“然皆非其本也。

其本为何?

曰:

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可以看出康有为主要在肯定其变革军事的同时,着重肯定制度变革的主要作用。

出现不同的原因可以从二者的阶级立场和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说明。

(2)分类根据史料的类型来分类即可;也可以按照史料价值分类,或者按照史料研究过程分类。

(3)问题的设计,通过提案中材料所给的三方面内容,可以从甲午战争对民族工业的发展的主要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等角度来设计不同问题。

故答案为:

(1)李鸿章:

肯定日本明治维新在变革军事工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否定日本制度变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