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245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docx

271教育集团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潍坊瀚声学校

 

271教育集团

《高一生涯规划》课程实施方案

 

潍坊瀚声学校《生涯规划项目组》

2017年8月8日

 

目录

一、课程简介3

二、课程设置的背景3

三、课程设计理念4

四、课程目标5

(一)总目标5

(二)具体目标5

五、课程实施6

(一)教材结构与体例6

(二)课时安排8

(三)课程实施建议9

六、课程评价11

七、补充说明12

《高一生涯规划》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简介

《高一生涯规划》课程是271教育集团的校本课程。

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是个体对生命、生活、教育、职业的规划,强调立足现实对未来进行的规划,以及为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

生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

生涯规划课通过让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涯规划的过程和基本要素,能够有规划意识,理性规划,并且调动积极资源、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生涯目标。

生涯规划课程包含了学生在自我认识、学业、职业、健康与积极发展等不同领域的规划,强调学生通过个人体验和感悟、小组讨论、实践等方式来探索上述领域的生涯目标和实现过程。

在内容上和学习方法上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该课程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对新知的生成。

二、课程设置的背景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是在国家教育政策指导和271教育集团校本课程创新的背景下研发与开设的。

同时,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开设的生涯规划课,最终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首先,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和指导方案是开设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依据。

国家教育部早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中就提出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和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提出“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也提出了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要求。

同时,旨在“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的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更强调高中生自主选择、自觉发展,强调学生具有综合学习力及综合素养。

其次,在学校层面上,271教育集团基于国家教育政策指导,为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创新校本课程。

其核心理念是课程育人、课程即生活,强调课程以“培育人性光辉、播种人生智慧”为目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学习能力、科学精神、阅读表达能力、社会担当、艺术审美、人文情怀、身心健康、良好自我管理八大品质的人。

再次,在学生发展层面上,开设生涯规划课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需要。

高中生在自我认识、思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上趋于成熟,他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自治需求。

作为发展的主体,高中生要学会基于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及所具有的内部和外部发展资源,基于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有目的地选择未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目标。

三、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以世界教育改革方向为指引,注重培养21世纪公民核心素养;以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为指导,力图落实我国教育改革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要求;以271教育的育人目标为抓手,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现状,关注生涯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规划与发展。

课程设计既具有问题意识又力求超越“问题导向”,最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朝向“好的生活”。

课程总目标在于引导中学生认识自我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和科学自我管理,使学生通过体验、感悟、生成等方式,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具有自觉自发的意识和习惯,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养。

也就是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解决与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自我管理、生命健康等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结合现状对未来受教育、职业、家庭等领域进行规划,能够灵活规划、理性规划。

四、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课程总目标在于通过引导中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环境与信息,学会选择和自我管理,灵活和理性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生成等方式,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觉自发的意识与习惯,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

具体而言,《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帮助学生获得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了解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高中生涯规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知晓生涯规划的领域及内容,掌握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制定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能够进行有效的生涯管理,学会利用积极资源,具有初步的生涯反思能力,把规划落实到行动。

其二,帮助学生学会管理生涯发展过程,掌握促进生涯目标实现的方法。

生涯规划包括知已、知彼、抉择、目标、行动、评估六大核心要素,它们彼此联系,贯穿于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情绪管理、时间和任务管理、资源管理,调节和监控生涯过程,促进目标实现。

此外,学生也要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科学学习,通过学习促进生涯发展。

其三,培育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与价值观,提升其综合素养。

通过生涯规划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具有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生涯管理,追求生涯目标实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长,从展望未来中获得发展的动力,从短期目标实现中得到激励。

在生涯发展过程中澄清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具有积极、健康发展的理念,内化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提升个人在科学、艺术、人文、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五、课程实施

(一)教材结构与体例

为更好地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我们编写了《高一生涯规划》校本教材。

本教材主要用于高一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高一学生生涯教育的重点在于高中生活适应、自我探索、培育生涯规划意识和现实问题解决能力,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对个人生涯发展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能够进行科学自我管理,科学学习,积极发展。

教材符合高一学生发展特点,贴近其学习和生活实践,在内容上尽可能反映生涯规划理论与实务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注重各单元主题的内在逻辑联系。

教材力求观点科学、正确,具有可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高中适应、自我认识、自主学习、科学管理、人际关系、健康与积极发展等主题,分为七个单元,其中第1、2、3、4、6单元各包含三小节,第5单元包含四小节,第7单元是总结,包含一个小节。

各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和内容如下:

高一:

生涯发展的新起点。

本单元学习目标:

尽快适应高中生活,了解高一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的背景与依据,知晓生涯规划的概念、理论、过程与基本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的生涯规划。

主要内容包括:

高中学习、人际交往、学校育人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高中适应和学校认同;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背景与依据、生涯规划的过程和要素,高一全年生涯发展的初步规划。

遇见独特的自我。

本单元学习目标:

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理解兴趣和价值观在个人生涯选择中的作用,学会结合具体任务对个人能力、潜能进行分析。

在班级小组合作中能与同学优势互补,分工协作。

主要内容包括:

多角度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兴趣和价值观对个体生涯目标选择和实现的影响;能力培养和潜能开发的方法,SWOT分析在学习中的运用。

自我认知是生涯规划的基础,也贯穿在整个生涯教育过程中。

学习促发展。

本单元学习目标:

理解学习目标对发展的引领作用,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够基于脑的特点学习,学会科学用脑,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综合学习力。

主要内容包括:

制定学习目标的意义和方法;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自主“选课”、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合作与探究学习的重要性;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学生学习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基于“脑”学习,科学用脑及采用科学的策略与方法。

科学自我管理。

本单元学习目标:

学会管理与调节情绪、合理匹配时间与任务、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

情绪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培育积极情绪、减缓消极情绪的意义与方法;时间与任务匹配对高效学习的重要性,使用甘特图来科学有效地管理时间和任务;影响生涯目标设定与执行的可能因素,制订和执行“好的计划”以实现目标。

他人与社会。

本单元学习目标:

能与父母、老师、同性及异性同学和睦相处,合理解决人际矛盾。

认识到家庭、班组、学校、社会在个人生涯发展中的作用,意识到自己在不同社会领域的角色和责任,增强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

主要内容包括: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随年龄发展而变化的特点,上述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对个体生涯发展的意义,人际矛盾的表现及解决办法;高中生异性同学关系的表现、异性同学之间理性相处的方法;家庭、学校、社会等大环境和班组小环境对个体生涯发展的影响,个体在不同社会领域的角色,责任担当与良好公民行为养成。

健康与积极发展。

本单元学习目标:

全面理解健康,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关爱、理解、敬畏生命,并在积极发展的视野下审视现实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学会从积极的角度有规划地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

健康的完整定义与不同的健康状态,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对个体生涯目标实现的意义;寻求生命意义,理解、敬畏生命,维护生命安全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方法;积极发展的理念与发展的积极资源。

终点:

新的起点。

本单元具有学习总结和提升作用,主要学习目标是通过回顾高一学期初的生涯规划,发现“规划”在发展中的作用及优势,检查生涯目标的实现,反思存在的问题,做出更具个体性、可执行的高二生涯规划方案等。

主要内容包括:

生涯规划学习过程回顾,包括对目标、人际关系、自我管理、学习、健康、安全、发展资源等各专题学习的回顾,反思个体在上述生涯规划内容上的收获与不足;高二的学习与发展任务、新的发展目标,开启高二生涯新规划。

在体例上,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节均包括学习导航、知识与理论、体验与实践、拓展资源、我的成长故事五个模块,其中“学习导航”明确说明本节的学习目标;“知识与理论”借助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呈现与本节主题相关的生涯规划知识和技能,这是每节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层层递进的小模块。

因每节主题内容不同,这三个小模块的名称也各有差异;“体验与实践”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或与本节主题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能够深化在“知识与理论”模块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学以活用,并在体验中有所生成;“拓展资源”向学生或推荐与本节主题相关的书籍(如人物传记)、影片、网络资源,或提供科学的、易于操作的心理测验工具;“我的成长故事”与每单元主题相一致,设计成蓝框白底,意指学生可以自主书写发展“蓝图”(blueprint)。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单元学习后,要求学生写出高一生涯初规划,这个“生涯初规划”贯穿整个课堂学习,学生可基于后续各单元的学习对这一“初规划”进行反思、修改、补充,不断调整和完善,使之更符合自己的发展需要。

这些可以记录在各单元最后的“我的成长故事”中。

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对各单元的“我的成长故事”进行汇总,写出个人生涯成长分析报告。

希望学生基于所学所得,科学规划高二生涯发展。

(二)课时安排

高一生涯规划课每学期11课时,一学年共22课时。

《高一生涯规划》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共计20小节。

建议每节内容一个课时,每学期最后一个课时均对本学期的生涯规划进行总结和提升。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及各学校的课程时数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在学期中的任何阶段进行生涯成长小结,也可以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小结。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或假期时间设置活动课或体验课,如高一第一学期后的寒假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者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体验学校内不同岗位上的教职员工的职业角色等。

附:

《高一生涯规划》各单元内容及课时安排

 

《高一生涯规划》各单元内容及课时安排一览表

单元专题

小节主题

课时安排

单元1

高一:

生涯发展新起点

走进我的高中

1课时

初识生涯规划

1课时

生涯初规划

1课时

单元2

遇见独特的自我

我是谁

1课时

我的兴趣和价值观

1课时

天生我材必有用

1课时

单元3

学习促发展

目标引领成长

1课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课时

科学学习,提升学习力

1课时

单元4

科学自我管理

情绪管理

1课时

时间与任务管理

1课时

生涯管理

1课时

单元5

他人与社会

我的父母,我的家

1课时

我的师友,我的班

1课时

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恋”

1课时

我的社会大舞台

1课时

单元6

健康与积极发展

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1课时

敬畏生命,创造精彩

1课时

科学规划,积极发展

1课时

单元7

终点:

新的起点

1课时

(三)课程实施建议

生涯规划课的学习主体是学生,任课老师是实施课程、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执行人。

课程实施是指教师不仅从宏观上知晓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前提依据,知晓生涯规划课程目标和理念,而且从微观上能够准备和实施教学,保障课程实施效果。

简言之,课程实施是任课老师从理论掌握到教学实务操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包括:

(1)熟悉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要能够参与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从国家政策层面、学校育人层面、学生发展层面深刻领会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的依据和意义。

教师要研究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学生素养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究生涯规划课程的教与学的模式,深化校本课程。

(2)熟练把握课程内容。

生涯规划课程不局限于特定的形式,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解决与积极发展结合。

生涯规划课程在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以及学校课程整合及选课走班等课程形式的变化。

教师一方面自己要掌握生涯规划的知识、技能,能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具有生涯管理和监控能力,同时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组织教学。

(3)课前导学设计。

教师要集体合作备课和设计教案。

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该课程实践性、生成性、体验性强,学生在课前预读中往往很难发现完整的知识点。

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来发现和提出问题。

(4)教学渗透与资源积累。

教师要将生涯规划课程拓展与渗透到学科教学、学生社会实践中去,这不仅有助于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更有助于累积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素材,或者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

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积极的教育资源,包括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等,并把这些资源融入生涯规划的教学与实践中。

(5)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讨论和实践环境,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邀请式问题解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与课程中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调整课程的内容或课时要求;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生涯规划时,基于案例提出问题,但又不局限于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够从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发现与生成问题,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规。

(6)提供及时的教学强化。

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为本,教师应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认可、表扬及其他形式的强化,这些强化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关注个人生涯,产生探索、规划个人生涯的意愿,培养适切的生涯态度。

阶段性目标实现后的及时强化有助于激励学生做出更有效的生涯规划。

(7)注意各主题之间的衔接与逻辑联系。

高一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设置在主题上层层递进,各单元及各小节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联系。

例如,第一单元的核心是促进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并进行初步的高一生涯规划;第二单元针对这个规划的个体性、独特性引出自我认知;第三单元承接生涯目标及自我认知提出自主学习与科学学习;第四单元基于制定目标、学习等引出情绪管理、时间与任务管理、生涯管理的重要作用;第五单元从生涯发展中他人(父母、老师、同学)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生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引导个体明确自己的生涯角色,培养社会责任感;第六单元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生涯发展的主体,必须要追求生命的健康,寻求意义,科学规划,积极发展。

第七单元再次回顾第一单元的生涯初规划目标,反思在学习过程的自我认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写出生涯成长的分析报告,以明鉴未来,做出高二生涯规划。

六、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考查课程目标达成程度或对课程研发过程、课程计划及课程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通常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等。

《生涯规划》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评估学生在生涯认知、生涯规划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评估学生在自我认识、目标制定、生涯管理、学习能力、情绪调节、积极发展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可以帮助授课教师不断完善、优化生涯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促进课程目标实现。

准确来说,是对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一)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兼有结果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涵盖了完整教学过程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是对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的动机、效果、过程等进行的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在生涯课程中的感悟、讨论、生涯报告书、个人分析报告、职业体验报告等来了解学生生涯规划的学习和实践状况。

同时也通过比较学生学习生涯规划课程的前后变化来评估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量化评价是指采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评估学生通过生涯规划课程学习在认知、态度、价值观、情绪、生涯管理能力、自我满意度、幸福感水平等方面的变化。

量化评价可以为课程与学生发展需要之间是否匹配提供最直接、最具操作性的参考;质性评估是采用开放性的问题,通过收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教师的课堂观察与评价、家长的评价、小组同学的评价等来评估学生对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解和认同,在学习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等。

质性评价有助于深入、系统地了解学生在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变化。

(三)多元评价

通过课程评价不仅促进指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促进教师的发展。

所以生涯规划课程评价包括对教师的和对学生的多维的、多主体的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课堂问题设置、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的艺术性和生动性、课程氛围方面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学校评价和教师自评。

2.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涯规划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是课程实施评价的核心。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知识、技能及其应用的评价,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等。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家长评价。

(1)知识和技能评价。

着重评估学生对生涯知识的了解和生涯规划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规划,重视学生成长档案的完成。

(2)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着重评估学生对自身生涯发展及个人生涯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生活、教育、职业等领域自主发展的态度和情感体验,评估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水平等。

七、补充说明

生涯规划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开放性讨论、体验和生成。

因此,在课程开设的形式、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活动设置、实践组织等方面,教师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可以依据本校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的实际情况,探索形成更具校本特色的课程实施与评价模式。

另外,生涯规划课程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课程之外,要融入学科教学。

学生也要能够在生活、学习中自觉规划,能够科学高效地学习与积极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