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578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51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最接近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拾级登梯.循阶而上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苏格拉底“产婆术”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强调启发性。

“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复习的重要性,“拾级登梯,循阶而上”说明应该循序渐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是知行统一原则。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

A、是教育的客体

B、是教育的主体

C、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

D、是认知的主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把学生既当成主体,又当成客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4.技术工人在拆卸机器时,一边操作一边思考,这一过程的思维活动主要是()。

A、创作思维

B、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技术工人在拆卸机器时,一边操作一边思考,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具体问题的。

属于动作思维。

5.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被称为()。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管理制度

D、行政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是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

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7.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了()。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启发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原则。

8.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之一是()。

A、铁制农具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宗教的产生

D、专门的脑力劳动者出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学校产生的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以及文字的产生等。

9.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

A、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的活动

B、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C、教育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

D、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0.班主任在与学生小红谈话时说:

“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成绩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但是你非常努力,如果你能注意改进一下学习方法,相信你的成绩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班主任对小红所用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结果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11.马卡连柯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了德育的()原则。

A、正面教育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C、导向性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体现了严格要求的德育原则.“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德育原则。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坚实基础

B、道德意志

C、重要环节

D、根本出发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3.提出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禄

C、夸美纽斯

D、董仲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14.中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应多选用()。

A、探究的方法

B、活动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讲授的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探究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

15.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情况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6.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凯洛夫《教育学》

B、赞可夫《教育与发展》

C、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17.有的学生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反映了其思维的()。

A、创造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

D、批判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的深度。

它集中地表现在是否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和进程。

一般说来,那些好学深思、不耻下问的学生,其思维是深刻的:

而那些不求甚解的学生,其思维则具有肤浅的不良品质。

18.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时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经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学生循着咳嗽声去张望,并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

19.为使教学活动有效地实施,教师上课前会对学生及教学过程进行初步的判断及评价。

这种评价类型是()。

A、绝对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教师课前对学生及教学过程进行初步的判断及评价就属于诊断性评价。

20.在我国,最早规定“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民国初期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明文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21.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就是要求()相互有机结合。

A、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

C、学校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

D、个别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

22.下列不属于狭义的教育者的是()。

A、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

B、专职教师

C、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

D、家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23.《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

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依法治教新时期的是()的颁布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人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5.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

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26.能鉴别考生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27.某学生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影响,这个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是()。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认知方式为场依存型的人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28.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转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

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29.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

A、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

B、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

C、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和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3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指导学生读书.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阅读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31.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而且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评的评价叫作()。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32.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康德

D、赫尔巴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1776年,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开创了教育学进入大学学术殿堂的先河。

3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达到“三好”标准

B、各门学科优良

C、特长的发展

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4.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这种主体的最高表现是()。

A、自主性

B、选择性

C、能动性

D、创造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其中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35.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和拉伊

B、狄尔泰

C、斯普朗格

D、杜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36.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在感觉记忆阶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方法是()。

A、吸引学生的注意

B、为复述留有时间

C、帮助学生进行精细加工

D、经常安排练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注意是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

37.智力的性别差异研究成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38.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常模参照评价。

3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40.对教师而言.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是()。

A、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

B、备课、上课、评价、课后辅导

C、预习、上课、巩固、练习

D、预习、联想、系统、练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二、多选题

1.学校产生一般要具备的条件有()。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B、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

C、脑、体劳动的分离

D、教育经验的积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

2.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包括()。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

【解析】: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包括:

再认、回忆。

A选项是大脑得到知识的过程.B选项是大脑巩固知识的过程。

3.课外活动的全面开展,有利于()。

A、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B、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C、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D、促进学生社会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地及时获得各种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4.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D、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5.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它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四种具体方式。

6.现场教学能够提供给学生直接知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理论联系实际有重要作用,组织现场教学应做到()。

A、教师承担拟定活动计划的工作

B、不必进行理论升华

C、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准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D、总结方式可以是教师讲解,也可以是分组座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现场教学的要求包括:

(1)教学目的要明确。

(2)准备要充分。

(3)重视现场指导。

(4)及时总结。

其中,教师需要制定现场活动的计划,引导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是把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过程。

教师要做好现场指导工作,现场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准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最后的总结可以在现场也可以在校内进行,总结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讲解.也可以采取学生座谈的形式。

7.《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

A、学校、家庭、社会各尽其责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D、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8.下列对“发现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布鲁纳为“发现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B、“发现法”一般只用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情景中

C、“发现法”可完全替代传统的讲授法

D、布鲁纳提出,学生掌握科学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D

【解析】: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法,他认为学生掌握科学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发现法虽有一定的优点,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必须同其他方法结合一起使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法。

发现法适合于那些能引出多种假设、原理.能明确展开的数理学科,并不是对所有学科都有效。

9.下列教师行为,能表明其履行了教师义务的是()。

A、召开考风考纪主题班会

B、批评了班级中打架斗殴的学生

C、利用暑期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D、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

10.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是()。

A、角色认知阶段。

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知和与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知

B、角色认同阶段。

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C、角色信念阶段。

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心理需要

D、角色成熟阶段。

角色承担者会承担多个角色.并提出角色行为要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教师角色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

(2)角色认同阶段:

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3)角色信念阶段:

信念是个体确信并愿意以之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认识。

信念在教师职业中的表现就是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11.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情境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2.下列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A、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

D、九年义务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故选项D错误。

13.国家在教师队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