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26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染事件Word文件下载.docx

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和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了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混入到米糠油中。

随着这种有毒的米糠油在各地销售,造成了大批人中毒。

患者一开始只是眼皮发肿、手心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随后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严重时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有的医治无效而死亡。

这种病来势凶猛,患者很快达到13000人。

用这种米糠油中的黑油饲喂家禽,致使几十万只鸡死亡。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国吉林、黑龙江,中国油吉化双苯厂爆炸导致硝基苯泄漏。

太湖蓝藻污染事件:

2007年5月29日~6月3日,中国江苏无锡,太湖蓝藻因全球变暖集中爆发使水体发臭。

自来水事件:

2008年3月22日,美国科罗拉多州,自来水受沙门氏菌污染,57人染病,100多人疑似染病。

多瑙河氯化物事件:

2000年1月31日,罗马尼亚奥拉迪亚镇,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河段80%鱼类完全灭绝。

这是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欧洲最大的环境灾难。

腹泻事件:

1993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沃尔基市,供水系统遭到农场动物粪便中寄生虫污染,40万人受感染。

瓦尔德斯号事件:

1989年3月24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在威廉王子湾搁浅,3.7万吨原油泄漏,污染沿岸海岸线几百公里,导致当地鲑鱼和鲱鱼资源基于灭绝。

北海海豹死亡事件:

1988~1999年,中国北海沿岸,工厂排放大量废水污染体,污染物多氯联苯导致海洋动物免疫力下降,截至1989年底死亡海豹17000头。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

1986年4月27日,前苏联不里皮亚特河畔,大量辐射性物质外泄,10年来,该事故造成仅乌克兰16.7万人死亡,320万人(95万儿童)受到侵害。

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因操作不当致使45吨甲基异氰酸酯外泄,以每小时5000米蔓延,近20000人死亡,20多万人受害,50000人失明,数千头牲畜死亡,污染面积达40平方公里。

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等器官的疾病时,病人需先服用“钡餐”,其主要成分是BaSO4.

完全用天然材料制成的胶粘剂是糨糊、骨胶

大家还有吗?

挺急的,明天考试了,谢谢了加入人人网,找回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加入人人网

分享

返回分享首页»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

来源:

张艳茹的日志

1、加碘食盐的使用。

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

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2、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

草酸钙是人体内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 

 

,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

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

从医学的观点看:

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同时混合食用,会生成草酸钙的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他们的营养成分。

3、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

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

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

(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

(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

4、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5、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

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

6、海水中为何出现“赤潮”。

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是赤潮。

大量涌进海洋中的废水、废渣以及经大气交换进入海洋的物质中,有些含有氮、磷等元素,属于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

因此浮游生物大量急剧繁殖,就使大海穿上了“红装”。

为了预防海洋赤潮现象,应该控制含氮、磷等废物,例如含磷洗衣粉的废水等向海洋中排放,以保持海洋中的生态平衡。

7、食物的酸碱性。

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

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

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则都是碱性食物。

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水平有密切关系。

在体液酸碱度允许的范围内,酸性偏高者智商较低,碱性偏高则智商较高。

8、食物中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无机化学防腐剂中很重要的一位成员。

二氧化硫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在罗马时代用做酒器的消毒。

后来,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如制造果干、果脯时的熏硫;

制成二氧化硫缓释剂,用于葡萄等水果的保鲜贮藏等。

二氧化硫在食品中可显示多种技术效果,一般称它为漂白剂,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有色物质作用对食品进行漂白。

另一方面二氧化硫具有还原作用,可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性褐变。

总之,由于二氧化硫的应用可使果干、果脯等具有美好的外观,所以有人称它为化妆品性的添加剂。

二氧化硫在发挥“化妆性”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许多非化妆作用,如防腐、抗氧化等,这对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质量都是很必要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二氧化硫对人体是无害的,但自Baker等人在1981年发现亚硫酸盐可以诱使一部分哮喘病人哮喘复发后,人们重新审视二氧化硫的安全性。

经长期毒理性研究,人们认为:

亚硫酸盐制剂在当前的使用剂量下对多数人是无明显危害的。

还有两点应该说明的是:

食物中的亚硫酸盐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引起过敏,即使是很敏感的亚硫酸盐过敏者,也不是对所有用亚硫酸盐处理过的食品均过敏,从这一点讲,二氧化硫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防腐剂。

9、食盐为什么会潮解?

如何使其不潮解?

于食盐中常含有氯化镁。

氯化镁在空气中有潮解现象。

为了防止食盐的潮解一般可将食盐放在锅中干炒。

由于氯化镁在高温下水解完全生成氧化镁(MgO),失去潮解性。

或将食盐进行提纯,纯的氯化钠在空气中没有潮解现象。

10、水垢的形成。

水中溶解有碳酸氢钙,一点也看不出来。

但当把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放到锅中烧时,碳酸氢钙在受热后,逐淅分解,又转变为原来的二氧化碳、水以及碳酸钙。

这些含有碳酸钙的开水到在茶壶或者热水瓶内,碳酸钙就逐渐深入瓶底或附结在内壁上,时间一长,碳酸钙结起,就成了“茶垢”。

那么,为什么盐酸能除掉碳酸钙呢?

这又是一个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氯化钙的新物质。

氯化钙能够溶解在水中,所以只要用水一洗就没有了。

这样一来,“茶垢”就除掉了。

用盐酸除“茶垢”。

可得注意:

首先,不要直接用手去抹,最好用根铜丝缠着布条来擦洗,其次,盐酸要配得稀一点,不能太浓,而且还不能太多,因为盐酸有腐蚀性。

除掉“茶垢”后,要用水认认真真地冲洗几遍,才能把盐酸除去;

或者在茶壶里盛些水,放上几只铁钉,过几天,那些残存的盐酸就没有了。

11、为什么酒越陈越香?

一般普通的酒,为什么埋藏了几年就变为美酒呢?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CH3COOC2H5(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

上述反应虽为可逆反应,反应速度较慢,但时间越长,也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因此酒越陈越香。

12、铅笔的标号是怎么分的?

铅笔的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

“H”即英文“Hard”(硬)的词头,代表粘土,用以表示铅笔芯的硬度。

“H”前面的数字越大(如6H),铅笔芯就越硬,也即笔芯中与石墨混合的粘土比例越大,写出的字越不明显,常用来复写。

“B”是英文“Black”(黑)的词头,代表石墨,用以表示铅笔芯质软的情和写字的明显程度。

以“6B”为最软,字迹最黑,常用以绘画,普通铅笔标号则一般为“HB”。

考试时用来涂答题卡的铅笔标号一般为“2B”。

13、俗话说:

“良药苦口”,有什么根据?

许多中药中含有某些味道很苦的有效成分,如黄连含黄连碱,麻黄含麻黄碱等,因此才有“良药苦口”的俗语。

14、不慎打碎体温计,如何处理?

体温计里装的一般是水银,不慎打碎体温计,水银外漏,洒落的水银就会散布到地面上,空气中,引起环境污染,继而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体温计打碎后,应妥善处理洒落的水银,可先用吸管吸取颗粒较大的水银,后在剩余水银的细粒上撒些硫磺粉末,水银和硫磺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硫化汞,减少了危害。

15、为什么不能用茶水服药?

服药通常是用温开水送服的,为何不能用茶水呢?

茶水中含鞣酸,它会和药物中的多种成分发生作用,从而使药效降低以至失效,如贫血病人服用铁剂会同鞣酸反应生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鞣酸铁。

16、为什么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

抗菌素药类大部分是胺类化合物,人空腹服用后药物易被胃中胃酸分解,既降低药效,又对胃壁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

而饭后服用药物,由于胃酸被食物冲淡,药物就不会被胃酸分解,因此抗菌素药物一般在饭后服用。

17、绘制装饰图案用的“金粉”、“银粉”是用什么做的?

“金粉”是用黄铜(铜锌合金)制成的。

将黄铜片和少量润滑剂经过碾碎和抛光就制成“金粉”,“金粉”广泛用于油漆和油墨中。

“银粉”是用价格便宜且和银一样有银白色光泽的铝制成的,铝粉质量轻,在空气中很稳定,反射光能力强。

制铝粉有两种方法:

一种将纯铝薄片同少量润滑剂混合后用机械碾碎;

另一种是将纯铝加热熔融成液体,后喷雾成微细的铝粉。

18、灯泡用久了发黑,因为钨丝发热蒸发遇冷灯泡壁;

铝锅用久变黑,是因为水里的铁盐置换了铝;

没擦干的小刀在火上烘表面变蓝,因为铁和水化合生成四氧化三铁。

19、男子剃须时,可用牙膏代替肥皂,由于牙膏不含游离碱,不仅对皮肤无刺激,而且泡沫丰富,气味清香,使人有清凉舒爽之感。

20、自来水刚煮沸就关火对健康不利,煮沸3-5分钟再熄火,烧出来的开水亚硝酸盐和氯化物等有毒物质含量都处于最低值,最适合饮用

源地址:

张艳茹的日志|分享0|浏览25

评论|分享|赞|举报

∙TA的分享评论

∙全站评论

显示更多»

防空防灾常识

www.anhui.cc2012-04-1810:

23来源:

拂晓报点击:

1521次大中小

核心提示:

化学武器化学武器是把有毒物质(即毒剂)装入弹药里,用爆炸、喷洒或发烟的形式施放出来,依靠毒剂使人、畜中毒而造成杀伤。

化学武器有很.....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把有毒物质(即毒剂)装入弹药里,用爆炸、喷洒或发烟的形式施放出来,依靠毒剂使人、畜中毒而造成杀伤。

化学武器有很多种,例如装有毒剂的化学地雷、火箭弹、航弹、导弹、航空布洒器等。

化学武器和常规武器不同。

常规武器依靠炸药爆炸和弹丸弹片造成杀伤。

化学武器以杀伤有生力量为主,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历史的天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伊伯尔地区的里尔相持数月。

为了改变这种态势,德国最高统帅根据著名的德国化学家哈柏教授的建议,使用工厂库存的液氯作为突破防御工事、夺取敌方阵地的武器。

1915年4月25日下午,德军发起突袭,工兵联队利用适宜的风向,将预先装填在3万个吹放钢瓶中的130吨氯气(窒息性毒剂)向英法联军阵地施放。

氯气形成的黄绿色云团,以每秒2~3米的速度由德军前沿向英法联军阵地漂移,6~8千米的战线几乎全被毒剂云团笼罩着,传播纵深达10~15千米。

当浓密的黄绿色云团吹到阵地时,毫无准备的英法联军一片混乱,大部分士兵逃出堑壕,逃离战场。

德军利用化学攻击的效果,在毒剂云团后面跟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一举突破了英法联军阵地。

后根据官方统计,这次袭击,英法联军共有15000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5000人被俘。

德军方面,由于自身防护能力差,占领阵地比较迅速,也有数千人中毒。

伊伯尔毒气战开创了现代战争中大规模使用毒剂的先例。

化学常识及趣味化学

中毒后要及时处理

一般食品污染事件是吃进污染食品的人同时或先后发病,虽然表现可有所区别,对不能判别是否中毒或出现不适不知该怎样处理时可拨电话向当地中毒控制中心获取帮助,那里的专家会免费提供中毒预防和急救的指导和帮助,也提供特效解毒药物和毒物检测服务。

多数情况下可以在中毒控制中心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催吐、服用有吸附性的药物、休息等措施自己或通过亲友的帮助在家中就能处理,严重时专家也会指导你到专业单位处理。

指纹检查

原理:

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

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

用品:

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碘。

实验步骤:

1.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

把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3.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制取氢气的一些新方法课程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研究出一些制取氢的新方法,我国科学家也试验出一些制取氢的新方法,现在把这些新方法的一部分介绍如下:

瓷跟水反应制取氢气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在300℃下,使陶瓷跟水反应制得了氢。

他们在氩和氮的气流中,将炭的镍铁氧体(CNF)加热到300℃,然后用注射针头向CNF上注水,使水跟热的CNF接触,就制得氢。

由于在水分解后CNF又回到了非活性状态,因而铁氧体能反复使用。

在每一次反应中,平均每克CNF能产生2立方厘米~3立方厘米的氢气。

从微生物中提取的酶制氢气葡萄糖脱氧酶。

美国橡树岑国家实验室从热原体乳酸菌中提取葡萄糖脱氧酶。

热原体乳酸菌首先是在美国矿井中的低温干馏煤渣中发现的。

葡萄糖脱氧酶在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的帮助下,能从葡萄糖中提取氢。

在制取氢的过程中,NADP从葡萄糖中剥取一个氢原子,使剩余物质变成氢原子溶液。

从细菌制取氢气许多原始的低等生物在其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也可放出氢气。

例如,许多细菌可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氢气。

日本已发现一种名为“红极毛杆菌”的细菌,就是制氢的能手。

在玻璃器皿里,以淀粉作原料,掺入一些其他营养素制成培养液,就可以培养出这种细菌。

每消耗5毫米淀粉营养液,就可以产生出25毫升的氢气。

用绿藻生产氢气

科学家们已发现一种新方法,使绿藻按要求生产氢气。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科学家说,绿藻属于人类已知的最古老植物之一,通过进化形成了能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本领。

当绿藻生活在平常的空气和阳光中时,它像其他植物一样具有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植物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化学物质。

然而当绿藻缺少硫这种关键性的营养成分,并且被置于无氧环境中时,绿藻就会回到另一种生存方式中以便存活下来,在这种情况下,绿藻就会产生氢气。

科学家介绍,1升绿藻培养液每小时可以产生出3毫升氢气,但研究人员认为,绿藻生产氢气的效率至少可以提高100倍。

人工降雪

 

自古以来,老天爷一直是高兴下雪就下雪,不高兴就不下。

有没有办法使老天爷根据人类的需要,让它下雪就下雪呢?

办法是有的,这就是人工降雪。

天上的水汽要变成雨雪降下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必须有一定的水汽饱和度(主要与温度有关),另一个是必须有凝结核。

因此,人工降雪首先必须天空里有云,没有云就象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下不了雪。

能下雪的云,棸0℃以下的“冷云”。

在冷云里,既有水汽凝结的小水滴,也有水汽凝华的小雪晶。

但它们都很小很轻,倘若不存在继续生长的条件,它们只能象烟雾尘埃一样悬浮在空中,很难落下来。

我们在冬天里经常能看到大块大块的云彩,就是不见雪花飘下来,因为组成这些云彩的雪晶太小,克服不了空气的浮力,降水能力很差。

如果在云层里喷撒一些微粒物质,促进雪晶很快地增长到能够克服空气的浮力降落下来,这就是人工降雪的功劳。

喷撒什么物质能够促使雪晶很快增长呢?

早期,人们各显神通采用过许多有趣的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有:

在地面上纵火燃烧,把大量烟尘放到天空里;

用大炮袭击云层;

利用风筝高飞云中,然后在风筝上通电,闪放电花;

乘坐飞机钻进云层喷洒液态水滴和尘埃微粒。

但是,这些方法的效果都很不理想。

直到1946年,人们才发现把很小的干冰微粒投入冷云里,能形成数以百万计的雪晶。

当年1l月3日,有人在飞机上把干冰碎粒撒到温度为-20℃的高积云顶部,结果发现雪从这块云层中降落下来。

这里所说的干冰不是由水冻结的冰,而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很象冬天压结实的雪块。

干冰的温度很低,在-78.5℃以下。

把干冰晶体象天女散花似地喷撒在冷云里,每一颗二氧化碳晶体都成为一个剧冷中心,促使冷云里的水汽、小水滴和小雪晶很快地集结在它的周围,凝华成较大的雪花降落下来。

怎样把这些凝结核散布到云层中呢?

现代人大多使用大炮,把化学药品装在炮弹里,然后用大炮发射到云层里去的。

不过这种方法喷撒不均匀,药品浪费较大,增加了人工降雪的成本。

还有人把它们装在土火箭里,让火箭飞到云里去喷撒。

农药污染食物中毒的表现 

人们进食残留有农药的食物后是否会出现中毒症状及出现症状的轻重程度要依农药的种类及进入体内农药的量来定。

并不是所有农药污染的食品都引起中毒,如果污染较轻,人吃入的量较小时可不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往往有头痛、头昏、无力、恶心、精神差等一般性表现,当农药污染较重,进入体内的农药量较多时可出现明显的不适,如乏力、呕吐、腹泻、肌颤、心慌等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等表现,可引起死亡。

中毒的表现也依赖于毒物的种类,残留农药引起中毒的主要品种有:

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拌磷、氧化乐果、呋喃丹等。

人味污染 

人体的代谢产物共有400多种物质。

由呼气排出的有149种,尿中有229 种,粪便中有196种,汗 中有151种,通过皮肤排出的271种,等等。

排出物中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烃、丙酮、苯、甲烷、醛等。

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污染物会迅速扩散,感觉不出什么味儿。

若房间、车船舱人多,通风不良,就会“人味”十足。

如何清除蔬菜上的残余农药 

家庭中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有以下几种:

浸泡水洗法:

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

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它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基础方法。

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金针菜、韭菜花、生菜、小白菜等。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

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

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去皮法:

蔬菜瓜果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所以削去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箩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

处理时要防止去过皮的蔬菜瓜果混放,再次污染。

储存法:

农药在环境中随时间能够缓慢的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较少农药残留量。

适用于苹果、猕猴桃、冬瓜等不易腐烂的种类。

一般存放15天以上。

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消皮的水果。

加热法: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

所以对一些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

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

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什么是矿物

 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

比如建造房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随身佩带的宝石,日常食用的食盐,都来自于矿物。

什么是矿物呢?

 只有具备以下条件的物质才能称为矿物:

 1)矿物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比如火山作用。

它们可以是固态(如石英、金刚石)、液态(如自然汞)、气态(如火山喷气中的水蒸气)或胶态(如蛋白石)。

  2)矿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

如金刚石成分为单质碳(C),石英为二氧化硅(SiO2),但天然矿物成分并不是完全纯的,常含有少量杂质。

  3)矿物还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它们的原子呈规律的排列。

如石英的晶体排列是硅离子的四个角顶各连着一个氧离子形成四面体,这些四面体彼此以角顶相连在三维空间形成架状结构。

  如果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固态矿物都有一定的形态。

如金刚石形成八面体状,石英常形成柱状,柱面上常有横纹。

当没有生长空间时,它们的固有形态就不能表现出来。

  4)矿物具有较为稳定的物理性质。

如方铅矿呈钢灰色,很亮的金属光泽,不透明,它的粉末(条痕)为黑色,较软(可被小刀划动)。

石墨粉里“飞”出金刚石 

提起钻石,人们就会联想到光彩夺目、闪烁耀眼的情景,它随着拥有者的活动而光芒四射。

但因它的昂贵价格,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却步。

尽管如此,人们对钻石还是很向往的。

你知道钻石是什么吗?

它的化学成分是碳(C),天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