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677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docx

辽宁省抚顺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试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这位历史人物曾经写过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联合国在1987年把这位历史人物所领导的虎门销烟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他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这位人物是:

A.关天培B.陈化成C.林则徐D.琦善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鸦片流毒,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林则徐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马克思说:

“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获得“更多的好处”指的是

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3.鲁迅回顾历史说:

“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于是开始了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不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抓住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是解题的关键,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放思想文化。

学生还需掌握近代化的探索是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

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船官兵壮烈绚国的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

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B.郑成功C.李秀成D.邓世昌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视死如归,撞向日舰吉野,壮烈牺牲。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有公足壮海军威”是解题的关键,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视死如归,撞向日舰吉野,壮烈牺牲。

5.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改订条约》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6.近代史上有一位清朝皇帝,他“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他是谁?

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不甘做亡国之君、变法”是解题的关键,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

7.很多同学都看过反映清朝宫廷是是非非的古装剧,皇帝、格格等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印象。

那么最终使“皇帝”退出历史舞台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黄花岗起义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最终使“皇帝”退出历史舞台。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8.中网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也是辛亥革命重要成果。

它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临时大总统宣言》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也是辛亥革命重要成果,它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还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价值的蓝本。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也是辛亥革命重要成果”是解题的关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9.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是基础题。

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后期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10.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④为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故选A。

考点:

五四运动的口号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口号的识记,属于基础识记题,难度不大。

11.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表达应该是: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D.改革开放的窗口

【答案】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下列各图是毛泽东在近代不同时期的几幅图片,其中与“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有关的图片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败后,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3.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党”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一大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古田会议,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党”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古田会议。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4.1936年,张学艮、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一二·九”运动D.八一三事变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艮、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B项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一二·九”运动发生在1935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在1937年。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5.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是

A.九一八事变B.柳条湖事件,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爆发。

七七事变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6.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役。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7.下面是四部电影的宣传厕,这四部电影集中反映了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是: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民国时期

【答案】A

【解析】依据掌握的这是及常识可知:

《鸡毛信》、《小兵张嘎》、《举起手来》反映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地道战》反映的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以地道战为主要战场的抗日故事,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题干四部电影信息是解题的关键,《鸡毛信》、《小兵张嘎》、《举起手来》反映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地道战》反映的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以地道战为主要战场的抗日故事。

18.以下大会战中,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是

A.长沙会战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打破了日军妄想“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9.日本帝国主义被迫无条件投降是

A.1945年8月14日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3日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标志抗日战争结束。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0.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华侨的支持B.全民族的抗战

C.国际友人的帮助D.美苏两国的援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相关史实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涮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全民族的抗战。

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

21.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后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大别山后D.陕甘宁解放区后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

A.毛泽东等转战陕北B.百万雄狮过大江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挺进大西南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突破黄河天险,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3.“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人的一种救国梦。

下列人物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梦想的是

A.谭嗣同B.林则徐C.陈独秀D.张謇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为挽回中国利益,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在江苏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实业救国”是解题的关键,张謇为挽回中国利益,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梦想。

24.有“百日维新成果”“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之称后“改称北京大学”的是

A.复旦大学B.京师大学堂C.清华大学D.南开大学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但是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下,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后改为北京大学,这是中国近代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5.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等爱国青年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围歌》的是

A.《松花江上》B.《义勇军进行曲》C.《游击队之歌》D.《黄河大合唱》

【答案】B

..................

二、列举题(本题3道小题.26题4分;27题3分;28题3分,共10分)

26.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战争。

【答案】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成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

27.列举北伐的主要对象。

【答案】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方的对象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8.列举战略大决战时期的三大战役。

【答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8年9月—1949年1月国共双方进行战略大决战,战略大决战时期的三大战役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识图释图题(本题2道小题,29题12分;30题18分。

共30分)

29.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l)请写出图三、图四历史人物的姓名。

(2)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3)结合上述图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你能得到那些启示?

【答案】

(1)孙中山、陈独秀

(2)图一洋务运动、图二戊戌变法、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

(3)学习前辈的勇于探索精神、变革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学习前辈勇于寻求富国、救国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只要答出其中一条,或其它内容只要符合题意且合理既可给分)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图三人物是孙中山,图四人物是陈独秀;

(2)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60---90年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图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戊戌变法;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5年陈独秀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3)开放性题目,学习前辈的勇于探索精神、变革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学习前辈勇于寻求富国、救国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30.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问题:

(l)图一是红军长征示意图,写出A、B、C、D、E地点的名称。

(2)红军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克服了千难万险,创造了众多人间奇迹,留下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写出发生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三例。

(3)写出图二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4)说一说红军在长征过程中表现了怎样的伟大精神?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

【答案】

(1)A.瑞金B.遵义C.泸定桥D.会宁E吴起镇

(2)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等

(3)在图二的地方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不怕牺牲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胜利拼搏精神等;好好学习为振兴中华做好准备(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B、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红军飞夺泸定桥,1936年10月红军甘肃会宁会师;1935年10月红军吴起镇会师;A.瑞金B.遵义C.泸定桥D.会宁E吴起镇;

(2)依据所学可知,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等;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二是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1月在此处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开放性题目,不怕牺牲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胜利拼搏精神等;第二问开放性题目,好好学习为振兴中华做好准备。

四、材料解析题(本题2道小题.31题10分;32IA13分。

共23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l)上述材料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

召开的地点?

(2)这次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谁当选了中共中央主席?

并把什么写入党章,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3)在这次大会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4)这次大会的召开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答案】

(1)中共七大;延安。

(2)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3)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可知,此次大会是中共七大;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七大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大会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3)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抱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谈论重庆谈判时说: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要和平、要团结的谣言。

他们连发三封电报给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条件都要由我们提出。

……我们的任务就是坚持这个协定,要国民党兑现,继续争取和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叫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表面理由是什么?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面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同共产党作出了什么决定?

为什么?

(3)重庆谈判的结果如何?

(4)《双十协定》达成后落实情况怎样?

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

【答案】

(1)表面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大计。

真实目的是为内战准备充足的时间,借和谈之机部署内战,欺骗人民

(2)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因为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去谈判,可以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符合题意即可)

(3)经过43天的谈判,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4)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影响: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可知,蒋介石表面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大计;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蒋介石真实目的是为内战准备充足的时间,借和谈之机部署内战,欺骗人民;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同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因为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去谈判,可以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依据所学可知,经过43天的谈判,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开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五、读史有感(1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

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人。

后来他俩见面时,向井杀了106个人,野田杀了105人。

但难以确定的是谁先杀满100人,于是决定继续比赛,看谁先杀满150人。

材料二:

报纸刊登日军杀人比赛图以及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图片

请回答:

(1)这三幅图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什么历史事件的情景?

(2)这次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有多少中国人丧生?

(3)看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

(4)日本侵华期间,在我们家乡抚顺制造了什么惨案?

(5)图片日本人的做法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然而今天日本国内一些人极力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他们称南京大屠杀为“二十一世纪最大谎言”。

作为一名中学生,请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答案】

(1)南京大屠杀。

(2)1937年;三十万人以上。

(3)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4)平顶山惨案。

(5)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这三幅图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制造的南京大屠杀;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日本屠杀中国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

(3)开放性题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4)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侵华期间,在我们家乡抚顺制造了平顶山惨案;

(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日本要正视历史,放弃军国主义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