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281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格式.docx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把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Cu2++2Na=Cu+2Na+

B.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

OH—+HCO3—=CO2↑+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

CaCO3+2H+=Ca2++CO2↑+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

2Fe2++Cl2=2Fe3++2Cl—

5、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A.Na2CO3 

B.Na2O 

C.NaOH 

D.Na2O2

6、向1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图示两种情况,则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考虑CO2的溶解)( 

A.曲线A表明M中的溶质为NaOH、Na2CO3

B.曲线B表明M中NaHCO3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D.由A.B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3:

10

7、对于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硫酸铜作氧化剂

B.SO

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

C.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3∶7

D.1mol硫酸铜可以氧化

mol的硫

8、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两种盐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情况下,Na2CO3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情况下产生的二氧化 

碳体积相等。

C.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消耗盐酸体积的2倍

D.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而加入Na2CO3溶液中也会产生白色沉。

9、菜谱中记载:

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

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三价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价砷在维生素C作用下发生了还原反应 

B.“两者同食”发生的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可以推测砒霜中所含的砷元素化合价为+5

10、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L水;

②3.01×

1023个氯化氢分子;

③13.6g硫化氢气体;

④0.2 

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体积:

①③②④B.密度:

④①③②C.质量:

①④③②D.氢原子数:

②④③①

1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①CH4(g)+4NO2(g)

4NO(g)+CO2(g)+2H2O(g) 

ΔH=-574kJ·

②CH4(g)+4NO(g)

2N2(g)+CO2(g)+2H2O(g) 

ΔH=-1160kJ·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kJ

B.由反应①可推知:

CH4(g)+4NO2(g)

4NO(g)+CO2(g)+2H2O(l)ΔH<

-574kJ·

C.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D.反应②中当4.48LCH4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mol

12、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其实质相同的是(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3、实验室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反应制备NH3,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

制备NH3 

B、装置乙:

干燥NH3 

C、装置丙:

收集NH3 

D、装置丁:

吸收多余NH3

14、下列关于硅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硅酸盐中的阴离子都是SiO

B.硅酸盐都难溶于水

C.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说明硅酸盐就是由各种氧化物组成的

D.Na2SiO3是一种最简单的硅酸盐,其水溶液可用作黏合剂

15、已知反应:

AgF+Cl2+H2O→AgCl+AgClO3+HF+O2(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gClO3是氧化产物 

B.方程式的计量数依次为:

10,5,5,9,1,10,1

C.反应转移4mole-时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O2 

D.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质量比为9︰1

16、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25毫升的量筒,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测得气体体积为15毫升,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A、3:

2      B、1:

4      C、2:

3     D、3:

1

17、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水槽中是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

B.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酚酞),试管中是NH3,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C.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整个试管

D.若水槽中和试管中都是氯水,光照后可在试管中收集到氧气

18、amolFeS与bmolFe3O4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只产生NO气体。

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是Fe(NO3)3和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为( 

B.(a+3b)mol 

C.

D.(cV-3a-9b)mol

19、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H4)2Fe(SO4)2•6H2O晶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l-、NO3- 

B.Na+、Mg2+、Cl-、SO42-

C.K+、Ba2+、OH-、I- 

D.Cu2+、CO32-、Br-、ClO-

20、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MnO4-→MnO2 

B.Cl-→Cl 

C.H2S→SO2 

D.Fe2+→Fe

21、下列气体与液体的组合,能用于喷泉实验的是( 

A.Cl2;

饱和NaCl溶液 

B.NO;

H2O

C.HCl;

AgNO3溶液 

D.CO2;

饱和NaHCO3溶液

22、在标准状况下,将A气体(不与水反应,摩尔质量是Mg·

mol-1)VL溶于0.5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ag·

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1)

B.

D.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工业中涉及的3步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B.由反应:

H2S+Cl2==S↓+2HCl可知,还原性:

Cl2>

C.如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中的SO2,只能生成一种盐

D.常温下,铝质容器或铁质容器可储运浓硫酸和浓硝酸

24、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

Na+、NH4+、Mg2+、Al3+、SO42-、NO3-、C

l-。

某同学收集了

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

3NO3-+8Al+5OH-+2H2O

3NH3↑+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

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25、向50mL18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

二、填空题

26、 

Ⅰ.在稀硫酸中,KMnO4和H2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H2O2-2e-===2H++O2↑

还原反应:

MnO4-+8H++5e-===2Mn2++4H2O

(1)用单线桥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0.5molH2O2参加此反应,电子转移个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3.01×

1023个OH-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含电子的数目为_____,

与_____molNH3具有相同的质量。

(2)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的摩尔质量

是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8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_。

27、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向A室中充入H2和O2的混合气体,向B室中充

入3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1)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L;

(2)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2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氢气密度的______________倍;

(3)若将A室中H2与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_______刻度,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

28、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NH4+、Cl﹣、Ca2+、Ba2+、CO32﹣、

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气体;

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的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由第一份进行的实验推断该混合物是否一定含有Cl﹣ 

(2)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可知混合物中应含 

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3)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g沉淀的成份为 

.请计算形成该沉淀的原混合物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 

(4)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有Cl﹣,且n(K+)≥0.04mol

B.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Ca2+、K+、Cl﹣

C.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K+、Cl﹣

D.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SO42﹣,可能含有Ca2+、K+、Cl﹣.

29、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表: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9.7

11.6

10.3

11.1

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的是 

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

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 

(填序号)。

A.HCN 

B.HClO 

C.CH3COOH 

D.H2CO3

(2)有①100mL0.1mol/L碳酸氢钠 

②100mL0.1mol/L碳酸钠两种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

① 

②(填“>、<或=”,下同)。

(3)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来进行洗气和提纯。

①当15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标况下2.24L二氧化碳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表。

离子

Fe2+

Cu2+

Mg2+

7.6

5.2

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离子符号)先沉淀。

要使0.2mol/

L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沉淀较为完全(使铜离子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 

(Ksp[Cu(OH)2]=2×

10﹣20)

30、制备二氧化硫并研究其性质,如右图所示。

(1)A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31、若需要240mL1.0mol/L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

mL,应称量NaOH 

g,称量NaOH固体时,应该选用小烧杯装着药品进行称量。

(2)配制时,在下面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振荡

B.准确称量所需的NaCl的质量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固体溶解

C.将冷却后的NaCl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3)配制过程中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则溶液浓度将__________(填“偏低”或“不变”或

“偏高”),你将如何处理?

四、计算题

32、向50mL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得到14.51g白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HCl,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产生.

(1)求原混合物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

(2)求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高一资料介绍

高一上期中考部分

1.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

2.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

3.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两份

4.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

物理部分

1.高一物理运动学综合练习--基础

2.高一物理运动学综合练习--提升

3.高一物理牛顿定律综合练习--基础

4.高一物理牛顿定律综合练习--提升

数学部分

1.2018年数学必修二专项练习

2.2018年数学必修三专项练习

3.2018年数学必修四专项练习

4.2018年数学必修一能力提高卷

高一上期末考部分

1.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2.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必修一二

3.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必修一三

4.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必修一四

5..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

6.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

7.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

8.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

9.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

10.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

11.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

精选好题,欢迎下载,更多资料关注“欢乐的gg"

XX账号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参考答案

1、B

2、A

3、D

4、【答案】D

【解析】A项中钠先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再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

B项OH—+HCO3—=CO32—+H2O;

C项的醋酸属于弱酸,不能拆。

5、A

6、B

7、C

8、A

9、A

10、D

11、D

12、D

13、C

14、【答案】 D

【点拨】 只有很简单的硅酸盐中的阴离子才是SiO

,A错;

硅酸钠可溶于水,B错;

硅酸盐可以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但硅酸盐并不是以简单氧化物形式存在的,C错。

15、C

16、C

17、C

18、A

19、B

20、D

21、【答案】C

【解析】A.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喷泉,A错误;

B.NO不溶于H2O,不能形成喷泉,B错误;

C.HCl极易与AgNO3溶液反应,导致压强瞬间降低,可以形成喷泉,C正确;

D.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喷泉,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明确喷泉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注意掌握形成喷泉的方法:

(1)减小烧瓶内压强:

①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

②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

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体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

(2)增大烧瓶外压强。

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

使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

例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

22、C

23、D

24、【答案】B

25、【考点】浓硫酸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族元素.

【分析】根据浓硫酸与铜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浓硫酸与铜反应时被还原的H2SO4为参加反应的浓硫酸的一半.

【解答】解: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理论上应是参加反应的硫酸的一半,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而铜与稀硫酸并不反应,因此,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一半,

则50mL18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为:

小于0.45mol.

故答案为:

【点评】量变会引起质变,同样的物质由于浓度不同,反应就不同.

26、Ⅰ

(1)

(2)6.02×

1023

Ⅱ.

(1)4.5mol 

3.01×

1024 

0.5mol

(2)64g/mol 

(3)4n/mol

27、

(1)6mol 

134.4 

(2)8.5 

(3)2 

1:

28、(8分)

(1)否,

(2)NH4+, 

0.8mol/L.

(3)BaCO3、BaSO4. 

n(CO32﹣)=0.04mol、n(SO42﹣)=0.02mol.

(4)A

29、

(1)CO32﹣(2分);

C(2分) 

(2)<(1分)

(3)①c(Na+)>c(HCO3–)>c(CO32–)>c(OH–)>c(H+)(2分) 

②Cu2+(1分);

6(2分)

30、

(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B中品红溶液褪色 

C中石蕊溶液变红

(3)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SO2+2OH−==SO32−+H2O

31、

(1)250mL,10.0g

(2)BCAFED(3)偏小 

重新配制溶液

32、【答案】

(1)原混和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0.05mol;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解析】

试题分析:

(1)14.51克白色沉淀是BaCO3和BaSO4混合物,BaSO4不溶于水与硝酸,BaCO3溶于硝酸,故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g为BaSO4的质量,可得BaCO3的质量为14.51g﹣4.66g=9.85g,根据n=

计算BaCO3和BaSO4的物质的量,Na2SO4的物质的量等同于BaSO4的物质的量,Na2CO3的物质的量等同于BaCO3的物质的量;

(2)发生反应Ba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