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829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13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3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3页
亲,该文档总共2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2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docx

湘教版高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5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结合实例,学会判断自然灾害。

(难点)

3.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

(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自然灾害的概念

阅读教材P2~P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灾害

(1)概念:

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

2.自然灾害

(1)概念:

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

①自然属性:

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②社会属性:

自然变异活动只有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正误判断:

(1)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6.7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

(  )

(2)2015年8月18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属于自然灾害。

(  )

(3)2016年1月24日暴风雪袭击美国致17人丧生,11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属于自然灾害。

(  )

【提示】 

(1)√ 地震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2)× 危险品仓库爆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3)√ 暴风雪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教材整理2 自然灾害的特点

阅读教材P4第2段~P8,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

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①分布范围很广。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①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且出现增加的趋势。

②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①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

①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②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危害具有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正误判断:

(1)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地震带附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

(  )

(2)在山区强降雨易引发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特点。

(  )

(3)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能确定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  )

【提示】 

(1)× 地震主要发生在两大地震带附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特征。

(2)× 强降雨易引发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3)× 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人们还不能确定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自然灾害的概念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12日以来,美国东部10余个州的气温持续升高,多个监测地点的气温突破了历年来的最高记录,12月13日下午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最高气温达到21.1℃,连日来的冬季“高温”天气也使华盛顿特区的樱花竞相开放。

探讨

美国12月份以来的高温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 属于。

冬季反常高温会危及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也会危及正常越冬的农作物生长。

探讨

如何判断自然灾害?

【提示】 自然灾害由自然变异引起,并危及到人类生存环境。

1.灾害、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都属于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如地震、风暴、海啸等;人为灾害是指以人为因素影响为主因的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改造程度的增强和影响范围的扩大,自然灾害的成因变得日益复杂。

一些灾害表现形式为自然灾害,但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如过量采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2.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区分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区分,首先从概念间的关系看,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是并列的关系,它们同属于灾害;其次从成因看,人为灾害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是可以预防和治理的,而自然灾害是自然变异引起的,是地理环境演化发展中的正常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再次从基本属性看,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为灾害只有社会属性。

3.自然变异与自然灾害的区别

定义

属性

衡量标准

关系

自然

变异

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单一的

自然属性

变异程度

或强度

自然变异是自然灾害发生的诱因,是必要和首要条件;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必要条件

自然

灾害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4.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必须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要看其是否由自然变异引起,如大气圈变异引起的龙卷风、台风灾害,水圈变异引起的海洋灾害等。

如果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不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则不属于自然灾害,如人为纵火、交通事故等,都不属于自然灾害。

二是要看其是否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即看其是否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如果自然变异现象没有对人类构成危害,如地震、火山等现象虽然是一种自然变异,若发生在月球等地外天体上或发生在无人区,就不能称其为自然灾害。

只有当自然变异现象造成的影响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

如:

事例

无人区火灾

煤气管道

泄漏爆炸

干旱引发印

尼森林火灾

从特

性上

自然属性

(致灾因素)

(变异强度)

社会属性

(承灾客体)

(承灾能力)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从概

念上

自然现象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台水下机器人2009年5月在萨摩亚群岛附近的一次水下探险活动中拍到了海底火山喷发的画面,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深的海底火山喷发,并且美国科学家于2009年12月17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地球物理学大会上公布了此次海底火山喷发的高清录像。

材料二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

(1)材料一、二中的火山喷发都属于(  )

A.自然灾害      B.人为灾害

C.致灾因子D.自然变异

(2)材料一、二中的火山喷发都是自然灾害吗?

为什么?

【解析】 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发生于海底,并没有对人类社会和资源造成危害,并不是一种自然灾害,而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这种自然变异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备了自然灾害的构成条件,两者中的火山喷发都是一种自然变异。

【答案】 

(1)D

(2)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不是自然灾害,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

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发生于海底,并没有对人类社会和资源造成危害,并不是自然灾害,而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这种自然变异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备了自然灾害的构成条件,属于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特点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的2016年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特点显示:

1月份南方地区遭受大范围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全国共19个省(市)遭受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发生频繁,震级高;江南华南遭遇罕见汛情,广东灾情相对突出。

探讨

材料中寒潮、雪灾和洪涝灾害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探讨

寒潮的到来常伴随着冷冻和雪灾,反映出自然灾害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

1.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区域性

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6.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7.自然灾害链类型

自然灾害链主要包括三类:

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并发灾害链。

例如:

(1)串发性灾害链:

(2)并发性灾害链:

(3)串发—并发灾害链:

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分布范围很广,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都有分布,频繁发生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2)多暴雨,暴雨洪涝在山区可能诱发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性。

(3)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治水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解析】 第

(1)题,水旱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区域性。

(2)题,山区的暴雨洪涝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联系性。

第(3)题,虽然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发生具有不可避免性,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日渐频繁,但又是可以减轻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必然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答案】 

(1)广泛 区域 

(2)滑坡 泥石流 联系 (3)不可避免 可减轻

 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

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

探讨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 呈逐年增加趋势。

探讨

图示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

【提示】 频繁性。

第一,明确柱状图的坐标。

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次数,柱状图表示每年的灾害次数。

第二,分别看“按照损害程度统计”、“按照涉及人数统计”和“按照死亡人数统计”的变化特点。

第三,总结得出世界自然灾害次数呈增加趋势,危害呈加重趋势。

3.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死亡人数(万人)

0.72

15.1

17.3

74.5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圈层。

火山爆发、地震:

________,水灾:

________,热带风暴:

________。

(2)影响灾情的因素包括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特征三个方面。

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明显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析】 根据每项灾害发生的地方确定属于哪一个圈层。

火山、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洪涝发生在水圈,热带风暴属于热带气旋,发生在大气圈。

灾情有差异与受灾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有关,致灾因子的强度对灾情影响最大。

【答案】 

(1)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2)致灾因子强度。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或过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月球上的火山爆发

B.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坠落

C.大桥设计不科学导致大桥垮塌

D.山洪冲毁道路和村庄

2.下列自然灾害中,主要由自然变异引起的是(  )

A.地震

B.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

C.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

D.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解析】 第1题,B、C两项不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A项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不具有社会属性,故都不属于自然灾害。

第2题,B、C、D项所述事件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答案】 1.D 2.A

对点训练2 自然灾害的特点

读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

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

C.潮水堆高,漫过甲区域

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

4.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灾害    B.泥石流

C.干旱D.地震

【解析】 第3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

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游,多条支流汇集;海潮顶托,河水水位上涨。

第4题,A处属于印度河平原,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常年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

【答案】 3.B 4.C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3)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3)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1课时 气象灾害

1.理解干旱、洪涝、热带气旋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重难点)

2.运用地图说出主要气象灾害的区域分布。

(重难点)

3.掌握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干旱

阅读教材P9~P11活动题,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灾害的分类

(1)划分依据:

根据成因和特点。

(2)分类:

大体可分为: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

2.气象灾害

(1)概念:

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

主要包括干旱、洪涝和热带气旋。

(2)干旱

①概念:

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②危害:

干旱可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而严重干旱可使河流、水塘甚至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还有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

③分布: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是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

正误判断:

(1)干旱和旱灾都是水资源缺乏带来的影响,因此干旱就是旱灾。

(  )

(2)常年降水少的地区易发生旱灾,如撒哈拉地区。

(  )

(3)干旱和旱灾主要影响农作物生长。

(  )

【提示】 

(1)× 干旱是降水少而形成的景观,旱灾是因水资源缺乏而影响人类活动的现象。

(2)× 降水不稳定的地区易发生旱灾。

(3)× 因干旱发展而形成的旱灾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甚至局部地区社会动荡。

教材整理2 洪涝

阅读教材P11第4段~P13,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

(2)概念:

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3)雨涝

①概念:

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②危害:

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③分布:

陆地沿河、沿湖、沿海地区。

正误判断:

(1)洪涝主要发生在地下水补给充分的河段。

(  )

(2)干旱区没有洪涝灾害,如我国西北地区就没有洪涝灾害。

(  )

【提示】 

(1)× 洪涝主要发生在地势较低的河流中下游地区。

(2)× 干旱区也会有洪涝灾害。

我国西北地区春季会有融雪洪水,夏季在部分迎风坡也会形成强降水,引发洪涝灾害。

教材整理3 热带气旋

阅读教材P14~P15,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

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2)危害:

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

(3)等级划分:

热带气旋可以划分为4级。

名称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

带风暴

台风

风级

6~7级

8~9级

10~11级

12级或以上

(4)主要分布区: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5)其他气象灾害:

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沙尘暴、连阴雨、冻雨、雾等。

正误判断:

(1)台风只发生在夏秋季节。

(  )

(2)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锋面气旋。

(  )

(3)台风中心是狂风暴雨区。

(  )

【提示】 

(1)× 台风全年都可以发生,夏秋季节多发生。

(2)× 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3)× 台风中心附近是狂风暴雨区。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干旱

2015年6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主题是“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设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和干旱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探讨

什么是干旱?

【提示】 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探讨

干旱可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 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干旱是指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它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变异引起,常与大气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动有关。

根据成因,可以将干旱分为副热带型干旱和温带型干旱两种类型。

干旱

类型

形成原因

地区分布

气候类型

和景观

副热

带型

在广大副热带高压中心有大范围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

而位于大陆西部的沿岸地区,海洋上有寒流经过,大气稳定,进一步抑制了降水的发生

副热带大陆西岸附近,如北非、南非、北美、南美的副热带西岸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景观

温带

位于温带内陆地区,距海洋遥远或位于湿润水汽的背风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亚洲、美洲的温带内陆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或温带荒漠景观

1.读右图,回答

(1)~

(2)题。

(1)该图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  )

A.泥石流   B.风暴潮

C.干旱D.盐渍化

(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  )

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

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

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减少

【解析】 图中展示的是土地龟裂的景象,是长时间没有降水导致的。

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答案】 

(1)C 

(2)B

洪涝

2016年6月份以来,我国江淮和太湖出现强降雨过程,雨区覆盖了太湖、长江下游和淮河三大流域。

国家防总提供的数据显示,这次降水具有雨区范围广,雨情、汛情灾情重的特点。

探讨

洪涝灾害分哪几类?

【提示】 洪水灾害、雨涝灾害。

探讨

材料中强降雨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提示】 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1.洪水和雨涝的比较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种灾害,区别如下表所示。

洪涝分类

影响因素

危害

分布

洪水

暴雨、冰雪融化、水利工程失事

洪水泛滥,瞬息之间使农田、村镇变成一片汪洋

沿海、沿湖

雨涝

大雨、暴雨或持续暴雨,地势低

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破坏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沿河、沿湖、沿海

2.洪水的成因

暴雨是形成洪水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造成洪水的原因除水利工程失事外,自然原因还包括以下几种:

2.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1)雨涝灾害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2)我国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图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解析】 第

(1)题,雨涝的形成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降水,二是地形。

(2)题,我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应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

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雨涝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答案】 

(1)①气象因素:

大雨、暴雨、持续降雨;②地形因素: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2)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多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风活动异常,雨带停留时间偏长,形成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活动产生的暴雨也是东南沿海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围湖造田等。

(3)空间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热带气旋

中国气象网讯 2015年12月14日发布今年第27号台风“茉莉”预报,14日早晨5点钟“茉莉”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大约6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约15级,预计“茉莉”将从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并将于今天下午到傍晚登陆菲律宾萨马岛北部。

探讨

热带气旋的主要分布区有哪些?

【提示】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探讨

台风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 狂风、巨浪、暴雨、洪涝、风暴潮等。

1.形成及危害

灾害种类

灾害组成

对人类的危害

热带气旋

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洪涝

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

2.热带气旋的等级

名称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6~7级

8~9级

10~11级

≥12级

3.图示热带气旋的三大分布区

3.中新网2016年2月24日报道,斐济遭飓风“温斯顿”袭击,已造成42人死亡,遇难人数还将进一步上升,飓风“温斯顿”达到热带风暴最高级别,这是有史以来袭击南半球的最强风暴。

据此回答

(1)~

(2)题。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斯顿”气流状况的是(  )

(2)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台风常发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