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3394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docx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

篇一:

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故事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故事当地震袭来,那些稚嫩生命的安危,是怎样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在灾难面前,那些孩子们的英雄故事,又是怎样感动着中国人民!

3岁、9岁、11岁?

?

如花般的年龄,正需要呵护的年纪。

然而灾难当前,这些年幼的孩子,却用坚强和勇敢,诠释着生命的勇气,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让我们铭记这些灾难发生后的场面:

9岁半的林浩在自救后,把一名已昏迷的同学背出废墟,又毅然重返废墟,再次背出另一名被废墟掩埋的同学;14岁的小女孩邓清清,在被武警官兵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3岁的小男孩郎铮,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朝救出他的武警官兵敬礼;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在地震发生后走了10多个钟头到达绵阳安置点?

?

这一个个场面,动人心魄,让人们在悲伤中感到了欣慰,在欣慰中汲取着力量。

他们是灾区的孩子,中国的孩子。

在灾难来临的生死瞬间,他们没有被灾难和悲伤压倒,却在内心生长力量,挺起稚嫩的肩膀。

面对家园的破碎、面对亲人的离去,他们用坚强、勇气、乐观和善良与灾难搏斗,与死亡较量,让人们在满目疮痍的灾区大地上,看到了向死而生的希望。

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这些新时代的小英雄身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格。

他们在巨大灾难来临时所表现出的意志坚强,让我们钦佩和骄傲。

灾难终将过去,生活重新开始。

在灾害中磨砺意志,在危难中坚韧成长,这些稚嫩的脸庞,这些幼小的身影,带给了我们永久的感动和不灭的梦想。

“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看到这些小英雄们,我们就看到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让我们向小英雄们致敬,让我们为他们祝福,祝他们在祖国的蓝天下茁壮成长!

小英雄――林浩脸上,擦伤的痕迹依然很清晰;头顶上的一块鸡蛋大小的疤,头发还没有长出来。

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是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9岁的林浩,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这几天,林浩爸爸带着他来到资中,看望身患重病的爷爷;而林浩的妈妈,还在映秀镇当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做饭。

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

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

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

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

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

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说起自己身上的伤,林浩说:

“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

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

“因为我是班长!

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

”林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林浩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小小年纪,林浩会做很多家务,还会做饭。

父亲林大坤告诉记者,因为是班长,林浩一直管着教室的钥匙。

每天早上6点,闹钟一响,他会准时起床,自己炒碗蛋炒饭吃,然后走半个小时山路去上学,“他从来不迟到,说要是迟到了,同学们都会在外面等。

”救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父母,直到5月21日,才和在汶川县草坡乡打工的父母联系上。

抗震救灾小英雄——聚源中学初三

(一)班高尚远5月12日下午,聚源中学初三

(一)班正在上政治课。

还有一个月就要中考了,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加紧复习。

地震发生时,教学楼猛烈地摇晃。

“大家快躲到桌子下面!

”政治老师一声大喊,同学们纷纷往桌子下面钻。

高尚远和同学们刚在桌子下躲好,教学楼就倒塌了。

高尚远双手抱住头部跪在地上,结实的课桌让他避开了水泥块的袭击。

不过,他的头部还是被擦伤了,鲜血顺着手指流到地上,跪着的双腿被埋在废墟里。

很快,高尚远就清醒过来,他听见了身边同学们互相鼓励的声音。

“我也要去救人!

”高尚远看见有人排成一排传递砖石,他赶紧加入。

砖石将他的手都磨破了,鲜血往地上滴,他也没有退缩。

过了一会,来了很多吊车,高尚远可以喘息一下了,但他又跑到废墟上去找寻同学。

在废墟的一角,他发现一名下半身被埋在废墟里的女同学。

他赶紧喊来一名医生对她进行了紧急处理。

之后,他又守候着这名同学,为她擦去脸上的灰尘,鼓励她要坚持住,直到她被救了出来。

抗震救灾小英雄——记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六)班学生郭婷婷郭婷婷今年16岁,圆圆的脸蛋,两条长长的麻花辫子,显得十分可爱,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了。

聚源中学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正在2楼上课的郭婷婷和同学们惊慌失措地往教室门外跑,可还没跑出教室,教学楼就在一团浓烈烟雾中倒了下去。

郭婷婷和部分同学都被埋在了废墟里面。

郭婷婷从一阵剧烈的疼痛中苏醒过来,她发现,自己的左腿被一根巨大的水泥柱子压住了,无法动弹。

身边还有好些同学,他们的身体也被大小不一的水泥块压住了,多数人都受伤严重,他们不住地呻吟、哭泣。

时间慢慢地过去,大概两三个小时以后,废墟里竟传来了歌声: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郭培云仔细一听,原来是女儿郭婷婷的声音。

郭婷婷害怕身旁的同学失去信心,于是带领大家唱起歌来。

歌声让身旁的同学安静下来,他们也跟着郭婷婷唱了起来。

由于体力不支,废墟下的歌声越来越小。

到第6个小时,人们终于挖开废墟,看见了郭婷婷。

过了一会,郭婷婷突然对着人们大叫:

“我旁边还有几个同学,她们快不行了,你们先救她!

”可是,郭婷婷的同学被埋得更深一些,人们只能先救郭婷婷。

终于,人们把她和她身旁的同学都救出来了。

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郭婷婷所住的四川省人民医院看望受灾群众。

在郭婷婷的病床前,温总理告诉郭婷婷:

“你很勇敢。

一定要坚强。

”郭婷婷把这句话牢牢记住了:

“温爷爷放心,我一定能做到坚强的。

”张春玲:

勇救同伴的美丽天使张春玲是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石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3岁时一场灾难降临在她头上,美丽的脸庞被烧毁,左手被截肢,右手的每个手指都只剩下两根关节,可是,她身残志坚,凭借坚强的毅力早早地学会洗衣做饭、写字画画。

在汶川大地震中,勇敢的小春玲奋不顾身几次冲向危楼和废墟,用残缺的右手救出3名同学,获救的同学哽咽地称赞她是“美丽的小天使”。

地震发生时,正在宿舍里午休的张春玲和同学们被剧烈的摇晃惊醒,“地震了,大家快跑!

”一声喊叫让宿舍炸开了锅,大家慌忙跳下床向外冲去。

由于房间就在一楼,张春玲很快跑到了200米外的麦田里。

这时,刚刚站稳脚跟的她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宿舍楼第三层重重地垮塌下来,烟尘顿时弥漫了校园上空。

“救命啊,救命啊?

?

”喘息未定的张春玲循声望去,发现同学苏小琴正被砖石压住,动弹不得。

没有犹豫,张春玲踩着晃动的大地,趔趄着向苏小琴奔去。

对于右手只剩下两根关节的张春玲来说,压在伙伴身上的石块像有千金重,倔强的小春玲就跪在地上用肩头顶开石块。

随后,张春玲又咬紧牙关背起脚被砸断的苏小琴,跑回空旷的麦田。

救人心切的张春玲安顿好苏小琴后,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向垮塌的楼房冲去,一个被乱石砸伤的小男孩正在那里挣扎,当张春玲精疲力尽地把小男孩背到安全地带时,同班的杜艳梅又在废墟中向她呼救。

这时的宿舍楼已岌岌可危,随时有整体坍塌的危险。

冲进去,等待张春玲的就是生死未卜的命运。

在险境面前,被钢筋瓦砾无数次划伤的张春玲再次迈开脚步,为救同伴她要豁出性命搏上一搏。

在遍地狼藉的危楼内,张春玲顺着杜艳梅的哭声找到了她。

张春玲一边安慰杜艳梅,一边和赶来的老师一起将挤在两块预制板中间的杜艳梅抬出。

晚上,同学们被转移到教学楼后面的空地上,其中的20多个受伤同学急需照料。

老师人手不够用,懂事的张春玲就主动组织了10多个年纪大些的同学,和乡上赶来的赤脚医生一起给同学们喂药、喂水,细心的她还从食堂的废墟里挖出粮食,并找来一口锅为同学们熬起了稀饭。

看到有的同学哭泣,13岁的张春玲像大人一样安慰起他们来,还掏出纸笔,给温家宝爷爷写了封求救信,然后念给大家听。

同学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第3天,当救援部队翻山越岭徒步来到南坝镇石坎乡时,又累又饿的救人小英雄张春玲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地。

在南坝镇垭头坪村的“帐篷学校”里,张春玲告诉记者,她想先把脸医治好,以后再当一名导游,向人们讲述她看到的美好的事情。

(记者余长安贾宇)王彬:

“我得回去找同学”只有8岁的王彬在地震中失去了右臂。

“5·12”大地震,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垮塌,原本跑到操场的王彬跑回去找老师和同学,不幸被垮落的水泥板“切”掉了右臂。

那天下午第一节自习课,王彬的班主任唐小松正在辅导学生做作业,突然感到课桌摇了起来,掉头一看,黑板、墙壁都在晃。

“赶快跑,到操场上去!

”唐小松心知是地震,赶紧嚷了一句,“书包不管了!

”同学们一涌而出,王彬个子小,坐在第一排,很快就冲了出去。

当时,唐小松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另一个学生身上。

11岁的孙进有智力障碍,行动不便,全班就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没动,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师。

唐小松拉着孙进就往外跑,刚跑出来,边上的综合楼轰然倒塌。

操场上,唐小松赶紧拉着惊魂未定的学生清点人数。

一数,人少了几个,唐小松赶紧回去找。

“王彬呢,你看见王彬了吗?

”王彬的父亲王与军很快赶到了学校。

数学老师卢先文告诉王与军,他把王彬抱出来了,已经送往医院。

王与军赶到梁平县医院,发现女儿的右胳膊已经不见了。

直到王彬清醒过来,他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我跑出来了,看见老师和同学没跑完,就回去叫他们。

”“当时,你不怕吗?

”记者后来问她。

“我很紧张,我不知道房子为什么在摇。

老师和同学还没出来完,我就跑回去叫他们。

”失去右臂,王彬一度情绪很低落,几天不愿意吃饭。

王彬一直跟奶奶住在一起。

奶奶常年抱病,都是小王彬将其推着三轮车送到医院打针、输液。

“奶奶有病,现在我又‘病’了。

”小王彬说,她不愿意给爸爸妈妈添负担。

王彬平时喜欢唱歌、画画,现在右手没了,她担心自己将来再也画不了了。

幸好,王彬被转到重庆市儿童医院后,遇到了几个志愿者。

其中一个志愿者叫刘岱松,是重庆医科大学三年级学生,擅长用左手写字、画画。

王彬拉着他说:

“叔叔,教我画画吧,我最喜欢画大象,可我画不好。

”虽然她左手上还打着石膏,但小王彬一有空就用左手练习写字、画画。

很快,王彬就能用左手写自己的名字,整个人也活泼了起来。

刚能下床走动,王彬就开始帮着医院的护士阿姨安慰受伤的小朋友,陪他们唱歌解闷,聊天鼓劲,成了儿童医院的一名“儿童志愿者”。

“六一”儿童节那天,王彬和爸爸一起去医院小礼堂看演出,看见一位姐姐正在流泪,她就走过去陪她说话。

这位比她还大几岁的姐姐叫何亚军,从北川转过来。

她妈妈在地震中也受了伤,不能跟她在一起,何亚军担心妈妈的伤势,整天吃不下饭。

小王彬对她说:

“姐姐,别哭,一定要吃饭,否则妈妈会伤心的。

”同病房的8岁小病友包晓龙来自四川绵阳,左脚严重骨折,情绪一直不太稳定。

王彬就主动凑上去,“弟弟,我给你唱一首《小红帽》吧。

”小王彬的歌声成了一剂“疗伤药”。

小王彬的坚强、乐观,感染了医院里的很多小朋友,大家都说她是勇敢的“小红帽”。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废墟下,他领唱团结就是力量在浙江省杭州市浙医二院的爱心病房,记者见到了四川省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

(2)班学生甯加驰。

整个左臂被纱布包扎,脸上、腿上多处外伤依然明显,而眼前这位少年的沉着,远远超过了他15岁的年龄。

5月12日,甯加驰和同学们正上着物理课。

突然教室开始剧烈摇晃,“地震了,快藏到桌子底下!

”不知是哪位同学大叫了一声,这时墙体开裂,水泥预制板狠狠地砸下来,甯加驰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被埋在废墟里面。

他只记得自己双膝跪地,左手被死死压着。

不幸中的万幸,甯加驰发现附近一堆预制板之间露出一个缝隙。

出于求生的本能,甯加驰不停地扭动脖子,将头侧了过来,终于有了一个暂时可以呼吸的空间。

这时,从他身边传来了一个微弱的声音,“救救我,我的脸好痛!

”是女同学曾婧。

通过仔细观察,甯加驰发现他们4个同学呈“叠罗汉”的姿态被压在一起,周兰在最上面,他的头顶着祝翔的屁股并排压在中间,处境最危险的是被压在最下面的曾婧。

甯加驰发现周边已经没有空间,于是他摸索着用唯一可以活动的右手拉住了女孩的手,一边安慰她不要害怕,一边忍着痛帮助曾婧一点一点移动过来,让她的头可以伸到自己蜷起的膝盖和肚子之间的空隙里,这样既可以让她呼吸也可保护她的头。

不过这一使劲,却让甯加驰的左手被挤压得更紧了。

等曾婧的情绪稳定下来后,甯加驰又马上鼓励周兰和祝翔要镇定、坚持、别放弃。

时间从来没有这样漫长,外面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

两个女生开始发抖了,祝翔逐渐迷糊起来,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竟毫无声息了,甯加驰赶紧掐祝翔,边掐边喊着祝翔的名字,直到祝翔再次开口说话。

篇二:

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先进事迹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先进事迹英雄人物:

谭千秋,男,51岁英雄身份:

教导主任英雄出生:

绵竹市东汽中学英雄语录:

“张开的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住4个学生”英雄事迹: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发生时,绵竹市东汽中学的教学楼严重坍塌。

5月13日23时50分,救援人员在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发现谭千秋老师的时候,他的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

“12日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

他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

回来后,就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

”妻子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千秋老师做出这样的举动,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因为他最心疼学生。

有时与妻子张关蓉在校园里散步,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或者玻璃渣子,他都要走过去捡起来,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以前,啥子事情都是他做主,他把我们照顾得把把实实。

现在他走了,我突然就变得坚强了。

”谭千秋遇难后,张关蓉铰下了丈夫的一缕发丝,缝在一个红色的布包里,用一根白色的带子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一岁零五个月的小女儿,似乎还没有感受到失去爸爸的悲痛。

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嫩嫩的小手去抓那个红色的布包。

张关蓉从女儿手里抢过红布包,在女儿面前晃一晃:

”这是你的爸爸,这是你的爸爸。

”说着说着,张关蓉就呜咽了。

谭千秋和张关蓉的大女儿名叫谭君子,如今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大二学生。

在大女儿眼里,谭千秋是一个很细心的好爸爸。

“他跟我的妈妈在我4岁的时候就离婚了。

他含辛茹苦把我抚养长大,邻居都说他当爸爸的就像当妈妈一个样。

”谭千秋很节约,节约到近乎吝啬。

他曾对君子说,有两件事情对不起她。

“一次是我的一个小朋友想吃冰激凌,他没舍得买,我就大哭了一场。

另一次是一位教师到我们学校演讲卖书,我想买,他觉得没有必要,就没有买,我就跟他吵了起来。

”“每次我从北京给爸爸打电话,他总是没说几句就挂了,他觉得没必要浪费电话费。

”谭君子说,“小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出去玩,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现在,我特别后悔,再也跟爸爸说不上话了。

”英雄人物:

瞿万容,女,21岁英雄身份:

幼儿园教师英雄出生:

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英雄语录:

“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了孩子。

”英雄事迹: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大地震发生了,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

30名熟睡的幼儿被老师抱出了房间而获救。

救援队赶来时,从废墟里发现一个个小枕头、小盖被、小鞋子,也发现了年仅21岁的瞿万容和她怀中的孩子。

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了孩子。

孩子获救了,年轻的瞿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人们。

英雄人物:

吴忠红,男英雄身份:

英语教师英雄出生:

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英雄语录: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英雄事迹: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所带来的短短几十秒内所经历的惊恐笼罩着崇州市怀远镇中学。

对于崇州市怀远镇中学七年级(5)班的学生林霞而言,这种惊恐的记忆将一生难忘。

从来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她,被吴忠洪老师一掌从死神身边推开,让她跃过了生死门。

“如果没有吴老师,我可能”刚一开口,林霞已经泣不成声。

大难临头时,距离下课时间还有几分钟,吴忠洪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完了旧单词后在黑板上又写下了一个新单词。

然而就在此时,地板剧烈地摇动起来,门窗“哐哐哐”地发出了巨响,桌面上的文具被狠狠地甩了出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剧烈抖动,孩子们一下子全傻了。

“同学们,快点下楼,地震了!

”吴老师撕扯着嗓子的吼声,将同学们从惊呆中拉回。

29个孩子立即起身夺路而逃,仓皇间,坐在最后两排的白艳霞、付瑶、林霞看见离教室门最近的吴老师牢牢地将摇晃得很厉害的门框扳住,引导同学们疏散。

林霞,是随最后几个人跑出教室的。

“快跑呀,林霞!

”陷入巨大恐惧中的林霞,被吴老师狠狠一掌推在肩上,将她从教室推向了楼道。

而吴老师紧紧护在她和同学们的身后,直到跑到3楼。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付瑶回头看见,将大家安全送出教室的吴老师,转身逆着人群朝四楼跑上去。

后来才知道,还有两名学生因为恐惧仍滞留在教室里。

一路呼叫狂奔,身后的墙面一路垮落,与死亡的赛跑,她们胜利了,只有付瑶皮外轻伤,其他同学毫发无损。

更为幸运的是,正在这个教学楼里上课的700余名师生安然无恙。

然而,学生生命的守护神——吴老师,以及另外3名来不及跑出的孩子,却永远地留在了废墟中。

抢险战士从废墟中找到吴老师的遗体时,已是第二天早上7点钟。

那时,吴老师身体僵硬,面部一条很深的伤口,惨不忍睹。

英雄人物:

张米亚,男,29岁英雄身份:

小学教师英雄出生:

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英雄语录: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英雄事迹: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发生时,汶川县映秀镇小学教学楼发生严重坍塌。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名男子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

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就是该校29岁的教师张米亚。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英雄人物:

汤宏,男,26岁英雄身份:

语文教师英雄出生:

红白镇中心学校英雄语录:

“生命最后的姿势。

”英雄事迹: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

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

这是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

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

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

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篇三:

抗震救灾感人事迹篇一:

抗震救灾时的感人事迹抗震救灾时的感人事迹1.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

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

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

这些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

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

2.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

?

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

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

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

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3.13日,已化为废墟的北川县城,救护人员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发现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

已经遇难的年轻父母脸对着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之墙”。

据负责救援的红军师装甲团的官兵介绍,他们在13日8时左右发现了争着一对大眼睛的小女孩,但整个移位的墙壁压在小女孩和遇难的大人......4.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

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

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

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

?

学校行政办公室5.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

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师生。

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徒手展开救援。

19岁的荆利杰第一个奔向了废墟,开始了长达3天时间的救援。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

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13日,上天落泪了。

雨中,荆利杰和战友们仍然没有停歇。

13日上午10时许,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

?

二次坍塌!

危险!

快撤!

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

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

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

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

荆利杰跪在了地上。

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间,他哭着大喊:

“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

我还能再救一个!

”现场所有人都哭了?

?

荆利杰本人说过,自己不知道到底救了多少人,但是他脑海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

救人,赶快救人!

主任张文说,他从外面赶回学校时,这个女孩一见他就哭了:

“王老师为了救我,被砸死了。

”篇二:

抗震救灾救人感人事迹抗震救灾救人感人事迹:

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塌的水泥板来动员,更没有人来要求,韩先成马上赶到镇政府主动请战。

在韩先成帮助下,一些逃脱灾难但伤势不轻的村民及时得到了初步救治,伤口得到清理、骨折处得到包扎。

从12日下午到13日中午,韩先成已一天没有合眼。

韩先成说:

“伤者太多,有100多名,已用尽我药店里库存的全部急救药品,只剩下一点感冒药了。

”其实我能做的很多乡村医生都能做,只是他们的店铺垮塌,药品被压碎了。

如果我店里的存药更多,如果其他店铺的药品没有被压碎,将有更多人被救。

”为了孩子遗体的尊严老板冒险搬来布料当救援队将欢欢幼儿园废墟上一块块砖瓦清理开时,当一具具孩子的遗体被挖掘出来时,大家都不愿再去多看一眼那一张张曾经天真的笑脸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在当地经营布料生意的贺思萍,当时也在救援现场,她亲戚的一名孩子被困在废墟中。

孩子的遗体被一具具抬出,但却无法及时找到为孩子遮盖的塑料布、棉布。

5.12四川汶川地震感人事迹动人瞬间:

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了4个学生地震逃生者讲述经历:

33名学生从救命裂缝中爬出我抹了一下眼睛,整个县城已经不见了,没有一栋完整的房子”。

朱贵平说,他爬起来,看到地上都是翻出来的新土,有的孩子或者老师被压在墙下,有的被埋住双腿。

“我觉得很无助,那一刻没有人能帮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朱贵平趴在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