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3595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23《核舟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23《核舟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撰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读想法。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

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

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

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

(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

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

(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

(板

书文题)

设计

(二)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

(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

,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

”“核舟上有什么?

”“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

”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

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

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

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

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

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

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

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

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

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

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

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

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

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

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

教师示范分析

(2)句:

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

(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

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

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

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

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

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

这要靠什么?

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

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又用篆章一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

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

船舱的旁边开着小

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

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       B.“诎”同“屈”,弯曲

C.“衡”同“横”D.平

E.挑选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奇”,零数。

2.

(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

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

(1)译文:

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

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4)译文:

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

(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

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

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

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

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

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

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活动与探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请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提示,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核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口语表达活动设计

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注意:

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预先准备发言稿。

口头介绍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设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个,不改变他们的位置、动作,以篇一人称,展开想像,描述其余四人的动作、语言、心理。

四、开放探究

下面是清朝人宋起凤写的一篇文章,与《核舟记》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作比较阅读,想一想两文有什么异同。

核工记

[清]宋起凤

[注释]①季弟:

最小的弟弟。

②雉(zhì):

城墙垛子。

③桴(fú):

鼓槌。

④章:

棵。

⑤衲(nà):

和尚穿的衣服,这里指代和尚。

⑥卷帙(zhì):

书卷,这里指佛经。

⑦小陀(tuó):

小和尚。

⑧浮屠:

宝塔。

⑨半黍:

半分长。

⑩舣(yì):

船靠岸。

11半规:

半圆。

12招提:

佛寺。

13隐:

凭、靠。

14各殊致意:

情态各不相同。

15殆谓是欤:

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参考答案:

两文非常相似,皆以物为说明对象,又兼有人事。

两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主体部分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先整体后局部。

两文都有观察细致、说明生动的特点,在客观描述中不乏作者丰富的想像。

不同之处在于:

说明对象有别,一为核舟,突出“苏轼泛舟赤壁”的主题;一为桃坠,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课文补注

(1)盖大苏泛赤壁云

从核舟上的人和景物来看,无疑是刻的“大苏泛赤壁”,而且苏轼也确有游赤壁的事。

可是文章为什么不肯定地说却用推测的语气呢?

这可能是因为大苏泛舟赤壁虽然确有其事,但是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后者只是一种传说。

至于王叔远用这个传说作为雕刻的题材,则完全无损于艺术品的完美。

(2)左臂挂念珠倚之

“倚”是靠着的意思。

“之”是代词,指“左膝”。

对这句话,有的读者也许会问:

它说的是“左臂靠着左膝”呢,还是“念珠靠着左膝”呢?

仔细想来,应该是“挂着念珠的左臂靠着左膝”。

(3)技亦灵怪矣哉

古人称鬼神曰“灵”,称妖物曰“怪”。

文章用“灵怪”二字赞扬王叔远的奇技,意思是说“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奇技,简直不是世人所能具有的,只有鬼神妖魔才能办得到”。

“灵怪”二字,含有成语“鬼斧神工”的意思。

“技亦灵怪矣哉!

”用现代汉语来说,大致等于“技能的精湛,也真可谓‘鬼斧神工’了啊!

(《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版)

2.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文中“旁有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许多教学参考书或辅导类书籍把这段话译为:

“……共有八扇。

推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

关上窗子,可看见右边……”,把“启、闭”译作动词“打开、关上”。

“核舟”之窗真的可以启(打开)闭(关上)吗?

首先,“核舟”是件工艺雕刻品,它只是一种造型设计,雕刻家借此表现一定的内容和主题,完全能够凭直观的立体感来完成,达到艺术的真实美,而没有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地在一件工艺品上设计可以打开、关上的活动窗的必要。

其次,“核舟”体积有限,长“约八分有奇”,不及盈寸,高“可二黍(黄米粒)许”,且“桃核有规则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设计布局极为艰难”,故“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

王叔远能以“蚊足之细,钩画了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辑,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确实“技亦灵怪矣哉”!

令人叹为观止,又焉能将窗子刻得开关自如、类似户室之“真”窗呢?

且八扇之中能开启者共有几窗呢?

即使有一窗如此,也是匪夷所思了。

其三,该如何理解“核舟”之“窗”呢?

我以为,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将八扇窗刻得情态各异,有开着的,有关着的,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布局,富于层次变化,这样,通过“启窗”(打开的窗子)可从纵深处“雕栏相望”,给人以极强的立体感,以展示其画面的艺术空间,而通过“闭窗”(关着的窗子)可见到窗棂上东坡居士《赤壁赋》中脍炙人口的名言,既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又可增加工艺品的装饰美,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所以,我认为“启窗”“闭之”并非动宾式,而是偏正式:

“打开的窗子”“关着的窗子”,可译为“通过打开的窗子”“通过闭着的窗子”。

这样解释,就合情合理了。

(参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xx.3)

3.《核舟记》课文删节部分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

嘻,技亦灵怪也哉!

庄列所载①,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②者?

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今乃亲睹之,繇是以观③,棘刺之端④,未必不可为母猴也。

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①指《庄子》与《列子》。

②须麋:

同“须眉”。

③繇:

同“由”。

④“棘刺”句:

战国时有人在燕王面前夸说能在棘刺的尖端雕刻母猴。

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课文助读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 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郑建军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收藏界的一大新闻,引起各方强烈反响。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研究员等文博专家专程赴宁波,对该桃核舟作了鉴定,确认为明代精湛的手工艺品,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

最近,专家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解开了此核舟的四个谜团。

谜之一:

此枚桃核舟的雕刻者为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据清代笔记记载:

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名,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专家们发现,此枚明代桃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

同时,此枚明桃核舟首尾长2.9厘米、高2厘米,共刻有5个各具神态的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轴,可灵活开关,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

谜之二:

认证此核舟是王叔远晚年力作。

专家认为,桃核舟用身着禅衣的佛印正在侍弄一盆盛开的菊花来暗示苏东坡游黄冈赤壁时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设计,突破了王叔远早期作品中通过在画舫的小窗上刻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赤壁赋》名句或“壬戌秋日”等文字来点题的格局,推断完成于王叔远晚年成熟期。

谜之三:

此核舟长宽之比属“黄金分割”比例。

“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在明代的艺术品中得到应用,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

谜之四:

桃核舟何以一枝独秀、价值连城?

明代果核微雕品类繁富,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等果核雕刻,为何惟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

专家们经过对实物研究后发现,主要是由于不同于其他果核外表光滑,桃核有不规形麻纹,

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为数寥寥,只有几位大师能雕刻。

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的物品,如桃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秘藏,达宫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

长期以来,海内外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直未发现过明清两代美仑美奂的桃核舟实物或图片,大陆出版的《国宝大观》一书只能将一枚珍藏于台北故宫的清代雕刻的长达3.4厘米的橄榄核舟奉为国宝。

专家们认为宁波发现的明桃核舟是世上现存果核舟中雕刻年代最早、形体最小的核舟,这一国宝的失而复得,填补了我国现存明清桃核舟的空白。

(1995年10月27

日《文汇报》)

二、课文赏析

1.品“奇巧”

和其他雕塑一样,微雕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它所塑造的形象明显而确定;但它没有时间性,它的形象是凝固的,也不能说话,甚至很难现出各种连续不断的表情。

而这些难题往往是高明的雕刻家独展匠心的地方。

“奇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在逼真的细节中,让观赏者从细微处见其高超的技艺。

既开小窗,那一定能“启窗而观”;既挂念珠,那一定是“珠可历历数也”。

(2)善用暗示的手法,引导观赏者去联想,把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上。

雕刻家把东坡泛赤壁时所写的名句巧妙地镌刻在窗户上,透过对联,让人们想像东坡此刻正在明月之夜,游览赤壁,抒发情怀。

“舟尾横卧一辑”暗示此船正随波漂浮,点出“大苏泛赤壁”中的“泛”字。

(3)表现在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态。

鲁直的专注,佛印的闲散,如在目前。

两舟子的视线也能做到俯仰生姿,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种舟静而神

不止的化

静为动的雕刻技艺。

(4)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

对联用“石青糁之”,是蓝色的;题名,“其色墨”,是黑色的;而篆章,“其色丹”,又是红色的。

一枚小小的核舟用了三种颜料,也能看出雕刻家的“奇巧”。

2.说“灵怪”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曾创造过无数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长城、故宫等等,无一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同理,核舟的雕刻者能在方寸之间显示大千世界,说明雕刻者“技亦灵怪”。

雕刻者能在径寸之核上为宫室、器皿、人物等,且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在“不盈寸”的桃核上表现“大苏泛赤壁”这一典故,且人、物形态逼真,文字是“细若蚊足”,表现的内容又多,这简直是鬼斧神工,用“灵怪”形容,当之无愧。

王叔远创作的这件艺术珍品,充分说明了他雕刻艺术的高超,更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3.核舟究竟有多大?

课文中是这样表述核舟的长度和高度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八分”有多长?

古代的“分”和现代的“分”相同吗?

“二黍许”又究竟有多高?

这是每个读者都会产生的疑问。

我国古代历来有“累黍定尺”的做法,《汉书·律历志》明确记载: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本起黄钟之长。

以于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

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

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粒黍的长度约为一分,一百粒黍累加起来的长度即为一尺。

黍,又称黍子,多为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有白色、黄色和褐色三种。

古代,我国北方栽培较多,供食用或酿酒,现在种植很少。

作者用“二黍许”来表述核舟的高度,在当时是通俗易懂的。

古代的一尺到底有多长?

清代的《侓吕正义》中有这样的记述:

“且验之今尺,纵黍百粒得十寸之全,而横累百粒适当八寸一分之限。

”由此可见,清代以前是横向累黍百粒为一尺,而清代则是纵向累黍百粒为一尺。

有人曾做过实验,黍子横排一百粒约合23厘米,纵排一百粒则为32厘米。

就是,清代以前一尺长约23厘米,清代一尺长约32厘米。

一九七五年,我国天文史学家伊世同先生,从元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了当时量天尺的刻度,通过考定,一尺长24.5厘米(《文物》1978年2期《量天尺考》)。

《核舟记》一文的作者魏学洢及核舟的雕刻者王叔远均为明代人。

明代的度量衡基本延用了元代的标准。

我们姑且以元代的一尺长24.5厘米即一分等于0.245厘米来推算核舟的长度和高度,那大约是1.96厘米长,0.49厘米高。

搞清楚核舟究竟有多大,这篇课文的思想底蕴会尽显庐山真面目,不言自明。

4.《核舟记》赏析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的作品。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同艺术语言的移译,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改换。

它们的成功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被描写的艺术品本身必须是精美的,二是作家的描摹必须是出色的,两者缺一不可。

这篇《核舟记》是描写微雕工艺的,它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来自这两个方面。

作者所见的这只核舟无疑是精美绝伦的:

一是构思的匠心独运,二是刀法的精细娴熟。

它刻的是苏东坡泛舟赤壁,这是实有其事的。

东坡泛舟赤壁共两次,均在元丰五年(1082),一次在七月,一次在十月,有苏轼自己写的前后《赤壁赋》可稽。

雕刻家就在核舟上刻着这两篇赋中的名句,一是后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是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其用意就在于借二赋中的写景名句,标示泛舟时的景色特点。

仅从这一点就可显示其构思上的创造性。

更为别出心裁的是在同游人的安排上。

大苏的两次泛赤壁,同游人均为不知姓名的一般士人,而核舟的船头上与东坡同坐的居然是黄庭坚与佛印二人。

这自然与事实不符,黄庭坚此时远在江西泰和任知县,佛印也远在杭州的寺庙,或扬州自己的庄园,不可能同一时间跑到苏轼的贬地黄州来凑热

闹。

雕刻家之所以要把他们拉在一起,是因为泛赤壁的船及船上的人物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