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3935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docx

小四语文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

 

认识说明文:

1、按对象分类: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物,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特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事理说明文(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2、结构类型:

(1)总分式: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3、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

4、语言特点:

准确、简洁、科学

1、了解说明文的各种常考题型

2、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燕子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它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大约是麻雀飞行速度的2至3倍,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②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

原来,燕子的两只翅膀又窄又长。

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

还有,燕子身体轻盈,平均重量为43.5克,堪称轻量级的飞行员。

  ③燕子老是在飞,这是因为它的四个趾全朝前,无法在平坦的地面上直立。

因此,它们要在飞翔中解决许多问题,如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饮水等,就连给自己的孩子喂饭,有时也是扑棱着翅膀悬在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它们高超的飞行本领真是令人惊叹!

④燕子是捕虫能手。

一对燕子夫妇每天捕8000多只虫。

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称得上人类的朋友。

1.短文是从两方面介绍燕子的,第①至③自然段介绍燕子____,第④

自然段介绍燕子____。

(2分)

答案:

飞行本领高超捕虫本领强

解析:

总结概括全文

  2.在下面几句话中,符合短文意思的画“√”,不符合的画“×”。

(4分)

  ①燕子的两只翅膀又窄又长,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

()

  ②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仅仅因为它身体轻盈。

()

  ③燕子可以在飞行中吞食猎物、饮水等,还能悬在空中给孩子喂饭。

()

  ④燕子大量地捕食害虫,是人类的朋友。

()

答案:

√×√√

解析:

结合文章内容,抓准一些限制词。

3.第①自然段的表达顺序是()(1分)

  [A]先总述后分述

  [B]先分述后总述

[C]先写原因后写结果

  [D]按地点变化叙述

答案:

[A]

解析:

结合文章内容判断

4.燕子“老是在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答案:

它的四个趾全朝前,无法在平坦的地面上直立

解析:

找准内容位置结合文章上下文去找。

5.在第①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和____的说明方法。

(2分)

答案:

列数字作比较

解析:

对说明方法的考察

6.在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1分)

  [A]突出中心[B]引出下文

  [C]总结全段[D]前后呼应

答案:

[B]

解析:

结合文章体会划线句子的作用。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

“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

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

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

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

蟋蟀的触角像一簇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

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本文说明的对象                 。

题目中“鼻子”上引号表示               

答案:

昆虫的“鼻子”——触角特殊含义

解析:

考察说明对象的判断及引号的作用

2、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

        

A、小麦穗          B、小鼓槌      C、小胡子         D、小小的羽毛      E、念珠  

答案:

CBEAD

解析:

考察量词的搭配

3、第⑦段“因此爱到启迪”中“此”指代          ;

“启迪”具体表现为       

答案:

昆虫触角具有各种功能模拟触角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解析:

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指代意义

 

A

新奇的钟表

钟表发展至今,已进入了多功能世界。

  

其中一个品种,是带有录音装置,可以录音一分钟的座钟。

家人外出或客人来访,如需留言,可按下按钮就能把话录下来,而不需动笔墨了。

“录音电子用表”能录音30秒,能记下朋友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十分方便。

  

预防做噩梦的手表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与钟表厂商合作设计的。

戴这种手表睡觉,一旦发生噩梦,就会惊醒。

原因挺有趣,一个人入睡后,一般每分钟呼吸大约是十六、七次。

如果做了噩梦心跳加快,“惊动”了手表中的小仪器而发生震动,震动的讯号把人惊醒,就可

免受骚扰之苦了。

  

日本一家钟表公司研制出一种能显示地球上不同时区35个大城市的标准时间的手触式

数字台钟。

这种台钟是按世界地图来设计的,钟上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地球仪,只要用手轻按有感应能力的地球仪的某一时区,钟上的液晶就把该城市的时间显示出来。

  

一种专门为航海和登山运动员设计的“救命手表”,是瑞士的新产品。

这种手表的特点是有一面反光极好的反光镜。

如果运动员在航海或登山时遇难,他的手表与自然光接触,就有极强的光束反射出,救援人员就可凭反射光束找到遇难人的方向,进行救援。

  

1.“家人外出或客人来访”句中“或”不能改为“和”的理由是:

 

     

2.“一般每分钟呼吸大约是十六七次。

”句中“一般”不能去掉是因为:

       

3、“原因挺有趣”句中“有趣”是指

 

4、划线句子中“只要”一词的表达作用是

                      

5.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

                                     

答案:

1.“或”表示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原句意思是不论是“家人外出”还是“客人来访”都可录音留言。

改为“和”则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2.本句中“一般”不能去掉是因为并非所有人入睡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都是一样的,也有特殊情况

3.“有趣”是指如果做了噩梦心跳加快,“惊动”手表中的小仪器而发生震动,震动的讯号把人惊醒

4、划线句子中“只要”一词突出了手触式数字台钟设计的巧妙

5.举例子、列数字

B

人体里的“军事学校”——胸腺

在人体的胸骨后面,有一对颜色灰红、质地柔软的长梭形器官。

这时还不到两重的“家伙”到底于人体有何作用,多少年来医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60年代末,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胸腺的功能才逐渐被揭开。

原来,在人体防御“外敌”入侵和平定“内奸”战斗中,它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医家冠以“免疫中枢”之美称。

  

很多人知道,人体内有一种淋巴细胞,是保护人体健康的主力军。

当它们发现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便会立即同入侵者展开殊死搏斗,直至把入侵者消灭为止。

但说来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当这些淋巴细胞刚从骨髓里制造出来的时候,都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新生的淋巴细胞必须进入胸腺这所“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训练”后,才学会识别敌我友的本领。

  

由此可见,胸腺对于人体健康是生死攸关的。

老年人的胸腺逐渐萎缩,胸腺机能衰退,抵抗能力日渐低下,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笔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白鼠的胸腺。

几个星期后,大部分小白鼠因感染疾病先后夭折了。

有两只虽长至成年,但后来都患上癌症,终归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胸腺对保障健康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人体内还经常会有一些越轨的细胞,它们常常“改头换面”,无视人体的统一指挥,占山为王,无休止地生长。

这些变异的细胞是酿成肿瘤的隐患,如果不把它们及时消灭的话,那是会危害生命安全的。

而经过胸腺“培训”的淋巴细胞,除能消灭入侵之敌外,还学会了识别内奸异己的本领,它们游弋全身,癌细胞即使乔装打扮,它们也能发现,及时把这些“叛逆者”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会患肿瘤的原因。

相反,据调查,在大部癌症病人体内,这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是低下的。

  

以上事实给了医学家们很大的启示——能否通过增强这些淋巴细胞的功能来治疗肿瘤呢?

他们从动物的胸腺里提取出一种叫胸腺素的物质,用作肿瘤患者的实验治疗,现在已取得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效,这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胸腺”被医学家冠以“免疫中枢”之美称的原因是

 

2、作者对下列具体内容是用什么作比喻的?

  

(1)病原微生物                  

(2)变异细胞  

3、引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              

 

4、“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白鼠的胸腺”,“一批”能否改为“三只”“五只”

为什么?

  

5、“大部分小白鼠因感染疾病先后夭折了”,“先后”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6、“据调查,在大部分癌症病人体内,这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是低下的”。

句中的“数

量”和“功能”的次序不能颠倒,因为            

答案:

1.新生的淋巴细胞必须进胸腺这所“军事学校”,接受严格“训练”后,才学会识别敌我友的本领

2.

(1)病原微生物入侵者

(2)变异细胞叛逆者(或内奸)

3.用了举例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胸腺对保障健康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4.不能。

“一批”数量范围比“三只”、“五只”大,说明实验的有效性

5.“先后”在句中的意思是:

大部分小白鼠感染疾病后,陆陆续续地有先有后地死去。

如果“先后”删去就表示小白鼠感染疾病后在同一时间夭折,不符合事实。

所以“先后”不能删去

6.“数量”与“功能”的次序不能颠倒,因为淋巴细胞的数量少导致功能的衰退,“数量”与“功能”之间有因果关系。

C

开发“深层海水”  

①顾名思义,“深层海水”就是指海洋深处(一般认为离海面200米以下)的海水。

由于深层海水营养丰富且少受污染,日本时下已掀起了开发深层海水的热潮。

  

②大海深处难以见到阳光,因而有机物分解速度大大高过合成速度。

在有机物迅速、大量分解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含氮、磷的营养物。

而抽取深层海水,对现代科技来说,也并非难事——这种一本万利、耗资又不大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③日本人时下已在以下三个领域开发、利用深层海水:

其一是深海鱼类的人工养殖业;其二是利用深层海水温度较低、清洁少菌的特点培育娇贵的名种虾苗;其三是促进健康食品以及新型食品的生产——迄今为止,日本专家已成功地利用深海水制造了“深水豆腐”、“深水冰淇淋”、“深水酱油”、“深水清酒”等食品,其中最受青睐的首推“深水清酒”,其特点是口感既醇厚又柔和。

  

④此外,今夏被推上饮料市场的“深水饮料”也令人目不暇接。

其实只是在普通柚汁或橙汁中掺入3%的深层海水,但由于深层海水走俏,“深水饮料”自然也身价倍增了。

    

提示:

先找关键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        

1、第

段“顾名思义”的意思是。

2、把第二段中“这种一本万利、耗资又不大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一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应是:

3、第三段“培育娇贵的名种虾苗”的所需条件是

4、开发“深层海水”的意义是

5、本文着重介绍的是

答案:

1.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2,这种一本万利、耗资又不大的好事谁都乐于去做

3.在温度较低、清洁少菌的深层海水里

4.耗资不大且一本万利

5、深层海水值得开发的原因及目前的开发情况

              

无公害塑料

目前,为了根除白色污染,国外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类型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塑料,即无公害塑料。

这种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

科学家预言,它将在下个世纪风靡全球。

  ①在新兴的无公害塑料家族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生物自毁塑料。

②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

③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

④他们计划用土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

⑤德国哥丁根大学的微生物专家最近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酯。

⑥这类聚酯可制成物型生物塑料。

⑦这种塑料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⑧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

⑨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正在用农林作物的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农用薄膜。

⑩这种农用薄膜不仅抗拉强度大,而且降低了成本。

除了生物自毁塑料外,科学家还研制成功化学自毁塑料和光学自毁塑料。

所谓化学自毁塑料是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制配方的溶液,使其与塑料成分发生化

学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以被水冲洗掉的无害物质。

光学自毁塑料是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的一种新型的自毁塑料。

这种塑料内含一种遇光会慢慢自动分解的物质,在太阳下曝晒60天后,便成为泥尘。

1.“无公害塑料”的特征是什么?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共10句,分别标记为①一⑩。

这10句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划分开。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第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自毁塑料”不同于其他两种自毁塑料的一点是()

A.可以自行分解B.不污染环境

C.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D.以植物为主要制造原料

5.文中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以自行分解,或自毁

2、1/2345678910

3、承上启下

4、D

5、分类别,举例子

假如没有灰尘

❶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❷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

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

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

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

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❸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❹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

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温漉漉的。

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

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❺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1、本文属于          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本文第2、3、4段分别抓住灰尘的        、        、         特征进行说明。

  

3、根据第④段内容,说说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会受到哪些不良的影响。

答案:

1、事理逻辑

2、大小、反射性、吸湿性

3、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温漉漉的;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某些自然景色就不会存在。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

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线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

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

③第二步上蜡。

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66℃,用来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

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

在上蜡前,先要熔蜡。

蜡熔后,就可以上蜡了。

上蜡就用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上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的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

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

就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填空:

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

2﹑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一项是()。

A﹑空间顺序B﹑工艺流程顺序C﹑由主到次的顺序

3﹑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4﹑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

1、制作过程

2、B

3、分类别、列数字

4、D

 

请你认识大白鲨

1.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

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2.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

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

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

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3.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

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  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

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

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4.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

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5.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

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

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6.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 (灵巧、灵敏、灵活)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

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毫不差地把准方向。

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7.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

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

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文中横线处应选填括号中的            一词。

  

2、“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中“可以”所表示的意思是:

                       

3、“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一句中所说的“受到误解”,具体是指                               

4、在说明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时候,运用       的说明方法。

  

 

答案:

1.灵敏

2.可能长到7.61米长

3.以为它只会伤害人的生命,带有攻击性

4.列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