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3953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认识元、角、分的新知识。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元、角、分,会读、写小数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尺子、钢笔等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开学的时候笑笑到商店买了一些自己心爱的玩具,我们一同看看都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文具呢?

分别是多少钱呢?

铅笔0.50元尺字1.06元笔记本3.50元

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看看每种文具的标价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议议各种文具标价的读法,试着读一读。

2、教师出示小黑板,指名说说各种文具的标价。

笔记本()元()角尺子()元()角铅笔()角

水彩笔()元()角钢笔()元

3、教师指导认识小数

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4、小数的读法

(1)13读作:

一点三

(2)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读

5、小数与正数的比较

(1)分别举出正数的一些例子和小数的一些例子

(2)说说正数与小数的区别。

6、试一试(认读人民币,并练习用小数表示出来)

5元4角1分12元5角2元0角4分

元元元

7、练一练

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2题:

拿出自己的语文、数学及其他科目的书,自己统计教科书的价格,并填写在表格里,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统计结果。

3题:

组数游戏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拼出不同的价格写数,或给出小数来拼人民币,看谁完成的最好。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

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学了,笑笑去买铅笔盒,他分别到三家文具店看了看铅笔盒的

价钱,不知道哪个店的便宜,请你们帮帮他。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文具盒的价钱,并读一读标价。

2、解决到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1)比较4.9和5.1元两者的大小。

(2)在小组内说说想法,交流各自比的方法。

3、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比较大小的问题,互相提出问题,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4、试一试

1题:

观察题中哪边的人民币多,填上合适的符号。

2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学生独立尝试比较数的大小

(2)同桌互相纠正,说说比较的方法,再找找错误的原因。

5、练一练

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拣其中的1、2道题说说是如何比较的。

2题: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题:

(1)学生观察各文具店毛巾和牙刷的价钱。

(2)指名学生说说哪个文具店的便宜。

(3)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三、实践活动。

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

(1)学生自己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

(2)小组向全班发布商品信息,哪种商品到哪家商店买便宜。

教学反思:

 

“买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6—7页。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计算小数的不进位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行一些实际的估算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的不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淘气在书店碰到了一个问题,很想有人能帮助他:

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

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二、试一试

你们能想出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再进行集体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重点解决竖式的写法,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小数加法计算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2、哪本书便宜,便宜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相应的减法竖式,说说列的方法。

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完成试一试3题)

2、碰碰队:

相碰的两个数相加、相减。

三、练一练

1、先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进行练习,比比谁完成的好。

2、用竖式完成各题,说说部分题的方法。

3、森林医生

仔细找出竖式中存在的问题,说说错误的原因与同伴交流,并把它修改过来。

4、实际应用

(1)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前两问,说说计算的方法

(2)第3问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然后在进行练习,并检查自己的基本步骤。

(3)同桌互相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比比谁的问题多、谁的计算准。

四、本课小结、反思。

 

“寄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8—9页。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计算小数加减,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估算的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中进位、退位的算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山区的学生贫穷上不起学,笑笑听到以后就号召全班学生向山区学生捐书,全班学生共捐两捆书。

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4元,请同学们帮笑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

二、利用投影仪观察图画。

(1)算一下邮费一共需要多少钱?

(2)计算学生先自己探索独立解决邮费共需要多少元?

(3)交流说说小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提问:

再计算小数加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试一试。

1、2让学生独立解题,提醒学生必须注意那些问题。

四、练一练。

1、第一题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下面练习。

2、第二题森林医生。

(1)学生独立找出错误的原因,在全班交流。

(2)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改正错误。

3、

(1)第3题先让学生看懂题意,构思解法。

(2)交流说说解题方法。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观察。

4、第四题,学生读题,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5、

(1)第五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题中的4各小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看看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怎样计算。

6、小结:

略。

教学反思:

 

“森林旅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0—11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为学生提供综合应用

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机会。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与生活的价值。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明确游戏规则:

1、每人有5分的基础分。

2、同桌之间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

3、“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

4、“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对方则扣1分。

5、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说服对方,则服务员可加1分,对方扣1分。

6、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称号。

二、游戏:

购物。

三、找一找身边的小数。

可以从身高、体重等方面找。

展示并汇报交流自家水费与电费的开支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2—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民间剪纸的艺术,再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等活动,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指出特征。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民间的剪纸。

2、学生欣赏剪纸艺术,感知对称图形

3、折一折,剪一剪,认识对称图形。

4、猜一猜、剪一剪。

5、看一看、说一说。

6、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7、找一找,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二、巩固应用:

1、试一试,第一题。

2、创作对称图形。

3、完成试一试第三题。

4、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第二课时

一、练一练

1、指导完成第一题。

2、在点子图上画对称图形。

3、摆对称图形

二、画一画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和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感觉。

教学重难点:

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具:

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大家照过镜子吧!

我们每天是不是都要照镜子,我们有没有发现镜子中也有数学问题。

2、打开教材17页找到试一试的第一幅图,看看机灵狗在干什么,说什么?

3、教师提问:

机灵狗在镜子中看到的时间是几点,对不对?

4、小组合作,验证结果,体验镜子中存在的学问。

(镜子内外,左右错位)。

5、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澄清机灵狗所犯错误的原因。

二、拓展练习

1、试一试的2、3题。

2、练一连

三、实践活动

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示。

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8—2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的区别这两种直观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会直观的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

方格纸钟表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教材中的图片,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说一说

1、判断物体的旋转与平移。

2、寻找生活中存在的旋转和平移运动

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在进行小组交流,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三、做一做

小组合作,让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对这两种运动都有充分的感知。

四、试一试

1、移一移,说一说

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平移过程,再展开交流,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到:

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2、填一填。

让学生再次体验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3、画一画

小组讨论,再独立完成。

五、练一练完成第21页的1、2、3,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再互帮互助展开学习。

(时刻关注学生是否画的正确,更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画图的步骤是否科学合理。

六、数学游戏

1、猜一猜我在哪儿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理解游戏规则。

2、猫捉游戏

两人合作,亲自操作。

教学反思: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2—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搜集设计图案的过程,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平移、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具学具:

方格纸图片尺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图形,让学生互相欣赏图案,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图案美不美,并说一说它们的构成。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哪图是有哪个图形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让学生在班内交流个别图案的构成。

2、哪图是对称。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怎样用对称方法制作图案,并把方法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实践过程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2、继续画下去,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画下去,并进行展示。

3、练一练

(1)、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2)、设计图案。

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绘制图案,然后在班内展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利用附页2中的图4,同桌交流设计方案,先画一个草图,再加以说明。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和不同的想法吗?

五、实践活动

1、收集一些图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进行交流。

2、剪自己喜欢的图形,绘制图案。

六、做一做

(1)、制作“雪花”。

进行作品展示。

(2)、做一做。

先按照步骤做一做,再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乘法(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4—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方法,找出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因数是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教具学具:

卡片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自主观察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写有口算题的小黑板,激励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让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言语口述计算方法(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的变化。

小组合作,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班内进行交流。

2、试一试

每箱24瓶,10箱有多少瓶?

20、30箱有多少瓶?

请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个别题目在班内进行交流。

3、练一练

1题填表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答案,小组讨论:

乘数、乘数与积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题填一填

先让个别学生说一说这类题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写得多,并进行交流。

三、加强训练

3题:

10盘能装多少个鸡蛋?

……

4题:

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

(1)、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

(2)、一共应付多少钱?

这两道题,先让学生观察图,了解数学信息,再独立完成,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5题:

脱式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说一说括号的作用。

四、小结

你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有哪些困惑的地方?

还想知道什么?

还有什么要求?

教学反思:

 

《住新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6—2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并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新到一批书,要放到书架上,同学们帮忙去了,发现了不少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感知问题情境,选择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出示情境图)

师:

同学们看到这个情境图,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鼓放励学生提出问题,这个书架上能放多少本书呢?

150本书能放得下吗?

师:

好,先让我们估算一下书架上到底能放多少本书?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巡堂帮助个别学生。

估计学生列式没有问题,把繁体重点放在算法的探讨与交流上)

算式为:

14*12=?

师:

这个算式怎么算呢?

这是一个新问题,不过大家想办法估算一下这算式结果的范围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聆听各小组的想法,再组织交流)

生1:

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大于140.

生2:

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10=150,所以结果大约为150。

(引导学生关注以上不同的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

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150本书吗?

(让学生通过讨论这个问题,体会到解决这个问题公靠估算还是不行的,还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师:

每个人都独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计算:

14*12=?

(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师:

为了便于以后能快速计算多位数乘多位数,我们必须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师板演竖式计算方法)

2、反馈强化:

完成试一试:

第1小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第2、3小题用竖式计算,并交流。

三、当堂巩固:

1、完成练一练第1题,直接口算。

《电影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8—2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能进行估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参加了“学科学”夏令营活动,在少年宫三楼教室听专家做报告,他坐在最后一个座位是第21排26号,那天一共有500名喾到场,请同学们算一算,大教室的座位够吗?

二、探究新知:

认真审视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问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

请同学们独立列出算式:

21*26=?

师:

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是一个新问题,不过对这个算式,大家可以先估算它的计算结果的范围是多少呢?

(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能找出这个计算结果的一个范围,然后全班交流。

生1:

把算式中的21看成20,20*26=520,结果应该大于500。

生2:

把算式中的26看成30,21*30=630,结果应该大于500。

生3:

20*30=600,结果应该大于500。

(学生可以对这三种不同的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进行质疑,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师:

根据以上三种结果,判断“大教室的座位够吗?

”(够了)

师:

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估算还不行,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迷航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交流后,与教材的三种算法比较,有什么不同。

教师重点讲解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试一试计算:

24*28=35*42=

(学生计算,同桌订正)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口算小黑板的口算题。

2、竖式计算(教材32页的2题)注意进位问题

3、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32页的3、4题)

四、课堂小结:

反思估算的过程,提出质疑。

你对教师还有什么要求?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0—3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有些计算进行估算。

2、经历与他人合作的,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思维,探究等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练习。

教具、学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小黑板)

2、选数填空(教材33页2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如:

去掉题中各数的0,再进行填数。

二、课堂练习:

(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一第3题,提醒学生注意时与分的单位换算。

2、完成第4至6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订正教师个别指导。

(二)估算练习:

1、判断对错(练习一第7题)(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判断)

2、估计语文书一页有多少字?

算一算.

(让学生人人都经历估和算的过程,再交流)

可先估计每一行有多少字,再估计一页有多少行,最估计一页有多少字。

(三)解决稍有难度的实际问题,(练习一的第9、11、13、15题)

1、第9题,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如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境,但没有

(1)

(2)小题,你会解决吗?

2、第11、13、15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三、拓展练习:

光华小区新建了15栋楼房,每栋6层,每层8户,这个小区可容纳多少户人家?

(小组合作解决:

可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小结:

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不足?

五、作业:

第8、12题。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3—3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进一步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你学会了什么看图说一说

1、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说一说想起了哪些知识。

2、利用图中的的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决。

3、在小组内互样提问,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1、我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读物;3、我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练一练

第1题:

出示口算卡让学生口算

第2题、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第4题、第5题:

留作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审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了解和评估学生个体对本单元解决问题目标的达标程度。

教学反思:

“旅游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

2、鼓励学生依靠小组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发(创设情境)

1、星期天,淘气和笑笑去旅游。

晚上21:

30时从北京出发,第二天早晨7:

00到大连,共经过了几小时?

(学生口答)

2、火车每时行103千米,已经行了8时,从北京到大连还需要多长时间?

从北京到大连约多少千米?

学生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二、租房

1、让学生看懂图意后。

讨论:

怎么租房最合算?

①小组交流租房方案;②通过计算比较,找出最合算的方案。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三、游览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快餐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7--38页。

教学目标:

学会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学会用小数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小黑板

1同学们请看小黑板上的菜谱,爸爸、妈妈带你去快餐店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

把你的设计方案与同伴说一说。

2填写下面的表格,全班交流

名称

合计

价钱

二、实践活动,设计旅游计划

1、同学们,星期天我们班到河东机场春游,请你们设计一个旅游计划,看那一组设计的计划最受全班同学欢迎。

学生设计春游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