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558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

南京市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

南京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剂体积加溶质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

C.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D.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2.下列做法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为了延长某些食品的保质期,可在其包装袋中加入小包铁粉

B.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查

C.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鉴别氮肥和钾肥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B.纯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C.未被污染的河水是纯净物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被软化

4.下列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B.金属元素在地壳中除少数有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铁

D.氢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但由于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还不能广泛使用

5.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的氧气不纯

6.小乐要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

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

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碳酸氢钠溶液⑦蒸馏水。

下列装置连接顺序及组合最恰当的是()

A.甲(①⑤)、乙(④)、丙(⑦)、丁

B.甲(①③)、乙(④)、丙(⑦)、丁

C.甲(①③)、乙(⑦)、丙(④)、丁

D.甲(①⑤)、乙(⑥)、丙(④)、丁

7.下列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

B.

C.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汽油去除油脂属于乳化现象

B.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C.发现厨房煤气泄露,应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D.沙漠地区金属不易锈蚀的原因是氧气浓度较低

9.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和四氯化硅()

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化学式为

B.四氯化硅由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氯原子构成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四氯化硅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10.已知CuO+H2SO4=CuSO4+H2O,小强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微热,反应停止后分离出不溶物,向剩余液体中放入一根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含有Cu,但不一定有Fe

C.不溶物一定是Fe

D.溶液中一定有FeSO4,但不一定有CuSO4

二、选择填充题

11.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D._____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制冷剂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脱色制白糖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保护气

D金刚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作钻探机钻头

13.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

A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变化前后均不改变

D汞是一种银白色的_____(填状态)

1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合理的是(_____)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物的燃点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反应物的种类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__________

15.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

C.尼古丁是化合物

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

7:

1

三、填空题

16.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

(2)人体血红素中亚铁离子_____;

(3)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_____;

(4)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离子_____。

17.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点表示同一杯硝酸钠溶液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①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100g水,此温度下硝酸钠与氯化钠溶解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

②硝酸钠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若此杯溶液由130g硝酸钠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该溶液在上图中对应的点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溶液降温到b点时,烧杯中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

④不符合如图图像纵坐标y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A升温到b:

溶剂的质量            Ba升温到c:

溶质的质量

Ca升温到c:

溶液的质量           Da升温到d:

溶质质量分数

四、实验题

18.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这个实验图1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若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_______导管口通入(填“b”或“c”),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请从图1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装置组合为____和H(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

其中H装置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反应。

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和弹簧夹K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一:

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加入A中锥形瓶,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时,关闭活塞,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实验二: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B中锥形瓶,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并且溶液呈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

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锥形瓶B中溶液最后呈红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有剩余。

五、简答题

19.

(1)PM2.5是什么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工业制取氧气原理的根本区别是什么________?

六、推断题

20.A为黑色色固体,B为无色液体,A与B混合生成C与气体D,C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得到气体D与气体E;气体E具有可燃性,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无色液滴C出现;银白色固体F在气体D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G;一种黑色固体H在气体D中燃烧,生成的气体I,I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1)写化学式:

B_____,C_____,D_____,I_____。

(2)写出银白色固体F在气体D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黑色固体H在气体D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七、流程题

21.空气无处不在,我们离不开空气。

(1)空气成分知多少?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表示氧气的是_____ (填所代表的字母)。

(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图是以空气为原料制取氮肥的流程。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①氨分子(NH3)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

②N2与单质甲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则物质甲的化学式为_____;

③已知: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则N2与单质甲的反应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八、科学探究题

22.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

某同学想:

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

于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

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

(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_______SnPb(H)_______HgAgPtAu(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①张明同学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未经打磨就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t度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

Fe>Cu,Fe>Cr

②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人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呈黄色。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折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无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

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讨论交流)为什么张明和李红两个同学记录的铬与稀硫酸反应开始的现象截然不同?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放人硫酸亚铬(CrS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铬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r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计算题

23.实验室有一瓶混有少量NaCl的Na2CO3固体,现称取12.6克该混合固体加入80克水中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所加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

(1)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克;

(2)原混合固体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

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

十、综合题

24.将15.8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请回答:

(1)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________高锰酸钾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等于”)。

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各是________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