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054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5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docx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2016年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时测量工具必不可少.请写出一种测量工具及其测量的物理量名称.测量工具:

      ;物理量名称:

      .

2.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受到的重力.

3.“互联网+”的理念已深入各行各业.互联网应用的许多功能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手机和基站之间是利用      来传递信息的,它的传播速度是      m/s.

4.如图,这是“九三”大阅兵中,坦克方队“隆隆”地驶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观礼台上的观众听到的坦克“隆隆”声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坦克使用履带是为了      对地面的压强.

5.钢丝钳(俗称“老虎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有花纹是用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6.如图所示,歼﹣15降落时,被拦阻索钩住后,速度急剧减小,最后静止下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飞机轮胎与航母表面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从而在航母表面留下两道黑黑的痕迹.

7.《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校车应全部安装座椅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学生因具有      ,身体前倾而受到伤害.校车的动力来自内燃机,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      冲程.

8.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一地点向北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有图象可知,在0~5s时间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填方向)运动;在0~20s内,甲车的速度为      m/s.

9.如图,这是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甲、乙、丙三个导体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关系;甲、乙、丙三个导体中电阻最大的是      .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估测不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一张新版百元人民币长约为30cm

C.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脉搏跳动大约70次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5m/s

12.如图,一只小狗悠悠地骑在马背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马术表演.若马驮着小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小狗和马进行受力分析,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马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

B.马受到的支持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

C.小狗受到的重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

D.小狗受到的重力和马对小狗的支持力

1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B.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

C.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D.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14.如图所示,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水的重力与质量关系B.

水的密度与质量关系

C.

水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D.

水产生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5.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线外层用塑料,是因为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B.用橡胶作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硬度大

C.玻璃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弹性好

D.锅、铲的把手用胶木,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16.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电动机原理的示意图,它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制成的

B.图乙可用来演示磁生电现象,它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图丙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D.图丁是发电机原理的示意图,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第17题4分,第18、19题各5分,第20题6分)

17.南昌地铁1号线于2015年12月26日正式载客运营.地铁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18.小明的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求:

(1)小明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2)双脚站立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小灯泡L标有“6V3W”字样,当开关S1、S2闭合,滑片P置于b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求:

(1)电源的电压U;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

(3)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置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此时R2的电功率.

20.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某县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县内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出水流量为150m3/h.

(1)求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所放出的热量.

(2)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且天然气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为90%,则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多少天然气?

(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

 

四、实验或探究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21.亲爱的同学们:

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先校验弹簧测力计的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如图乙所示的旋盘式电阻箱的示数是      Ω.如图丙所示,用测电笔检测火线时的错误操作是      .

22.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3.(8分)(2015庆阳)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1)实验中通过观察      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2)观察图甲中的AB管,在通电时间相等时,发现B管液面上升的高,则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      有关.

(3)采用图乙实验装置,可以得出结论: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      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4)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      法.

2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猜想与假设】

小丽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

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三: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小丽用重为3.2N的物体A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该实验验证了猜想      是正确的,可得出:

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实验中,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N,方向      .

(2)表是小丽验证猜想二时收集的实验数据:

液体种类

物体A在液体中的状态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N

酒精

浸没

1.4

1.8

盐水

浸没

0.8

2.4

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和图1中实验      (选填“甲”“乙”或“丙”)的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

(3)为验证猜想三,小丽选用了与物体A密度不同的物体B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她将物体B逐渐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图示O位置时,发现棉线松弛,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0,取出物体B后,小丽又将物体A缓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      (选填“O点之上”“O点”或“O点之下”)位置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是为了控制      相同,以便判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是否有关.

25.雪灾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鹏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提出问题】含盐的冰熔化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

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把这些冰捣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①是纯冰对应曲线、②是淡盐冰对应曲线;③是浓盐冰对应曲线).

【分析与论证】根据曲线图可知:

(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2)淡盐冰的熔点是      ℃,浓盐冰的熔点是      ℃.

【实验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拓展应用】小鹏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1)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选填“快”或“慢”).

(2)小鹏想起了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

      (只要写出一点即可).

 

2016年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考物理押题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时测量工具必不可少.请写出一种测量工具及其测量的物理量名称.测量工具:

 刻度尺 ;物理量名称:

 长度 .

【考点】物理常识.

【分析】根据对常见测量工具或仪器的作用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以下测量工具的使用:

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天平﹣﹣测量物体质量;量筒﹣﹣测量物体体积;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温度计﹣﹣测量温度高低;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大小;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电压;电能表﹣﹣测量消耗的电能.

故答案为:

刻度尺;长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测量工具及其用途的掌握,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 竖直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排开液体 受到的重力.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内容填写;

【解答】解: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故答案为:

竖直向上;排开液体.

【点评】本题对阿基米德原理内容的直接考查,是一道基础题目.

 

3.“互联网+”的理念已深入各行各业.互联网应用的许多功能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手机和基站之间是利用 电磁波 来传递信息的,它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

【考点】物质的物理特征.

【分析】手机是应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它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解答】解:

手机和基站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它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即3×108m/s.

故答案为:

电磁波;3×108.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道基础题.

 

4.如图,这是“九三”大阅兵中,坦克方队“隆隆”地驶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观礼台上的观众听到的坦克“隆隆”声是通过 空气 传入耳朵的;坦克使用履带是为了 减小 对地面的压强.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

(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

(1)观礼台上的观众听到的坦克“隆隆”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2);坦克使用履带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

空气;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目.

 

5.钢丝钳(俗称“老虎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有花纹是用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 省力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分类.

【分析】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判断增大摩擦的具体方法.根据钢丝钳的使用特点,找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可判断其杠杆的类型.

【解答】解:

钢丝钳的钳口刻有花纹是用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它是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省力.

【点评】通过钢丝钳考查了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的应用以及杠杆类型的判断,属基础知识.

 

6.如图所示,歼﹣15降落时,被拦阻索钩住后,速度急剧减小,最后静止下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飞机轮胎与航母表面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从而在航母表面留下两道黑黑的痕迹.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

载机在阻拦索的作用下停在甲板上,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航母甲板上的黑色痕迹,是飞机起落架与甲板摩擦产生的,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轮胎的内能.

故答案为:

运动状态;做功.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7.《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校车应全部安装座椅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学生因具有 惯性 ,身体前倾而受到伤害.校车的动力来自内燃机,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 做功 冲程.

【考点】惯性;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根据两个气门的开关、活塞的运动方向以及火花塞是否点火可以确定每个冲程.

【解答】解:

(1)当刹车时,人由于惯性身体会向前倾,容易撞在车身或座椅上而造成伤害,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惯性带来的这种伤害;

(2)如图,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火花塞放电,活塞下行,可以判断是做功冲程.

故答案为:

惯性;做功.

【点评】本题结合校车相关的物理知识,考查了惯性现象、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判断,考查内容全面,难度适中.

 

8.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一地点向北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有图象可知,在0~5s时间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南 (填方向)运动;在0~20s内,甲车的速度为 2 m/s.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的计算.

【分析】

(1)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在0~5s时间的运动速度,然后判断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方向;

(2)根据图象算出在0~20s内甲的速度.

【解答】解:

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由图象看出甲车20秒钟内的路程为40m,甲车的速度为v=

=

=2m/s.

故答案为:

南;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这是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甲、乙、丙三个导体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关系;甲、乙、丙三个导体中电阻最大的是 甲 .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

(1)电阻的阻值不变,它的U﹣I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正比例函数图象);

(2)根据图象可知,电流一定时的电压关系,根据欧姆定律比较三电阻的阻值关系.

【解答】解:

(1)由图象可知,甲、乙、丙三个导体的U﹣I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则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

(2)由图象可知,电流一定时,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甲>U乙>U丙,

由I=

的变形式R=

可知,R甲>R乙>R丙.

故答案为:

正比;甲.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要注意利用图象比较电阻大小时可以控制电压一定比较电流的大小,也可以电流一定比较电压的大小.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 变大 ,电压表示数 变大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电压;

根据滑片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变化,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变化.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由U=IR可知,电阻R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

变大;变大.

【点评】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的量,熟练应用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估测不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一张新版百元人民币长约为30cm

C.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脉搏跳动大约70次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5m/s

【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

B、一张新版百元人民币长约为15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0次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人快步行走的速度可以达到1.5m/s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

 

12.如图,一只小狗悠悠地骑在马背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马术表演.若马驮着小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小狗和马进行受力分析,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马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

B.马受到的支持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

C.小狗受到的重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

D.小狗受到的重力和马对小狗的支持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结合选项中的描述,对照二力平衡条件依次做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由于地面对马的支持力等于马和狗的总重力,因此马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故二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马受到的支持力持力等于马和狗的总重力,小狗对马的压力等于狗的重力,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小狗受到的重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小狗受到的重力和马对小狗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要从平衡力的四个条件逐条分析,有一个条件不符合,两个力也不是平衡力.

 

1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B.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

C.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D.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小孔成像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放大镜看图案时,图案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14.如图所示,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水的重力与质量关系B.

水的密度与质量关系

C.

水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D.

水产生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考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密度及其特性;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

(1)水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是由物质本身所决定的,对于某种物质,它的比热容是一定的;

(4)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