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415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5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docx

《动态解析高考数学综合题》平面解析几何汇总

第五章直线与圆

直线与圆是几何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两种图形,是代数方法在几何研究中的应用的开始.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应该深刻领会并熟练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既要注重代数运算的简洁,也要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还要认真考虑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在对参数的讨论过程中不要遗漏某些特殊值所表示的特殊情况.近年来,这一部分内容在高考试题中通常属于基础题,难度中等,但解答问题使用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运算量的多少以及问题解答的正确率.

第一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的x-截距与y-截距之间的关系

例1(09华南师大附中3月)已知直线l在x轴、y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且到点(1,2)的距离为2,求直线l的方程.

【动感体验】

要全面考虑可能成立的各种情况.已知直线l在x轴、y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条件应考虑截距可能为零或不为零两种情况.

如图5.1.1所示,点P在以A(1,2)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直线(记为l)经过点P且与圆A相切.则该l到点(1,2)的距离为恒为2.

打开文件“09华南师大附中3月.zjz”,拖动点P,观察可能出现直线l在x轴、y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情况.

图5.1.1

【思路点拨】

对于满足条件的直线其截距为零和不为零两种情况分别讨论.

【动态解析】

图5.1.2-5.1.7所示六种情况下,经过点P的直线在x轴、y轴上截距的绝对值均相等.

图5.1.2图

5.1.3

图5.1.4图5.1.5

图5.1.6图5.1.7

可设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方程为y=kx+b.

当b=0时,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k-2|

+k2=2,解得k=-2+或

k=-2-6.

当b≠0时,则直线l的斜率k为1或者-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k+b-2|

+k

b=1.2=2,当k=1时,解得b=-1或b=3;当k=-1时,解得b=5或

因此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y=(-2+6)x,或y=(-2-6)x,或y=x-1,或y=x+3,或y=-x+5,或y=-x+1.

【简要评注】

从本题的题设条件,很容易选择利用直线的截距式方程表示直线进行求解,但要注意避免遗漏直线经过原点的情况.在这里我们首先考虑到直线到点A的距离为2,再寻找满足要求的直线,就容易分类了.

有时候利用直线的截距式在绘制直线时非常方便,但答案通常写成斜截式.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2(06湖南理10)若圆x+y-4x-4y-10=0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l:

ax+by=0的距离为22,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22

A.[π5ππππ]B.[]C.[]D.[0]1241212632ππ

方法一:

【动感体验】

方程x2+y2-4x-4y-10=0可化为(x-2)2+(y-2)2=18,该圆的圆心为(2,2)、半径为32,圆心在直线y=x上.l:

ax+by=0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系数a,b决定其倾斜角.令k=-a,则l的方程为:

y=kx.考虑k变化时与b

直线y=kx平行并与之距离为22的两条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打开文件“06湖南理10.zjz”,实线表示直线y=kx,虚线是两条到直线y=kx的距离等于22,通过拖动点P或者动画按钮可以改变k的值,如图5.1.8-5.1.12所示为其中的几种情况.

图5.1.8图

5.1.9

图5.1.10图5.1.11

图5.1.12

【思路点拨】

改变k的值考虑当圆上恰好有三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22时,两条平行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时两平行线应该其一与圆相切另一与圆相交,而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恰好为2,由此不难确定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动态解析】注意到OC=22,当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CD恰好为2时,如图5.1.8、图

5.1.11所示,∠COD=π

6.由此不难确定若圆x+y-4x-4y-10=0上至少22

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22时,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所以选择B.

方法二:

【动感体验】].1212π5π

方程x+y-4x-4y-10=0可化为(x-2)+(y-2)=18,可知该圆的圆心为(2,2)、半径为32.进入文件“06湖南理10.zjz”第二页,点C是方程2222x2+y2-4x-4y-10=0所在圆的圆心.点P是圆C上的动点,CD⊥OP与D,因此可以用直线OP表示方程ax+by=0对应的直线l,其中.拖动点P,观察直线OP与圆C的位置关系,判断当圆C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OP的距离为22时直线OP所应满足的条件,如图5.1.13-5.1.16所示,为其中的几种情形.

图5.1.13图

5.1.14

图5.1.15图5.1.16

【思路点拨】

将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转化成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动态解析】

令k=-a,则l的方程为:

y=kx.b

当直线OP在圆心C左上方时,若圆上正好有3个点到l的距离为22,如图

5.1.13所示,则此时|CD|=32-22=

所以在Rt△CDO中,∠COD=∠xOC=2.又因为|OC|=22,π4,π

6,所以

∠xOD=∠xOC+∠COD=5π.12

当直线OP在圆心C的右下方时,若圆上正好有3个点到l的距离为22,如图5.1.14所示,则此时|CD|=32-22=2.又因为|OC|=22,

∠xOC=π

4,所以在Rt△CDO中,∠COD=π

6,所以

∠xOD=∠xOC-∠COD=

因此当π12.π

12<∠xOD<5π时,如图5.1.15、图5.1.16所示,圆上有四个不同的12

点到l的距离为22.

所以选择B.

【简要评注】

本题解答过程中要抓住两个关键:

一、把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转化成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二、直线的特征:

经过原点.

3.直线与动圆的位置关系

例3(09广东理B19)已知曲线C:

y=x与直线l:

x-y+2=0交于两点2

A(xA,yA)和B(xB,yB),且xA

2AB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设点P(s,t)是C:

y=x上一点,且点P

与点A和点B均不重合.

(I)若点Q是线段AB的中点,试求线段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II)若曲线G:

x-2ax+y-4y+a+

小值.

(一)求点M的轨迹方程.

这里Q是定点,P是曲线C上的动点,M是线段PQ的中点,M随P点而运动.既然曲线C是抛物线,可以猜测M的轨迹也是一条抛物线.至于它轨迹方程,就是求点M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注意到P点的坐标满足曲线C的方程,而点M的坐标又可以通过P和Q点坐标来表示,因此这个轨迹方程不难求出.22251=0与D有公共点,试求a的最25

⎧y=x2,事实上:

由⎨解得:

xA=-1,xB=2;yA=1,yB=4,因为Q是⎩x-y+2=0,

线段AB的中点所以有Q(,).15

22

15+s+t4x-1又M(x,y)为PQ的中点,所以有x=,y=.反解得s=,222

4y-52t=.因为点P在曲线C上,t=s(-1

4y-54x-1215=(),化简得y=(4x-1)2+.2284

4x-14y-54y-54x-12=(),用表示点M的坐标,则有s=,t=,即2222

15152化简得y=(4x-1)+.由-1

15152所以点M的轨迹方程为:

y=(4x-1)+(-

抛物线弧段,如图5.1.17所示.

图5.1.17

(二)求a的最小值.

【动感体验】

51=0是一个圆的方程.可化为25

77(x-a)2-(y-2)2=()2,它表示一个半径为常数而圆心为(a,2)的圆.随55很明显G:

x-2ax+y-4y+a+222

着a的变化,这是一个可以左右平行移动的圆..

进入文件“09广东理B19.zjz”第二页,如图5.1.18所示,圆T表示方程

51=0对应的曲线.点T可以被拖动,水平移动圆T的25

位置.观察区域D与圆T有公共点的情况下,点T的横坐标a应满足的条件.x2-2ax-y2-4y+a2+

图5.1.18

【思路点拨】

求圆与D有公共点时的a最小值,就是求圆与线段AB相切且位于线段左侧时的a的值.

【动态解析】

如图5.1.19所示,当圆T经过点A时,将A(-1,1)代入

72626(x-a)2-(y-2)2=()2解得:

a=-1-或a=-1+(舍去).

555

图5.1.19

当圆T与直线l:

x-y+2=0相切时,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a-2+2|

2=7727272,解得:

或a=.此时切点坐标为(-,a=-10555

2-7272>-1,所以切点在线段AB内.由此可知a的最小值为),因为-1010

72.5a=-

【简要评注】

本题中的动圆圆心在一条水平直线上移动,半径固定,因而比较容易了解圆与区域、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而最值是取在线段的端点的状态下还是圆与直线相切的条件下,这时本题重点要考察的内容.直观的演示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与发现问题,但只有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推理和计算才能得到结论.

4.求与圆有关的动态向量的数量积

例4(08山东临沂)直线Ax+By+C=0与圆x2+y2=4相交于M、N两点,若C=A+B,则⋅(O为坐标原点)等于().

A.-2B.-1C.0D.1

【动感体验】

圆x2+y2=4是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的圆,设和之间的夹角为222α,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

⋅=||⋅||⋅cosα=4cosα,因此关键在于确定向量与之间的夹角α的大小.

由C=A+B222得到:

|C|

A+B22=1,这说明原点O到直线

Ax+By+C=0的距离等于1.因此可以将直线Ax+By+C=0看作是经过单位圆上一点并且与单位圆相切的动直线.打开文件“08山东临沂.zjz”,如图5.1.20所

22示,拖动点P,观察直线Ax+By+C=0与圆x+y=4两个交点M、N的变

化规律.

图5.1.20

【思路点拨】

分析条件C=A+B的几何意义,研究与夹角α有关的几何关系.

【动态解析】

因为直线Ax+By+C=0过点P且与单位圆相切,所以OP垂直且平分MN.在Rt∆OPM中,OP=1,OM=2,所以∠POM=222π

3,∠MON=2π.

3

图5.1.21所以OM⋅=|OM|⋅||⋅cosα=4cosα=4⋅cos2π=-2.3

因此选择A.

【简要评注】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在熟练掌握向量的数量积概念的前提下挖掘条件C2=A2+B2,从而确定直线Ax+By+C=0的特征以求出向量之间的夹角.

5.与直线截距有关的不等关系

例5(08全国I理10)若直线

A.a+b

C.22xy+=1通过点M(cosα,sinα),则().ab22≤1B.a+b≥11111+≤1+≥1D.a2b2a2b2

【动感体验】

由M(cosα,sinα)想到单位圆,M是这个单位圆上的动点.条件直线xy+=1通过点M(cosα,sinα)实际上是说直线和单位圆有公共点,其中隐含圆ab

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单位圆的半径1的关系.打开文件“08全国I理10.zjz”,如图5.1.22所示,经过点M和点N的直线表示方程xy+=1对应的直线,点P和点Q分别ab

是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拖动点N可以任意改变直线性质特征,研究四个选项所表示的几何意义以及成立的可能性.

图5.1.22

【思路点拨】

在直角三角形POQ中考虑斜边上的高与单位圆半径之间的关系.

【动态解析】

图5.1.23和图5.1.24说明a+b22≤1和a2+b2≥1两种情况都可能成立.

图5.1.23图5.1.24

xy+=1与圆O相切时,如图5.1.25所示,直角三角形POQ斜边上的ab

高线等于圆O的半径1.

当直线

图5.1.25图5.1.26

而其他情况下,如图5.1.25所示,直角三角形POQ斜边上的高线小于圆O的半径1.

通过面积公式可以求得直角三角形POQ斜边上的高等于a⋅b

a+b22,由

a⋅b

a2+b2≤1化简得:

11+≥1.a2b2

因此答案选择D.

进入文件“08全国I理10.zjz”的第二页,如图5.1.27所示,则给出直线与单位圆没有公共点的情况,这时OM=a⋅b

a2+b2>1,由此11+<1,即选项Ca2b2

表明的关系.

图5.1.27

【简要评注】

本题中a、b为截距,恰好是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及原点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因此设法在Rt∆POQ中找出a+b及

问题的关键.

2211+的几何意义是解决a2b2

本节小结

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常转换为圆心与直线的距离问题.此外,充分利用代数式的所表示的几何性质,能够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减少出错率和计算量.

拓展练习

1.(06湖南理10改编)若圆(x-3)+(y+5)=r上有且仅有两点到直线222

4x-3y-2=0的距离为1,则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2.(08辽宁理3)圆x+y=1与直线y=kx+2没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

A.k∈(

B.k∈(-∞,+∞)

C.k∈(

D.k∈(-∞,+∞)22

0)的直线l与曲线(x-2)+y=1有公共点,3.(08安徽文10)若过点A(4,22

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A

.(B

.[

C

.⎛

⎝⎡D

.⎢⎦⎭⎣

4.(08宁夏、海南文20)已知m∈R,直线l:

mx-(m2+1)y=4m和圆C:

x2+y2-8x+4y+16=0.

(Ⅰ)求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

(Ⅱ)直线l能否将圆C分割成弧长的比值为

1的两段圆弧?

为什么?

2

第二节直线系与圆系

1.动直线与动圆的位置关系

例1(06江西理16)已知圆M:

(x+cosθ)2+(y-sinθ)2=1,直线l:

y=kx,下面四个命题:

A.对任意实数k与θ,直线l和圆M相切;

B.对任意实数k与θ,直线l和圆M有公共点;

C.对任意实数θ,必存在实数k,使得直线l与和圆M相切;

D.对任意实数k,必存在实数θ,使得直线l与和圆M相切.

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

【动感体验】

这里给出的是圆M的标准方程,其半径为1,圆心为(-cosθ,sinθ).可以想象出这些圆的半径都是1,而圆心在单位圆上,所以这些圆都过原点;而直线l:

y=kx则是过原点的直线但不包括y轴.这就不难考虑圆和直线可能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了.

打开文件“06江西理16.zjz”,如图5.2.1所示,拖动点A可以改变的圆M的圆心A的位置.点P是圆O上的动点,可以用经过点O和点P的直线表示直线l:

y=kx.拖动点A或者点P,观察和研究圆M和直线l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5.2.1

【思路点拨】

将圆M与直线l之间的位置关系转化为圆M的半径OA与点M到直线l的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

【动态解析】

通过图5.2.1可以观察到,圆M与直线l均经过坐标原点O,因此选项B正确,但选项A错误.

当点P在任意位置时,只要拖动点A使得OP⊥OA,就有直线l和圆M相切,即对任意实数k,都存在实数θ,使得直线l和圆M相切,如图5.2.2所示.因此选项D正确.

图5.2.2

当点A在任意位置时,只要拖动点P使得OP⊥OA,就有直线l和圆M相切.但是当点A在x轴上时,如图5.2.3和图5.2.4,则直线l的斜率k不存在,因此选项C错误.

图5.2.3图5.2.4

正确答案为:

B、D.

【简要评注】

本题是不定项选择题,需要对每个命题进行判断.通过动感体验可以发现动圆与动直线经过的共同点(原点),动中求静是这类问题的一种常见解答思路.

2.动直线及其包络问题

例2(09江西理16、文16)设直线系M:

xcosθ+(y-2)sinθ=1

(0≤θ≤2π),对于下列四个命题:

A.M中的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

B.存在定点P不在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

C.对于任意整数n(n≥3),存在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中的直线上

D.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都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

【动感体验】

首先是认识直线系M:

xcosθ+(y-2)sinθ=1(0≤θ≤2π)具有怎样的

3π可以分别得到直线x=1,y=3,x=-1和y=1.这四22

条直线与点(0,2)的距离都等于1,可以想象直线系M是否具有这样的特征.事实特征.设θ=0,π,π,上由|0⋅cosθ+(2-2)⋅sinθ-1|

cosθ+sinθ22=1知道,直线系M所表示的是到点(0,2)的距

离为1的直线.或者说直线系是以点(0,2)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的切线.

也可以把(cosθ,sinθ)看成直线的单位法向量,于是由向量(x,y-2)与

(cosθ,sinθ)的数量积等于1知直线系M是到点(0,2)的距离为1的直线.或者说直线系是以点(0,2)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的切线.

打开文件“09江西理16.zjz”,如图5.2.5所示,拖动点P或者单击动画按钮,观察直线系M的特征.

图5.2.5

【思路点拨】

通过直线M的特征及其所围成的区域,对四个命题进行判断.

【动态解析】

M中的直线不经过任何一个定点,因此选项A错误.

圆A内的所有点均不在M中的任何一条直线上,因此选项B正确.

当θ均匀变化,即点P在圆周上匀速运动时,直线之间的交点就是正n边形的顶点,如图5.2.6-5.2.11所示,因此选项C正确.

图5.2.6图5.2.7图5.2.8

图5.2.9图5.2.10图5.2.11

用鼠标双击动画按钮的绿色部分(最右侧部分)可以打开动画按钮的属性对话框,如图5.2.12所示,在动画运动的频率一栏输入大于3的整数后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动画按钮,即可呈现由M中的直线所组成的对应正多边形.

图5.2.12

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区域是圆A内部,而其内部可以有无数多个面积不同的正三角形,因此选项D错误.

所以答案为:

B、C.

【简要评注】

抓住直线系的特征才能更好地研究其特点.除了通常的过定点的直线系以及平行直线系外,本题中的直线系也是一种典型类型.

3.动圆及其性质特征

例3(07江西理16)设有一组圆Ck:

(x-k+1)2+(y-3k)2=2k4(k∈N*).下列四个命题:

A.存在一条定直线与所有的圆均相切

B.存在一条定直线与所有的圆均相交

C.存在一条定直线与所有的圆均不相交.

D.所有的圆均不经过原点.

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

【动感体验】

打开文件“07江西理16.zjz”,单击动画按钮,结果如图5.2.13所示,表示一组圆Ck:

(x-k+1)2+(y-3k)2=2k4(k∈N*),观察这组圆的特点,对四个命题进行判断.

图5.2.13

【思路点拨】

通过圆心C(k-1,3k)与半径2k研究系列圆的性质特征.

【动态解析】

可以从最容易判断的选项D入手,只需看原点的坐标(0,0)是否适合圆的方程就行了.事实上通过(-k+1)2+9k2≠2k4,因此所有的圆均不经过原点,所以选.

项D为真命题.

令k=1和k=2分别得到:

2

C1:

x2+(y-3)2=2

C2:

(x-1)2+(y-6)2=32.圆心距为,半径的差等于32,因为<32,所以两圆内含.由此看来不可能存在一条直线与所有的圆均相切,所以选项A为假命题.

由于这些圆的圆心为Ck(k-1,3k),所以这些圆的圆心在直线y=3x+3上.这条直线就与所有的圆均相交,所以选项B为真命题.由于这些圆的半径为2k随着k的增大而无限增大,因此不可能存在一条定直线与所有的圆均不相交.所以选项C是假命题..

因此答案为:

B、D.

【简要评注】

在研究直线系和圆系的有关问题时,要抓住他们的共性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运动中的图形的性质特征.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还是要充分利用圆心与直线的距离.

2

本节小结

直线系是一簇有共同特征的直线的总称.虽然在课本中没有详细介绍,但在练习中却经常出现.一般地方程中含有函数时就表现为直线系.圆系的问题也类似,高考中有关直线系和圆系的问题时常出现,解答过程中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直线系与圆系的问题都可以分别理解为直线运动与圆运动的问题,在运动的过程探索规律是这一类型题目的典型特征.抓住共性,例如过直线或圆定点、圆心或者圆的半径固定等等,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拓展练习

1.(07江西理16改编)在例题3中,若将题设中的k∈N*改为k∈R,则上述四个命题中哪几个是真命题?

2.(09广东文A-19)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

两个焦点分别为F1和F2,椭圆G上一点到F1和F2的距离之和为12.圆Ck:

x2+y2+2ky-4y-21=0(k∈R)的圆心为点Ak.

(I)求椭圆G的方程;

(II)求∆AkF1F2面积;

(III)问是否存在圆Ck包围椭圆G?

请说明理由.

第三节求最值问题

1.求边长成比例的三角形面积最值

例1(08江苏13)若AB=2,AC=2BC,S∆ABC的最大值.

【动感体验】

因为AB=2,AC=2BC,可以认为三角形ABC的A、B两点是确定的而C点尚未确定.可以考虑在满足条件AC=2BC下的点C的轨迹图形,然后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打开文件“08江苏13.zjz”,如图5.3.1所示,拖动点C,观察线段AC与BC之间的关系,并研究点C对三角形ABC的形状和面积的影响.

图5.3.1

【思路点拨】

以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以有向线段AB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A、B的坐标可表示为A(-1,0)、B(1,0).设点C的坐标为C(x,y),22则有:

(x+1)+y=2⋅(x-1)2+y2,化简得:

(x-3)2+y2=8,它表示

一个坐标圆心在(3,0)、半径为22的圆.显然当点C与AB的距离最大时三角形ABC面积取最大值.

【动态解析】

点C的轨迹表示一个坐标圆心在(3,0)、半径为22的圆.进入文件“08江苏

13.zjz”的第二页,如图5.3.2所示.

图5.3.2

容易知道,当点C在圆心正上方或正下方时,三角形ABC的高最大(等于圆的半径),面积也最大.因此三角形ABC的最大面积等于1⋅2⋅22=22.2

【简要评注】

建立坐标系求动点轨迹是代数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引进坐标系即可简化计算,也可使问题变得直观,容易理解.在本题中,利用点C的轨迹所在的圆直观地表示代数式AC=2BC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求两动点之间距离的最值

例2(05广东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矩形ABCD的长为2,宽为1,AB、AD

边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A点与坐标原

点重合(如图5.3.3所示).将矩形折叠,使A点

落在线段DC上.

(Ⅰ)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试写出

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图5.3.3

(Ⅱ)求折痕的长的最大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