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6823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法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国.docx

《法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国.docx

法国

法国

法国(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是一个位于欧洲西部的半议会制半总统制国家,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

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之一,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战败且沦陷于德国,但在国际上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法国亦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之一,八国集团之一,亦是《申根公约》的成员国。

法国不仅在工农业方面非常发达,而且也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

简介

国名:

法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法语:

LaRépubliqueFrançaise)。

国名源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分裂后,西部法兰克王国沿用其名称并演变为法兰西。

“法兰西”(France)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11世纪的《罗兰之歌》中。

现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在汉字文化圈中,中国称其为法兰西,简称法国。

国旗:

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队旗。

白色代表国王,蓝、红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的象征。

今天的法国人民也认为,三色旗上的蓝色是平等的象征,白色是自由的象征,而红色代表了博爱,正如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法语:

"Liberté,égalité,fraternité")的宣言。

1946年宪法确认其为国旗。

三色带的宽度比为30:

33:

37。

国徽: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

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

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

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环带饰品所环绕。

国歌:

自由的赞歌——《马赛曲》,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

歌词原作者是鲁日·德·里斯尔。

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

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当属《马赛曲》。

马赛曲的作者名叫鲁热·德·利尔。

这首新歌,原名为《莱茵军进行曲》,1792年4月24日,由德·利尔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传遍了全国。

三个月以后,法国第二大城马赛的工人革命队伍高唱这首歌曲,浩浩荡荡地开进巴黎;马赛的俱乐部每次召开会议,开始和结束时都必定演奏这支歌曲;马赛人在行军路上也高唱这支歌。

《马赛曲》因此得名。

1795年,《马赛曲》正式定为法国国歌。

以后,这支歌曾被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八和拿破仑三世废止过。

人口:

截至2008年1月1日,法国人口估计为6380万,其中本土人口6190万,海外人口190万。

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学研究所2010年1月1日最新统计,法国居民共计约6530万,其中城市人口6280万。

[2]边境有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佛拉芒人等。

通用法语。

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人信新教、犹太教、佛教等宗教.

地理:

面积为63.3万平方公里。

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其本土呈六边形,三边临水:

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

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

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

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

[6]

政区:

法国,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

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领土呈对称的六边形,三边临海,三靠陆。

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6。

法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

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

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

法本土共划为21个大区和科西嘉地方行政区,其下又分为96省,36568个市镇。

法国海外拥有5个具有与欧洲本土同等地位的海外大区,同时又是5个海外省(即1个海外大区辖有1个海外省)。

21个大区:

阿尔萨斯、阿基坦、奥弗涅、勃艮第、布列塔尼、中部、香槟-阿登、弗朗什-孔泰、法兰西岛、朗克多克-鲁西永、利穆赞、洛林、南部-比利牛斯、北部-加莱海峡、下诺曼底、上诺曼底、卢瓦尔、皮卡第、普瓦图-夏朗德、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罗讷-阿尔卑斯。

  1个地方行政区:

科西嘉。

  5个海外大区:

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汪、马约特。

  2个海外地区:

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行政长官驻留尼汪)。

  2个海外行政区:

法属圣马丁、圣巴泰勒米。

  1个省级行政区: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1个海外属国:

法属波利尼西亚。

  1个特殊行政区:

新喀里多尼亚。

  1个无建制岛屿:

克利珀顿岛。

[7]

政治

政体:

法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国家政权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之前是7年,于2000年6月根据全民公决结果改为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

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权。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直接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参议院共321席,参议员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以省为单位,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

政党:

法国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30多个政党。

  

法国主要政党

政党

成立时间

主要情况

人民运动联盟

2002年11月18日

主要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党员21万多,多为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商人、农民和工人等。

社会党

1905年

议会第二大党,主要反对党,党员13万多,多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

法兰西民主联盟

议会第三大党,党员约4万多

其余政党主要有:

  法国共产党(PartiCommunisteFrançaise):

1920年12月成立。

现有党员13.4万,多为工人、雇员、教员、手工业者等。

  国民阵线(FrontNational):

成立于1972年10月,前身是被取缔的极右组织“新秩序党”。

  右翼:

新法兰西民主联盟(NouvelleUnionpourlaDémocratieFrance)、保卫法兰西运动(MouvementpourlaFrance)、社会共和论坛(ForumdesRépublicainsSociaux)、保卫法兰西联盟(RassemblementpourlaFrance)。

  左翼:

绿党(LesVerts)、左翼共和联盟(AssociationpouruneGaucheRépublicaine)、共和与公民运动(MouvementRépublicainetCitoyen)、左翼激进党(PartiRadicaldeGauche)。

  中间派:

民主运动(Mouvementdémocrate)、新中间党(NouveauCentre)、激进党(PartiRadical)。

  极右:

全国共和运动(MouvementNationalRépublicain)。

  极左:

工人斗争党(LutteOuvrière)、革命共产主义同盟(LigueCommunisteRévolutionnaire)、劳动党(PartidesTravailleurs)。

司法:

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体系,即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负责公民与政府机关之间争议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三类:

1、专门法庭(包括儿童法庭、负责处理雇主和职工之间纠纷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审理商人之间或商业公司之间争端事件的商务法庭和社会保险法庭)。

2、民事法院。

3、刑事法院(包括判决轻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决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判决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普通法院系统纵向上又分为四级:

初审法庭、大审法庭、上诉法院和终审法院。

终审法院是最高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受理对35个上诉法院所作判决的上诉。

院长居伊·加尼韦(GuyKANIVET)。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诉讼机关,下设行政法庭。

行政法院对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后裁决,并充当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顾问。

  法国的检察机关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其职能由各级法院中配备的检察官行使。

检察官虽派驻在法院内,但行使职能独立于法院。

检察官的管理权属于司法部。

最高法院设总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上诉法院设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大审法院设检察官1人,代理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若干人。

[8]

经济

体制:

法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人均GDP达到44008美元。

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

由于发债问题,法国发行了43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

尽管融资规模达到了预期上限,但收益率情况却并不乐观。

平均的中标收益率为2.98%,超过了3月1日同类发行中的2.91%。

认购倍数为2.56倍。

在法国国债发行结果公布后,该国基准的10年期国债价格走低。

10年期法国国债收益率周四早盘升至3%上方,5年和30年期法国国债的收益率也不同程度走高。

工业:

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

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

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

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

商业:

法国商业十分发达,创收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最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

电子商务在法国异军突起,2009年法国网购销售额达250亿欧元,与2008年同比增长了26%。

据FEVAD预测,2010年电子商务的营业额有可能超过300亿欧元,增长24%,2012年将达450亿欧元。

巴黎是世界性的消费中心,大量的高档时装、香水、化妆品以及波尔多红酒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农业:

法国农业极度发达,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

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

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

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

机械化是法国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国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国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

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

旅游:

法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超过该国人口。

2010年,法国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国家。

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举世闻名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

法国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塞纳河游船,作为地标式景点,巴洛克风格的凡尔赛宫殿和花园可是不能错过的景点。

菲尔铁塔。

此时,可以在梧桐树影下,沿着塞纳河步行至埃菲尔铁塔,沿途安静而美丽。

埃菲尔铁塔亮灯的瞬间,最为美丽,可不要因为置身塔内而错过这一美好的瞬间哦!

塞纳河游船也是巴黎不可错过的活动之一,游船结束后,不要急着返回,参与到巴黎青年之中,在塞纳河岸喝喝小酒,是个感受巴黎好时机。

蒙马特高地所属的区是巴黎最年轻的区,也散发着巴黎的活力。

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

巴黎是艺术家的天堂,而蒙马特则是艺术家的聚集地。

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

外贸:

法国也是世界贸易大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出口总额位列世界第六,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四。

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另一是非产品化的技术出口增长较快,纯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要。

军事

国防:

法国目前的国防体制是在戴高乐政府1959年《国防组织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在其领导下的国防决策机构包括内阁会议、国防委员会、小范围国防委员会和高级国防委员会,其中内阁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国防政策、任免将级军官,有权宣布总动员、发布戒严令和紧急状态令等。

法国是北约成员国,其军事战略基本上是执行北约各个时期制定的军事战略原则,但同时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在冷战时期的一个较长时期内,法国奉行"逐步反应"的军事战略。

冷战结束后,法国根据国际和欧洲安全形势的变化,对军事战略进行调整,奉行全方位防御战略。

军制:

法奉行独立自主的防务政策,逐步推进军队职业化改革,以职业兵役制替代义务兵役制;由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构成海空二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国防工业进一步实施以合并、推动高科技及真正走上市场为内容的改组。

武装力量由陆、海、空三军和宪兵组成。

法国海军组建新型特种部队,法国阅兵最爱凯旋门。

陆军16.93万人。

编有1个地面作战司令部、1个后勤司令部、9个作战旅、2个后勤旅。

海军4.949万人(包括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

编有1个战略海军司令部、1个水面作战司令部、1个反潜作战司令部、1个扫雷作战司令部、1个潜艇作战司令部、1个海军航空兵司令部、1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空军6.05万人。

编有1个防空司令部(下辖“斯特里达”Ⅱ防空系统、6个雷达站、1个预警机中队、11个地空导弹连、若干个高炮连)、1个空中作战司令部(下辖6个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2个侦察机中队、3个教练机中队、1个电子战中队)、1个空中机动支援司令部(下辖14个运输机中队、1个电子战中队、5个直升机中队、1个教练机中队)、1个空中训练司令部。

  法国军费为650亿美元在欧洲仅次于英国和俄罗斯。

外交

国策:

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创始国及北约成员国。

法国基本外交政策是:

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致力于欧盟一体化建设,继续发挥法在其中的核心作用;重视大国关系,注意加强同新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努力保持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关系,推动发达国家增加对非援助;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和热点问题的解决等。

法北约关系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法国军队不再受北约的指挥和调遣,但法国仍是北约的政治成员,只参加北约的一部分活动。

随后北约总部迁至布鲁塞尔。

  1995年12月5日,法国在北约秋季理事长会议上宣布它将重新参加北约军事委员会,并参加北约国防部长会议。

  1996年6月13日,法国在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30年后,第一次派国防部长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国防部长春季会议。

  2008年6月17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了新制订的《国家防务与安全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他特别强调,法国有意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称法国“全面”回归北约,将意味着北约给予欧洲“更多的地位”。

  2009年3月17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决定。

  法国“完全回归北约”的背后法国将全面回归北约

  法国宣布将进行外交机构改革法国外交呈现新变化 法国开始与部分非洲国家重签防务协定

法德关系

  法德内阁联席会议始于2003年,每年召开两次,是两国重要的协商机制,由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共同主持,两国各部部长出席,会议一般会出台一些具体的合作措施和中期合作规划。

  2010年2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爱丽舍宫共同主持召开第12届法德两国内阁联席会议,确立了两国在未来10年的合作方向。

法英关系

  2010年11月,英国与法国两国政府签署军事合作协议,同意创建联合部队,共用航空母舰以及共同开发新的核试验设施。

法波关系

  2008年5月,法国总统萨科齐访问波兰时与波总统卡钦斯基签署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宣言,双方表示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密切合作。

  2009年11月5日,法国与波兰就能源合作、国防建设和文化交流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法国承诺帮助波兰发展核能项目成为关注焦点。

法俄关系

  2011年6月17日,俄罗斯与法国签署订购“西北风”级战舰合同,金额达12亿欧元。

这是北约成员国首次向俄罗斯出售如此级别的尖端武器。

法中关系

  法国是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1964年1月27日,法国同中国建交。

  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成为第一个正式访问中国的西方发达国家元首。

  1975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邀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访问西方大国。

  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中法联合声明》,决定中法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

  2004年,两国元首首次实现年度互访。

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中法联合声明》,确立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法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

2004年10月,希拉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

  2005年4月中国司法部长张福森与法国司法部长佩尔在巴黎签署《中法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这是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签署的第一个刑事司法协助协定。

2005年4月法国总理拉法兰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6年10月,希拉克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签署联合声明和14项合作协议。

2007年11月,萨科齐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两国发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2009年4月1日,中法两国共同发布《中法新闻公报》。

2009年4月,吴邦国委员长与法国国民议会议长阿克耶共同签署了两国议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的谅解备忘录。

2010年4月,萨科齐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0年7月,吴邦国委员长对法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两国正式启动双方议会定期交流机制。

同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两国经贸合作在互利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发展,近10年年均增长18%,2010年上半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34.7%。

2009年,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法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法两国贸易额达344.8亿美元。

  在文化领域,中法交流与合作也极为活跃。

2003年1月,中国在西欧的第一个文化中心在巴黎正式成立。

同年10月,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在巴黎拉开帷幕,几个月间足迹遍及法国各地,370多个文化项目展示了中国古老文化、民间和民族艺术、当代艺术,让法国公众领略了多彩中国的神韵。

2004年10月,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年”在中国各地展开,300多个项目体现了法国的“以人为本和革新”,以及法兰西民族的“浪漫与创新”。

[9]

文化

文学: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

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

侦探小说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侠盗亚森罗平,和乔治·西姆农的梅格雷探长。

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

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

艺术:

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

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

奥赛博物馆——欧洲最美的博物馆阿维尼翁戏剧节戛纳国际电影节

阿维尼翁戏剧节由法国戏剧导演让·维拉尔于1947年创立。

当时刚从二战阴影中走出的法国正在努力重建,戏剧节的宗旨就是为了推动法国文化艺术的复苏与发展,让高雅的戏剧艺术走出殿堂、走入民间。

阿维尼翁戏剧节每年夏天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举行,已成为欧洲现代戏剧集中展示的大舞台。

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每年5月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为期两周左右。

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

体育:

法国人喜爱体育运动,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网球、橄榄球、地滚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车环形赛等。

而且,著名的世界极限运动之一--跑酷起源于法国

教育:

法国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

但更负盛名的是法国的“GrandeEcole”,一般称高等学府,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高中会考后,还需在预科班就读两年以上,才能参加淘汰率极高的考试,进入学府,高等学府实行三年学习制度,毕业文凭等同于硕士。

法国企业和科学界领袖大多出自此类学府。

其中较为出众的有: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综合理工大学,巴黎矿业大学,巴黎中央大学等。

媒体:

法国报刊有:

《费加罗报》、《世界报》、《法兰西晚报》、《解放报》、《巴黎日报》。

地方报纸主要有:

《西部法兰西报》,它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北方之声》;《独立报》;《阿尔萨斯消息》(DNA)。

主要周刊有:

《快报》、《观点》、《新观察家》、《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杂志》等。

法国约有6000家出版社。

通讯社有:

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

1835年创立。

法国国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75年,下设6个广播电台。

此外,还有国家广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资的17个独立的地方台。

为加强对外宣传,国家广播公司专设独立的法国国际台,对外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

1982年政府通过法令,取消国家对电台的垄断,允许私人和团体设立电台。

目前,全国私营电台近1300家,主要有卢森堡电台、蒙特卡洛电台、欧洲一台等。

现有4家全国性国家电视台。

20多家中央或地方的有线电视台,另有许多可通过卫星接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