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6944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docx

厚大官博讨论题整理

1.秦某有一中巴,经有关部门批准,秦某跑起了自北京市区至郊区某线路的短途运输业务。

某日,秦某在超速驾驶中,为避免与李某的客车相撞,紧急刹车致乘客钱某的物品毁损。

经查,钱某尚未买车票。

则钱某损失秦某应否赔偿?

客运合同存在不同的情况,如属长途运输,自旅客购买客票时合同成立,旅客上车合同生效,如属巴士运输,按交易习惯,自旅客上车合同即成立生效。

本题中,虽然乘客钱某未购买车票,但秦某与钱某之间的客运合同已成立生效,对于钱某随身携带物品,承运人秦某负过错责任。

秦某因超速驾驶,为避免与李某的客车相撞紧急刹车,造成钱某的物品损毁,对此,秦某存在过错,故秦某应对乘客钱某的物品毁损承担责任。

2.甲分别有债权人乙丙丁。

丁为了使自己的债务得到清偿,许诺甲将其全部财产抵押给丁后,为其办理出国手续。

甲便与丁签订了抵押合同,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因此乙丙的债权得不到清偿引起纠纷。

问:

甲与丁签订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

乙、丙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甲与丁签订的抵押合同具有效力,乙、丙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在清偿债务时,债务人与其中一个债权人恶意串通,将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抵押给该债权人,因此丧失了履行其他债务的能力,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损害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抵押行为。

3.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合同,约定甲供给乙狐皮围脖200条,总价6万元,但合同未规定狐皮围脖的治疗标准和等级,也未封存样品。

甲如期发货,乙验收后支付了货款。

后乙因有20条围脖未能销出,便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向法院起诉,其诉讼代理人在审理过程中又主张合同无效。

问:

该案是否有效?

甲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合同有效,甲不用承担违约责任,在凭现状买卖中,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当事人之间未约定的,则只要符合该产品的通常用途,就视为符合质量标准。

本题中,甲方交货,乙方验货,未提出异议,应视为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后乙方因市场销售受困而主张质量不符合要求,主张合同无效,均为托词。

4.甲居于某城市,因业务需要,以其坐落在市中心的一处公寓(价值210万)作抵押,分别从乙银行和丙银行各贷款100万元。

甲与乙银行于6月5日签订了抵押合同,6月10日办理了抵押登记,与丙银行于6月8日签订了抵押合同,同日办理了抵押登记。

后因甲无力还款,乙、丙银行行使抵押权,对甲的公寓依法进行拍卖,只得价款150万元,乙丙银行对拍卖款应如何分配?

丙100万元,乙50万元。

甲与乙银行的抵押虽签订在前,但登记在后,而与丙银行的抵押虽签订在后,但登记在前,故其拍卖所得的价款应优先清偿丙银行的翟权。

5.甲有一辆货车,租于乙经营,租期半年,在第三个月甲将该车卖给丙,因租期未满,甲无法现实交付,便与丙达成协议,在租期届满时,丙直接向乙请求交付该车,甲通知了乙。

至第四个月,该车因泥石流被损坏,因保险金额不足以弥补该车损失而引起纠纷。

本案中,乙是否有优先购买权?

该车的损失由谁承担?

乙不享有优先购买权。

损失由丙承担。

乙虽为承租人,但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限于房屋,对于汽车承租人不享有优先购买权。

甲与丙之间和买卖合同有效,而非效力未定。

甲与丙之间的交付为指示交付,丙从甲通知乙之日起就取得了该车的所有权,因当事人之间未对风险承担进行约定,故风险由所有权人承担。

6.张某开一家小商店,某日,张某因急事需要离开,遂叫来点看望自己的好友王某代为看店。

恰巧赵某到商店购物,王某将店里挂着的一套西装卖给了赵某。

不料,该西装是张某的弟弟准备结婚用的,张某赶紧找到赵某,要求退衣还款,赵某不同意,为此引发纠纷。

问,该案中,王某的行为性质是什么?

买卖行为是否有效?

王某的行为是表见代理,买卖行为有效。

张某仅委托王某照看商店,未授权王某出售西装,但王某以商店营业员的身份与赵某签订合同,赵某有理由信服王某有代理权。

根据《合同法》49条规定,王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其与赵某签订的合同为有效合同,买卖行为有效。

7.甲委托乙为其购买手机,乙已经为购买手机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现甲发现自己急需的手机通过其他的途径很容易获得,便告知乙取消委托,乙不同意。

问:

甲乙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处理?

甲取消委托给乙造成损失,甲应承担民事责任。

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是代理人和本人的相互信任,取消委托和辞去委托均属单方法律行为。

一旦一方当事人作出这种意思表示,并通知对方当事人,代理关系即行终止。

由于取消委托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故不需要取得对方的同意,其形式除当事人之间有特别约定外,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均可。

但乙方取消或辞去委托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8.张某与王某系邻居,双方经常为琐事争吵,因而结仇。

后张某因心脏病死后,其子女依当地风土葬了张某。

王某因对张某依然怀恨在心,某日,王某偷偷进入张某墓地,将张某的遗体毁坏以泄恨。

张某的子女得知后,十分痛苦,并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

张某的子女可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可以。

依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其近亲属因此遭受精神痛苦的,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9.某停车场和一品茶馆为业务关系密切的相邻法人,一日甲将车停在停车场后去一品茶馆消费,忘带钱包证件,取车时停车场不让甲将车开走。

问停车场的行为是否属于自助行为?

停车场的行使留置权的行为,甲与停车场之间存在有偿保管合同关系,甲因忘带钱包不能交费,停车场可依法行使留置权。

10.警察甲逮捕正在哺乳婴儿的犯罪嫌疑人,明知该婴儿无人喂养,而置之不理,最后导致婴儿饿死,甲构成什么犯罪?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同时触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侵犯财产等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11.房地产商乙对市长甲谎称丙(与甲发生关系)怀孕,而且丙提出要求甲支付其100万元,甲深感焦虑。

乙又谎称会垫付50万元,但甲要找其他人在垫付50万元,等乙工程赚钱后再帮甲还上另外的50万元。

甲遂打电话给丁,让丁借给乙50万元。

之后甲利用职务之便,帮乙拿到工程款,赚钱后将50万元还给丁。

甲是否构成受贿罪,乙是否构成行贿罪?

本案中,乙没有给予甲财物,甲也没有收受财物,故乙不成立行贿罪,甲也不成立受贿罪。

12.甲爱玩电动游戏,一日从游戏机中窃取弹珠又“兑换”现金。

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甲的行为分别触犯了盗窃罪和诈骗罪,但行为指向同一财物,择一重罪论处。

13.甲见外地人乙来本地来买树,便将同村丙家(均在外地打工)价值近万元的活树卖给乙。

甲的行为如何定罪?

甲构成盗窃罪,本案中甲没有处分权却擅自出卖丙的所有物,让不知情的乙搬走,属于利用没有故意的间接正犯的情形,所以成立盗窃罪。

14.波波因为长得很帅,经常被错认为是明星。

因为波波很穷没有找到女朋友,一日寂寞难耐就去嫖妓。

波波知道自己没有钱支付嫖宿费,就欺骗卖yin女使之为自己提供性服务的,波波是否构成诈骗罪?

不构成,通过欺骗方法使他人免除非法债务的,不存在财产损失。

所以波波不构成诈骗罪。

15.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后被抓获。

根据不同学说,甲构成什么犯罪?

什么情节?

按照抽象危险说,甲成立强奸罪未遂;按照具体危险说,甲以为对方是妇女,一般人也认为存在妇女的,甲成立强奸罪未遂(如果一般人认为不存在妇女的,则成立不能犯);按照修正的客观危险说,本案客观上不存在妇女,甲的行为没有侵犯妇女性的自主决定权的可能性,属于不能犯,甲不成立强奸罪。

16.甲欠乙10万元久拖不还,乙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后,甲在履行期限内仍不归还。

于是,乙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法院执行人员持强制执行裁定书到甲家执行时,甲摔领家人手持棍棒在门口守候,并将试图进入室内的执行人员打成重伤。

问,甲构成什么罪名?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杀害、重伤执行人员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17.犯罪在监狱执行刑罚,期间二娃受到监狱奖励,节假日获准回家一天,但二娃回家后萌生不返回监狱的想法,就故意不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并逃往外地躲了起来。

问二娃构成什么罪?

甲构成脱逃罪,成立不作为方式的脱逃罪。

18.甲教唆乙实施盗窃行为,乙盗窃财物后,甲又窝藏乙所盗窃的财物的,甲是否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不构成,甲是教唆乙盗窃,甲是盗窃罪的教唆犯。

因此甲只构成盗窃罪。

19.甲性格怪异,口味较重,喜欢尸体,一次误将妇女当作女尸而实施了“奸尸”行为的,对甲应定什么罪?

如果甲误将女尸当作活人实施奸淫行为的,甲应定什么罪?

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抽象事实认识,按照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两种情况都认定为侮辱尸体罪既遂。

20.甲扒窃被害人财物时,被害人发现后大喊救命,路边商店的乙、丙等人跑出来看,甲以为乙、丙是来抓自己的,甲遂拿出水果刀,朝乙、丙等人挥动威胁,然后骑着摩托车逃跑了。

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甲构成抢劫罪,属于事后抢劫。

虽然客观上甲的行为不能起到抗拒抓捕、窝藏赃物、毁灭罪证的作用,但甲具有这种意图,故甲成立事后抢劫罪。

21.甲见乙正开车出门,萌生窃意,便翻qiang入室,进入乙的房间,从客厅偷得若干小物品以及一把长约十公分的精致刀具。

甲准备出门时,乙正往屋内走来,看见甲手持刀具蹿出房门并慌忙躲避。

随后乙追赶甲并报警,甲被抓获。

问: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甲构成盗窃罪。

本案中,甲只是手持自己所窃取的刀具,没有对乙以暴力相威胁,故甲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入户盗窃)。

22.甲、乙、丙三人开着面包车在A镇盗窃两个电瓶(每个价值4000元)放在面包车中后,继续开车前往B镇盗窃第三个电瓶时(期间约30分钟),被警察在监控中发现。

当甲等三人将第三个电瓶(约4000元)装上面包车后,警察立即开车追赶。

警察追上后,甲等三人对警察使用暴力,导致其中一名警察轻伤。

如何认定甲等三人的行为?

甲等三人构成盗窃罪与抢劫罪,数罪并罚。

甲等三人的第一次、第二次盗窃行为与暴力之间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紧密型性,不属于“当场”。

故对甲等三人应认定为两罪:

前两次成立盗窃罪(盗窃数额为8000元),后一次盗窃行为与当场使用暴力的行为成立事后抢劫(抢劫数额为4000元),数罪并罚。

23.甲通过伪造中小学校印章、中小学生的成绩单,为中小学生去国外就读骗取签证的,甲构成何罪?

甲构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

24.甲将自己的店铺委托给乙看管,乙又委托给丙看管。

丙在看管期间伪造相关证明文件,到工商局办理店主的变更登记。

丙构成何罪?

如果丙在看管店铺期间,占有店铺里面的财物,丙构成什么罪名?

丙欺骗工商局工作人员变更登记的行为,丙构成诈骗罪,属于三角诈骗,因为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具有处分权限。

第二个问题丙构成侵占罪,虽然丙在看店期间占有店铺里面的财产,但不占有店铺本身,故丙将店铺里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的,成立侵占罪。

25.甲分期付款从乙处购买商品(约定在付清货款前所有权归属于乙),后来甲私自将该货物卖于他人,然后甲逃跑外地。

问: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甲构成侵占罪。

甲不具有付清全款的意思,符合侵占罪的故意目的,构成犯罪。

26.甲为盗窃犯,将其盗窃的财物委托乙窝藏或者代为销售,但乙知道真相却将该财物据为己有或者将销售后所得现金据为己有。

如果乙不知道是赃物而据为己有呢?

甲分别成立什么罪名?

乙如果知道是赃物,乙的侵占赃物行为则以赃物犯罪论处,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如果乙不知道是赃物而据为己有,则仅构成侵占脱离占有物的犯罪,是原所有人的遗忘物,乙构成侵占罪。

27.甲将乙约在某餐厅吃饭时,声称需要借打乙的手机。

乙将手机递给甲后,甲假装拨打电话,并谎称信号不好,一边与“电话中的对方”通话,一边往餐厅外走,然后趁机逃走。

问:

甲构成什么罪名?

甲构成盗窃罪。

因为乙并不是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所以甲是盗窃罪,不是诈骗罪。

28.甲与乙共同入室盗窃。

乙在里屋行窃,甲在外屋行窃。

正赶上室主二娃回家,甲为了抗拒抓捕,对二娃实施暴力,将二娃打昏。

乙知情但没有参与实施暴力。

乙是否成立事后抢劫罪的共犯?

乙不成立事后抢劫的共犯。

不能认为乙的在场本身就是对甲暴力行为的帮助。

只有当乙为甲的暴力现实地提供了物理或者心理的帮助时,才可以认定为事后抢劫的共犯。

29.甲单独入室盗窃被发现后逃离现场。

在甲逃离的过程中,知道真相的乙为了使甲逃避抓捕,而对抓捕者A实施暴力。

甲、乙的行为如何定性?

各自成立什么罪名?

甲成立盗窃罪既遂。

无论甲是否知情,都不成立事后抢劫罪,因为甲没有实施暴力行为,仅成立盗窃罪。

乙成立窝藏罪,乙不属于承继的共犯不成立盗窃罪,因为乙没有盗窃的行为,所以乙也不成立事后抢劫罪。

乙为了使甲逃避抓捕、窝藏赃物或者毁灭罪证而对被害人A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所以构成窝藏罪。

30.乙让自己的妹妹甲给自己买一瓶农药,准备少喝一点农药,佯装自杀,以便吓唬丙。

但乙在喝农药时不小心喝多了,丙发现后立即将乙送往医院,但乙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关于甲、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如构成犯罪,什么罪名?

如不构成犯罪,如何解释?

甲乙都不构成犯罪,由于导致乙死亡的原因是自己喝农药的行为,即使喝过量也不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人”仅指他人,不包括自己。

甲的行为也没有参与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甲的行为也不符合间接正犯的条件,故甲也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31.甲男、乙女以前是男女朋友。

某日,甲经过乙的宿舍,发现乙不在宿舍,而乙的室友丙是新来的员工。

于是,甲走进宿舍,对丙说:

“我是乙的男友,乙的电脑坏了,我拿去帮她修理。

”丙没接甲的话,一直在做自己的事,甲趁机将电脑拿走。

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名?

甲构成盗窃罪。

在宿舍等场合,财物属于其权利人占有,而非由室友占有,而且室友也没有处分他人财物的权利,故甲成立盗窃罪,而非诈骗罪。

32.某城中村拆迁,按规定,有该村户口的老人会有更多补偿。

甲为了获得更多补偿款,经商议,甲与妻子乙离婚,并与其丈母娘丙办理了结婚手续。

因丙没有工作,甲因此多获得了10万元的补偿款。

之后甲与丙离婚,甲与乙又结婚。

问:

甲等人是否构成诈骗罪?

不构成,本案中,所有的婚姻状态都是合法的,故甲等人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33.甲深夜偷偷进入76岁的孤寡老太太乙的房中,企图窃取财物。

甲翻找财物时,声响惊醒了乙,乙不敢阻拦,只是苦苦哀求不要拿走她的财物。

甲见状对乙置之不理,继续翻找钱物,最后找出现金200元拿走。

问甲构成什么罪名?

甲构成盗窃罪,属于入室盗窃。

甲没有压制反抗行为,更没有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甲只是违背对方意志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

34.甲到商店购买手机,店员不在场,甲将标价4000元的手机拿走,同时放了4000元现金在柜台里。

甲是否构成盗窃罪?

为什么?

甲不构成盗窃罪。

因为甲的行为没有违反被害人的意志,所以不成立盗窃罪。

35.甲、乙、丙路径王村的一个废弃厂房,听到院内有狗叫,决定将狗打死以便出卖。

狗叫声惊醒了住在院内的被害人丁,甲、乙、丙将丁控制住后将狗拖走卖掉。

事后查明,被害人丁的院落原为废旧工厂,面积约两亩,但丁与前年买下,作为夫妻共同居住的场所。

问:

甲、乙、丙构成何罪?

什么情节?

甲乙丙构成抢劫罪,属于普通抢劫。

甲、乙、丙虽然客观上入户抢劫,但实际上没有认识到“户”的存在,故不能适用入户抢劫的法定刑。

36.甲以强奸故意对乙女实施暴力,乙为了避免被强奸,主动将财物交给甲,甲接受财物后放弃了强奸甲的念头。

甲成立什么罪名?

如果甲为了获得更多的财物,继续以强奸相威胁进而获取财物,那么甲成立什么罪呢?

第一种行为甲只成立强奸罪(中止)。

第二种情况,甲成立强奸罪与抢劫罪(并罚)。

37.医生甲欺骗乙,说乙的女儿需要移植眼角膜,乙献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但甲却将乙的眼角膜卖给黑市购买者。

医生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甲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情形。

38.甲乘坐出租车后,出租车司机乙要求甲支付车费,甲对乙使用暴力,迫使司机放弃车费的,或者制服乙后扬长而去。

那么甲构成何罪?

甲构成抢劫罪。

属于抢劫出租车司机债权的行为。

39.乙欠甲1万元,乙为了还款,将自己10万元的储蓄卡交给甲(乙没有现金),让甲自己取1万元,但甲却在自动取款机上取走10万元据为己有。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如果甲到银行柜台或者商场刷卡消费了另外的9万元,那么甲构成何罪?

如果甲在自动取款机取款,甲对9万元构成盗窃罪。

因为此时现金属于银行管理者占有。

如果甲在银行柜台或商场消费了另外9万,则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40.甲每次在家中浏览淫秽网站时,都让自己不满10岁的女儿一同观看;甲的妻子乙发现后也不阻止。

关于甲、乙的行为如何定性?

构成何罪?

甲、乙构成猥亵儿童罪的共犯。

甲成立作为方式的猥亵儿童罪,乙成立不作为方式的猥亵儿童罪。

41.甲想出卖自己的器官,因找不到销路就找到乙,让乙介绍他人购买自己的器官。

那么,甲、乙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名?

乙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甲不构成犯罪。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他人仅指被组织者,包括任何他人。

即自己不可能对自己犯罪。

42.二娃绑架了一个婴儿,怕自己外出时孩子没人照顾,找来妇女翠花帮忙照看婴儿,翠花知道此婴儿是二娃绑架来的,帮助二娃照顾了婴儿。

二娃和翠花是共犯吗?

构成什么罪名?

二娃和翠花不构成共犯。

二娃构成绑架罪,翠花无罪。

翠花帮助照顾孩子的行为,不属于绑架罪的帮助犯。

因为翠花的行为只是单纯帮助降低孩子死亡危险的行为。

帮助降低危险的行为,不成立帮助犯。

43.甲租住房屋,准备组织他人卖淫,于是指示乙到外地招募、运送若干人员,但招募、运送的人员还没有从事卖淫活动就被查获了。

关于甲、乙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名?

情节如何?

甲成立组织卖淫罪的预备犯与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属于想象竞合。

乙成立协助组织卖淫罪既遂。

因为甲没有组织卖淫的行为,所以只是预备犯。

44.赵某为某公司经理,为了盈利,超出经营范围为他人办理签证。

赵某制作虚假公司文书,证明7名出境人员为其公司人员,并出具财产(担保)证明,为7名出境人员办理旅游签证,使7名人员得以出境,赵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赵某不成立任何犯罪,关于骗取出境证件罪中“为组织他人偷越国境使用的”属于主观目的,而非客观行为的内容,即要求有现实的或可能的组织者,而且现实的或者可能的组织者的行为具有偷越国境的性质。

45.甲进入乙的办公室偷偷拿走了乙价值6000元的手机,并放了6500元的现金在乙的办公桌上。

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

甲构成盗窃罪。

由于甲偷偷拿走手机的行为违反了乙的意志,乙对手机的占有是值得刑法保护的。

盗窃罪是对个别财产的犯罪,只要行为使被害人丧失了个别财产,即使同时使被害人获得了相应的利益,也成立犯罪。

甲自愿给乙6500元现金的行为,不能阻却其违反被害人意志的窃取行为的违法性。

46.二娃与三娃一直有矛盾,二娃得知三娃将要对自己实施不法侵害后作了适当的准备,在三娃对二娃实施侵害时,二娃反击造成三娃轻伤。

二娃与三娃是否属于相互斗殴?

怎么认定二娃的行为?

二娃与三娃的行为不属于互相斗殴,二娃的行为也属于故意伤害,二娃是正当防卫。

47.甲、乙争吵,彼此推了对方一下,乙轻伤,甲轻微伤(甲、乙并非特殊体质人群)。

本案中对于甲给乙造成的轻伤如何评价呢?

甲无罪。

在通常的情况下,用手将他人推一下,即使他人倒地,也不会造成轻伤;本案中乙的身体状况也没有特别之处,故难以认定甲具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身体受伤害”的故意,所以,甲对乙的轻伤仅有过失,但过失致人轻伤的行为并不成立犯罪,所以甲无罪。

48.甲等人冒充警察,向实施了盗窃行为的乙谎称执行逮捕任务,将乙带到某宾馆房间,并声称如果乙的家人交付3万元取保候审保证金,就可以放乙回家。

乙遂给其家人打电话告知此事,后来乙发现甲等人并非警察,但未吭声;其家人次日去公安局打听情况,发现并无此事,遂报警。

关于本案甲等人构成什么罪?

怎么评价?

甲等人构成绑架罪与招摇撞骗罪,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

本案中,甲等人冒充警察将乙关押时,存在利用被害人家属对被害人人身安危担忧的意思,属于绑架行为。

49.甲了还巨额债务,暗藏刀具闯入当地富翁乙家中,控制乙的妻女丙、丁,要求丙、丁给乙打电话,让乙准备500万元现金,乙为救妻女,交付给甲500万元现金,但甲给乙写了一张借500万元的借条。

关于本案我们如何评价甲的行为性质?

甲成立绑架罪。

本案中,即使甲写了借条,但仍然属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且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仅为主观目的,不要求实现,存在于行为人内心即可,故甲的行为成立绑架罪。

50.甲曾经以拐卖妇女为生,一次甲在征得了妇女乙的同意后,将妇女乙从老家运到东莞,介绍至卖淫场所,获取组织没音者给付的介绍费3000元,那么甲的行为如何评价呢?

甲成立协助组织卖淫罪。

因为甲征得了妇女乙的同意,就阻止了拐卖妇女罪成立的构成要件符合性,不成立拐卖妇女罪。

51.甲、乙是仇人。

某日甲蒙面拿木棍打乙,乙误以为遇到了劫匪,就对甲说:

“我给你钱,别打我了。

”乙说完,就把自己的钱包扔给甲。

甲一看,钱包里面的钱还不少,就将钱包拿走,没有在殴打乙,事后得知,当时乙的钱包内有1.5万元。

对于甲的行为怎么认定呢?

甲构成侵占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甲没有实施压制反抗、强行取材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甲拿走钱包的行为属于侵占行为,数额达到一万以上构成,所以构成侵占罪。

52.甲请乙、丙吃饭,饭后,甲声称送乙、丙后回来付钱,但甲并没有回来付钱,甲借机逃走了。

甲的行为怎么算?

甲不成立犯罪。

因为被害人饭店老板并没有因为甲的逃跑行为就免除了甲的债务,即使没有处分行为。

故甲不成立诈骗罪,而是属于单纯的讨债行为,所以不成立犯罪。

53.翠花去银行取钱1000元,银行工作人员却交给翠花10万元,在交付时银行要求翠花确认,翠花明知多付的现金而不说明。

这种情况怎么评价翠花的行为?

翠花无罪。

翠花没有作为的义务,当然也不能成立诈骗罪。

这种情况相当于找钱诈骗的情形,所以无罪。

54.二蛋给自己的手机充值时,不小心将1万元话费充到了大雄的手机上,大雄明知有人往自己的手机里误充了1万元,遂多次拨打长途电话,讲话费全部用完。

本案中大雄的行为怎么评价呢?

本案中,大雄不构成犯罪。

因为二蛋充错话费,不能妨碍大雄正常使用自己的手机。

但之后二蛋找到大雄,要求大雄返还1万元话费,大雄拒不返还的,构成侵占罪。

55.乙乘坐出租车,下车后将iPhone6落在车上,两小时后,乘客甲发现该手机并将其拿走。

对于乘客甲的行为,怎么认定呢?

甲成立盗窃罪。

对乙来说,他的iPhone6属于遗忘物,但落在出租车内,自动转归出租车司机占有(无论司机是否发现),所以甲成立盗窃罪。

56.李某伙同甲、乙、丙,谎称王某在工程承包中得罪了宋某,宋某要找人对其报复,并称对方要8000元钱,他们可以出面“摆平”,王某听后很害怕,将8000元钱交给甲,李某等四人将钱瓜分。

李某等人的行为如何定性?

成立什么罪名?

李某等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李某等人只实施的欺骗行为,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产生恐惧心理而处分财产。

57.二娃、三娃经过羊村时,对村长说:

“你儿子得罪了我们,我们和黑社会的老大是哥们,如果不交出赔偿费,我们就叫黑社会的哥们儿砍下他的手臂。

”村长听后害怕,问要交多少钱。

二娃说:

“只要3000元就够了。

”村长急忙回家拿3000元交给二娃。

那么,二娃、三娃的行为怎么评价?

二娃、三娃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二娃、三娃仅实施了胁迫行为,村长虽然陷入一定的错误认识,但完全或主要是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的,所以只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58.甲拾到他人财物后告知对方,如果不给2000元酬谢费就不返还。

甲构成敲诈勒索吗?

怎么认定甲的行为?

甲不构成敲诈勒索。

没有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

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