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7340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docx

泰宁一中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二含答案一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卷

(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C:

14Fe:

56Zn:

65Cu:

64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238.6kJ·mol-1,

则CH3OH(l)+

O2(g)===CO2(g)+2H2O(g) ΔH=-238.6kJ·mol-1

B.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

C.反应H2+Cl2===2HCl(ΔH<0)的机理包含①Cl2―→2Cl(慢),②H2+Cl―→HCl+H(快),③Cl2+H―→HCl+Cl(快),则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

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

2.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 ΔH=-746.8kJ/mol,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反应Cu﹣2e﹣=Cu2+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的c(SO42﹣)减小

C.电子从锌极经过导线移向铜极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Zn2+)增加

4.用H2可将工业废气中的NO催化还原成N2,其能量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计量单位为mol),则:

NO(g)+H2(g)===0.5N2(g)+H2O(g)的ΔH为(  )

A.0.5·(a+b-c-d)kJ·mol-1B.0.5·(c+a-d-b)kJ·mol-1

C.0.5·(c+d-a-b)kJ·mol-1D.0.5·(c+d-a-b)kJ·mol-1

5.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D.当有4.48L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0.8NA

6.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

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M+nO2+2nH2O=4M(OH)n。

已知:

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

4Mn++nO2+2nH2O+4ne–=4M(OH)n

D.在M–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

7.自来水管道经历了从铸铁管→镀锌管→PVC管→PPR热熔管等阶段,铸铁管、镀锌管被弃用的原因之一,可以用原电池原理来解释,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是镀锌管,则a端为Zn,是负极,产生Zn2+,不但会造成管道锈蚀,Zn2+溶于自来水也对人体有害

B.b端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lO-+H2O-2e-===Cl-+2OH-

C.由于该原电池原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自来水中

余氯的杀菌消毒功能

D.从自来水厂到用户,经过该类管道的长期接触,自来水

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

8.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9.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

+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mL(标准状况)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10.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H2+N2

2NH3 △H<0。

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min至20min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使用了催化剂。

 

B.25min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大

C.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25mol·(L·min)-1,H2的转化率为75%

D.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min时,采取的措施是分离出0.1mol的氨气,平衡正向移动。

1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在100℃,101KPa条件下,液态水气化热为40.69KJ•mol﹣1,则H2O(g)=H2O(l)ΔH=+40.69KJ•mol﹣1

②已知25℃时,MgCO3的Ksp=6.82×10﹣6,则在该温度下,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无论c(Mg2+)与c(CO32﹣)是否相等,总有c(Mg2+)•c(CO32﹣)=6.82×10﹣6

③电解NaNO3溶液时,随着电解进行,溶液的pH减小

④常温下,在0.10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则NH3•H2O电离被抑制,溶液pH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2.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图1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发生的反应为Ag2S+2e-===2Ag+S2-,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B.用图2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后,铜电极部分溶解,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

C.图3装置中若直流电源的X极为正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电解精炼

D.图4装置中若M是铜,则该装置能防止铁被腐蚀

13.已知同温同压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

(1)2SO2(g)+O2(g)

2SO3(g) ΔH1=-197kJ·mol-1 K1=a

(2)2NO(g)+O2(g)

2NO2(g) ΔH2=-144kJ·mol-1 K2=b

(3)NO2(g)+SO2(g)

SO3(g)+NO(g) ΔH3=-mkJ·mol-1 K3=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53 c2=a/b B.m=-26.5 2c=a-b

C.m=-170.5 2c=a-b D.m=26.5 c2=a/b

14.电解100mL含c(H+)=0.30mol·L-1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A.0.10mol·L-1AgNO3溶液B.0.10mol·L-1ZnSO4溶液

C.0.20mol·L-1CuCl2溶液D.0.20mol·L-1Pb(NO3)2溶液

15.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快速充放电的超性能铝离子电池,Al、Cn为电极,有机阳离子与阴离子(AlCl

、Al2Cl

)组成的离子液体为电解质。

如图为该电池放电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Al做阴极、Cn为阳极

B.充电时,每生成1mol铝,同时消耗4molAl2Cl

C.放电时,电解质中的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n+e-===Cn+AlCl

16.等物质的量的BaCl2、K2SO4和AgNO3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为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反应为:

Ag++e-===Ag

B.阳极始终发生反应:

2Cl--2e-===Cl2↑

C.两极共生成三种气体

D.向电解后溶液中通入适量的HCl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二:

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

(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__________

①当温度低于16.6℃时醋酸可凝结成冰一样晶体

②0.1mol/L的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9

③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比醋酸消耗氢氧化钠多

④0.1mol/L的醋酸的pH值约为4.8

⑤pH都等于4且等体积的醋酸和盐酸,与等浓度NaOH溶液充分反应时,醋酸消耗碱液多

⑥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pH相同时,醋酸加入的水少.

(2)(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左侧烧杯中NO

浓度不变

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能继续工作

c.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装置中无电流产生

d.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U形铜的质量不变

(4)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

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18.(13分)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对电化学问题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

探究一:

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

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炭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所示).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5

90.0

0.5

 2.5

36.0

 碳粉质量的影响

0.2

90.0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2)所示.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的流动方向;此时,炭粉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

(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

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探究电解现象

利用图2装置做电解50mL0.5mol·L-1CuCl2溶液的实验。

实验记录:

 

A.阳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后褪色(提示:

Cl2氧化性大于IO

);

B.电解一段时间以后,阴极表面除有铜吸附外,还出现了少量气泡和浅蓝色固体。

(4))分析实验记录A中试纸颜色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实验记录B中浅蓝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试分析生成该物质的原因(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3分)如右图所示,p、q为直流电源的两极,A由金属单质X制成,B、C、D为铂电极,接通电源,金属X沉积于B极,同时C、D上产生气泡,试回答:

 

(1)p为________极,A极发生________反应。

(2)C为________极,可收集到________(写化学式);D为________极,可收集到________(写化学式)。

(3)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电解过程中,测C、D两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

ʱ¼ä(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Òõ¼«²úÉúÆøÌåµÄÌå»ý(cm3)

6

12

20

29

34

45

55

65

75

86

Ñô¼«²úÉúÆøÌåµÄÌå»ý(cm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请说出V(阴极):

V(阳极)数据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电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当电路中通过0.004mol电子时,B极上沉积的金属X为0.128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20.(14分)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由硫化氢获得硫单质有多种方法。

(1)用脱硫剂ZDE—01的海绵铁法脱硫,可实现常温脱硫

①脱硫:

Fe2O3·H2O(s)+3H2S(g)=Fe2S3·H2O(s)+3H2O(g) 

②再生:

2Fe2S3·H2O(s)+3O2(g)=2Fe2O3·H2O(s)+6S(s)  

则2H2S(g)+O2(g)=2H2O(g)+2S(s)   

=        (用a、b表示)

(2)H 2 S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H 2 。

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①H 2 S在高温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据图计算;若1400℃时,VL恒容容器中加入amol的H2S,则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mol·L-1

(3)H2S的废气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将烧碱吸收H2S后的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的阳极区进行电解。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

②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

________________

(4)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mol·L-1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________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mol·L-1Mn2+、0.10mol·L-1H2S,当溶液pH=____________时,Mn2+开始沉淀。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48分)

1:

B2:

B3:

C4:

A5:

B6:

C7:

B8:

D9:

D10:

C11:

D12:

C13:

D14:

C15:

C16:

C

二:

非选择题(52分)

17.(12分,每空2分)

(1)_①③(2分)

(2)4CuCl(s)+O2(g)===2CuCl2(s)+2CuO(s)ΔH=-177.6kJ·mol-1(2分)

(3)d(2分)

(4)LiOH(填化学式)(2分),2Cl--2e-===Cl2↑(2分),B(2分)

18.(13分,)

(1)②醋酸浓度的影响(1分)③2.5(1分)

(2)吸氧腐蚀(1分),O2+2H2O+4e-===4OH-(2分)(1分)

(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锥形瓶内气压增大(2分)

(4)①2I-+Cl2===I2+2Cl-(1分)②5Cl2+I2+6H2O===10Cl-+2IO

+12H+(1分)

(5)Cu(OH)2(写化学式)(1分)

阴极:

2H2O+2e-=H2↑+2OH-,Cu2++2OH-=Cu(OH)2(2分)

19.(13分)

(1)正(1分)氧化(1分)

(2)阳(1分),O2(1分);阴(1分),H2(1分)

(3)2H2O-4e-===O2↑+4H+(2分)

(4)在开始反应的1~4min内,由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在水中的溶解没有达到饱和,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故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随着反应的进行,到4min后,由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均达到饱和,故体积比约等于2∶1(2分)

(5)不变(1分)

(6)64g/mol(2分)

20.(14分,每空2分)

(1)-(2a+b)/3  kJ/mol(2分)

(2)①2H2S(g)

2H2(g)+S2(g)(2分)② a/4v_(2分)

(3)①2H2O+2e-=H2↑+2OH-(2分)②c(Na+)>c(S2-)>c(OH-)>c(HS-)>C(H+)(2分)

(4)①0.043(2分)②5(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