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8296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docx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

博学广闻(红色故事)

红色经典故事1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红色经典故事2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

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红色经典故事3

1946年的一个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悄悄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这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

“我咋个死法?

”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红色经典故事4

《“小萝卜头”学文化》

“小萝卜头”,真名叫宋振中。

由于长年的狱中生活,缺乏营养,他长得头大身小,牢房的叔叔阿姨们都叫他“小萝卜头”。

宋振中在监狱中一天一天长大了,他的爸爸宋绮云、妈妈徐林侠向狱方提出要求,希望能让宋振中出去读书,经过一番努力后,特务最终同意让宋振中每天上楼去,由被关在楼上的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将军教宋振中学习。

爸爸宋绮云把树枝磨尖了送给“小萝卜头”当笔,妈妈徐林侠把破布和棉花烧焦了放在小碗里,然后兑上水当墨水。

白公馆的叔叔、阿姨每天省出一张草纸,为“小萝卜头”做了几个练习本。

从此,每天早上,在白公馆看守所二楼的过道上,在特务的监视下,宋振中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

一天,振中看着黄显声将军手里拿着一支红蓝铅笔,就问:

“你的笔为什么不蘸棉花水就可以画出颜色来?

我的笔要蘸一下写一下,我们两个能不能换着用?

”黄将军笑着回答说:

“可以呀。

但是有一个条件:

你只要能用俄语同我说上一两句话,我就可以送给你。

”为了能得到红蓝铅笔,从此,“小萝卜头”更加认真努力地完成黄伯伯布置的作业,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他总是躺在床上默默地背诵俄语,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站在铁窗下呀呀地学说俄语。

当“小萝卜头”能够用简单的俄语与黄将军对话的时候,黄将军就把那支振中渴望已久的红蓝铅笔送给了他。

“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支短短的红蓝铅笔,他只是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才用这支笔书写。

解放后,从松林坡特务警卫室的地下挖出“小萝卜头”的遗体时,人们发现他的小手还握着一支已经开始腐烂的小铅笔头。

红色经典故事5

王朴,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

“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

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

”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

“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红色经典故事6

《狱中传单》

一天,“白公馆”里警钟大响。

不多时,地坝的人站了大半圈。

成岗一看,墙上岗哨的机枪架满了,一群特务提着手枪站在坝子周围,监视着所有“犯人”。

看守所所长陆青说道:

“昨天在胡皓手里抓到张纸条,是哪个写的,站出来说清楚……”成岗一听,纸条,莫非是我写的传单出了问题?

不多时,只见几个特务拖着受过重刑的胡皓过来了,只见胡皓的鼻孔、眼睛出血,人已昏迷了。

成岗正欲站出来,忽听一洪亮的声音“是我写的!

”。

原来是齐晓轩站了出来。

老齐是江苏人,共产党员,抗战时期来重庆大渡口工厂工作,公开身份是技术员,主要领导工人运动,因被叛徒出卖,10年前被捕,是狱中地下党领导人之一。

就是他叫成岗以仿宋字体把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写出来让狱中同志们传阅,鼓舞斗志。

陆青右手一摆,眼睛眯了一下,忽然心中一惊,眼睛一转,便问:

“据我所知,你哪里都没有去过,这是你们共产党最近的大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告诉你,那天放风的时候,我看你们办公室没有锁,就顺便走进办公室。

从你们报上看到这则消息,所以说是你们告诉我的。

”齐晓轩说。

陆青说:

“我们的报纸?

绝不会登载你们共产党的消息,来呀,去把报纸抱来,让他找。

齐晓轩看了这张看那张,看了大报看小报,终于看到一家民办小报上不显眼的地方登载了这则消息。

“你们看,这是你们的报纸吗?

”陆青一看顿时呆了。

原来,这张民办小报是成岗隔壁牢房关的黄显声将军给成岗看的。

齐晓轩走向牢房,楼上楼下的同志们、难友都站在铁窗前,看见他回来都很高兴。

齐晓轩满脸笑容,向同志们点头致意:

“同志们,难友们!

我们胜利了,重庆快解放了,五星红旗将在歌乐山上高高飘扬!

红色经典故事7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

“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

“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

”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

“为了新中国,冲啊!

”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红色经典故事8

《少年孤儿当红军》

1929年3月15日,长汀县南寨广场人山人海,红四军在这里召开万人大会,他号召受苦工农团结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消灭地主阶级,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他号召工农群众踊跃参军参战,建立革命武装,壮大工农红军。

会后,就在南寨广场设立参军报名台。

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中,一位中年男子拉着一位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寸步不离,生怕马上就会丢失的样子。

小男孩一定要到报名台看看,中年男子也只好拉着他转了一转。

只见报名台前人来人往,穷苦子弟纷纷报名要求参军,看了一阵后,男子便拉着小孩的手回去了。

这位被拉着手的男孩小名“松树孜”,当时刚好12岁,原是连城县庙前村一名父母双亡的乞丐,10岁那年流落到长汀县城,天天脸黑头污,衣衫褴褛。

一位好心的中年男子将他收留,带他到一个建筑工地做了小工,成了他的师傅。

师傅时时处处关心着他,还想认他为“义子”,以后好增加个劳力,帮自己干活。

“松树孜”到长汀以后,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新鲜事:

红四军入闽,消灭土著军阀郭凤鸣,解放了长汀城。

又听了_在大会上的讲话,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投奔革命,参加工农红军。

第二天傍晚他偷偷溜出了工地,左拐右拐,进进退退,生怕师傅跟上来。

他直接找到红军在城里的一处驻地,要求马上参军。

几位红军战士见他年纪小,人又长得矮小,都劝他回去。

可他就是死纠慢缠,战士们不得不带他去找部队领导,一位领导听他讲完经历后,终于同意接收。

他主动要求到炊事班洗碗、洗菜、打扫卫生。

只因怕被“师傅”认出,被拽回去。

没几天,部队开拔了。

由于父母生前送他念过两年私塾,文字楚楚可观,在炊事班经常为战友写写家信。

领导知道后,调他到团部任宣传队队员。

他每到一地,随同队员们提着石灰、朱砂桶,到处刷写红军标语。

后来,这名“红小鬼”在部队经历了出生入死、千锤百炼,成为我军医疗战线上一名技术精湛、屡建功劳的高级领导,他就是解放后曾任过国家卫生部长和福建省委书记的江一真。

红色经典故事9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

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

“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

“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

“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

“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

“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

”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

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红色经典故事10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

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情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

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

忽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

“你们太欺负人了!

”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嚷道。

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

“怎么拉?

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

”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

“上。

”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

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

于是第二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

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

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道歉。

兵痞不听。

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

“知道这是什么么?

是洋火!

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

”校长也赶忙说:

“诶,我们也管不住他。

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一定会烧。

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

快走吧。

”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杨靖宇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