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8667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山东专用作业手册11文言文阅读一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作业(十一) [文言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2分)

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

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

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

丁父忧,去官。

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

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六年,河决孙家集,运河由夏镇至南阳两堤俱溃,清时督修筑。

议者或拟用椿埽,费以六十万计;或拟建石堤,费以三百万计。

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以河东、西两岸皆水,得土难,令以石垒两旁,积葑①其中,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②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

曹县溢,水泻入微山湖,出韩庄湖口,闸隘,水不得泄,令于闸北毁石堤,掘地深之以泄水。

事上闻,上命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

清时请减低为一丈,令湖水落至丈,乃闭闸蓄水。

泗水经兖州西流入府河,济宁城东旧有杨家坝,遏水使入马场湖,蓄以济运,遇伏秋水涨不能泄,淹民田,令改坝为闸,视水盛衰为启闭。

汶水分流入蜀山、马踏两湖,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

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以为节宣③,并减低何家坝,使汶水南弱而北增。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

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

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饬所司当水涨各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

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

增新筑以免。

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

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

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

遽疾作,乞解任,不许。

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

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一十二》)

[注]①葑:

芜菁,又名蔓菁。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

②帑:

国库中的钱币。

③节宣:

节制和排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  属:

连接

B.使汶水南弱而北增弱:

减少

C.过高糜帑糜:

消耗

D.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相:

治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李清时善于治水的一项是(  )

①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 ②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 ③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 ④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 ⑤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⑥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D.③⑤⑥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皇帝南巡时,有人建议重新挖掘一条水道,便于船只通行,而李清时打通原有水道,改造出一条“副河”。

B.李清时小时候在海边看见修堤拦海造田的人先在海水中投入石块,潮水退后,用木桩拦住,然后在石块上填土,以此来造田,这给他治水以很大的启发。

C.曹县发大水时,水流入微山湖,又从韩庄的湖口流出;而这里的闸口狭窄,水流受阻,李清时下令毁掉北面的堤坝,挖沟排水。

D.李清时在任河东河道总督时,运河东岸曾经决口,他主动请求前往治理,广泛征求意见,采取得力措施,使大堤恢复了原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饬所司当水涨各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2分)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

“读书何为?

”师曰:

“取科第耳!

”曰:

“如斯而已乎?

”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

“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

“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

“世乱,此无主。

”曰: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馀,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

“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

十八年,衡病革。

已而卒,年七十三。

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

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

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有删改)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  体:

体验

B.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

端正

C.人有所遗遗:

遗留

D.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领:

兼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8.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许衡为教化百姓所做的努力的一项是(  )

①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②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

③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④必正言不少让

⑤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⑥课诵少暇,即习礼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9.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许衡从小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读书是为了做官”的不以为然的态度,他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给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

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

D.许衡后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在对蒙古子弟的教育上,他既要求严格,又爱之如子。

后来当他因病去世时,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十一)

1.D [解析]相:

观察,察看。

2.B [解析]B.都为连词,表目的。

A.介词,在;介词,向。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D.副词,于是;动词,依、随着。

3.C [解析]①是李清时小时候看到的拦海造田者的做法,③是皇上的命令,⑤是他治水后整治弊端的措施。

4.D [解析]“自请议处,原之”意思是:

李清时自己向皇上请求处分,皇上原谅了他。

5.

(1)河水干涸之后,征调民工挖土放在葑草的上面,花费库银十四万两多,修成了两边的堤坝。

(“奇”“而”各1分,省略句1分)

(2)过去的做法是分水时让河水向南流得少,向北流得多,后来就与之相反(向南多,向北少),运粮的船只经过袁口、靳口时,河道浅而阻塞,船不能通过。

(“制”“反”“涩”各1分)

(3)(李清时)就命令管事的官吏,当水涨时,各自测量河堤高过水面的尺寸并上报,选择堤坝最低的地方培土加高它。

(“乃”“饬”“具”“培”各1分)

[参考译文]

李清时,字授侯,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的从孙。

乾隆七年(李清时)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的职务。

乾隆十四年,(李清时)被任命为浙江嘉兴知府。

皇上南巡,有人建议从嘉兴到杭州另外开辟一条水道行驶船只,李清时从官塘外找到相连接的水道,向上通往吴江的平望,向下能通往杭州的坝子门,被称为副河。

(李清时)遭逢父亲的丧事,辞去官职。

守丧期满后,被任命为山东省兖州知府。

乾隆二十二年,被提升为运河道。

乾隆二十六年,黄河在孙家集一带决口,运河从夏镇到南阳两边的河堤都被冲垮,李清时督促修缮。

讨论这事的人有的打算用捆扎成的护岸的东西,将花费六十万两库银;有人打算修建石头的堤坝,将花费三百万两库银。

李清时小时候在海边行走,看到修堤拦海造田的人,把碎石块投到海水中,退潮后用木桩拦住,在上面填上土,加固成堤坝;李清时就参考了这种办法,因为运河东西两岸都是水,取土困难,(他)下令把石头堆砌在两边,在中间填入葑草,河水干涸之后,征调民工挖土放在葑草的上面,花费库银十四万两多,修成了两边的堤坝。

曹县发大水,水流入微山湖,从韩庄湖口流出,韩庄闸口狭小,水不能流出,(他)就下令毁掉闸北的石堤,在地面挖沟泄水。

这事被皇上知道,皇上命令在这个地方修建一道滚水坝,高一丈二尺多。

李清时请求降低到一丈高,让湖水下降到一丈后,就关闸蓄水。

泗河经过兖州向西流进府河,济宁城东过去有杨家坝,堵截河水使之流进马场湖,蓄水用来补充运河,到了伏天秋水暴涨不能排出,淹没了农田,(李清时)下令改堤坝为闸口,看水势大小来开启或关闭。

汶河分流进入蜀山湖和马踏湖,过去的做法是分水时让河水向南流得少,向北流得多,后来就与之相反(向南多,向北少),运粮的船只经过袁口、靳口时,河道浅而阻塞,船不能通过。

李清时重新调整分水口,下令把南边的堤坝加长,北边的堤坝缩短,作为控制河水蓄积和排泄的措施,同时降低何家坝的高度,让汶河水向南的减少,向北的增加。

乾隆二十九年,(李清时)被调任江南淮徐道。

三十年,(李清时)提升为河东河道总督,(皇上)赏赐绸缎和貂皮给他的母亲。

李清时因为朝廷每年修缮河堤时,管事的人不衡量地势的高低,过度花费库银,却没能让低洼的地方增高;他就命令管事的官吏,当水涨时,各自测量河堤高过水面的尺寸并上报,选择堤坝最低的地方培土加高它。

等到入伏后秋水暴涨,耿家寨(又称十四堡)的河水到了旧堤的上面,全靠预先修筑的新堤才免于水灾。

李清时整治征募河工、征收材料方面的各种弊端,每年减少征收材料达一千多万斤。

乾隆三十一年,运河东岸决口,李清时自己向上请求处分,(皇上)宽恕了他。

乾隆三十二年七月,(皇上)任命他为山东巡抚。

高苑、博兴、乐安三个县遭受水患,李清时认为小清河下游堵塞,所以上游才决口,于是他下令让有关官员调查验证。

这时(李清时)突然发病,请求辞职,(皇上)没有答应。

乾隆三十三年,(李清时)去世。

李清时治水善于观察推断水势状况,探究事情的原委。

(他)常常乘小船出入于荒草丛生的湖泽、河汊废港之中,有时徒步考察巡行,征询走访,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才实施修建工程。

6.C [解析]“遗”应解释为“馈赠”。

7.D [解析]D.两个“为”都是介词,替。

A.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B.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连词,表顺承关系。

C.第一个“乃”,连词,于是;第二个“乃”,副词,竟然。

8.C [解析]①句是说许衡幼年读书时勤思善问,④句是说许衡不屈从权势,⑤句是说皇帝答应了许衡的辞职请求。

9.D [解析]根据文意,“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的是怀人,亦即许衡的家乡人。

10.

(1)(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

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

(关键词语:

“强”“凡”“更”)

(2)世祖受封在秦中为王,考虑感化和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许衡担任京兆提学。

(关键词语:

“王”“所以”“化”“乃”)

[参考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

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

“读书是为了干什么?

”老师说:

“为了科举考试中第!

”许衡说:

“就为了这个吗?

”老师大为惊讶。

每次教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

“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了。

”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

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

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

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周易》的解说。

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

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

“不是自己的却拿来吃,是不可以的。

”那人说:

“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

”许衡回答:

“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鲁地,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地开始追随他。

许衡在魏州待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

凡是婚丧嫁娶,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

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

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它分给同族的人以及贫困的学生。

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

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让许衡居住自己的雪斋,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

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正眼看一下就离开了,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受封在秦中为王,考虑感化和教育秦人的办法,于是征召许衡担任京兆提学。

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却)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

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和感化。

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

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想让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

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

(至元)八年,皇帝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替许衡挑选蒙古弟子让他教育。

许衡接到任命,高兴地说:

“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

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的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

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

(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

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

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

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在许衡墓前痛哭祭拜。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

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