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084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docx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

第1课孔子与老子

【课程标准】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自主学习】

一、孔子:

1、孔子是时期的家、家、家,是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

(1)政治思想

①仁:

“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和;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之道。

②礼:

“克己复礼”,孔子所追求的礼是制度。

为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的主张。

③德:

提倡,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教化百姓;主张以治国的同时,逐步。

(2)哲学思想:

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态度,主张,把探讨和解决放在优先位置。

(3)教育思想:

①教育的指导原则:

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

②教学方法:

主张,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

③学习方法:

主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

3、对孔子学说的评价

(1)在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2)后世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

二、老子:

1、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学派创始人。

其思想集中在《》一书中,又称。

2、老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

①道:

老子认为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

提出的思想,剔除的绝对权威。

②指出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并且矛盾双方可以。

(2)政治思想:

倡导政治上,以。

【巩固提升】

1.(2010·江苏南通高三三模)道家创始人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表明他()

A.人强调“大一统”B.推崇法的作用

C.主张顺应自然D.相信天人感应

2.(2010·绍兴高三调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3.(2010·北京西城文科综合)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型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

下列题目符合史实的是()

①《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②《百家争鸣:

中华文化的巍峨高峰》

③《铁骊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④《商鞅变法:

开场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2010·4月浙江衢州高三质检)下列是几位参观南孔家庙的游客在孔子像前回顾孔子学说言论的叙述。

其中,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二者有一即可

B.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他不爱财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收学生冉雍就是明证

D.孔子的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5.(2010·韶关高三二调)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人还骂他是丧家之犬,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

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

6.(2010·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期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2010·宁波高三十校)春节期间上映了史诗大片《孔子》。

孔子是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了解孔子与孔子的思想。

当前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其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注重人的全面发展B.以“礼”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8.(2010·苏北四市高三二模)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

(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

(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

(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

(梁启超)

9.(2010·3月怀化一模)伏尔泰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民主政治的创立者之一,他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

下列孔子思想中最不可能被伏尔泰所推崇的是()

A.“仁者,爱人”B.有教无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克己复礼

10.(2010·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11.(2010·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考)(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

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

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

“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

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3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谈谈中外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4分)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儒家: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和。

(一)孟子

1、地位: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派的重要,被尊为。

以后,《》一书被当作经典。

南宋将其列为“四书”(《》《》《》《》)之一。

2、思想:

(1)政治思想:

核心是,即要求统治者以对待人民,,争取民心。

认为、、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并提出“”。

(2)性善说:

人一生下来就有、、、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

(3)义利观:

倡导“”,强调,舍生取义。

要求人们应具有“

,,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二)荀子

1、地位:

战国时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

2、思想:

(1)哲学思想:

提出“”和“”的命题。

(2)性恶说:

认为人性本来是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3)政治思想: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主张治国应以为主,同时也吸收思想,主张。

3、评价:

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作为战国时期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墨家

1、代表人物:

,战国时,创始人。

2、思想:

(1)主张“”、“”。

(2)提倡“”。

(3)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

3、评价:

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的利益。

他的思想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但后,不受人们的重视了。

三、道家

1、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是。

2、思想:

(1)提出的观点。

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2)提出的人生态度,即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要达到“逍遥”,就要“”,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

(3)认为“”。

人为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

因此人必须顺从自然。

四、法家

1、代表人物:

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家的。

2、思想:

(1)主张相结合,建立一个国家。

(2)认为,历史永远不会倒退。

反对儒家的历史观,主张。

3、影响:

(1)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需要。

(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里,它与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

五、兵家:

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主要受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

六、影响

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3、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

4、法家思想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

5、诸子百家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巩固提升】

1.(2010·河南高三调研)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

东汉时期的下列活动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①王景治理黄河②光武中兴③杜诗发明水排④黄巾起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2.(2010·合肥高三一模)“兼相爱,交相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明生峭其法而严刑”。

上述言论体现了哪些学派的观点?

()

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墨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2010·肇庆市高中二统)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XX年诺贝尔和平奖。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4.(2010·潍坊四县模拟)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

5.(2010·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四校二模)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

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法家学说D.道家学说

6.(2010·韶关高三二调)“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推崇该主张的君主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7.(2010·合肥高三二检)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

“‘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材料表明东亚文明()

A.取决于儒家学说            B.来源于西方发展模式

C.借鉴了东西方文明           D.照搬了欧美发展模式

8.(2010·山东泰安高三一模)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

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民贵君轻B.君舟民水C.为政以德D.君权神授

9.(2010·山东淄博高三一模)在20XX年3月的记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诗句。

该诗句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道家思想

10.(201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右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

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务

D.“法、术、势”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君主的权利

11.(2010·烟台高三二模)(18分)如果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明末清初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牟氏庄园则是清朝晚期直至近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阅读材料:

材料一山东栖霞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庄园内的每一项建筑都严格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布局:

其主建筑“日新堂”俗称“老柜”为历代长孙继承,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于平房,一干佣人居于群房。

粮仓、磨房、碾房、粉房、油坊、棺寿房等多在群厢,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

图1典型的北方四合院

图2黑漆大门刻有“耕读世业,勤俭家风”金色对联

材料二风雨如磐的20世纪20年代,新寡的少奶奶姜振帼与几位叔叔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出人意料地掌理了家族门户。

家族内部的尔虞我诈,官府、军阀的欺压,土匪盗贼的洗劫,日本鬼子的强行占领……美丽、聪明、干练的少奶奶,镇定自若地带领家族度过重重危机。

她接受了庄园私塾王先生的仁爱、平等、自由的先进理念,并用于管理家族中,却不敢接受作为下人的教书先生的爱情。

她忍受着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压抑,苦苦抗争了20年,却最终没有挽救家族的分崩离析。

目睹了繁花凋谢、满目苍夷的家族败落景象,心有不甘却无力回天的少奶奶,在一个细雨连绵的黄昏香魂飘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及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状况?

试说明。

(6分)

 

(2)“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是牟氏家族兴盛的法宝和祖训,你能从战国时期诸之百家中找到该对联的理论依据吗?

(4分)

 

(3)材料二中“仁爱、平等、自由先进理念”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她为什么又不敢接受一个下人的爱情?

(5分)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牟氏家族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分)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自主学习】

一、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1、历史背景:

西汉初年,,百废待兴。

统治者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适应政策的需要。

2、主张:

强调,又主张发挥,是一种的哲学观。

3、影响:

从到约70年的时间,是政治上的,在社会上居于。

黄老

政治的实施。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1)经济发展,政治统一,需要进一步开拓发展事业。

(2)黄老之学不能适应

(3)儒家学说自我整合出一整套适应的理论体系。

(4)汉武帝接受的建议。

2、董仲舒新儒学:

(1)思想来源:

以《___________》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思想体系。

(2)主要观点

①认为《春秋》推崇的是天地之常经,提出“_________,_____”。

②提出学说:

神化皇权,宣扬;如果人君无道,则天降灾祸,所以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施。

③三纲五常:

三纲:

“________、、。

“五常”:

“___、、、、”

(3)评价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

②“”学说有限制君权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的目的。

3、影响:

(1)

(2)

【巩固提升】

1.(2010·北京宣武高三二模)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2010·北京丰台高三练习二)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

3.(2010·西安中学高三一模)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4.(2010·安徽高考统考)有学者说:

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

比如,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

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5.(2010·淮北高三)20XX年7月22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宣帝即刻下诏说:

“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大一统

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

6.(2010·广东韶关高三第一次调研)18世纪欧洲的启蒙学者认为:

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

下列不能体现此思想的是()

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君权神授     D.为政以德

7.(2010·广东佛山普通高中高三检测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8.(20XX年青岛质检)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B)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9.(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黄宗羲

1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专制统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B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D促进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

11.(2010·绵阳高中高三一模)(20分)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

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XX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

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

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设立“孔子奖”“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4分)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4分)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

(2分)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

(2)材料二的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2分)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

(2分)

 

(3)近代以来直至19世纪末,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动摇。

简要分析其原因。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分)

 

第4课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自主学习】

一、背景

1、儒学危机:

;魏晋以来、的迅速传播

2、时期,“”的潮流弥漫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3、在弘扬、等儒家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4、到代,新儒学逐渐确立了以“”或“”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理学”。

二、流派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

(2)内容:

①认为是世界的本原。

②把握”理”的方法要通过。

③“存天理,灭人欲”。

(3)代表作《》。

(4)影响:

南宋以后逐渐成为:

元代将其作为的内容;明初确立了地位。

2、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

①提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②求理的方法是。

求“理”就是的反省。

(2)明朝王阳明:

思想核心是,认为良知就是,就是理。

只要、就能成为圣贤。

三、评价

理学是时期的儒学主流,在、和等方面影响深远:

1、消极:

宋明理学用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

2、积极:

理学重视,重视、,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和,又凸现了人性的庄严。

【巩固提升】

1.(2010·大连高三二模)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附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2010·天津和平高考二模)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2010·台州高三二调)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

①主张理在气先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③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④心外无理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2010·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期中)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5.(2010·辽宁沈阳高三测二)“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