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630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公共政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docx

《公共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政策.docx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学

------楼小轩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简述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2)决策科学的形成。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2.简述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取得的显著成就。

(1)方法论的多样化。

(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

(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1.公共政策的定义所提示的内涵有哪几点。

(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般特征、

(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利意志的表现——它表达公共权力机关想干什么。

为什么干、怎么样干、不想干什么。

为什么不想干。

(3)公共政策是由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构,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利机关与公民的关系,是前者能不能够以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聚合公民的愿望、意向和利益。

(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2.简述政策实践的重要性。

(1)政策实施是运用公共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主要环节

(2)政策实施决定着政策目标能够实现与否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3)政策正确与否,在主观认识范围内无法得到解决,只能由实践去检验。

(4)政策实施是完善、发展公共政策和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据。

3.简述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从公共政策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价值或利益的分配功能。

这种功能需要回答三方面的问题:

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或利益向谁分配?

如何分配?

什么事好的乃至最佳的分配?

在通常情况下公共政策容易把价值或利益分配给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以及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4.关于政策工具的定义,可以分为哪几类。

(1)侧重于从因果关系上去界定。

(2)侧重于从可规划性上去界定。

(3)侧重于从手段与目标实现的关系上去界定。

5.结合实际,阐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管制功能

(2)引导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

6.试述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政策的认识论本质。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政策的本质被界定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因而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

从政党实现其理念追究和政府实现治理的途径来看,理论指导实践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同时实践基本上也是通过政策而上升为理论的。

政策与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

政策与实践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7.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

(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质

1.简述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法定生产者,也就是那些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掌握公共权力,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从而主导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直接主体包括

(1)代议机关

(2)行政机关(3)司法机关(4)其他直接主体。

2.简述政策制定系统的基本功能。

(1)认定政策问题。

(2)确认政策目标

(3)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

(4)主持审议备选方案并最终进行政策抉择

(5)完成政策合法化程序并正式发布政策。

3.简述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

(1)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

(2)交换资源的需要。

(3)结盟的需要

(4)追逐权力的需要

(5)协调的需要。

4.简述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

(1)地理自然环境

(2)经济环境(3)政治法制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

(6)国际环境

5.政策系统的运行步骤。

(1)利益输入

(2)利益综合(3)政策形成(4)政策发布(5)政策执行

(6)政策反馈

6.简述大众传播在政策调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1)大众传播传递信息没有中间环节,直接达到与政策相关的个体和组织。

并将其认知和意识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政策制定这,非常快捷。

(2)大众传播的接触范围广,政党,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并发表意见和建议,收集反馈的信息想当快捷和全面。

(3)理想的大众媒介视真实为自己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能够客观,准确的记录政策现象、反应政策对象及其他政策行为者的意思和观点,所获得的信息比较真实。

(4)强大的影响力也助于这些政策反馈信息及时的被政府所关注。

事实证明很多政策都是大众传播的作用和影响下调整的。

7.试述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的关系。

(1)作为政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任何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

都是相关政策行为者频繁互动的结果。

(2)政策系统又为政策行为者的存在和作用的发挥设置了框架和平台。

8.公共政策的客体与客体系统。

公共政策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

公共政策是针对特定的事件。

问题或社会群体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因此可以从“事”(政策所要处理的公共问题)和“人”(政策发生作用的对象,即社会成员)两个角度来认识公共政策客体

客体系统:

由公共政策的客体组成的系统就是政策客体系统。

9.试述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作用及消极影响。

作用:

(1)政策信息的沟通

(2)影响并制约公共决策(3)稳定公共政策秩序

(4)角色替代

消极影响:

(1)社会团体关心管辖权限胜于关心正义。

(2)社会团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然形成“分利集团”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1.德洛尔认为公共政策学模型必备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2)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具备包容各项微观、具体政策的宏观特性。

(3)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

(4)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保持客观态度。

(5)必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史观察的功能。

2.试述公共政策研究时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原因。

(1)模型的认识论意义。

1由于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所以就有可能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对所购模型事物的运行结构和发展趋势做出有效预测。

2.模式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

3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

(2)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实证性。

(3)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的编制出的政策制定执行的步骤顺序。

3.试述政策过程的专业化包含的内容。

(1)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其接触范围广,掌握的信息多,具有专业优势和特长,尽管在原则上那些处于最高层次的人有权正式决策,但实际上政策议程的确立常常需要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意见。

(2)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咨询参谋。

(3)作为行政官僚的专业技术人直接参与政策的执行。

他们的价值观、素质与利益等因素经常影响到政策的实施效果。

(4)政策的执行效果一般也需要具有特定技术专长的人员进行评估,他们的判断和诊断能对政策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1.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

(2)问题的察觉

(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

(4)团体或组织活动。

(5)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2政策问题认定划分的七个步骤

(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

(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

(3)搜寻事实依据

(4)列举目的和目标

(5)明确政策封套

(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

(7)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3.试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1)边界分析

(2)多角度分析(3)类别分析(4)层次分析

(5)头脑风暴法(6)假设分析(7)理论分析法

4.试述政策议程的各种构建模型。

(1)外在创始模型。

外在创始模型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在介入政府议程。

(2)动员模型。

动员模型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

(3)内在创始模型。

内在创始模型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的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1.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确定政策目标就有以下意义。

(1)他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

政策目标就是政策方案所要遵循的方向。

(2)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2.政策目标的分类。

(1)根据时间,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2)根据地域,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

(3)根据所处社会领域,政治统治性,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

(4)根据主体。

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

3.简述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紧扣政策目标。

(2)规划多重方案。

(3)方案彼此独立。

(4)发案要有创新。

(5)方案切实可行

4.简述预测性评估的三种方法。

(1)外推预测,

(2)理论预测(3)判断预测。

5.试述公共政策抉择主体的主要类别。

(1)国家元首

(2)行政首长(3)民意代表(4)法官(5)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

(6)一些国家的军事机关及其首脑在国家政策的抉择中也发挥重要的甚至根本的作用。

6.试述现代决策中抉择者要考虑的因素和原则。

根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决策者应该注意:

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发挥个人决断的作用;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1)公共政策抉择的科学化对于最终的抉择者来说,就是要求抉择者充分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而提出的政策规划建议。

(2)考虑个方利益的平衡。

引导各方达成共识。

(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

作为决策者还应该有能力进行独立决断。

(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6.试述政策论证的要素。

(1)政策相关信息

(2)政策主张(3)立论理由(4)立论依据(5)驳斥理由

(6)可信度

7.试述政策论证的模式

(1)权威模式

(2)统计模式(3)类别模式(4)直觉模式(5)分析模式

(6)解释模式(7)实用模式(8)价值评估模式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1.试述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率的机制。

①优化公共决策机制。

(1)完善政策评估

(2)推广决策听证

②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

(1)要优化公民参与机制。

(2)要构建创新激励机制。

③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

(1)构建信息沟通机制

(2)强化责任追究机制(3)完善执行监督机制

④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

2.试述造成公共政策偏差的主管原因。

(1)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

(2)执行者的素质缺陷也是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

(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执行偏差。

(4)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也会导致执行偏差。

(5)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准备工作不够完善。

3.试述公共政策无效执行的原因。

(1)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素质的缺陷。

(2)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

(3)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

(4)政策执行环节的影响。

(5)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

4试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和机制。

原则:

(1)忠实原则

(2)民主原则(3)法制原则(4)创新原则

机制:

(1)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

(2)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

(3)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

5.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

(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3)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6简述政策执行模型中的过程模型。

(1)理想化的政策

(2)执行机关(3)目标群体(4)环境因素

7.简述生产力发展状况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1)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

(2)经济的发展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政策执行的社会管理功能更为突出和复杂。

(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突发猛进,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仅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战略考虑,而且要求从全世界以及周边国家环境的影响来统筹规划。

8.简述公共政策矫正对策。

(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2)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

(3)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

(4)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

(5)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9.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

(1)忠实原则

(2)民主原则(3)法制原则(4)创新原则。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1.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及内容。

(1)政策监控是完整的政策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政策制定活动、政策执行活动、政策评估活动和政策调整活动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为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实现的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政策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纠偏。

公共政策监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政策监控的主体

(2)政策监控的对象(3)政策监控的目的(4)政策监控的过程

2.从哪些方面来说,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估工作。

(1)政策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的需要。

(2)纠偏的需要。

(3)衡量成本与收益的需要。

(4)政治参与的一种表现。

3.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

(1)炫耀工作业绩

(2)夸大工作难度(3)规避责任

(4)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

4.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非正式评估。

(1)是指没有应该的专门组织机构,评估主体,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也没有固定化、但最后仍有某些评估结果的评估

(2)在非正式评估活动中,政策评估方式多种多样。

(3)非正式评估的结论可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5.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

(1)通过政策监控活动,是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扩宽人民参与的渠道,遵循科学决策程序,是政策内容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们恩德各种利益要求。

(2)通过政策监控活动,排除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政策运行活动的各种力量,充分发挥政策资源的潜能,提高政府效率,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

(3)通过政策监控活动,在保证政策评估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政策评估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政策评估的公正性,最大限度的反映政策运行过程的客观现实。

(4)通过政策监控活动,反映政策运行过程的实际情况,比较利弊得失,为政策调整活动确立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明确政策调整活动的方向。

6.外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

(1)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2)司法机关(3)政党组织(4)利益集团

(5)大众传播媒介

7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1)以法律形式对政策进行监控

(2)以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预决算安排等形式监控。

(3)以行驶人事任免权的方式对公共政策制定者的选择产生影响。

(4)以诘问、质询和弹劾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监控。

(5)以提出不信任案的方式对实施和制度政策的高级领导人实行监控。

(6)以检查、视察或组成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方式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1.简述政策稳定的积极意义。

(1)政策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

(2)政策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或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的成效。

(3)政策稳定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政策效果。

(4)政策稳定有利于降低政府的成本。

2.简述政策本身的稳定因素。

(1)政策目标的长期性

(2)政策的有效性(3)政策的合法性(4)修改的复杂性

(5)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3.简述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1)决策者的变动

(2)政策环境的变化(3)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4)政策的失效或低效(5)政策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4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含义以及特点

我们把政策调整定义为:

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资产评估和监控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进行的增删、修正和更新。

政策调整有以下三个特点。

(1)渐进性

(2)局部性(3)多态性

5.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

(1)重新界定的问题

(2)提出调整方案(3)选择调整方案(4)执行调整决定

6.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及原因。

(1)公共政策终结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或无效的政策。

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

(2)一般来说,导致政策终结原因有两个.1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

2经过评估发现对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如果继续执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

7.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1)政策废止

(2)政策替代(3)政策分解(4)政策合并(5)政策缩减。

8.结合实际,分析公共政策渐进调整的主要原因。

(1)利益刚性的限制

(2)现实政策的制约(3)公共意志的趋中

(4)变革成本的约束(5)人类理性的局限(6)社会稳定的需要

9.试述要顺利完成政策终结的策略。

(1)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

(2)注意应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

(3)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4)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

(5)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6)终结必要的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1.简述政策分析的含义及要素。

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问题,目标,发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和信息。

2.简述政策分析的价值。

(1)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

(2)帮助解决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

(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

(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3.简述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1)作为辅助觉得咨询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信息,集中意见并进行表达的系统功能。

(2)作为政策学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探寻社会发展方向,推动决策者的思想与知识更新。

(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实践的信息,并从中不断的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改进政策的实施程序和工具,起着一种诊断社会技能和运行状态的作用。

(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的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

(5)作为思想和知识传播机构,政策研究组织通过传播其思想和观点,对公众进行政策教育,使大众对公共政策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

4.简述政策分析职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1)道德品质要求

(2)行为规范要求(3)价值判断要求

有没有人认识青岛的刘文娟的。

请联系我543589946--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卷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一手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32.简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3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34.简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35.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政策系统运行的主要步骤。

37.试分析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主客观原因。

4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

27.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28.简述公共政策的非正式评估。

29.简述政策分析的价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31.结合实际,分析公共政策渐进调整的主要原因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务员制度试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简述对上级命令的合法性要求。

37.简述公务员考核的原则。

38.简述公务员培训的技术方法。

39.简述建立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0.试述公务员交流的意义与公务员回避的意义。

41.试述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基本内容。

7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特点。

37.简述我国公务员录用的限制性资格条件。

38.简述降职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39.简述公务员奖励的基本特征。

40.简述公务员保险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公务员分类考核原则的具体要求。

42.结合实际论述公务员培训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