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768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 20.docx

江苏中考语文真题20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

?

?

学校10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字词书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6分)

走进“东方湿都”,这里物产丰ráo,鹤舞鹿鸣,一派原生态秀美风光;漫步“海盐之城”,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满眼望去处处呈现出新城市的靓丽景象。

科技馆、艺术中心、海盐搏物馆,犹如一颗颗晶萦剔透的珍珠镶嵌在清澈明净的串场河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2分)

丰ráo    清澈()

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 

3.压缩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之与“一派原生态秀美风光”相对称,并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边的田字格内。

(2分)

 

二、选择题

4.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温家宝在会见安南特使时指出:

当务之急是保障叙利亚平民的生命安全,各方要立即停止暴力行动。

B.近年来,随着华裔青年林书豪奇迹般地崛起美国篮坛,华裔“虎妈式”教育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焦点。

C.2012年预期房价将有所回落,但总体降幅不会很大,人们希望的一触即发的情景是不会出现的。

D.中方再次敦促菲律宾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停止一切挑衅,拿出诚意与中方进行认真的外。

5.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在新版课标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中,涵盖了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人文、科普读物。

B.我们缅怀胡乔木同志光辉奋斗的一生,就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元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令人不胜乐观。

D.人行道的一手搀扶,朋友间的一份鼓励,对手间的一丝宽容等……这件件微薄的善举,让我内心感到由衷的温暖。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B.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5分)

登岳阳楼望洞庭

杜甫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翠,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

①潭面:

指湖面。

②镜: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7.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3分)

同:

异:

8.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2分)

四、句子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

9.桃李不言,。

(司马迁《史记》)

10.,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1.,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2.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王之涣《凉州词》中包含物候现象的诗句是“,”。

16.身处顺境,我们不妨用《<孟子>二章》中“,”的远见卓识来警醒自己。

五、名著阅读

17.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乙)青春胜利了A终于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A已经能够勉强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1)(甲)段中的“他”是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最大的梦想是

(2)(乙)段中的 “A”是           ,出自小说《                    》他此未痊愈,便向团省委书记提出恢复团籍和                         的要求,体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

六、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开展“美德神州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答题。

(8分)

【德誉盐城】

盐城环卫女工韦青和陈红在一次晨扫中,捡到装有2万多元现金的包裹,在风雪中苦等失主3小时后物归原主,并多次婉拒失主酬谢,还将政府奖金2000元转赠患病儿童。

她们拾金不昧,誉满盐城,荣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见右图),这是盐城市民首次获此殊荣。

【爱在江苏】

小宏伟先天性没有肛门,一出生便遭父母遗弃。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13个80后“南京爱心妈妈”。

左图为妈妈们在为小宏伟庆祝一周岁生日的场景。

“南京爱心妈妈群”自2010年年底成立以来,已先后救助了包括盐城小升宇在内的十多位重病宝宝……

【美撼中国】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横冲过来,车祸发生的一刹那,毫不犹豫地推开学生,自己却身受重伤,至今还在医院接受治疗(见右图)。

网上祝福、祈祷声接连不断,网友们称赞她为“最美女教师”。

18.概括材料【德誉盐城】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19.“南京爱心妈妈”的善举引发了网友的高度评价,请你也跟上一帖表达敬意。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须简洁明了)(2分)

20.假如你就是张丽莉老师班级的小明,受大伙的委托,中考前夕到医院去看望张老师,你准备说些什么让张老师宽心?

(2分)

小明:

21.学校团委打算向全校师生发出弘扬美德的倡议,请你为下面尚未完稿的倡议书补上两条具体内容。

(2分)

倡议书

全校师生:

拾金不昧、扶助弱小、舍己为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弘扬美德,传承文明,营造校园新风,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宣传弘扬美德的重要意义。

二、

三、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美德之花开遍校园内外、大江南北。

盐海中学团委会

2012年6月16日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4分)

当自己的伯乐

吴淡如

 ①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一文,大意是这样的:

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

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

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本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③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一些作用的。

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始终相依”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④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⑤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获得世界冠军的羽毛球选手熊国宝:

“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

”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

“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

  ⑥原来他入选国家队时,只是“绿叶”的角色。

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

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懈怠,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

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5点去晨跑。

  ⑦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

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战成名。

  ⑧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

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

如果他当初纠结于“绿叶”的角色,埋怨教练“有眼无珠”,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降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牺牲打”罢了。

  ⑨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

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

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

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选自《青春励志》2011年第10期,有删改。

22.文章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

(3分)

23.阅读③④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4分)

(1)分析第③段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④段的作用。

24.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

(3分)

25.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

为什么?

(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向泥土敬礼

耿立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

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

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

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艺,泥土有脾气,你不要拗,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

父亲相信离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

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根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

这怎么好,这怎么好。

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斜看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枝卷烟,咝咝地吸着。

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

让我装死一会。

这是在推己及物想像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

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

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

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

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了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

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

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

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

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

诗人雅姆说:

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 先让他们过去。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

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26.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

27.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28.你如何理解第⑦自然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

29.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

30.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17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

文侯问于群臣曰:

“我何如主②?

”皆曰:

“仁君。

”任座③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④出。

次问翟璜,对曰:

“仁君。

”文侯曰:

“何以知之?

”对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

①击:

魏文侯的儿子。

②何如主:

怎样的君主。

③任座:

人名,魏国大臣。

④趋:

快走。

31.解释选文中划线的字词。

(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不以封君之弟(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3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

(2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文侯问于群臣(曰)

3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34.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

(5分)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3)规劝结果:

九、命题作文

35.(题文)写作。

(60分)

请以“眉头舒展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参考答案

1.饶chè(每空1分,计2分)

2.搏—博萦—莹(每改正一字1分,计2分)

3.满眼新城市靓丽景象(如将“满眼”写成“处处”也可,写成“呈现”则扣1分。

书写不工整,酌情扣分。

计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的能力。

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以及具体的语境来书写拼音或汉字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汉字书写正误的能力。

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辨别汉字的正误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对偶”这种方法对诗句的能力。

在对诗句时

(1)文字对仗工整,就是通常说的对偶,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对应位置的词性必须相同。

(2)要考虑平仄、色彩、数目、成语、拆字、谐音等等的对仗工整。

(3)要讲究意境的对仗工整,意思要相近或相反,而不能上下联风马牛不相及一点关系都没有。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C、一触即发:

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泛指极易发生。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A、“缺少主语”,去掉“在-----中”。

C、“用词不当”,“令人不胜乐观”改为“不容乐观”。

D、“用词重复”,“内心”与“衷”的意思一样。

6.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做题时,可以抓住“而”表转折,应该放在最后,排除AC两项,再看BD,③放在最后,“善良、单纯”都是人内在的,所以承接③的应该是①,可以选出答案D。

考点:

本题考查语序排列。

点评:

排序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语句间的衔接和连贯。

连贯要做到的是:

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前后照应。

这类题的做法是:

①找起始句和总结句。

②注意关联词。

③串句子。

按照句子间的关系,揣摩逻辑关系,将一个一个的句子连好,就完成了任务。

7.(3分)同:

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

(仅答出“辽阔”或“宏伟”也可,1分)异:

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

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

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

(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2分)

8.(2分)《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能力。

根据对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来概括“洞庭湖的景象”,然后根据对内容的理解自选角度做简要分析即可。

8.本题考查体会作者心境的能力。

体会作者的情感:

(1)诗歌的内容,

(2)诗歌的写作背景,(3)作者的生平经历。

9.下自成蹊

10.会当凌绝顶

11.停车坐爱枫林晚

12.绝知此事要躬行

13.似曾相识燕归来

14.草色遥看近却无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17.祥子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或:

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买车)

(2)保尔•柯察金(或: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铁路)工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8.示例:

环卫女工拾金不昧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或:

环卫女工拾金不昧誉满盐城(人物、事迹1分,影响1分,计2分)

19.示例一:

热心扶助弱小彰显人间大爱示例二:

“好人一生平安”,祝爱心妈妈们开心每一天,幸福永相随。

20.示例一:

张老师,我们十分想念您,这是全班签名的毕业照,您好好养伤,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示例二:

张老师,您好!

我代表全班同学来看您,我们一定以优秀的成绩报答您。

衷心祝您早日康复,重返讲坛!

(称谓得体1分,内容宽心1分,计2分)

21.示例:

①奉献爱心,扶危济困,尽力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课堂。

②尊老爱幼,从我做起,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内容符合倡议主题,倡导实践,语言通顺。

每条1分,计2分)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在概括时注意“人物、事迹、影响即可。

19.本题考查学生”跟帖“的能力。

跟帖时注意修辞的运用以及语言简明即可。

20.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与张老师交流时:

(1)得体的称谓,

(2)扣住“宽心”这一主要内容即可。

2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补写的内容在符合“主题”的基础上切实可行即可。

22.(3分)引出议论的话题“伯乐的作用”;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23.

(1)“一些”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1分)又表明这些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分)(意思对即可)

(2)内容上:

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

(意思对即可,1分)结构上:

承上启下。

(1分)

24.(3分)先简述《马说》文意,阐述伯乐对人的成功有一定的

作用。

(1分)再举熊国宝的事例,论证“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

(1分)在此基础上,表明“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

(1分)

25.(4分)示例一:

赞同。

勇于当自己的“伯乐”,①可以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栽培自己;②可以将奋进的鞭子紧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跑快点;③可以操纵好自己前进的方向。

示例二:

不赞同。

①人很难认清自身的天赋或潜能;②他人做伯乐才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③伯乐的尽力栽培可以将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

【解析】

22.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

(1)引出文章的话题。

(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3.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议论文的语言的特点来理解加点词“一些”的表达效果。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第④段的作用即可。

24.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议论文论证过程的能力。

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按照: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来梳理即可。

(意思对即可。

未联系文章分析者,扣1分)

2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表明态度1分,说明理由3分,计4分。

理由的三个要点,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3分。

也可联系实际谈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26.(4分)①懂得泥土和种子有脾气“不要拗”;②与牛相遇时虔敬地后退避让;③不对草们痛下杀手;④误斩蚯蚓后深感内疚;⑤撒些苞谷给麻雀作犒赏;⑥用粪滋补泥土;⑦剔除泥土里的瓦块、砖头;⑧拾起米粒和碎馍,吹一下就填到嘴里。

(每点1分,概括出4点即可得4分。

27.(4分)示例:

运用比喻修辞,将“父亲”比作逡巡的士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清除田间杂物时认真、仔细的神情。

或: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泥土、小动物以人的情态,活泼生动,富有情趣。

或:

运用排比修辞,父亲的连续三个“怕”,强烈地表达出父亲对土地及其生灵的关切之情(点明所用修辞手法1分,略加分析1分,表达作用或效果2分。

意思对即可)

28.(3分)①父亲不嫌脸上的泥巴脏,反而将其当作农人的一种荣耀;②父亲脸上的泥巴也是土地对父亲的一种特别的奖赏;③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泥土的无比尊重以及他和土地之间如同兄弟、邻居一样的亲密关系。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意思对即可)

29.(3分)①点出文章的中心;②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意(美感);③深化作者的感情。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意思对即可)

30.(5分)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2分)土地上的农人更具有淳朴宽厚、钟情于土地、热爱劳作的优秀品质。

(2分,说出其中一点品质即可)向泥土致敬,就是向滋养我们的土壤和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致敬。

(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26.试题分析:

文中写到父亲对泥土生灵的敬重和亲昵很多,找到作者对父亲的行为描写,加以概括,紧扣“具体表现”这个要求,表现,即行为的表现。

考点:

梳理文字,概括内容。

点评:

本题不难,无须思考,只需细心阅读,找到相关描写即可。

在阅读文段时,要对文段内容大致的梳理一下,写了哪几件事,在哪几段,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去寻找文字。

27.试题分析:

“品味”,是指分析内涵与“效果”,“语言特色”,包含写作方法,语言的色彩。

考点:

品味语言。

点评:

本题有难度,学生对“品味语言”平时训练得少,而大多是理解语言的含义。

品味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借鉴运用语言很好的方法,平时要阅读要多多思考语言特点方面的问题。

28.试题分析:

从父亲的身份——“农民”和父亲对泥土的感情这两个角度理解。

考点:

文章含义理解。

点评:

此题不难,文中对父亲与泥土的关系写得很清楚。

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写了什么,作者表达的是什么,句不离篇,这样理解句子才是有效的。

29.试题分析:

此诗在文章的结尾处,一般来说,在文尾大多与“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有一定的关系。

考点:

文意理解。

点评:

本题有难度,学生对此诗不容易,对“作用”的指向不明确。

文章结尾的精彩的句子,哲理的句子,都有丰富的内容和特有的作用,要注意理解,并学习这种写法。

30.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中的“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