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893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与环境因素:

土地、水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地区发展水平、政策等。

3.工业区位选择:

与原料和产品运费、劳动力成本、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分散)等密切相关。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变化

(1)工业发展早期:

原料往往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

原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愈加显著。

(3)现代社会:

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环境质量等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4)此外,地区政策与投资环境、文化环境等也对工业区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工业布局

工业布局须考虑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区位因素。

市场是实现价值的场所,其规模、需求、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都对企业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3.工业联系

(1)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

为其他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或配套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构成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产业链。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为了共享公用基础设施,或考虑到劳动力成本等,导致工业集聚,形成联系。

(3)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4.工业集聚的影响

方面

具体内容

有利

①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

②减小原材料、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转运距离,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③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

不利

用地紧张、水电及原材料供应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三、案例:

长江沿岸三大钢铁基地的区位分析

1.四川攀枝花

(1)自然区位:

矿产资源充足;能源充足;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区位:

交通便利;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销往国外。

2.湖北武汉

(1)自然区位:

矿产资源充足;能源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区位:

交通发达;区域协作和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科技文化较发达,劳动者素质较高。

3.上海宝山

(1)自然区位:

矿产资源充足;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区位:

交通发达;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一、判断题

1.工业区位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属于自然因素。

(  )

2.原料始终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

3.市场和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愈加显著。

(  )

4.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  )

5.电视机装配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在布局上应靠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  )

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

木糖醇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

据此回答6~7题。

6.木糖醇生产厂应当接近(  )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地区D.研发基地

7.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省区是(  )

A.四川、吉林B.宁夏、新疆

C.江苏、河北D.广东、台湾

答案:

6.B 7.D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

读图,完成8~9题。

8.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的变化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D.电子工业

9.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是(  )

A.原料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答案:

8.A 9.A

10.可口可乐公司为世界著名的饮料企业,在昆明高新工业园区建有生产厂。

可口可乐公司在昆明高新工业园区的布局,按其主导区位因素划分属于(  )

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答案:

B

11.下列企业(生产活动)中,具有工业产品联系的是(  )

①小麦种植②面包厂

③面粉加工④小麦加工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C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

【情景导入诱思】

2018年1月26日上午,由世界500强美国联合技术集团子公司开利集团投资的美国制冷设备制造基地项目,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举行签约暨项目建设启动仪式。

这是第6个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

该项目占地80余亩,主要建设美国制冷设备制造基地,并为客户提供冷冻冷藏的整体解决方案。

(1)制冷设备制造企业落户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对其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哪些?

(2)该美国企业来青岛投资建厂,主要看中了哪些优势条件?

提示:

(1)土地、水源、原料等。

(2)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技术、优惠的政策、广阔的消费市场等。

【核心考点突破】

1.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

能源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

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劳动力

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选择都有影响

市场

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环境因素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2.五大类型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不同,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指向型,其生产特点及主导区位因素如下表所示。

工业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

向型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

向型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汽车制造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

向型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有色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

劳动力成本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的地方

技术指

向型

知识和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发达地区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判断:

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的角度加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

如下图所示:

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择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①运输环节

a.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b.产品运输要求高(如成品油)或产品不便于运输(如玻璃制品)或产品需快速上市(如食品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②产品研发环节: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对点跟踪训练】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据此回答1~3题。

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2.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D.方便产品运输

3.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

解析:

第1题,水果等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不适宜远距离运输。

因此,以水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应靠近原料产地。

第2题,依据题干材料可知,S州面积不大,显然不是柑橘的主要产地。

巴西柑橘果酱主要面向国际市场,S州拥有大型港口,方便果酱出口。

第3题,依据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说明运输是该时期巴西果酱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答案:

1.A 2.D 3.C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4~6题。

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6.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

解析:

第4题,甲类工厂的原料费的投入比重最高,应是原料指向型工业。

第5题,乙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产品“轻、薄、短、小”,耗能少,资源消费少,一般布局在交通便利(靠近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的地方。

第6题,我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水平较高,劳动力成本已经逐渐失去比较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同上述三个地区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比较突出。

答案:

4.C 5.D 6.D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情景导入诱思】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钢铁、煤炭等工业发达。

武安采矿业和炼铁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有名的“钢铁大县”和邯郸市“产能大县”,拥有数十家钢铁企业。

进入21世纪,武安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铁矿、煤炭枯竭,经济迅速走向衰落。

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已成为武安的“新形象”。

(1)说明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2)近年来,河北省西部一些钢铁企业计划向黄骅搬迁,试解释黄骅港成为钢铁企业搬迁目的地的主要原因。

提示:

(1)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可从煤炭资源、消费市场、水源、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

(2)钢铁工业搬迁的原因可从当地资源状况、运输成本、土地价格等方面作答。

【核心考点突破】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各种区位因素的影响变化及原因总结如下表所示。

区位因素

影响变化

原因

原料

越来越小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交通

交通便利的地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

普通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

工业生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市场

影响很大

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

2.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对点跟踪训练】

(2019·济南外国语学校期末)读某工业部门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图,回答1~2题。

1.该工业部门在Ⅰ时期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原料   C.能源   D.劳动力

2.图示这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是(  )

A.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原料产地,趋向市场布局

B.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市场,趋向原料产地布局

C.由能源指向型转变为市场指向型

D.由原料指向型转变为劳动力指向型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Ⅰ时期,原料运输费用的比重最高,为了减少费用,应该靠近原料产地,故其主导因素是原料。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在Ⅰ时期,该工业为原料指向型。

由图可知,在Ⅱ时期,产品的运输费用最高,可知该时期该工业为市场指向型,故从Ⅰ时期到Ⅱ时期,工业逐渐远离原料产地,趋向市场布局。

答案:

1.B 2.A

(2019·济南外国语学校期末)山东省嘉祥县是中国手套名城,手套的加工与生产规模大,目前生产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多个系列的上百种手套产品,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

下图为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嘉祥县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的集聚有利于(  )

①共享基础设施,节省基建投资

②保障货源供应,提高批发价格

③增强集聚优势,实现产业转型

④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

4.嘉祥县手套企业相互协作能够(  )

①削弱各企业的竞争力 ②促进新产品研发 ③抑制其他产业的发展 ④增强品牌效应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第3题,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的集聚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省基建投资,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生产,便于经营管理。

第4题,手套企业相互协作有利于提高该区域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区域竞争力,但不会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力。

答案:

3.D 4.B

汇源在中国建立了四十多家现代化工厂,连接了百万亩优质果园基地。

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新鲜采摘,就近加工,让消费者时刻享受健康安全的产品。

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材料中四十多家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         B.市场

C.原料D.交通

2.汇源集团的果汁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同类企业相比,我国的汇源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B.技术水平高

C.生产成本低D.政府政策支持

解析:

第1题,水果易腐烂变质,保质期短。

由材料信息“新鲜采摘,就近加工”可知,汇源在我国建立的四十多家工厂都接近水果原产地,故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为原料。

第2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低,使我国的汇源产品价格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汇源产品更具竞争力。

答案:

1.C 2.C

读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回答3~4题。

3.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  )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制鞋、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4.下列地区的产业与甲、乙、丙、丁四图匹配正确的是(  )

A.甲——宁夏的毛纺织厂

B.乙——北京的印刷厂

C.丙——美国旧金山“硅谷”

D.丁——瑞士的精密仪表厂

解析:

第3题,根据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可判断,影响图甲产业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即该产业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影响图乙产业的主导因素为技术,即该产业为技术指向型工业;影响图丙产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即该产业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图丁产业的主导因素为市场,即该产业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故B项正确。

第4题,宁夏为我国的畜牧业区,故其毛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北京的印刷厂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美国旧金山的“硅谷”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瑞士的精密仪表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故A项正确。

答案:

3.B 4.A

5.读苏北某开发区内企业招工信息表。

该开发区的主要工业类型为(  )

单位

鑫达制衣

宝娜斯袜业

美欧电子股份公司

奥光玩具

工种

缝纫工

各类工种

操作工

操作工

名额

300人

800人

1000人

250人

条件

初中

18~40岁

初中

18岁以上

初中

16~25岁

初中

18~45岁

月薪

800~

1200元

约1000元

900~

1400元

800~

1100元

A.劳动力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D.市场指向型

解析:

选A。

由招工信息表可以看出,招工工种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而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因此该开发区的主要工业类型为劳动力指向型。

(2019·肇庆中学高一课后作业)读长江下游某市空间构成简图,回答6~7题。

6.该市的化学工业园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

化学工业园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影响图中开发区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

A.交通、环境B.信息、科技

C.原料、能源D.劳动力、地价

解析:

第6题,化学工业对大气和水的污染较严重,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的下游地区,故选D项。

第7题,图中开发区多位于城郊(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及交通线附近(可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故选A项。

答案:

6.D 7.A

一、选择题

(2019·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周测)读我国某家电企业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各大洲分布统计表(单位:

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研发中心

4

5

1

0

0

生产基地

9

1

1

2

2

1.该企业在欧洲设有较多研发中心,主要是利用当地的(  )

A.市场         B.交通

C.技术D.劳动力

2.该企业在北美洲设有1个生产基地,是为了(  )

A.利用先进技术B.降低劳动力成本

C.便于原料运输D.便于产品销售

解析:

第1题,研发中心要求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作为支撑,欧洲科技相对发达,故选C项。

第2题,生产基地对技术要求并不高,故A项错误;北美洲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比我国高,故B项错误;家电企业对原料运输条件的要求并不高,故C项错误;在北美洲设立生产基地是为了就近销售,故选D项。

答案:

1.C 2.D

(2019·云南昆明三中检测)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素有“中国石都”的美誉,明朝嘉靖年间当地就出现石材加工作坊。

20世纪90年代之前,云浮石材加工业大多靠山吃山,但现在,每年都要从欧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进行加工后,再销往国内外市场。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的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依托厦门港强势崛起,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材产销基地。

据此回答3~4题。

3.云浮石材加工业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B.交通

C.市场D.技术

4.与云浮相比,福建水头镇石材产业发展的优势是(  )

A.产业基础雄厚B.技术工艺领先

C.消费市场广阔D.海陆交通便利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素有‘中国石都’的美誉”,可知云浮有丰富的石料资源,再结合材料信息“20世纪90年代之前,云浮石材加工业大多靠山吃山”可知,云浮石材加工业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原料。

第4题,云浮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出现了石材加工作坊,而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兴起的,因此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基础不如云浮,A项错误;云浮和福建水头镇石材产业都依靠国内外市场,二者消费市场相差不大,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依托厦门港强势崛起”,可判断其石材产业发展主要是依靠便利的海陆运输,D项正确;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答案:

3.A 4.D

(2019·河北唐山一中高一月考)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多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发展造纸工业。

下图为某造纸企业生产流程图。

据此回答5~6题。

5.造纸工业属于(  )

A.原料指向型工业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6.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B.土壤污染

C.酸雨D.噪声污染

解析:

第5题,由材料“长期以来我国多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发展造纸工业”可知,造纸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A项正确。

第6题,从图中“分离黑液”和“漂白”工艺可知,造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因此,其主要环境问题是水体污染,A项正确。

答案:

5.A 6.A

(2019·上海交大附中期末)合肥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坐落于合肥市岗集镇,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企业众多。

读图,回答7~8题。

7.上图所示各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和协作

B.便于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C.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

D.该区域交通便利,便于工业产品的集散

8.若现在有四家企业欲进入该工业园,则应优先考虑的是(  )

A.纺织厂B.汽车仪表厂

C.家具厂D.炼铝厂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该工业园内的企业多与汽车配件有关,企业在此集聚可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和协作。

第8题,该工业园属于汽车配件工业园,因此,四家企业中,应该优先考虑汽车仪表厂。

答案:

7.A 8.B

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示意图,回答9~10题。

9.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西北内陆地区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D.辽东半岛

10.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

A.在广州建棉纺厂B.在上海建钢铁厂

C.在南京建石化工厂D.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

解析:

第9题,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图中甲类工业科技投入占最大的比重,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乙类工业原料运费占最大的比重,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丙类工业工资投入占最大的比重,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甲类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应该布局在科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

第10题,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比重大,属于原料指向型。

答案:

9.B 10.D

(2019·山西晋城模拟)20世纪70年代初,胜利油田建成投产,淄博市逐渐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20世纪80年代,淄博市工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并逐渐建立了以冶金、采矿、建材、陶瓷、玻璃等为主的多个工业区。

2003年后,全市工业明显形成一个呈“T”形的产业集聚带。

下图为1980年淄博市工业布局图(图a)和2003年淄博市工业分布图(图b)。

据此完成11~12题。

11.20世纪70年代,淄博市成为石油化工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

A.市场广阔B.原料充足

C.资金雄厚D.劳动力丰富

12.2003年,“T”形产业集聚带的形成,反映出(  )

A.交通运输的影响增强

B.新老工业中心属于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C.市场对工业的影响减小

D.原有工业中心逐渐衰落

解析:

第11题,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尚未出现完全的市场竞争,此时工业布局不需要考虑市场,A错误;胜利油田建成投产,为淄博市成为石油化工基地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条件,B正确;当时我国经济较为落后,资金相对匮乏,C错误;劳动力丰富不是淄博独有的优势,D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