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0527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 北京版选修1.docx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北京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教案1北京版选修1

文史哲合一的传统  

    中国学术历来有文史哲不分的传统,先秦诸子散文其实是哲学著作,所以我们会讨论精神超越的问题。

又是历史文献,所以我们会谈论“轴心时代”。

又是文学作品,在理性的思辨中处处折射出形象思维的光彩,比如“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毛泽东就直接引入自己的词作),“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更不用说庄子散文中的盘旋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以及《秋水》中的河伯海若等形象。

它们成为中华文学的重要源头。

 

《战国策》  

    《战国策》,出自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之手,记载当时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史实。

成书于秦,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

 

    《战国策》属国别体,全书分十二国策,本篇选自《齐策》。

 

    《战国策》不但是一部史书,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记载和描述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活动,文笔恣肆,语言流畅,写人叙事形象传神,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比如这篇《冯谖客孟尝君》就写得人物形象生动有趣,故事情节一折三波。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

\'客何好?

\'曰:

\'客无好也。

\'曰:

\'客何能?

\'曰:

\'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对曰:

“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冯谖署曰:

“能。

”孟尝君怪之,曰:

“此谁也?

”左右曰: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

“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曰:

“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辞曰: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

“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

“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

“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

“市义奈何?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

“诺,先生休矣。

”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曰: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

谓惠王曰: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冯谖诫孟尝君曰:

“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讲解 

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xuan1,齐国游说之士。

客,做门客。

◎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齐湣王时为相。

其父田婴在齐宣王时为相,并受封于薛,故本篇中有\'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之说。

田婴死后,田文袭封地,封号为孟尝君。

孟尝君好养士,据说有门客三千,成为以养士而著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

\'客何好?

\'曰:

\'客无好也。

\'曰:

\'客何能?

\'曰:

\'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 

◎属,通嘱。

◎好,hao4,爱好,擅长。

◎诺,答应声。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 

◎以,因为,因为孟尝君的态度而轻视冯谖。

◎食si4,通饲,给人吃。

◎草具,粗劣的饭菜。

具,供置,也能作酒肴。

◎有顷,不久。

◎铗jia2,剑。

◎比,比照。

◎揭,举。

◎过,拜访。

◎客我,待我以客,厚待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对曰:

\'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给ji3,供给。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冯谖署曰:

\'能。

\'孟尝君怪之,曰:

\'此谁也?

\'左右曰: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

\'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 

◎出记,出了一个文告。

记,古代一种公文文种。

◎计会kuai4,会计。

◎责,同债。

债的本字。

◎署,署名,签名。

(可见\'记\'不能作帐册,而当作告示。

)◎负,辜负,对不住。

  

请而见之,谢曰: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曰:

“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辞曰: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 

◎谢,道歉。

◎愦kui4,心思烦乱。

◎懧,同懦。

◎不羞,不以为羞。

◎约,缠束,约车即套车。

◎券契,债契。

债务关系人双方各持一半为凭。

古时契约写在竹简或木简上,分两半,验证时,合起来查对,故后有合券之说。

◎市,买。

◎反,同返。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合券,验合债券。

可知前面不应解为“债务契约”。

◎矫,假托。

◎按:

此节描述《史记》更合情理。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

“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

“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

“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 

◎下陈,堂下,后室。

  

孟尝君曰:

“市义奈何?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

“诺,先生休矣。

” 

◎区区,少,小,此亦隐指放债之利。

◎拊,抚育,抚慰。

◎子其民,视民如子。

◎贾,做买卖。

贾利之,做买卖获利。

(不必视为名词作商人解。

)◎说,通悦。

◎休矣,算了吧。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曰: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 

◎期ji1,一年。

◎齐王,齐湣王。

◎就,归。

◎国,指孟尝君的封地薛。

◎顾,回顾,旁顾。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

谓惠王曰: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乘sheng4,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亦可泛指车。

◎梁,大梁,魏的国都。

◎放,放逐。

◎虚上位,把上位(宰相之位)空出来。

◎先驱,驱车在前。

◎反,返。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  

◎太傅,官名,为辅弼国君之官。

掌制定颁行礼法。

◎赍ji1,辞海有三义,1、以物送人;2、旅人携带之物;3、带着,抱着。

此显然以3为适。

◎文车,文饰华美的车辆。

◎驷,四马驾的车,比较:

乘不一定是四马,驷一定是四马。

◎服剑,佩剑。

◎封书,写信,古代书信用封泥加印,故曰封书。

◎谢,赔礼道歉。

◎不祥,教材说糊涂,或不吉祥。

其实祥还通详,审慎,不详即失察。

◎被,遭受。

◎祟,灾祸。

被于宗庙之祟,即遭受祖宗责罚。

◎沉,沉溺。

◎谄谀chan3yu2之臣,阿谀奉承的奸臣。

◎不足为,不足道。

◎顾,顾念。

  

冯谖诫孟尝君曰:

“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纤介,介同芥,纤丝与草籽,比喻级微小。

  

  

  

参考资料:

 

说\'书契\' 

林澐 

    关于中国古代文字的产生,古书有不同的说法。

先秦时代的《易·系辞传下》中说:

\'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

万民以察。

\'《系辞传下》中又说,\'作结绳\'和\'作八卦\'都是庖牺氏的事。

虽然\'后世圣人\'究竟是谁没有说,总之是庖牺氏以后的事了。

后来假托孔安国作的《尚书序》中说:

\'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把结绳说成是伏牺氏以前的事。

但仍然认为:

书契的发明晚于结绳,而且是代替结绳之用的。

 

  \'书契\'一词,今天的《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都列出两种解释,以《辞源》为例,一是\'犹言文字\';二是\'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

而且,从这些辞书所举的书证来看,都认为《易·系辞传下》和《尚书序》中的\'书契\'是指文字而言,而《周礼》中提到的\'书契\'是指契约之类的凭证而言。

 

  其实,这些辞书中列出的两种解释,都不是\'书契\'一词的本义。

 

  在纸发明以前,用简牍为主要书写载体的时代,\'书契\'本来是人们生活中习见的一种事物。

它一般是一式两份,一方面在两件简牍上都写上字,另一方面把两者并在一起,同时在一侧刻上一定数量的齿,然后由当事双方各执其一,作为便于验对的凭证。

用文字记录有关事项,刻齿就起到今天盖骑缝章的作用。

今天在居延、敦煌等地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可以见到很多这种又写了字又刻有齿的\'书契\'。

有的是涉及粮、钱、物出入往来的凭据,有的是出入关卡的通行证,有的是执行边防任务的证件,不一而足。

据日本学者米刃山明的研究,刻齿不但起验对的作用,不同齿形和齿数还起着记录有关数值的作用。

〔1〕 

  《周礼》中提到的\'书契\'正是指的这种东西。

例如《周礼·质人》\'质人掌成市之货贿:

人民、牛马、兵器、珍异。

凡卖儥(买)者质剂焉。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

掌稽市之书契,同其度量,壹其淳制,巡而考之。

犯禁者举而罚之。

凡治质剂者,国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国期。

期内听,期外不听。

\'东汉学者郑玄注释这段文字时说:

\'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大市人民、牛马之属用长券;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

\'\'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

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可见郑玄还了解这种在市场上做买卖时曾经广泛使用的券契,它既是交易的凭证,又是发生纠纷打官司的依据。

\'书两札(札也就是简),刻其侧\'扼要而准确地表现了券契的特征。

《周礼·小宰》中也提到\'书契\',\'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

......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

以质剂......\' 

  郑玄注文中引郑众的说法:

\'书券,符书也\'也是对的。

关于汉代的符券可以举一个例子。

在敦煌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一件木质的符券,长14.5厘米,宽1.2厘米,正面写着\'平望青堆燧警候符左券齿百\',下端有一穿孔,穿着一条黄绢绳,以便佩带。

这件警候符的上端右侧有一个刻齿,齿的缺口中有一个左半的\'百\'字。

〔2〕看来,在验证持符者的身份时,不但要把这件\'左券\'和右券的刻齿对上,还要使缺口中的百字的两半密合。

这比单靠刻齿对合更加郑重其事。

 

  因为竹木易朽,汉代以前的书契现在还没有发现过。

但战国文献中常提到\'左契\'、\'右契\'。

如《老子》中有\'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於人。

\'《礼记·曲礼》中有\'献粟者执右契\',《战国策·韩策》中有\'操左契,而为公责德於秦、魏之主\',等等。

还有的文献中提到券契的齿,例如《管子·轻重甲》\'与之定其券契之齿,釜区之数。

\'《列子·说符》\'宋人有游於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

告邻人曰:

’吾富可待矣。

’\'《说符》的记载明显反映了刻齿兼有记数值的作用。

由此可见,现在一般认为是战国成书的《易·系辞传》中使用的\'书契\'一词,理应是指这种既写字又刻齿的券契。

 

  汉代以后。

简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唐代的陆德明对这种刻齿的券契已经不甚了了,他在《经典释文》中解释《尚书序》\'书契\'一词时说:

\'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故曰书契也。

一云:

以书契约其事也。

郑玄云:

以书书木边言其事,刻其木,谓之书契也。

\'他不知道书契上的文字本来是写在简牍的正面的,而契才是刻在简牍的侧面的,把郑玄说的\'书两札,刻其侧\'误解为写字也是写在简牍的侧边。

还把他的这种理解强加在郑玄头上。

当然,像上文提到的警侯符,在侧边是写一个百字用以合符的,所以陆德明说的\'书其侧\',不能说全不对。

但应该强调的是,真正能起到\'言其事\'作用的文字,本是写在简牍正面的。

陆德明所提到的另一种解释\'以书契约其事也\',已经不再把\'契\'理解为刻齿,就使\'书契\'一词变成\'起契约作用的文书\'之意。

这种倾向,早在东汉已经出现了。

郑玄在注《周礼·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时,不采取郑众\'符书\'的说法,而主张\'书契,谓出予受入之凡要。

凡簿书之最目、狱讼之要辞皆曰契。

《春秋传》曰:

’王叔氏不能举其契’。

\'就把契虚化为\'总帐\'、\'案卷\'的抽象意义了。

唐人贾公彦作疏时曲意附和郑玄的说法,批评郑众说:

\'云’书契,符书’也者,谓官券符玺之书。

此据官予民物,何得为符玺之书解之?

\'这是因为贾公彦根本不知道汉代的\'符书\'是什么样子,把它误解为有官印的文书。

其实,在居延和敦煌简牍中,不少官方的钱物出入凭证正是和符书一样有刻齿的。

所以《周礼·冢宰》的\'书契\',和《周礼·质人》的\'书契\'一样,也是\'书两札,刻其侧\'的券,并不需要另作解释。

就是《左传》中的\'晋侯使士平王室,使王叔氏与伯舆合要,王叔氏不能举其契。

\'其中提到的\'要\',在当时也正是书契形式的合约,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文书。

 

  东汉时代是一个纸和简并行的时代,刘熙《释名·释书契》中说:

\'书,庶也,纪庶物也。

亦言著之简、纸,永不灭也。

\'正反映了这种过渡性的历史特点。

该篇中还提到\'契,刻也。

刻识其数也。

\'可见古来简牍侧面刻齿纪数的习惯还没有全然淡出人们的意识。

但是\'书契\'一词毕竟不是人人都知道其本义了。

随着\'书契\'之\'契\'在含义上的虚化,人们对\'书契\'一词的理解就越来越偏重于文字一义了。

所以,班固在作《汉书》时使用\'书契\'一词,就几乎完全当成\'文字\'的典雅的说法了。

如\'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以上,帝王有号谥,辅佐不可得而称矣,\'(《古今人表》)\'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

至孔氏籑之,上继唐尧,下讫秦缪。

\'(《司马迁传赞》)。

特别是对中国文字学产生巨大影响的《说文解字》,在其《叙》中先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接着又说\'仓颉之初作书\',也是把\'书契\'和\'书\'作为同义语换用的。

因此东汉以后的文人学士,绝大多数都承袭了这种习惯的用法。

伪古文尚书序的作者,正是把\'书契\'作为文字的同义语来用的,所以在\'造书契\'之后,紧接着就说\'由是文籍生焉\'。

 

  到了唐代,像陆德明那样还能重视\'书契\'一词原始意义的学者,不止一个。

颜师古在注《汉书·古今人表》\'书契\'一词时,就提出了\'契,谓刻木以记事。

\' 

  而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把《系辞传》中的\'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

万民以察。

\'解释为:

\'百官以书治职,万民以契明其事。

\'他们虽然都主张书契之契不能虚化,但把它分别解释为文字和刻木,还是没能弄明白古时的\'书契\'究竟是什么东西。

 

  根据以上分析,今天在辞典中为\'书契\'作解释,至少应该列出三条:

第一条最原始的意义,应该是\'正面写字、侧面刻齿以便验对的竹木质券契\'。

可引《周礼·质人》及郑玄注和《周礼·小宰》及郑司农注为主要书证。

第二条是\'有契约性质的文书\',可引《周礼·小宰》及郑玄注为主要书证。

第三条是\'指文字\',可引《说文解字叙》中先说仓颉造书契,后又说仓颉作书为主要书证。

但是,第二、第三种解释其实都是汉代人的认识,所以先秦文献如《易·系辞传》中提到的书契,显然应该按其原始的意义来理解才对。

 

  近代殷墟甲骨发现后,最早的甲骨研究者之一罗振玉认为从甲骨刻辞可以\'知古书契之形\', 

他说:

\'仓颉之初作书,盖因鸟兽蹏迒之迹,知最初书契必凹而下陷。

契者刻也,《荀子》之锲即契之后起字。

小而简册,大而钟鼎,莫不皆然。

故龟卜文字为古人书契之至今存者。

\'〔3〕他对\'书契\'一词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即\'刻出来的文字\'。

到1912年发表他收藏的甲骨文时,就起名叫《殷墟书契》,后来又陆续出了《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续编》。

这样一来,甲骨文就被很多研究者称为\'书契\'了。

虽然早在1904年孙诒让的《契文举例》一书中已经把甲骨文称为\'契文\',但这只是说甲骨文是刻成的文字而已。

经罗振玉这样一发挥,就把古已有之的\'书契\'一词重新被诠释为刻成的文字了。

 

  甲骨文被发现后,古文字学界和一般知识界长期流行一种误解:

认为商代既然没有纸,写字就只能用刀刻在甲骨上的。

罗振玉知道甲骨文中的\'册\'字是象简册之形的,所以竹木制的简在商代也肯定已经存在。

但他大概相信蒙恬造笔之说,所以他认为先秦简册上的字也是刀刻的。

这种\'书契\'就是用刀刻成的文字的见解,影响很广,例如朱自清在《经典常谈·〈说文解字〉》中就说:

\'’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

\'《辞海》还把这种观点写进辞条\'书契\'中,\'①指文字,契就是刻,古代文字多用刀刻,故名。

\' 

  其实,田野考古证明,早在文字产生之前的仰韶时代,陶器上美丽流畅的花纹就是用毛笔绘制的,陶器上不同形式的记号也是用毛笔作出来的。

原始的有很强图画性的文字,自然应该也是使用毛笔写的。

在早于殷墟的时期,郑州小双桥遗址中就已经发现过朱笔和墨笔写在陶大口尊上的文字。

〔4〕殷墟的卜用甲骨上不仅有刻的卜辞,同时也存在朱墨两色的书写文字。

〔5〕此外还有写在石器、玉器上的文字残留下来。

而商周时代的青铜器铭文,也是先用毛笔写出来,再制成范的。

〔6〕商代和西周时代实际存在大量毛笔写的简牍文字,只是因为比甲骨刻辞和铜器铭文易朽而不能保存到今天。

认为那时人们只能用刀来刻字,完全是因为考古工作开展不够充分,以偏概全而造成的误会。

 

  所以,对于学术界已经通行的用\'书契\'作为殷墟甲骨文代称的做法,可以不持异议。

但对于不顾历史实际,把\'书契\'解释为刻成的文字,而且当作这个词的原始意义,则是应该坚决摈弃的!

最后,还想附带谈一个问题。

和罗振玉把甲骨文称为\'书契\'相联系,有一些学者便主张我国文字是因宗教的用途而由神职人员创制的。

这同样也是一种以偏概全而造成的误会。

先秦的\'书契\'既然并不是指甲骨文,而是指既写字又刻齿的用途不一的契券,这种有字契券的主要用途是在处理经济事务和行政管理事务,所以我国文字的产生原因,显然不应仅从宗教用途考虑。

 

【参考文献】 

  〔1〕[米*刃]山明.刻齿简牍初探--汉简形态论.载日本木简研究第十七号,胡平生.简牍刻齿可释读.载中国文物报,1996,3月3日第三版介绍了米刃山明的研究成果. 

  〔2〕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木简,汉简研究文集.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3〕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余说第四.1910.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3. 

  〔5〕刘一曼.试论殷墟甲骨书辞.考古1991.6. 

  〔6〕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5.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xx年2月第1期 

 古代货币单位\'钱\'  

  货币是由于商品生产发展到需要相互交换时才产生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统一了币制,规定货币分为两等:

以黄金为上币,用镒为计算单位,一镒就是二十两;以铜为下币,用钱为计算单位,秦汉的一两是二十四铢钱,就是说一斤(十六两为一斤)铜可铸钱32个。

到汉代也还是这样将货币分为两等,只是每个铜钱的份量减轻了,有了八铢和五铢钱的。

王莽时期,五铢钱非常盛行。

   

  古代说\'赐百钱\'就是赐一百个铜钱,铜钱是圆形方孔的,秦时称\'秦半两\',即一个铜钱重半两,叫十二铢钱。

铢是表示钱的重量的单位,这些都不能与现在的人民币来进行准确的换算。

   

  作为货币的黄金,古书上常不用镒、两计算,而说多少\'金\',如\'马一匹百金\'、《河上贫者》中说\'千金之殊\'等。

到底一金是多重呢?

这是战国时代量制的说法,但由于各诸侯国量不同,因此一金的重量也不同,有的一金就是一斤,有的一金是一镒。

近年来出土的楚国金币就是一斤币,重半斤。

到了六朝以后,开始流行银币、金币都以两为计算单位,铜币用\'文\'为量词了。

钱成了铜币的通称,现在我们说一个铜钱,那时就叫\'钱一文\',如《宋定伯捉鬼》说\'得千五百文\'就是卖羊得了一千五百个铜钱。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粤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理解冰心巴金之间的深厚友谊

感悟友情并给以珍惜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冰心巴金之间的深厚友谊

感悟友情并给以珍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感悟文本

1、从文章中悟出了什么?

明确:

冰心与巴金能够超越世俗的男女之情,保持最纯洁的友谊,这实在难能可贵。

2、文中哪些事情能体现出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谊?

明确:

A、冰心提议用“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作文电文给巴金拍电报。

(了解)

B、冰心丧夫,巴金写信安慰,冰心担心巴金牵挂自己因而嘱托泰昌转告自己赏花的细节给巴金,以免除巴金的牵挂(互相关心)

C、冰心热情支持巴金提议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多方呼吁,而且积极捐赠珍藏的手稿,完成老朋友的心愿。

D、巴金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

E、巴金给《冰心传》作序,序中热情赞扬了冰心为文为人的品质。

3、小组讨论:

文中从各人尤其是冰心的片言支语中,可以勾勒出巴金的轮廓。

请你谈一谈巴金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

勤奋、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