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1083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docx

三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汇编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

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专题0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19江苏]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

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L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

D.反应2H2(g)+O2(g)

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

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

【答案】A

【解析】A.体系能量降低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该反应属于混乱度减小的反应,能自发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故A正确;

B.氢氧燃料电池,氢气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中性条件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4e−=4H+,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下,Vm≠22.L/mol,无法根据气体体积进行微粒数目的计算,故C错误;

D.反应中,应该如下估算:

∆H=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故D错误;

故选A。

2.[2018海南]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

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活化一个氧分子吸收0.29eV能量

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

C.氧分子的活化是O-O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过程

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

【答案】CD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是放出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18eV,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氧分子的活化是O-O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过程,故C符合题意;

D.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而炭黑颗粒可以活化氧分子,因此炭黑颗粒可以看作大气中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3.[2018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反应4Fe(s)+3O2(g)

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答案】C

【解析】A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A项错误;B项,反应4Fe(s)+3O2(g)

2Fe2O3(s)的ΔS

0,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项,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小于6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

6.02

1023,C项正确;D项,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是:

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催化作用,温度越高酶会发生变性,催化活性降低,淀粉水解速率减慢,D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燃料电池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催化特点。

弄清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可逆反应的特点、蛋白质的性质和酶催化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

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

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5.[2017江苏]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H2O(g)

CO(g)+H2(g)ΔH1=a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ΔH2=bkJ·mol−1

③CO2(g)+3H2(g)

CH3OH(g)+H2O(g)ΔH3=ckJ·mol−1

④2CH3OH(g)

CH3OCH3(g)+H2O(g)ΔH4=dkJ·mol−1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H3OH(g)

CH3OCH3(g)+

H2O(l)的ΔH=

kJ·mol−1

D.反应2CO(g)+4H2(g)

CH3OCH3(g)+H2O(g)的ΔH=(2b+2c+d)kJ·mol−1

【答案】C

【解析】A.反应①、②的生成物CO2和H2是反应③的反应物,A正确;B.反应③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变废为宝,B正确;C.4个反应中,水全是气态,没有给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焓变,所以C错误;D.把反应②③④三个反应按(②+③)

2+④可得该反应及对应的焓变,D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以合成新能源二甲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简单化工流程的反应原理、能量的转化关系、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盖斯定律的运用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关注了节能减排、工业三废资源化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

6.[2017·11月浙江选考]根据Ca(OH)2/CaO 体系的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5>0B.ΔH1+ΔH2=0

C.ΔH3=ΔH4+ΔH5D.ΔH1+ΔH2+ΔH3+ΔH4+ΔH5=0

【答案】D

【解析】A.水由510℃的气态变为25℃的液态,放热,△H5<0,故A错误;B.由图可知,有关△H1与△H2的反应进行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温度不同,所以△H1+△H2≠0,故B错误;C.由图可知,△H3>0,△H4<0,△H5<0,所以△H3≠△H4+△H5,故C错误;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ΔH1+ΔH2+ΔH3+ΔH4+ΔH5=0,故D正确;故选D。

7.[2017·4月浙江选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

A.食盐B.蔗糖C.酒精D.生石灰

【答案】D

【解析】生石灰CaO溶于水,生成Ca(OH)2并会放出大量的热。

8.[2017·4月浙江选考]已知断裂1mol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4kJ的能量,断裂1molO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H2O(g)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62.8kJ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裂1molH2O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kJ的能量

B.2H2(g)+O2(g)===2H2O(g) ΔH=-480.4kJ·mol-1

C.2H2O(l)===2H2(g)+O2(g) ΔH=471.6kJ·mol-1

D.H2(g)+

O2(g)===H2O(l) ΔH=-240.2kJ·mol-1

【答案】B

【解析】本题易错选A。

1molH2O中2molH—O,断裂1molH2O(g)吸收热量为2×462.8kJ,A选项未说明H2O状态,故不正确;C、D中都为H2O(l),根据题意,错误;经计算B方程式中ΔH=2×436.4kJ·mol-1+498-4×462.8kJ·mol-1=-480.4(kJ·mol-1),故正确。

9.[2019新课标Ⅱ节选]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g)

(g)+H2(g)ΔH1=100.3kJ·mol−1①

H2(g)+I2(g)

2HI(g)ΔH2=−11.0kJ·mol−1②

对于反应:

(g)+I2(g)

(g)+2HI(g)③ΔH3=___________kJ·mol−1。

【答案】

(1)89.3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反应③的ΔH=89.3kJ/mol;

答案:

89.3;

10.[2019新课标Ⅲ节选]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回答下列问题:

(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2(s)=CuCl(s)+

Cl2(g)ΔH1=83kJ·mol−1

CuCl(s)+

O2(g)=CuO(s)+

Cl2(g)ΔH2=−20kJ·mol−1

CuO(s)+2HCl(g)=CuCl2(s)+H2O(g)ΔH3=−121kJ·mol−1

则4HCl(g)+O2(g)=2Cl2(g)+2H2O(g)的ΔH=_________kJ·mol−1。

【答案】

(2)-116

【解析】

(2)根据盖斯定律知,(反应I+反应II+反应III)×2得

∆H=(∆H1+∆H2+∆H3)×2=−116kJ·mol−1。

11.[2019北京节选]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

①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

i.CH4(g)+H2O(g)=CO(g)+3H2(g)ΔH1

ii.CO(g)+H2O(g)=CO2(g)+H2(g)ΔH2

iii.CH4(g)=C(s)+2H2(g)ΔH3

……

iii为积炭反应,利用ΔH1和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___反应的ΔH。

【答案】

(1)①CH4+2H2O=4H2+CO2②C(s)+CO2(g)=2CO(g)

【解析】

(1)①由于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

1,反应物是甲烷和水蒸气,因而反应方程式为CH4+2H2O=4H2+CO2;

②ⅰ−ⅱ可得CH4(g)+CO2(g)=2CO(g)+2H2(g),设为ⅳ,用ⅳ−ⅲ可得C(s)+CO2(g)=2CO(g),因为还需利用C(s)+CO2(g)=2CO(g)反应的焓变。

12.[2019天津节选]多晶硅是制作光伏电池的关键材料。

以下是由粗硅制备多晶硅的简易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Ⅰ.硅粉与

在300℃时反应生成

气体和

,放出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

氢化为

有三种方法,对应的反应依次为:

(4)反应③的

______(用

表示)。

温度升高,反应③的平衡常数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Ⅰ.

Ⅱ.(4)

减小

【解析】

【分析】

I.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标注出各物质的状态,要将热化学方程式中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对应。

本题的反应温度需要标注为条件;

II.(4)此问是盖斯定律的简单应用,对热化学方程式直接进行加减即可。

【详解】I.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态的Si、气态的HCl,生成的是气态的SiHCl3和氢气,反应条件是300℃,配平后发现SiHCl3的化学计量数恰好是1,由此可顺利写出该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

Si(s)+3HCl(g)

SiHCl3(g)+H2(g)∆H=−225kJ·mol−1;SiHCl3中硅与1个H、3个Cl分别形成共价单键,由此可写出其电子式为:

,注意别漏标3个氯原子的孤电子对;

II.(4)将反应①反向,并与反应②直接相加可得反应③,所以∆H3=∆H2−∆H1,因∆H2<0、∆H1>0,所以∆H3必小于0,即反应③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而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

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

1.[2019北京]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HCl

C

Cl2(HCl)

H2O、浓H2SO4

D

NO(NO2)

H2O、无水CaCl2

【答案】B

【解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以此解答该题。

A.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FeCl3+Fe=2FeCl2,此过程中Fe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A不符合题意;

B.MgCl2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HCl除去HCl+NaOH=NaCl+H2O,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部分氯气与H2O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C不符合题意;

D.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注意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2.[2019浙江4月选考]反应8NH3+3Cl2

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B.8∶3C.6∶3D.3∶2

【答案】A

【解析】该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表示为

,可知实际升价的N原子为2个,所以2个NH3被氧化,同时Cl2全部被还原,观察计量数,Cl2为3个,因而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

故答案选A。

3.[2018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答案】C

【解析】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

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答案选C。

4.[2017浙江4月选考]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HCO3

Na2CO3+CO2↑+H2OB.Na2O+H2O

2NaOH

C.2KI+Br2

2KBr+I2D.MgO+2HCl

MgCl2+H2O

【答案】C

【解析】凡是有元素化合物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2NaHCO3

Na2CO3+CO2↑+H2O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Na2O+H2O

2NaOH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2KI+Br2

2KBr+I2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r元素化合价降低,非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MgO+2HCl

MgCl2+H2O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准确判断出反应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

另外也可以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分析,例如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和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5.[2017北京]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2+2Na2O2=O2+2Na2CO3,CO2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不符合题意;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Cl2=2KCl+Br2,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符合题意;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Br元素化合价降低,Br2被还原,乙烯被氧化,不符合题意;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NH3化合价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名师点睛】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即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

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A,注意转化规律的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H2O、CO2都没有参与反应的电子得失。

6.[2017天津]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锂离子电池工作时,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电解质溶液导电实质是电解的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葡萄糖供能时,涉及到生理氧化过程。

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以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涉及到化合价的升降,故可根据各种能量转化的原理来判断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