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2503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docx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

家访一例征文范文

  优秀文章选摘

  编者按: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泉港一中高度重视与家庭的联系,本学期该校开展的“家访一例”征文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共征集案例26篇,真实的笔触让人感动、促人反思,为该校“办学问计”和市级“绿色德育”的实施扬起了风帆。

(摘自《一中德育》49-50期)

  林舜锦:

一次特殊的家访

  一、家访背景

  高二10班学生肖某,惠屿岛人。

该生学习状态和成绩一般,高考要考上本科(理工类)有一定难度,但美术方面有特长,如报考美术专业倒很有希望。

我曾多次动员她去读美术,她总是说过一段看看再说。

但该生一直都无法抉择,患得患失,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时间就在她矛盾犹豫中过去,高二年眼看就要结束了。

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很想和她家长沟通,想了解她家长的真实想法。

并且,学校也要求老师要利用“五一”放假期间进行家访,所以我提前一周和学生及其家长约好“五一”去家访。

  二、家访实录

  “五一”长假终于来了,天公作美,阳光灿烂,是出行的大好时机。

大约是清晨六七点时,我就接到学生肖某的电话,她充满期待地问我几点会到她家。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前一周的约定。

但由于近段时间偶感风寒,喉咙一直无法正常发音,就无法前去家访,所以我心中很是愧疚,赶紧向她解释,就约她及其家长用手机短信来进行一次特殊的“家访”。

  以下是短信交流内容摘要:

  老师:

你能不能先介绍一下您的家庭情况?

  家长:

我当小工,我丈夫跑船,长年在外。

我共有两女一男,她是老大。

家庭经济状况还好。

  老师:

难怪每次都是她“干爸”来参加家长会。

那您经常和您女儿交流吗?

或者您女儿回家时经常和谁交流?

  家长:

她两三个星期才回来一趟,平时她比较喜欢和她弟弟妹妹聊天,偶尔也会和我聊天,但和她老爸交流就很少了。

  老师:

那您女儿有没有和您说起她目前的学习情况以及想法?

或者说,她有没有告诉您她想学美术专业?

  家长:

我希望她能考个本科大学(理工类)。

前一段时间,她跟我提起学习成绩恐怕无法考上本科,想学美术。

但又担心学美术后,会影响到功课,学习成绩更赶不上别人了。

老师,您帮忙想想办法。

  老师:

我觉得她要考本科(理工类)确实有些困难,如果想走“快捷方式”的话,学美术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对学习的影响,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影响,但美术专业的文化分要求也相对较低,凭她现在的基础应该是有机会的。

当然,选择哪条路,最终还得征求她本人的意见,我们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

  家长:

是的,作为家长,我尊重她的选择。

我只是希望她尽力去读,不要把心思放在“玩”上就可以了。

……(注:

该家长不识字,口述,由她女儿肖某代发。

  三、家访反思

  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想到该生家里去家访,但因身体不适,无法成行,所以只好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来代替家访。

家访总算是顺利完成了,但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困惑的问题:

当我们湮没在繁重的教学和琐碎的家务中,身心很是疲惫时,我们还会去家访吗?

当通讯越来越便利、网络交流越来越流行时,联系的方式多样化了,我们还会去家访吗?

曾经一度受到欢迎的传统家访渐行渐远,成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奢侈,大有淡出人们的视线范围的趋势,一切还要继续吗?

  (作者系高二10班班主任)

  (庄学培点评:

跟学生父母说说话、聊聊天,让父母感到我们的可亲,拉近他们与学校的距离,方式有很多种,舜锦老师的文章让我们彻悟:

短信亦能便捷地拉“短”距离。

  赖红连:

我的心底从未如此踏实过

  我个人认为家访是教师与学生乃至家长沟通最好的方式,当班主任以来,家访这么多,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4月的一次家访。

  因为省质检姚成辉同学的成绩退步了,所以我准备去他家看看。

由于不认识路,所以班上一个同学给我带路。

看到我的到来,平时很少讲话的姚成辉很激动、很懂事,他拚命让坐,又是倒水,又是搬凳子。

等他母亲从田里劳动回来时,我询问其母为什么没看到他的爸爸?

他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看到这个情景我真诚地说:

“有什么困难就说吧,教这个班已经两年了,跟你们孩子已经很熟悉了,姚成辉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似的。

”他母亲缓缓地说:

“赖老师,不瞒您说,孩子的爸爸因为癌症去世了,欠下无数债务……”说完这些话她有些哽咽,一旁的姚成辉也哭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

可是为什么我不知道呢?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太疏忽了。

怪不得姚成辉在复习的时候总是走神,平时成绩稳定的他这次也蔫了!

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承受着多大压力,自己独品这份苦果,真是个坚强的孩子。

  我对其母进行了劝慰:

“走都走了!

我们现在哭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继续这样颓废下去,孩子的父亲如地下有知,也会放心不下!

你们应该坚强起来,活得更开心更幸福才行,尽自己努力改变现在的生活现状,当孩子考上大学有出息的时候,生活会好起来,这就是生活!

不能改变的,我们就应该学会承受!

当你拼搏过努力过,不管结果怎么样你都不会后悔,而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握着其母的手,我真诚地说:

“姚妈妈,生活压不倒我们,我们要坚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

”说着说着,其母点了点头,使劲握了握我的手,激动地说:

“老师,你放心!

我会坚强起来。

我会尽力使这个家过上好日子!

”我笑道:

“这就对了!

还有姚成辉马上就要升大学了,父亲不在了,你更要懂事些!

”……

  天色已晚,我起身准备离开。

母子俩非要留我在家里吃饭,不管吃什么是份心意。

望着空无一物的厨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从兜里拿出300元钱,塞到其母手里说:

“老师我也帮不上太大的忙,这点钱买点东西,孩子爸走了,咱们也得过个象样的日子!

”她死活不要,与我推让起来,我给她,她又塞给我。

我灵机一动说:

“这样吧,这钱就当我借你们的,以后挣钱再还!

”她就接了下来,这位山村母亲又一次流下了泪水。

在一旁一直默默无语的姚成辉也跑过来流着眼泪真诚地说:

“老师!

真对不起您,你这么关心我、爱护我,我真后悔近段时间没认真学习!

老师,您放心!

今后我一定好好下苦功学习,不让您失望!

”听了他的话,我很感动,衷心祝愿这个苦难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

  她们母子俩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我不好意思地说: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回去吧!

再送就到学校了!

”她们依依不舍地与我告别!

我边走边回望,看着她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听着脚底咯吱声,我的心底从未如此踏实过!

回到家后用文字记录见证她们的相依为命,我彷佛看到一个新的希望在冉冉升起!

  (作者系高一10班班主任)

  (庄学培点评:

为什么优秀的教师会对教育一往情深,因为他们会从很多学生的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生活。

请相信:

爱与尊重从来就不是什么客套话、场面话,在我们忽视的时候,它会顽强地在一角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陈顺燕:

他的父母是典型的泉港农民

  期中考结束了,刚好利用五一假期到一些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周五,我利用上午的时间到涂岭镇陈锦阳同学的家里走访。

陈锦阳比较内向,是刻苦学习但成绩始终“上不去”的“典型”学生。

期初曾打电话与我聊过他的一些困惑,例如:

家长只关心成绩,经常责骂,并将他与同村其他的学生比较;不够关心其内心感受等。

所以我打算先去他家进行家访。

经过山路十八弯终于到达目的地,锦阳出来接我,带至他家中,介绍了他父母,便开始了我们的谈话。

概括几点其父母观点如下:

  1.锦阳初中成绩比较突出,但高中不停退步,很是担心。

2.父母白天都出去打工,没时间管他,觉得没文化,无法帮助他。

  3.有个姐上大学,成绩不错,希望锦阳能够像他姐一样出色。

  4.回家也有看书,但成绩却很差,跟其他人比差很多,有点失望。

  我观察了一下他父母,并从他们的谈话里推断出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存在的缺陷,我便依此与他们沟通。

他的父母是典型的泉港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吃苦过来的人;期待孩子不重走老路;并且过于看重别人的眼光。

我提了以下三点建议:

  1.锦阳是个认真用功的孩子,学校表现出色,成绩的暂时不理想,很可能是学习方法不正确,到时我会帮助他改正学习方法。

  2.家长应该多与他沟通,不要只看重他的成绩。

如果能多关心他的生活,多些鼓励,少些责备,锦阳一定能克服心理的压力,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

  3.我们老师一定会在学校里尽责尽力帮助他。

  后来,我单独找锦阳谈了一下,强调其父母对他的关心,并要求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订个目标,给自己半学期的时间去努力实践。

  回去的路上,我总结了一下:

对于这种相对“典型”的学生,关键是让其抛开压力,避免产生厌学的极端思想,再适当的给于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帮助,希望这次家访对他有所帮助。

(作者系高一14班班主任)

  (庄学培点评:

对某些教育的“顽疾”,有的人会绕开,有的人会抱怨。

顺燕老师选择面对。

班主任的成长就必须学会面对,我的体会是:

优秀的班主任就是解决问题的能手,班主任如果能时时找到“剎那间的豁然开朗”,内心肯定会感到无比幸福。

  滕仲华:

原来学生是那么在意老师的话

  A是看起来很文静的学生,我的印象是他基本能遵守学校纪律、尊重老师、团结同学。

对班级布置的工作也能按时完成,因此,我一向对他也很放心。

可最近却发现他在上午上课都会有想要睡觉的样子,而且,当我向同学了解A的情况时,却惊奇的发现他根本就不和同学们交往,更谈不上有朋友了。

于是,我专门留意了一下他的日常表现,发现他偶尔会说出一句与其他人的理解相差很远的话,下完课也常是一个人独自站在阳台上,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在一起有说有笑,甚至在校外碰到我也不会和我打一声招呼。

鉴于这些情况,我觉得一定要和他的父母见见面,了解一下他在家的情况。

  五月一日下午我和其父母见了面,寒暄中发现他父母也很想和我聊聊孩子的情况。

因为他们发现孩子现在的状况很让他们担心。

原来,这孩子从小就很文静,不爱和别人一起玩。

小的时候觉得他很乖,也就没有意识去引导和别人一起玩耍、交流。

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和别人的相处上变得能力极差,甚至和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也不再交流。

当父母发现情况不对时就要求他出去玩,可他却说他不知道该玩什么。

他的回答让父母目瞪口呆,也让父母伤心和无奈。

因为和别人交流的少,所以有什么难过或高兴的事就无处诉说,事实上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

日积月累,他心里的苦闷就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所以,父母就发现他有独自一人在房间摔书的现象发生过。

因为和别人交流的少,他放假在家的时间多,于是他就用课外书来安排他的时间。

这本也是一件好事,然而,父母却发现姐姐留给他的好书他根本不看,他看的全是科幻方面的书。

只接触一种类型的书,老是融入幻想世界,这也让他的父母很担心。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也很吃惊,虽这次家访可没想到会了解这么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到他父母担心、无奈的表情,我也很难过。

我让其父母了解了我所观察到的情况,并对他们说明A在校的表现并没有在家那么严重。

课堂上,他也会和同学一起回答问题,碰到高兴的事也会和大家一样会心的笑,对班级布置的值日任务也能认真的完成。

我的话让他们的脸上出现了一点喜色。

他妈妈马上说了另外一个情况,以前,他在家时早上会读一下英语、语文,后来就不再读了。

期中考试过后,她当孩子的面说班主任夸他有进步、表现也好多时,没想到他竟然又在家看起书来了。

他母亲说完期待地看着我。

我马上告诉她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和他谈谈,并且会经常关注他,希望我能在他的成长过程起一点作用,同时也给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们多花点时间利用放假时间陪孩子出外走走,让他多和外界接触一下,并且不能心急,要慢慢来。

  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有很多感慨,原来家访可以让我了解学生存在的一些平时不易察觉的问题;原来有一部分家长在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有一部分学生是那么在意老师的话。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多了解、多倾听、多思考,力争让我的工作对学生多一点帮助,让父母多一点放心。

  (庄学培点评:

一个人在台上不能取宠所有人,我们在班上讲啊讲,有时会很累、很气、很无奈。

仲华老师的体会告诉我们,就是在我们很累、很气、很无奈的时候也要慎出不逊之言,不要说出让学生一辈子对你怀恨在心的话。

学生们常常会感激我们的是:

成长路上,老师吉言相赠。

  郑素芬:

如何面对父母对孩子的训斥

  一、家访原因。

五月的一天,在家里我接到我班刘某某的电话“我要离家出走了”,情绪激动地说了以上一句话。

为了稳住他,我叫他先回家,我马上会到他家去(这个学生在关键时刻还会向我求助,可见,他还很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二、家访过程。

一到家里,我看到了是这样的一幕:

父母的骂语,刘某的顶撞,语言很偏激,很抵触,坐下来我细问原因:

原来是“五一”前开家长会,刘某某期中考成绩从原来的班级26名退步到56名。

以成绩论“英雄”的父母还没问清楚就给他张冠李戴,说他肯定是谈恋爱,迷失方向才导致如此大的退步,并不容他解释就大声训斥。

听到这,我向他们指出:

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因果,我们的任务是细心地帮孩子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帮他找对策,鼓励孩子哪里跌倒从哪里再爬起,找出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地为孩子加油鼓劲。

其实,这个学生这次退步并不是陈年往事——谈恋爱。

而是最近经常运动,身体犯困,上课有时趴着睡,课后作业常滞后,没有经常巩固,基础不扎实,而这次期中考重在考查基础知识,故他成绩下滑了。

接着我因势利导:

刘某聪明机灵,能明辨是非,能痛改前非——谈恋爱,可见很有毅力,倘能松驰有度,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业上,成绩肯定会提上来,至少能恢复昔日的风采(班级26名),甚至可能考得更好。

由于说的尽是些鼓励真心的好话,父母也高兴起来了,并也能继续地说出他平时的一些趣事,刘某也保证以后再不虚度日子了。

要合理安排时间,争取找回自己的位置。

我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家了。

  三、我的思考。

一是面对家长责骂孩子时,不应该添油加醋、落井下石,应多说点孩子的好话,使气氛缓解下来。

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共同商量以后的对策,这样才能取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二是家访工作常“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

  (作者系高二9班班主任)

  (庄学培点评:

教育有时不是“两难”,而是“多难”。

父母和孩子都很无辜,素芬老师的策略是以事论事、以高兴事化不快事,这一点值得借鉴。

孩子是夸出来的,父母也需要班主任给予的温暖。

  李爱辉:

辛苦并快乐着

  5月2日早晨,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心情格外爽朗,在这和煦的春光中,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快快准备好,跨上我的“小毛驴”,开始我的南埔、界山“家访”行程。

  不一会儿,来到界山槐山村地界,接通班干部林同学家的电话,连打三遍都是“电话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我气得是直跳脚、想骂人,心想:

“放假前不是说好了,让其今天在家等吗!

怎么跟我演‘空城计’,回去得很很教训一顿。

”只好继续前行,路上转念一想:

“也许其家中有其他更重要的事,也许孩子心理上有顾忌,不愿让老师见到其不很‘出众’的家居,也许不愿让老师见到其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劳作的父母……,但孩子你错了,你们的家庭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你们的父母无论是从事何种职业,都永远值得你们敬爱,都是我们的家长,是我应热情服务的对象,值得我敬重。

回校后应找该生好好谈一谈,问明缘由,多加引导。

  想透了,气消了,带着好心情如约来到界山镇界山村柯同学家,受到其父母热情接待,在喝茶聊天中,谈了该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了该生在家中情况,交待了父母平时应注意督促孩子的事项。

起身告辞,去了同村另一位柯同学的家,不幸,又遇到“空城计”,引路同学介绍说其父母早早地出去做工了,看了其所居住的低矮祖屋,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供养子女读书的不易。

心想:

“我们应更加倍努力,把工作做好,让他们在子女教育上所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告别界山,沿着沿海大通道来到南埔柳厝村,柳同学如约在路口相迎,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好不容易上到其在半山腰的家中,其父刚好今天在家休息,可能由于常年做石匠的原因,其父显得过于苍老,谈了孩子的情况,一晃已接近中午12点,他们一家人也准备生火做饭,热情相邀留下吃饭。

望着他们一大家子人,我不愿打扰他们的平静生活,推辞说后龙还有一家要家访,就告辞了。

  沿着沿海大通道,放慢车速,沐浴着正午和煦的春光,看着沿路花红柳绿,万物复苏的美景,想着夫人准备好的“丰盛”午餐,心情格外畅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