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5120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docx

数据中心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

数据中心超融合实施方案

2020年07月

 

第一部分实施前期规划

1.物理拓扑规划

1.1.拓扑设计

一、超融合平台搭建共有四张网:

●管理网络:

主要作用是管理服务器;

●业务数据通信网:

虚拟机(业务系统)数据流量网络;

●服务器集群通信:

主要作用是超融合服务器之间通信,将不同主机上的虚拟机之间,经过虚拟机交换机的流量转发;

●存储通信:

主要作用是存储数据通信使用。

二、各网络部署情况:

服务器分别有六个网口,故存储通信网与服务器集群通信网用双链路部署,服务器直连,管理网与业务数据通信网络用单链路部署,连接交换机。

2.网络规划

2.1.物理接线设计

要求使用超五类以上的网线,推荐使用六类网线,建议网线长度不超过3米。

服务器网络接口规划

网络类型

网口规划

控制台管理

每台主机用1个千兆网口,连接交换机。

业务数据通信

每台主机用2个千兆网口,做端口聚合,连接交换机。

服务器集群通信

每台主机用1个千兆网口,连接交换机。

存储通信

每台主机用2个万兆网口,做端口聚合,连接万兆交换机。

2.2.服务器IP地址规划

接口类型

服务器网口

需求说明

VLAN-ID

IP地址范围

控制台管理:

网口0

1.控制台管理口,必须在同一个子网,使用独立的IP网段,用VLAN跟其他网络隔离。

2.考虑到以后扩容,建议预留IP地址。

N/A

业务数据通信:

网口1、2

1.业务数据通信部分数据是用广播,必须在同一个子网,使用独立的IP网段,用VLAN跟其他网络隔离。

2.要能够在办公区连接到集群IP进行管理。

3.考虑到以后扩容,建议预留IP地址。

Trunk

N/A

服务器集群通信(VXLAN):

网口3

1.只用于超融合服务器之间通信,跟外部是物理隔离的,选择比较生僻的IP段即可,不要跟其他网口冲突。

N/A

存储通信:

网口4、5

1.只用于超融合服务器之间存储数据通信,跟外部是物理隔离的,选择比较生僻的IP段即可,不要跟其他网口冲突。

N/A

2.3.各网络详细IP地址规划

类型

IP地址

服务器集群管理地址

服务管理地址

DELLR730

(1)

DELLR730

(2)

DELLR730(3)

DELLR730(4)

服务器集群通信IP地址(VXLAN)

DELLR730

(1)

DELLR730

(2)

DELLR730(3)

DELLR730(4)

存储口IP地址

DELLR730

(1)

DELLR730

(2)

DELLR730(3)

DELLR730(4)

2.4.业务系统IP地址规划

各业务应用系统服务器IP地址,建议按原有IP地址不变给用户提供服务:

应用系统名称

IP地址

第二部分基础架构实施

1.准备工作

1.1.服务器硬件检查

使用第三方服务器安装超融合时,使用虚拟存储功能,则每台主机除系统盘以外,还必须配置至少1块240GB以上的企业级SSD固态硬盘(需要支持TRIM/Discard指令)作为缓存盘,以及若干块1TB以上的企业级HDD机械硬盘(转速大于等于7200RPM)作为数据盘。

本次每台服务器配置为1*480GSSD系统盘,1*480GSSD缓存盘,6*2TSATA数据盘

如果有RAID卡,则建议选配支持JBOD/Non-Raid直通的RAID卡,支持TRIM指令透传。

如果RAID卡不支持JBOD/Non-Raid,则要求将RAID上的每一个硬盘配置为一个独立的RAID-0,或者直接禁用RAID卡启用普通磁盘模式(AHCI/IDE)。

本次服务器RAID卡支持JBOD/Non-Raid模式

1.2.授权检查

检查授权KEY,记录好KEY的ID和相关的序列号。

1.3.工具材料准备

✓HCI最新版安装包、升级包

✓操作系统镜像(ISO文件)或系统模板(OVA或VMA文件)

✓4GB以上容量的U盘

1.4.安装环境检查

供电检查(电压、功率、接地、防雷等)

环境检查(温度、湿度、扬尘)

安装环境(机柜尺寸是否标准、导轨/托盘是否齐全)

2.安装部署

2.1.设备上架

将新增配件加入至需安装超融合的服务器中后,安装导轨,并将服务器上架固定。

禁止直接将设备用耳片固定在机架上,禁止将多台设备直接堆叠。

上架紧固螺丝时禁止使用电起子(电动螺丝刀),容易打坏螺口。

本次设备都配置有双电源,将电源接到不同的供电系统,避免电源单点故障。

2.2.开机设置

2.2.1.服务器安装HCI系统

使用第三方服务器,需要全新安装HCI系统。

安装方式一般是将系统ISO文件刻录到U盘制作为启动盘,然后插入服务器,选择从U盘引导启动,根据向导提示安装HCI系统。

刻录U盘前,务必确认U盘内数据已备份,避免数据丢失。

刻录U盘时,选择正确的U盘设备,且需要勾选“刻录校验”选项。

刻录完成后,将U盘插入主机的USB接口,开机时选择启动项从U盘启动,根据向导提示进行安装。

2.3.网络布线

按设计的拓扑图物理接线,登录控制台检查确认网口工作速率为千兆(电口)。

存储通信口和服务器集群通信使用聚合口,在HCI平台上配置聚合口。

3.集群配置

3.1.授权激活

首先检查并同步系统时间。

然后将授权KEY插到主机背面的USB接口上,此时控制台上序列号界面会自动识别到KEYID,并激活为企业版。

3.2.添加主机

从选择的集群控制器上,添加第二台主机到集群。

如果被添加的主机是默认密码,则直接选择即可完成添加,否则需要输入修改后的admin密码。

3.3.配置集群IP

登录到主机控制台后,如果同网段有其他主机,则会自动显示集群配置页面,提示配置集群IP地址。

如果没有自动提示,可以在“管理”—“集群HA配置”中手动配置集群IP地址。

集群IP地址需要和所有主机的管理IP在二层网络中同网段。

配置完集群IP后,在IE浏览器/Chrome浏览器中重新通过集群IP地址登录控制台。

4.数据通信口配置

按规划的IP,配置VXLAN通信地址,不能和现有网口的IP地址冲突。

VXLAN通信口主要作用是超融合服务器之间通信,将不同主机上的虚拟机之间,经过虚拟机交换机的流量转发

5.虚拟存储配置

5.1.存储通信网络配置

按规划的IP,配置存储通信网口,配置前需确保物理连线已经正确且通信正常。

四台服务器通过超融合的存储虚拟化,将硬盘组成存储虚拟池,存储通信口的主要作用是存储数据通信使用。

5.2.初始化虚拟存储

虚拟存储根据前面配置的副本数和磁盘用途,自动计算出总共可用的存储容量。

虚拟存储会自动保留部分容量,以备ISO镜像存储、快照等额外的空间消耗。

因此:

可用容量=数据盘容量总和*(100%-保留比例)/副本数

其中保留比例根据磁盘容量决定,单盘1T以下保留30%,单盘1T以上保留15%。

输入admin的密码以确认配置并完成初始化。

注意:

由于磁盘厂商标称容量按1000进行换算,而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际按1024换算,因此物理磁盘实际容量=标称容量*0.931

5.3.副本及磁盘用途配置

配置时,选择2副本,然后为每台主机的磁盘指定用途。

Ø超融合平台默认会识别磁盘的类型和容量,自动判断用作缓存盘还是数据盘,如果用途识别适配有误,可以自行修改。

Ø如果在虚拟存储磁盘配置界面,未发现磁盘,或者发现的磁盘少于主机插入的磁盘数量,则首先打开“实体机”—“存储”界面,尝试添加本地存储。

如果“本地存储”能够发现足够数量的磁盘,则说明这些磁盘未签名处理,或者性能、容量达不到虚拟存储的基本要求,应该更换磁盘。

Ø如果在“本地存储”中也无法发现对应的磁盘,进入该主机后台执行lsblk-d确认磁盘数量是否正确。

如果执行lsblk-d能够发现足够的磁盘,则需转总部排查。

否则属于硬盘物理未识别,需要检查硬盘是否插好,尝试重新插拔,如果有RAID卡,检查RAID配置是否正确。

6.物理出口配置

在虚拟网络的拓扑图中,新建物理出口时,需要从右侧主机列表中选择连接的网口,确保每台主机都选择1个网口连接到该物理出口。

如果物理出口连接的物理交换机接口配置为TRUNK,则需在该物理出口上新建Access类型的端口组,配置为相应的VLAN。

第三部分业务迁移实施

迁移物理主机,可以将现有物理主机或VMWare或Citrix虚拟机上的Windows/Linux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克隆到SANGFORHCI平台上。

1.P2Vwindows系统迁移

P2Vwindows系统迁移即为将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物理主机通过网络克隆到SANGFORHCI平台上。

1.1.迁移前准备

●待迁移主机和HCI平台之间如果有防火墙,需放开4000、4001、4002的TCP和UDP端口;

●待迁移主机和HCI平台之间需路由可达;

●如果使用aSVConverter迁移,需提前将aSVConverter的exe文件拷贝到客户的物理机上;

●如果使用ISO镜像引导迁移,需提前准备好引导盘;

●开始迁移前建议先重启,避免因实体机文件系统等问题导致的迁移失败。

1.2.迁移步骤

1.1.1.在原有主机上运行aSVConverter迁移

步骤:

1.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aSV_Converter.exe,启动“虚拟化转换工具”。

勾选同意“软件许可协议”,然后选择“迁移物理主机”,点击“立即安装”。

2.安装前该工具会获取当前物理主机的相关信息,检查安装环境是否满足必要条件。

如果条件不满足,会以红色警告信息进行提示,需要更正后重新运行该软件。

3.如果当前操作系统已经开机运行较长时间,重启可能引发自检,导致迁移失败,建议先重启,再继续进行迁移。

4.安装条件检查通过后,需要先配置迁移到目标HCI平台的连接。

该工具会自动发现当前网段中的HCI平台,只需要提供该HCI平台的管理员帐号密码即可成功连接。

如果没有自动发现,可以手动输入其IP进行添加。

5.连接成功后,迁移工具会将当前Windows操作系统克隆到目标HCI平台上,作为一个虚拟机来运行。

所以还需要配置该虚拟机在HCI平台上的相关信息,包括虚拟机名称、存储和运行位置、硬件配置等。

6.配置完成后会将当前配置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即可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只会在Windows系统的C盘安装迁移工具和驱动程序,不会修改当前操作系统的配置。

7.安装完成后需要重启Windows操作系统,重启后才开始迁移。

此时可以选择迁移完成后是否开启原主机或虚拟机。

〖注意事项〗

●当前的迁移方式支持在线迁移,但是在线迁移的过程中,已迁移的数据如果发生更新不再同步

●磁盘写入量较大的业务系统禁止在线迁移,否则新产生的数据不会同步至迁移后的虚拟机。

●迁移后需要在虚拟机上安装性能优化工具

1.1.2.使用ISO镜像引导迁移

步骤:

1.将HCI安装镜像刻录到U盘或光盘,用来引导启动服务器。

启动后选择“迁移物理机(P2V)”。

2.迁移前会对当前主机硬件条件进行检查,满足必要条件才能进行迁移。

3.迁移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需要连接物理网卡。

4.选择一个物理网卡,并配置IP地址,要求其能连接到目标HCI平台进行迁移。

5.配置完成,提示迁移完成后,虚拟机网络需要重新配置。

6.迁移准备完成,当前主机进入待迁移状态,控制台提示登录目标HCI平台开始迁移。

7.待迁移的服务器进入迁移准备界面后,登录HCI控制台,会弹出待迁移的主机列表。

8.配置迁移后虚拟机的硬件配置和运行配置信息。

9.配置完成后开始迁移,点击“查看详情”可以显示当前迁移的速度,如果迁移较慢,可以显示迁移瓶颈所在。

〖注意事项〗

●当前的迁移方式只支持关机迁移。

●HCI平台支持接受2个虚拟机同时迁移,超过2个虚拟机迁移时会进行排队等待。

●如果客户不希望在其原操作系统中安装迁移工具,可以使用该方法迁移。

●迁移后需要在虚拟机上安装性能优化工具。

2.故障紧急恢复

●采用“在原有主机上运行aSVConverter迁移”的紧急恢复方式

1.Windows迁移使用exe程序安装时,添加了HCI的启动项。

在开机时可以看到选择启动项的界面,此时通过键盘方向键(↑和↓)可以选择启动的操作系统。

例如原来的系统是Windows7,可选择从原来的操作系统进行启动。

2.从原来的操作系统启动完成后,进入控制面板卸载迁移工具即可。

●采用“ISO镜像引导迁移”的紧急恢复方式

由于该方式是使用安装光盘进行引导启动的,对原主机操作系统未做任何修改,如需放弃迁移,可以直接弹出安装光盘,重启主机即可恢复原状。

3.业务验证

迁移成功后验证客户情况:

1.关闭原物理主机,开启迁移后的虚拟机,从从HCI或使用远程桌面等方式操作该虚拟机,确认迁移后的虚拟机网络状态是否正常

2.确认虚拟机上的业务是否使用正常。

3.关闭虚拟机,开启原主机,确认原主机使用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