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217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4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docx

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

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

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

a、配平b、条件c、箭号)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

(或原子)个数比2个水分子(2:

1:

2)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

32:

36)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1)质关系:

①参加反应物质(反应物)②反应条件③反应生成了物质(生成物);

(2)量关系:

①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附:

前面一至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C+O2

CO2S+O2

SO24P+5O2

2P2O5

4Al+3O2

2Al2O33Fe+2O2

Fe3O42Mg+O2

2MgO

2H2O2

2H2O+O2↑2KMnO4K2MnO4+MnO2+O2↑Fe+CuSO4=Cu+FeSO4

2H2+O2

2H2O2KClO3

2KCl+3O2↑2H2O

2H2↑+O2↑

2HgO

2Hg+O2↑Na2CO3+2HCl=2NaCl+H2O+CO2↑H2+CuO

Cu+H2O

2NaOH+CuSO4=Cu(OH)2↓+Na2SO4Zn+2HCl=ZnCl2+H2↑CH4+2O2点燃CO2+2H2O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

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天然物中最硬物质。

不导电,导热性很差。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耐高温,具导热性,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制铅笔芯(深灰色、质软)、电极,石墨炸弹(导电性)、电车的电刷(导电性,滑腻感),润滑剂(滑腻感),制坩埚(耐高温,导热性)等。

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金还原;炭黑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橡胶业填充剂(加到橡胶里增加的耐磨性)注意:

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蜡烛燃烧能产生具有吸附性的炭黑颗粒

3、C60:

由C60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有金属光泽固体,质脆。

几乎不导电,用于超导体。

注意: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白磷和红磷,金刚石和石墨(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过程)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说明:

物质组成结构决定了物质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如:

木桩埋入地下前烧焦,不易腐烂;用墨或碳素墨水书画,书写重要文件,不易褪色)

2、可燃性:

均放热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

2C+O2点燃2CO

3,还原性:

均吸热应用于冶金工业还原

C+2CuO高温2Cu+CO2↑(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C+CO2高温2CO(C都充当还原剂)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

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或者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实验室双氧水制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

由气体的溶解性及密度决定。

①难溶或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如:

H2,CH4,O2,N2,CO,NO等,但SO2,CO2,HCl,NH3,Cl2,F2,NO2,H2S,HF等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如O2,SO2,CO2,HCl,HF,Cl2,F2,NO2,H2S等,但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NO2)且密度接近空气密度,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③密度比空气小(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如H2,CH4,NH3等,但N2,CO密度接近空气密度,不能用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①不用浓盐酸,因为它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混杂在CO2气体中,使之不纯。

②不用硫酸,因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CaSO4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③不选用纯的CaCO3或粉末状的Na2CO3等代替大理石,因为反应物纯度或接触表面积增加会使反应过于剧烈,实验难控制,气体难收集。

(2)选用和制实验室双氧水制制氧气发生装置相同(如图3种装置)

①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

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带双孔塞)

优点:

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注意液封:

液体要浸没漏斗末端),用于制取较多量气体。

缺点:

不可控制反应快慢。

②简易装置:

试管,导管(带单孔塞)

优点:

操作简便

缺点:

不能及时补充液体,只能制取少量气体,不能控制反应快慢。

③可控制反应快慢的装置:

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带双孔塞)

优点:

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不需要液封),可控制反应快慢。

(3)气体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

澄清石灰水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无毒)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变红的石蕊变回紫色)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

(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是Ca(OH)2吸收空气中CO2生成CaCO3。

要除去这白膜即CaCO3,用稀盐酸。

其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

灭火,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舞台烟雾,温室肥料,碳酸型饮料。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城市淹没,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引起温室效应的除CO2还有O3,CH4,氟氯代物等)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CO2含量不断上升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⑵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无毒,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通风换气

5、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

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

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验纯方法:

把收集满气体的试管用拇指堵住,靠近点燃的酒精灯,再把拇指移开听声音判断)

①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

H2O;②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蓝色的火焰,生成:

CO2;③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

H2O和CO2

鉴别:

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

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2)还原性:

应用于冶金工业

CO+CuO△Cu+CO2(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质方法:

CO[杂质:

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杂质:

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Cu+CO2

CaO[杂质:

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

检验CaO是否含杂志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

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4,煤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下层:

C+O2

CO2中层:

C+CO2

2CO上层:

2CO+O2

2CO2

5,本章知识间的联系:

①C→CO:

2C+O2

2COC+CO2

2CO

②C→CO2:

C+O2

CO2C+2CuO

2Cu+CO2↑3C+Fe2O3

3CO2↑+2Fe③③CO→CO2:

2CO+O2

2CO2CO+CuO

Cu+CO23CO+Fe2O3

2Fe+3CO2

④CO2→H2CO3:

CO2+H2O===H2CO3

⑤H2CO3→CO2:

H2CO3===CO2↑+H2O

⑥CO2→CaCO3:

CO2+Ca(OH)2===CaCO3↓+H2O

⑦CaCO3→CO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

CO2↑+CaO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常用灭火器:

A,泡沫灭火器:

喷射二氧化碳和泡沫(含水),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可扑灭木材,棉布等,不可扑救电线电器起火,不可扑救遇水发生燃烧爆炸的物质(如:

钠,钾,电石等)

B,二氧化碳灭火器:

喷射二氧化碳,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扑救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

C,干粉灭火器:

喷射二氧化碳和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

NaHCO3),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扑救电线电器着火,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火灾。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化学性爆炸,发生化学反应且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爆炸,如:

高压锅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氢弹原子弹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

“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N,S,O等元素);

隔空气加热分解得产品:

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混合气体:

H2、CH4、少量CO等)等。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和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

“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N,S,O元素);

根据沸点不同分馏得不同产品:

煤油,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混合气体:

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溶剂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注意:

煤分解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和石油的产品都是混合物。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

CH4又称甲烷,也是沼气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附加知识点:

家用燃气:

①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②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

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③焦炉煤气(主要成分:

H2、CH4、少量CO)

④水煤气(主要成分:

H2、CO,水和炽热的木炭反应形成:

C+H2O高温H2+CO)

2、两种绿色燃料:

乙醇和氢气

(1)乙醇(俗称:

酒精,化学式:

C2H5OH)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蒸馏制得。

化学性质:

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淡蓝色火焰)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

优点①节约石油资源②减少汽车尾气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再生

(2)氢气(化学式:

H2)最清洁的燃料

①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

A、原材料资源丰富,B、放热量多,C、产物无污染。

②有可燃性:

2H2+O2

2H2O(淡蓝色火焰)

③有还原性:

H2+CuO

Cu+H2O(用于冶炼金属)

④电解水可得到氢气:

2H2O

2H2↑+O2↑(但耗用电能大)

⑤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

制取氢气成本太高且贮存困难

⑥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稀硫酸和锌反应

原理:

Zn+H2SO4=ZnSO4+H2↑(常用方法)(装置如同实验室制CO2)

其他:

Fe+H2SO4===FeSO4+H2↑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法(密度比空气下)、排水法(难溶于水)

注意:

①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混杂在氢气中;

②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产物中得不到氢气。

氢气检验方法:

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若变浑浊,可能是CH4

3,新能源:

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量变化通常表现:

热量变化)

(1)放热反应:

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

如C+CO2高温2CO

第一学期教材其他知识点:

1,蛋壳主要成分:

CaCO3

2、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

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4、水污染原因:

(1)工业“三废”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

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6、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7、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8、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9、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1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1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3、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7、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8、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9、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0、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1、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2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23、元素种类不同:

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24、元素化合价不同:

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5,煤气(通常说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不同于焦炉煤气和水煤气。

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

第一学期实验总结:

1,胆矾溶于水并与氢氧化钠反应:

2NaOH+CuSO4=Cu(OH)2↓+Na2SO4

胆矾迅速溶解,溶液变蓝色,加入氢氧化钠后生成蓝色沉淀。

2,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O3+2HCl==CaCl2+H2O+CO2↑和CO2+Ca(OH)2==CaCO3↓+H2O

3,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

蜡烛成分是石蜡,石蜡主要含C和H元素。

实验步骤与方法: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

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

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

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③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火柴梗比较各层火焰温度。

现象:

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

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

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④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

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

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

⑤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

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

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4,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具体内容见前页相关)

5,闻气体方法:

应该用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

6,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取用方法:

①粉末状:

药匙、纸槽用药匙取药品,装入试管中/用药品将药品装进做好的纸槽中,水平将纸槽放进试管中,再将试管直立,药品进入试管后,取出纸槽。

②块状:

镊子、药匙左手水平拿好试管,用镊子/药匙取药品,放在试管口处,在慢慢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到试管低端。

③液体:

直接倾倒,量筒量取(倾倒和滴加),少量时直接用胶头滴管滴加。

7,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产生气泡)

8,锌粒和盐酸反应:

Zn+2HCl=ZnCl2+H2↑(产生气泡)

9,酒精灯使用:

(略)

10,加热NaOH和CuSO4混合液:

先生成蓝色沉淀(Cu(OH)2),加热后变黑(CuO)。

2NaOH+CuSO4=Cu(OH)2↓+Na2SO4和Cu(OH)2

CuO+H2O

11,洗涤玻璃仪器:

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形成均匀的水膜。

12,测定空气中的氧气:

⑴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

先是银白色液体(Hg)变成红色粉末(HgO),加强热,粉红色消失。

300°C:

2Hg+O2

2HgO500°C:

2HgO

2Hg+O2↑

(2)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实验:

装置图(见书P27)

①、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白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实验结论:

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②、原理:

4P+5O2

2P2O5(集气瓶底放水冷却气体)(其他相关内容见前页)

13,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现象:

木条复燃。

14,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

S+O2

SO2(集气瓶底放水吸收毒气)

15,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反应:

C+O2

CO2

16,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反应:

3Fe+2O2

Fe3O4注意:

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17,工业氧气制取:

根据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中氧气

18,双氧水制氧气:

2H2O2MnO22H2O+O2↑或2H2O2

2H2O+O2↑(装置如同实验室制CO2)

19,加热KClO3和MnO2制氧气:

2KClO3

2KCl+3O2↑(见课本38面)

20,加热KMnO4制氧气:

2KMnO4K2MnO4+MnO2+O2↑(见课本40面以及前页相关)

21,电解水实验:

2H2O

2H2↑+O2↑两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2:

1;质量比:

1:

8

检验:

正极:

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负极: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点燃前注意验纯)

22,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三个小烧杯进行的浓氨水的扩散实验(见课本49-50面)

23,水的净化---过滤液体:

过滤操作中注意:

三靠,二低,一贴。

(见课本55面)

24,质量守恒定律研究:

①4P+5O2

2P2O5②Fe+CuSO4=Cu+FeSO4(蓝色溶液逐渐变浅绿,铁钉表面附红色物质)③Na2CO3+2HCl=2NaCl+H2O+CO2↑④2Mg+O2

2MgO(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见课本90-92面)

25,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高温2Cu+CO2↑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

26,活性炭的吸附性:

活性炭使用前要烘烤除水分。

27,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CO2↑+CaO

28,二氧化碳的制取:

CaCO3+2HCl==CaCl2+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