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95497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级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六.doc

绵阳高新区实验中学2013级高三地理周练六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

综合分析后,完成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2.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甜菜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下图是某岛1月份均温分布图。

读后回答5~7题。

5.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中部多,四周少

B.四周多,中部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西部多,东部少

6.影响该岛降水的主要是(  )

A.东南季风和寒流

B.赤道低气压和暖流

C.东南信风和暖流

D.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

7.该岛东部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7,C8.C9.D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景观图,完成8~9题。

8.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A.受挤压,经侵蚀 B.受挤压,经风化

C.受张力,经搬运 D.受张力,经沉积

9.修建图中公路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A.地质灾害少 B.位于鞍部C.植被繁茂 D.沿途居民点较多

读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地貌形成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④-①-③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11.关于该地貌的形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岩层受水平挤压,地表起伏形成褶皱山

B.地壳上升导致岩层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动

C.受流水冲蚀、下切,形成沟谷

D.受流水溶蚀、搬运、形成峰林、峰丛

二、综合题(3小题,共56分)

12.(16分)读我国温带季风区某半岛区域略图,甲城是重要的钢铁和化工工业基地。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点。

(4分)

(2)目前甲城缺水问题仍日益严重,简析原因并从产业发展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8分)

(3)该地西部地区应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分)

13.(1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4分)

(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4分)

(3)比较图10(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8分)

14.(24分)济南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1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下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社团成员们发现,有许多地点经度或纬度相近,但自然现象却差异明显,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按要求补充下表中内容。

(8分)

地点

现象

分析

①和②

风向不同

②风向主要成因是

③和④

地方时不同

大约差小时

⑤和⑥

自然带不同

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规律

(2)社团成员们调取了①地7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见下表),请写出该时段影响①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

(4分)

(3)描述苏门答腊岛地形的基本特征。

(4分)

(4)苏门答腊岛素有“天然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

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8分)

绵阳高新区实验中学2013级高三地理周练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

【解析】第1题,等高线地形图中H地处山脊上,G位于河流谷地附近,可以通视。

根据河流发育状况知H处较高,为300米;结合该地区气候资料,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地全年降水丰富,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

第2题,结合气候特点知该地区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甘蔗。

3.D4.A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农村秸秆的利用。

把秸秆作为沼气的原料,既可以产生沼气解决能源问题,沼渣又可以作为肥料返还给农田,提高土壤肥力。

第4题,在农田里大量燃烧秸秆不但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解析】第5题,结合该岛所处位置及其等温线分布知,受南半球信风带影响,该岛东侧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

第6题,影响该岛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大气环流和暖流。

第7题,该岛纬度较低,热量丰富,降水充足,为东部发育热带雨林植被提供了条件。

【解析】第8题,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区域岩石发生了明显的弯曲变形,是岩层受挤压的具体表现;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流水侵蚀作用较为强烈。

第9题,该区域山体坡度较大,加之降水丰富,很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修建公路造成了很大障碍。

8.A9.A

【解析】第10题,内力作用为外力作用的进行提供了条件,而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由强到弱、逐步形成的过程,所以在图示地貌中,③应位于最前,②位于最后,然后结合①④受侵蚀强弱判断二者先后,最终得出结论。

第11题,根据上题分析可以判断结论。

10.D11.C

二、综合题:

12.【答案】

(1)地势西高东低;(2分)东部是平原,西部是丘陵。

(2分)

(2)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冬春季节少;(2分)重工业城市需水量大。

(2分)

节约用水,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实行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2分)(回答合理即可)

(3)根据丘陵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和节水型农业;(2分)重点发展经济林及对产品的深加工。

(2分)

【解析】第

(1)题,从地形类型和起伏状况说明地形特征。

(2)题,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合理建议。

第(3)题,结合当地西部地区地形特征及农业特点进行说明。

13.【答案】

(1)平原:

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2分)

山地和高原:

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2分)

(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4分)

(3)河道变窄,分叉减少。

(2分)

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

(6分)

【解析】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根据图中信息,该区域地形主要为平原和山地高原两部分;看清问题中“在地形影响下”这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该地平原和山地高原不同地形下的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2)题,本题考查的是外力作用中流水的沉积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要熟悉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对地表的作用不同。

题中已明确要求回答三角洲的成因,了解河流下游的特征,从河流的沉积过程方面入手,注意使用关键词,本题不难回答。

第(3)题,结合图示说明1979年与2000年的河道变化,其原因与人类对滦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关系密切。

14.【答案】

(1)见下表(每点2分。

共8分)

分析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

2

差异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冷锋。

(2分)该天气系统过境时:

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出现强降雨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

(2分)

(3)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2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2分)

(4)苏门答腊岛位于多火山地震带(或板块交界处),导致周边山体松动,岩石破碎;(2分)地形崎岖,坡度大;(2分)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分)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

(2分)

【解析】第

(1)题,①和②两地风向不同主要是大气环流形势不同造成;根据识记的主要经线计算③和④两地的地方时差;自然带之间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⑤和⑥两自然带沿纬线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反映了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题,结合表格提供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判断天气系统类型。

第(3)题,从地形类型和起伏状况说明地形特征。

第(4)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进行分析。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