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5844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附答案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卷(理科)

命题:

宿州二中王猛审核:

宿州二中孟献福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共50分)

1.下列物质中,均可在血浆中出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2.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肝脏病变导致血浆蛋白合成减少B.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C.饮食过成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肾脏病变导致部分血浆蛋白随尿排出体外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及其生活内环境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需要细胞的参与

B.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内环境的稳态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D.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其所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4.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关系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4共同构成人体的体液

B.2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若1为肝细胞,则3中含有大量肝糖原

D.3为组织液,其所含化学物质中有少量的蛋白质

5.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低

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减少

6.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7.用针刺激手指,会使人感受到疼痛,并出现抬手动作。

图示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⑤表示反射弧各部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①后感受到疼痛,该过程不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B.刺激②有疼痛感但手无反应,一定是④出现问题

C.③是中间神经元,可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D.刺激④会引起手抬起反应和产生疼痛感

8.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两个电位计。

若给A点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位计的指针的变化情况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9.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B.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C.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10.关于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和感觉中枢分别位于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胰高血糖素可以加速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成为葡萄糖

C.胰高血糖素可以加速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热能

D.胰岛素能够催化葡萄糖合成肝糖元

11.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B.HIV只要侵入人体内环境,就能进行旺盛的新陈代谢,并增殖后代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12.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13.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上,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D.胚芽鞘尖端能够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14.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对同一细胞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15.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B.b和aC.b和cD.c和b

16.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与精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D.比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18.宿州市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中国最大古树群落,是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好的落叶阔叶林带,下列关于皇藏峪相关的研究问题中,属于种群水平的是()

A.皇藏峪的黄连木和黄檀之间的关系

B.皇藏峪雉鸡每年新产生的个体数

C.皇藏峪落叶阔叶林中的物种组成

D.皇藏峪随山势起伏的生物分布

19.某研究小组在对某种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306只

C.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会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

D.草原上牛、羊等还可用取样调查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20.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行一定体积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种群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则在0~T时间段内,大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变化为()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21.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宿州古符离有着不解情缘。

其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原上物种丰富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B.该诗描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C.该古原上群落的空间结构只有水平结构

D.古原上植被恢复过程中能量输入大于输出

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和细菌等

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

B.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上

C.多数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直接由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提供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4.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都可被多种生物捕食

B.每种生物都能将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

C.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种间关系

D.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2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包含5条食物链B.鹰与蛇的种间关系仅为捕食

C.次级消费者有鹰、蛇、蛙D.蛙灭绝将会导致鼠数量剧增

26.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B.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所有能量

C.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多,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越低

2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疏松土壤可加快①过程

B.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②③表示CO2经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

C.④过程可表示大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被反复循环利用

2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行为信息只能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

B.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通过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造成对被捕食者的不利

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3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3.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31.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32.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有效刺激时,受刺激部位膜两侧会出现短暂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图示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a点表示静息电位

B.图中b点受到刺激后,Na+开始快速内流

C.图中d点表示膜内电位为+35mV,膜外电位为-35mV

D.图中c、e两点表示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

33.如图为某患者血清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B.第8天后产生抗体的细胞与开始时的来源有所不同

C.产生该抗体的细胞中核膜能发生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

D.产生该抗体的细胞中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发达

34.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

35.植物激素甲、乙、丙以及植物激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在植物体内仅由特定部位的腺体细胞分泌并调节相应生命活动

B.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代表脱落酸、赤霉素和生长素

C.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用NAA处理后形成的无子番茄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36.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环境因素大多通过⑥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B.③④可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研究宿州市人口的数量变化时应考虑①②

D.⑤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7.为了验证车轴草和粉苞苣这两种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相关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组别

地下部分

地上部分

粉苞苣的干重

1

单独种植

M

2

种植在同一花盆中

枝叶隔开

0.68M

3

种植在不同花盆中

枝叶混合

0.47M

4

种植在同一花盆中

枝叶混合

0.31M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两种植物在一起生长时会竞争阳光、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重要资源

B.两种植物对阳光的竞争可以影响植物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

C.两种植物对阳光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

D.两种植物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对阳光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

38.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能量数值

(千卡·m-2·a-1)

动物种类

摄取量(J)

同化量(A)

呼吸量(R)

生产量(P)

收割蚁(植食)

34.50

31.00

30.9

0.10

小蜘蛛(肉食)

12.60

11.90

10.00

1.90

盐沼蝗(植食)

3.71

1.37

0.86

0.51

黄鼠(植食)

5.60

3.80

3.69

0.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39.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

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53.64B.乙和丙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

C.甲用于细胞呼吸的能量为3.08D.甲和丁最可能是同一营养级

40.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41.(5分)人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包括人体中水分含量与体重的60%~70%、血浆的

pH值范围维持在7.35~7.45之间等。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人体可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的pH有所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血浆中含有许多缓冲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__________,当酸性或碱性物质入血液后,便与之进行反应,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这对新陈代谢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保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2.(10分)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______________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______________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______________,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43.(10分)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______________,也属于植物激素。

(2)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

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__现象。

(3)甲同学为验证“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

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保留叶柄;②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请你用所学知识,指出甲同学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为验证“细胞分裂素能抑制叶片衰老”的结论。

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选取一片生长健壮、面积大小适宜的叶片,沿叶脉在叶片左半部分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叶片右半部分涂上______________。

②记录叶片左右两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

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

44.(10分)某草原生态系统有牧草、杂草、蝗虫、兔、鹰等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牧草、杂草、蝗虫、兔、鹰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若上图表示对兔的年龄组成的调查结果,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老年个体数、成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则一段时间内,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

(3)若上图表示上述生物所组成的能量金字塔,假设甲固定的能量为a,甲和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丙的同化量为c,则乙和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蝗虫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应将其彻底消灭,试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不能彻底消灭蝗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5.(10分)建立生态农业可使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该图所示生物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______。

(2)鼠摄入的能量,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鼠同化用于______________。

(3)农民通过人工除草、除虫等田间管理来提高水稻的产量,从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角度分析,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能够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____。

46.(5分)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抵抗力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___KJ。

(3)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参考答案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共50分)

1-10ACCDCACDCA11-20CBCDCCDBDB21-30CCACCCDADB31-40ACCBACDDBB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41.(每空1分,共5分)

(1)外界环境的改变和细胞代谢的进行

(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二氧化碳排出不畅

(3)H2CO3/NaHCO3代谢反应为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pH

(4)神经-体液-免疫

42.(每空2分,共10分)

(1)①③

(2)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冷觉

(3)亢进(或过度增强)自身免疫病

43.(每空2分,共10分)

(1)乙烯

(2)顶端优势(3)未去掉顶芽缺少对照实验

(4)等量的蒸馏水叶片左半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比右半部分长

44.(每空2分,共10分)

(1)不能群落是由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该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的集合

(2)减少

(3)c/ab

(4)生物多样性降低,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不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45.(每空2分,共10分)

(1)水稻杂草等固定的太阳能鼠、昆虫、家畜、家禽

(2)自身细胞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3)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46.(每空1分,共5分)

(1)自动调节(或反馈调节)

(2)10400

(3)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