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6231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5、4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讨论,自主解答“相遇”问题以及交流算法的过程。

2、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简单的相遇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课前准备:

相遇问题课件。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说明汽车行驶的问题叫“行程问题”,让学生说出知道哪些行程问题的知识,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意见的机会。

然后,说明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开放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

师:

我们以前解答过汽车行驶的问题,数学上叫做行程问题。

现在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和行程问题有关的知识?

学生可能说出许多。

如:

●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叫做速度。

●速度×时间=路程。

●已知两地距离和行驶时间,就能求出速度。

●已知汽车的速度和行驶的路程,可以求出行驶时间。

……

师:

以前我们解决的行程问题,都是一辆汽车,一列火车行驶中的问题,今天我们要解决两辆汽车行驶中的相遇问题。

板书:

相遇问题

课件出示例1示意图

二、求路程问题

1、出示例1示意图,教师口述问题背景,然后让学生读图,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问题是什么?

教师先口述图上信息,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师:

请看题中的线段示意图,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北京和郑州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显示客车、货车、北京、郑州等。

师:

观察题中下图,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

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生1:

客车每小时行驶9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

生2:

问题是求北京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师:

北京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也可以说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

课件上面出例1文字。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客车和货车同时开出”和“经过4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然后,请两名同学代表客车和货车,表演同时出发,4小时相遇。

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学生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的实际意义。

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客车和货车同时从北京和郑州相对开出”是什么意思?

生:

同一个时间,客车从北京往郑州开,货车从郑州往北京开。

意思正确就可以。

师:

谁来说一说“经过4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生1:

客车走4小时,货车也走4小时,两辆车在北京和郑州之间的同一地点相遇。

生2:

客、货车同时相对行驶,各走4小时后在同一地点相遇。

……

师:

同时相对开出,在数学上也叫同时相对而行。

现在,老师请两个同学表示两辆车,来表演一下同时相向而行,谁想来?

找两个人表演,一人占一边,一个表示货车,一个表示客车。

师:

听老师的口令,老师说开始,你们就开始走,1步表示1小时,弄清你代表的车,想一想迈的步应该怎么样?

你们两个人可以商量一下。

学生表演同时相对而行。

师:

同学们评价一下,他们表演的怎么样?

指导学生从同时走,两个步子的大小进行评价。

代表客车的步子要比货车大一点。

师:

看了两个同学表演的同时相向而行,再看线段图,线段上的一小段表示汽车1小时走的路程;第1小时客车行了92千米,货车行80千米;第2小时,客车又行了92千米,货车也又行了80千米……

3、教师用课件演示两车“经过4小时相遇”,使学生了解:

两辆汽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利用直观演示使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为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做铺垫。

利用课件展示动态的客车和货车“经过4小时相遇”的过程。

师:

想一想,两辆汽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和北京到郑州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生:

两辆汽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4、提出:

求北京和郑州大约相距多少千米,可以怎样解答?

让学生说解题思路。

先交流解题思路,再自主解答,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提高自主解答问题的正确率。

师:

那么,求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可以怎样解答?

学生可解答出一下两种解题思路:

(1)分别求出客车和货车4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再相加。

(2)先计算出客车和货车1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再求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然后,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结果,说一说怎样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让学生经历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师: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算法:

(1)先算两辆车4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再相加,就求出从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

●综合算式:

92×4+80×4

=368+320

=688(千米)

(2)先算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求4小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就求出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

●综合算式:

(92+80)×4

=172×4

=688(千米)

答:

北京和郑州大约相距688千米。

6、归纳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让学生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说一说哪个算式简单,(92+80)×4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学生说出算式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既是运算顺序的复习,又是认识有关概念和总结数量关系的重要基础。

师:

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比较两个综合算式,你认为哪个算式简单呢?

生:

(92+80)×4比较简单。

师:

(92+80)×4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生:

92+80求的是客车和货车每小时一共行驶的路程,再乘以4,就是4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就是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7、教师介绍“速度和”和“相遇时间”等,鼓励学生总结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写出等量关系,实现知识的迁移。

师:

在相遇问题中,两辆车1小时一共行驶的路程,数学上有个名字叫“速度和”,经过4小时相遇的4小时叫做“相遇时间”。

板书:

速度和相遇时间

师:

谁能说出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式?

生: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教师完成板书。

三、相遇时间问题。

1、出示文字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信息和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了解题意,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

同学们通过客车、货车的速度和相遇的时间,算出了两地间的距离。

我们再来解决一个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出示问题及线段图。

师:

请大家认真读题,并观察示意图,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问题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卡车每小时行42千米,轿车每小时行63千米。

●从甲地到乙地有315千米。

●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

●问题是:

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

师: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

知道两地距离和两辆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你能求出相遇时间吗?

试着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列表法,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介绍。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创造表达解决问题过程的机会。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结果是多少?

(1)先算两辆汽车一小时的速度和,再用总路程315千米除以速度和等于经过时间。

●列综合算式解答:

315÷(42+63)

=315÷105

=(时)

(2)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后,进行连加推算。

两辆汽车1小时共行105千米;2小时共行210千米;3小时就共行315千米。

所以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

列表的方法如果出现,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介绍。

(2)种方法没有出现,不作介绍,或讲完列表法后再扩展。

如:

师:

我们以前学习过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求经过几小时也可以用列表法解决。

请看课本第46页上的表格,谁能说一说列表法是怎样算的?

指名解释列表法。

师:

利用两辆车的速度,我们用列表法算出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

我们还可以先求出两辆汽车的速度和,引出表格计算。

出示如下表格。

时间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路程

105千米

210千米

315千米

让学生说一说这种列表法是怎样算的。

3、让学生观察综合算式,先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再鼓励学生总结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式: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说算式每一步算的是什么,经历数量关系的归纳、总结过程。

师: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315÷(42+63)这个综合算式,谁来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生:

括号里42+63是两辆车每小时行的路程,也就是速度和,315是两地间的距离,315除以速度和求的是相遇时两车经过的时间。

师:

谁能根据算式说一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说,教师板书: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读题,先讨论一下:

“向相反的方向开出”和“两车相距”是什么意思?

再自主解答。

用“相遇问题”求路程的思路,解答相背而行的问题求路程的问题。

师: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题,认真观察图,谁来说一说“向相反方向开出”和“两车相距”是什么意思?

问题求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再独立完成,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2、练一练第2题,同时做工问题,启发学生理解题意后自主解决。

运用解决相遇问题的经验,解决做工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

请同学自己读练一练第2题,想一想,求这段的路长多少米,可以怎样解答?

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并解答。

完成后全班交流。

对列综合算式解答的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3、练一练第3题,用求“相遇问题”的方法,解决求“合作时间”的问题。

要求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不断提高列式计算的要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发展数学思维,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

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题。

弄明白题意后,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然后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4题,指导学生列出空白表格,比例2的表格增加“剩余路程”一栏。

不断提高对题意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变化,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

请同学们自己读第4题。

仿照例2列出表格,注意本题和例2的区别。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然后全班交流。

5、练一练第5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解答,先讨论,多鼓励学生尝试。

鼓励学生多用所学知识进行尝试,不断提高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师:

请同学们自己读第5题。

想应该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自己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然后全班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