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663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了解资料,建立初步感受——形成认识,问题引导——全面了解,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本册教科书单元活动设计要求

1.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综合交融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大量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性内容,教学中要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轻松掌握知识。

例如让地图成为学生认识祖国的基本工具;

通过阅读诗歌、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获得对知识的掌握;

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将祖国的地理、历史、民族、文化联系起来;

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整理出典型材料,再学习活动中是情感培养、能力训练和知识掌握同步实现。

2、提高实践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少年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因才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和发现中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应设计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精神。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教学中,教科书是教学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学生是教学资源,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是教学资源。

教材中涉及很多学生缺乏切身感受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身边的社会资源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学习资料,通过对比产生认识和感悟;

将本学科的内容与其他学科、门类,学校活动、新闻报道等相结合;

教师、学生共同收集整理各种对学生将来发展有意义的资源……将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4、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对自然、对社会的探究式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学应处处尊重儿童的这一天性,应以这一天性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探究空间,让他们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标线等多种方式中感受、体验与领悟,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和手段。

如采用多媒体手段,是久远的历史人物、历史场景在学生面前重现,把抽象的地理事物展现在儿童面前,这将极大地提高对儿童的感染力,激发儿童参与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让儿童调查采访、搜集资料、办手抄报等可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热情,从而在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四、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单元基本内容

孔子的影响

为了“母亲”的微笑

至圣先师

母亲河哺育了我

我看到了母亲河

登临泰山

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

(二)单元设计思路

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建构,以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专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

主题

主要内容与呈现方式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登临泰山

以图片展示泰山的壮美,让学生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

阅读古代诗人的诗作,让学生将对泰山美景的感受写到空白处。

我是中国人3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是中国人2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走进世界2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文化艺术的情感。

能力: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学习作专题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专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

1.知道我国古代文化对世界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

2.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

2.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

 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调查了解泰山文化的相关资料,通过古代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设计拓展练习,让学生收集其他名山资料,相互交流。

1.我看到了母亲河

设计学生来到黄河的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2.母亲河哺育了我

以探究的形式组织教科书。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探究了解黄河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在历史中(插入半坡氏族生活)的重要作用。

3.为了“母亲”微笑

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黄河沿岸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召开主题班会或写倡议书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设计拓展练习,学生收集我国其它河流的资料,

1.至圣先师

以探究的形式提出问题: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通过学生探究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贡献。

2.孔子的影响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建立一个有关孔子的资源库。

教科书最后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料。

以简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将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展览交流。

(四)单元活动建议

主题一巍巍泰山

活动一:

走进世界自然遗产泰山——泰山风景名胜图片展

活动目的:

通过展示泰山的风景名胜图片,让学生领略泰山的壮美,激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活动策略:

步骤一:

让登过泰山的学生边展示边介绍自己所拍的泰山风景照片。

步骤二:

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补充展示相关图片,并进行补充介绍,让学生在介绍和观看中进一步感受泰山的壮美。

步骤三:

泰山特殊的地理条件探究。

(泰山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多样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景观。

泰山地处暧温带,属半湿润季风气候,由于海拔较高,随着地形高度的差异,泰山气候呈垂直变化。

气温随高度而递减,山下常年平均气温为12.8度,山上为5.3度,山下为暧温带,山上则为中温带。

泰山降水丰富,泰安城内常年平均降量722.6毫米,而泰山上却达到l 

132毫米。

从气候景观看,日出、晚霞、.云海、佛光、雾淞都堪称奇观;

从水文景观看,黑龙潭瀑布、斗母宫三潭叠瀑、云步桥瀑布以及众多的山泉溪流,都成为泰山风景的点睛之笔;

从植被上看,"

春则遍山吐翠,百花烂漫,夏则云烟缭绕,气象万千,秋则山苍水波,红叶映天;

冬则山舞银蛇,松柏雪帘。

"

四季殊色,多姿多彩。

)步骤四:

观泰山谈感受。

在上述图片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活动二: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

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交流研讨等了解泰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提出问题,选择探究任务,制定探究计划。

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泰山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引产名录?

先让学生将自己了解的有关泰山文化遗产的内容略作交流,然后根据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探究任务选择和分配,分组制定探究计划,全班交流并相互修正计划。

分组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任务,通过上网查询、图书查询、采访等形式,收集整理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

注意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探究方法,自己分析整理资料,自己得出结论。

“泰山文化”研究展示会。

各探究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

手抄报、网页等)将自己探究的资料、图片、结论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注意让学生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充分展示出来,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及资料分析整理的质量进行适当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帮助学生完善有效的学习方法。

步骤四:

我的收获。

让学生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补充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对泰山文化形成整体全面的认识,并在交流认识的基础上对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主题二:

滔滔黄河

走进黄河

让学生通过地图、文字、图片、诗歌、散文等,领略黄河的雄浑和风采,对黄河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如:

黄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的省份、全长及流域面积、黄河的水力资源、著名景观等)。

地图上的黄河。

教师准备一幅黄河流域图,引导学生边观察地图边了解黄河的位置、特征、发源地、河流流向、流经省份、注入的海域等基本情况,使学生通过地图对黄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黄河谣。

让学生课前搜集歌颂黄河精神的诗歌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黄河精神,体会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作的贡献。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专题研讨会

了解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和灿烂文化,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刻认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分组制定专题研究计划。

教师在上节课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专题,制定研究计划,选择研究方法,讨论研究注意事项。

实施研究计划。

各小组按研究计划实施专题研究。

专题研讨会。

学生分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汇报。

学生将自己查阅、搜集的资料、图片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学生通过研讨对黄河的贡献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活动三:

保护“母亲河” 构筑“绿色长城”

通过上节课的研讨,学生对黄河的危害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黄河危害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意识。

 

情境对比。

教师在学生上述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呈现黄河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的正反两方面图片,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已查阅的资料分析探究原因,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

构筑“绿色长城”。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政府和人民为保护母亲河所作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我们能为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

发动学生积极想办法,提倡议,献计献策,激发学生保护黄河的热情及责任感。

制作黄河专题手抄报、简报或电子网页。

发动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动手创作,将自己对黄河的全面认知,以自己能够操作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在全班进行展评,如条件允许的话,还可扩大展评的范围,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做成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另外,本活动也可融入活动二专题研讨中,使专题研讨的面更加全面;

单独设计,可使主体活动更加深入。

活动四:

祖国的名山大川

自上述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风光图片展等形式,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爱国之情。

在学习了解泰山、黄河的基础上,发动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可以设计手抄报、剪报、风光图片展、电子网页等形式。

让学生在了解、欣赏祖国河山之美的同时,陶醉于祖国的美好风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主题三:

至圣先贤

至圣先师——孔子

通过学生的专题研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做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孔子的一生及思想、教育、文化贡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提出问题,制定专题研究计划。

教师呈现三孔图片,提出问题:

为什么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如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学方法、《论语》研究、孔子对我国及世界教育事业的贡献等)。

实施专题研究。

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在初步收集的基础上增强对资料的分析、整理、运用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对本组的专题研究进行总结,写出研究报告。

学生分组、分专题交流研究所得,展示收集的资料,通过交流,使学生对孔子及其贡献形成较完整全面的认识,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注意:

孔子的专题研究比较抽象及深奥,学生的理解程度有限,应注意精选学生能够理解且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不仅了解孔子、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收获。

  活动二:

中国历史上的至圣先贤

引导学生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历史上对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体会感受这些优秀历史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思想和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和选择研究专题,开展专题研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成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意向和研究兴趣,自主生成和选择研究主题(如: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等),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各研究小组汇报本组的专题研究成果,展示研究资料,实现研究资源共享,从而对中国历史上的至圣先贤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感受他们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体会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讲自己的收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手抄报、剪报、专题资料汇编等)进行整理完善和再积累。

可进行大范围的展评。

主题四:

“爱我家乡爱我祖国”主题演讲会

这一活动是对本单元学习主题的深化,使学生通过主题演讲这一形式,深化本单元学习内容,促成情感目标的升华。

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将所学内容及感受融入其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增强民族责任感。

本单元学习活动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以培养爱国情感为主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专题研讨,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为学生的探究和知识的拓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4、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如游戏、专题研究、讨论、访问、展览等,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载体。

1.祖国有多大

通过展现我国的疆域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域广阔。

通过查阅地图和资料了解我国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开展“畅游神州”主题活动,全面掌握有关知识。

我是中国人1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我是中国人5

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我是中国人7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1.培养学生热爱国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情感。

3.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对维护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4.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世界视野,养成正确的世界观。

2.学会识读、比较复杂地图的能力,并能通过地图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3.了解祖国大陆人民、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加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认识。

4.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我们都是一家人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民族的特点,通过调查了解民族间的亲密感情,通过唱歌升华民族团结的情感。

1.海外华人心系祖国

通过华人祭奠黄帝的图片,引出黄帝的传说,指导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通过国外华人爱国的感人事例,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两岸人民血浓于水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认识到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是一家人。

1.辉煌成就

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建设方面的成就。

以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呈现我国的科技、教育卫生、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迅猛发展的图片及资料,感受我国的迅速发展。

2.祖国不会忘记他们

以收集资料或参访等形式了结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等的事迹,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情感。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搜集革命先辈为中华的崛起发奋读书的典型事例,反思自己应怎样做。

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理想,从小立志报国。

主题一:

认识我的祖国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祖国的领土、疆域、面积、行政区划等,使学生了解我国辽阔的国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辽阔疆域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认识我们的祖国。

教师呈现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认知祖国的地理位置、形状、邻国,明确我国的领土面积及海陆面积。

辽阔的疆域。

教师呈现一幅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借助地图明确祖国领土疆域四至,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著名高原、平原、盆地、海域和岛屿,感受祖国辽阔的疆域,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的行政区划。

教师呈现一幅行政区划图,结合地图,使学生明确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划分,了解并掌握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省会。

拼图游戏。

教师设计拼图游戏,边拼图边说出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省会、包括哪些名山大川、周边的海域及岛屿等,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相关知识。

民族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了解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简单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认识各民族互相尊重彼此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及民族团结意识。

  活动策略: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师呈现民族分布图,结合地图让学生认知我国多民族的组成,结合地图能初步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民族风情展。

结合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学生的旅游所得及查阅的资料等,举办一个民族风情展,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认识尊重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结合第一单元的学习,可让学生先进行一个专题研究——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做出贡献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与少数民族朋友和睦相处。

民族情画展。

以民族团结和民族和睦为主题,举办一个民族情画展。

也可举办本主题其他类型的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族团结和民族和睦相处重要性的认识。

魂牵梦绕的祖国

  活动一:

赤子之心

了解海外侨胞心系祖国,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的事例,感受海外华人虽身居国外,但仍情系祖国,仍致力于祖国繁荣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中华第一陵——黄帝陵。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黄帝陵的资料,由此引发学生探究黄帝陵的历史和情感价值,体会海外华人祭奠黄帝陵的心情及用意。

赤子之心——爱国华侨事迹展/事迹报告会。

学生搜集爱国华侨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事例,在全班或年级范围内容举行一次事迹展或事迹报告会,了解海外赤子的感人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两岸人民血浓于水

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富饶的宝岛——台湾。

教师呈现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台湾的位置。

结合学生已知的知识,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及物产,感受台湾的富饶及风光之美,进一步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结合中国历史上的史实,让学生查阅资料,见证台湾岛与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坚定祖国统一的决心。

盼统一。

由时政播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大陆之行)引出大陆与台湾两岸人民之间的血浓于水的密切关系及两岸人民盼统一的热切心愿。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政府为实现祖国统一所作出的努力,批判台独分子的分裂行为。

盼统一绘画展/诗歌朗诵会。

围绕两岸人民盼统一主题,举办一个画展或诗歌朗诵会(也可涉及其他活动),目的是加深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而努力的情感。

为了祖国的明天

建国五十七年辉煌成就展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在各行各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为国家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的英模人物及事迹,激发学生对祖国快速发展的自豪之情,学习英模人物的精神,加深爱国之情。

提出专题探究任务,制定探究计划。

教师展示神州六号的图片,展示科技发展的成就,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自主生成探究主题(探究我国建国以来科教文体卫、农林牧副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