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6990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绵阳南山实验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高2013级九月月考试题

语  文

命题人:

高2013级语文组     审题人:

高2013级语文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载道:

由道生书以书正道

书法,并不是简单意义上把汉字写好,而是将“道”——也就是天道和自然之道落实到我们的书写里,这样的书写才能够称之为“书法”。

真正的书法必须是载道的。

所谓“天道”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具体该如何落实到我们的书写里边呢,有两个“进入”,或者说有两个途径。

第一个进入是“由道生书”,第二个进入是“以书正道”。

前者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后者是一个渐修的过程,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两者如果把道给缺失了,就很难称之为真正的书法。

什么是由道生书呢,简单地说就是道生出书法,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东汉书法家蔡邕《九势》中说: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可知书法是从自然之道萌生出来的,这个自然之道体现在阴阳方面,阴阳再生出形势。

一个汉字写得好不好,从纯粹的技术层面看,就是这个字的黑与白之间的关系,黑的是笔划,白的是空白,例如“于”,上面的两横很长,叫形,两横下边有大片空白,称之为势,书法的形势就是黑与白的关系。

书写是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

苏东坡说:

“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手在写字时忘掉了手中的毛笔,这时候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

比如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书写时更多想的是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表达文章,而不是关注书写本身,这样才能保证书写的顺畅。

但是我们现在却把这种自然之道忘记了,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地被教导着如何加入这样那样的动作,完全把书写技术化,违背了自然之理。

“书法”既是一个动词,表示如何书写,也是一个名词,指书写出的形态,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书法作品,如果只关注字本身而忽略了这个字是如何来的,这样的书法至少损失了半壁江山。

在书法中,线条的形状和里边的空白,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我们的手能够秉持阴阳自然之态,自然、阴阳、然后生出来形势,物化在纸面上,它就形成了一个书法作品。

第二个进入叫由书正道,指由书法作品来论证道的存在,在佛教里边是属于渐修的模式,这个模式在书法里主要体现为临摹字帖。

首先要肯定,学书法一定得临摹字帖,但反对在没有掌握笔法的情况下临摹。

临摹练的是什么?

是对于书法的感受、感知能力,还有你手的控笔能力,一旦这个能力达到以后,迅速要走向第二步,还原它的动态书写过程,把毛笔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也要把手的先天运动性能发挥出来,这两者如果能够合二为一,再去临摹字帖就会事半功倍。

练字时还需要用心去感受。

古人讲“心体同然”,我们的心和身体是合二为一的,这样的一种运动才叫做艺术。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舞之蹈之。

在书法中就是说,当我们的心被感动了想要“舞之蹈之”,这些动作物化在纸面上就是书法,这样的运动,在孟子讲来就是“不学而能者,谓之良能”。

书法就是典型的良能,是手最自然的运动,构成汉字笔划的横竖撇捺这几种运动状态,都是我们的手天生会的运动方式。

手的运动是本能的,和毛笔的性能结合起来,就书写出了汉字。

这个时候你再去临摹,只要看到字帖中线条的粗细,就知道是毛笔的起伏,是毛笔弹性、健性的发挥;只要看到笔划之间的线条流动,就可以判断出手该怎么运动。

在这个基础之上要由一个动态的书写方式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要体悟天地万物之道,体悟自然之道,怎样体悟?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书者,如也”,如什么他没有讲,留给后世一个括号,于是汉代以后的书法家,不断往括号中填写他们认为的内容:

说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坠云,书如飞鸟出林……自然界美好的事物都与毛笔相通,我们从一个书写的人走向一个能够体察天地大道的大仁,在天地之间有了开阔的胸襟和思想,在书写中也获得了自由。

这才是书法的根本目的,使你变成一个完整健全的人,感觉到生活的幸福和精神的自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书法必须是载道的。

书法,就是将“道”——天道和自然之道落实到我们的书写里,具体有“由道生书”和“以书正道”两个“进入”或途径。

B.“书法”既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

它建立在我们的手能够秉持阴阳自然之态,自然、阴阳、然后生出来形势,物化在纸面上,就形成了书法作品。

C.书法就是当我们的心被感动时,言之不足,歌咏之不足,想要“舞之蹈之”,达到“心体同然”,心和身体合二为一,这些动作物化在纸面上形成的艺术。

D.书法的根本目的是使我们从书写的人走向能够体察天地大道的大仁,有开阔胸襟和思想,在书写中获得自由,变成完整健全的人,感觉生活幸福和精神自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道生书,简单地说就是道生出书法,是指书法从自然之道萌生出来,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B.书写,不能技术化,不要过于关注书写本身,要忘掉手中的毛笔,要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要保证顺畅,不能违背自然之理。

C.由书正道,指由书法作品来论证道的存在,就是说学书法要临摹字帖,练书法的感受、感知能力,及手的控笔能力,属于佛教渐修模式。

D.在书法的书写过程中,先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与手的先天运动性能,进而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体悟天地万物之道,体悟自然之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书法家蔡邕认为自然之道体现在阴阳方面,阴阳再生出形势。

形势,对于一个汉字来说,就是这个字的笔划与空白的关系。

B.在书写汉字时如果更多想的是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表达文章,就能写出真正的书法,这就是苏轼所说的“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

C.书法就是孟子所说的一种“良能’,是手最自然的运动。

汉字就是手本能地运动汉字笔画的几种状态,和毛笔的性能结合,写出来的。

D.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没有具体解释“书”的内容,汉代以后的书法家,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理解,丰富了书法的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益州画像记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

方命择帅,天子曰:

“毋养乱,毋助变。

遥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

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乃推曰:

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

“然。

”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

“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

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

“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①,未坠于地。

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

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尔繄②以生,惟尔父母。

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碪斧令。

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

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

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

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呜呼!

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

”皆再拜稽首曰:

“然。

苏洵又曰:

“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且公意不欲,如何?

”皆曰:

“公则何事于斯?

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

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

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

”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节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释】①攲(qī):

倾斜 。

②繄(yī):

是指代张方平的措施。

4.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B.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C.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D.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三种:

干支纪年法、王公纪年法、年号纪年法。

文中“至和元年”属年号纪年。

B.每月农历初一称“晦”,十五称“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称“朔”,“正月朔旦”即正月三十早上。

C.苏洵,号老泉,是苏轼、苏辙的父亲,父子合称“三苏”,与唐代韩柳,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D.稽首,即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是古代汉族的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6.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交代了张方平至蜀的背景,接着记叙了张方平至蜀后解散了守备人员,敌寇却没来侵犯,百姓和以前一样庆贺新年。

B.张方平虽认为蜀人多变,但对待蜀人非常厚道,因此蜀地百姓坚持要把他的像安放在净众寺里,表现了蜀地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

C.苏洵认为祸乱发生与否都容易治理,祸乱将发之际最难治理。

他由此充分肯定了张方平面对紧张局势,从容且得当的治理才能。

D.张方平分析了蜀人经常发生大乱的原因,并拿齐、鲁的人与之比较,强调用礼义来约束蜀人,用法律来差使蜀人,动乱就可避免。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毋养乱,毋助变。

谣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

(5分)

 

(2)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

(11分)

梨  花

               元代·元好问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素月淡相映,肃然见风度。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

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妒。

注释:

元好问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三十二岁才进士及第。

然因科场纠纷未应选,三十五岁再次应试。

8.在这首写梨花的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梨花?

写出了梨花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

 

 

9.诗人借笔下的梨花表达了哪些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荆轲刺秦王》中“                 ,                 ”既写出送别英雄的凄寒环境,又写出送别英雄的悲壮气氛。

(2)苏轼的《赤壁赋》中颇多生命哲思,如“                 ,                 ”中关于生命短暂、人生微末的感慨,但苏轼的魅力在于,不因此而消沉,反借此而豁达,释怀。

(3)《劝学》中“                 ,                 ”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通过“木”和“金”的变化变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①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

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

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

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

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黯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②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

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

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

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③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笼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

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在人生中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

烟也有和烈之辨。

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

倘是烧的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

④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有兴味。

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⑤人生在世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不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

“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

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

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

”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用词精炼,语言优美,从全文来看,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秋的美丽景色。

B.本文欲扬先抑,先介绍了传统之秋的“肃杀、凄凉”之味,再表达对气象磅礴、成熟温和的秋意秋味的喜爱。

C.本文句式运用颇有特点,既长短句结合,见出语言参差错落之美,又整散错置,于自由灵活中偶见整饬之美。

D.作者在文中将雪茄与鸦片做对比,认为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在烟灯上烧出的哔剥的声音,颇有一种诗意。

E.文尾,作者借邓肯之语可怜那些识见偏狭的妇女,因为她们只会吟咏春天和恋爱,忽视了秋天的美丽景色。

(2)请简要分析本文首段的作用。

(6分)

 

 

(3)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况味”在文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6分)

 

 

(4)有人认为本文重在写秋景,有人认为本文重在写人生。

你赞同哪种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卧龙岗散淡之人”张伯驹

①1982年阴历正月十五,京华城内元宵节的大红灯笼刚刚挂上,张伯驹为夫人潘素庆生的鞭炮尚未点燃,自己却被救护车送进了北大医院。

一介布衣,一身中服,一脸土色,惟一副眼镜显示他是一个文化人。

2月26日,张伯驹告别人世。

②张伯驹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之子(过继,生父张锦芳)。

幼时即天性聪颖,有神童之誉。

张镇芳为造就儿子的锦绣前程,在张伯驹17岁时,送他进了袁世凯专为贵胄子弟办的混成模范团骑科。

毕业后,张伯驹先后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麾下任提调(秘书)。

“宝马金鞭,雕冠佩剑,年少英姿,意气豪横”何等风光!

他鄙视官场的尔虞我诈、争名逐利,忧心国事日颓,与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相距甚远,遂有“秦关百二,悔觅封侯”之叹,倒把看戏、学戏当成乐趣。

他不顾父母强烈反对,脱去戎装,倾心学艺,醉心诗词、书画和戏曲,成了京城第一大玩家。

诚如章伯钧所说:

“中国文化有一部分,是由统治阶级里最没出息的子弟们创造的。

张伯驹就在玩古董字画中,玩出了大名堂,有了大贡献。

③张伯驹有君子风节。

方地山是寒云的老师,清高狂妄。

袁世凯称帝时他不居官,题诗明志:

“千年大睡浑闲事,何必陈抟见不平。

利且不为何况善,安得高枕听鸡鸣。

”张伯驹敬佩不已。

方是时穷困潦倒,蜗居斗室,三餐不继。

伯驹惠助,为不伤其自尊,巧借托收字画为名,以重金相酬。

反右斗争时,京剧演员钱宝森批判他时言辞过激,钱去世消息传来,张托人带赙仪100元。

这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当时人均伙食费每月不过10多元。

朋友劝他不必送这么多,意思一下即可。

但他坚持,并说:

“他批判我,不能怪他,更况当初宝森帮我打把式练武功的交情还在。

”周汝昌先生亦曾对笔者说过,“伯驹先生雅量令人佩服。

我年轻时对他的《丛碧词》一书的音律提了几十条拙见,他从善如流”。

④张伯驹是举世闻名的大收藏家。

他倾家荡产事收藏,又把收藏精品悉数捐给国家,这一豪举可谓空前绝后。

⑤1936年溥儒出手的《照夜白图》被上海古董商叶某转售英国,张伯驹痛心不已。

他知道溥儒手上还有件国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担心此帖会重蹈《照夜白图》的覆辙,便请人往商于溥儒,可否相让。

溥儒回话:

他现在不需要钱;如转让,须20万元。

张伯驹拿不出这笔巨款,只好作罢。

1937年夏,张伯驹在火车上遇到老友傅增湘。

傅告张,溥儒母亲去世,他是孝子,要为母大办丧事,手头正紧。

言下之意,这正是求让《平复帖》的良机。

张伯驹心想,两次求让溥儒不肯,此时旧事重提是否有点乘人之危?

便说:

“溥儒需用钱,我先借一万。

”回到北平的次日,傅增湘就把《平复帖》抱到张家,说:

“溥儒要价四万,他的意思不用抵押,一次买断。

”就这样《平复帖》为张伯驹拥有。

⑥1946年北平古的董商人马巨川想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转手卖给洋人,张伯驹获知后,连夜赶到马宅单刀直入要收购。

马巨川张口要800两黄金,意在吓退张伯驹。

张气得拍案说:

“马老板,此卷我收定了!

不得闪失!

”旋报告故宫博物院,希收归国有。

故宫博物院回话无力收购。

张伯驹急了,托人出面与马巨川洽商,几经磋商,马巨川同意降价以220两黄金转让。

张伯驹将已寓居多年的弓弦胡同豪宅(原清宫太监李莲英的旧墅)出卖,夫人潘素把自己陪嫁的首饰变卖,方得以成交。

一个月后,南京总统府秘书长张群差人来谈,云他愿以500两黄金收《游春图》,希割爱。

张伯驹复函曰:

“伯驹旨在收藏,贵贱不卖,恕君海涵。

⑦十五年后的1956年春,当国家号召买公债时,张伯驹手中无现钱,政协会上他表示将一生珍藏字画精品(共8件)卖给国家,所得款项全部购买公债①。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⑧张伯驹的嘴轻轻一张,一生的心血就在刹那间消失。

当年避秦,辗转陇蜀之间,为护这几件国宝,他们夫妇将画卷缝在棉被里,日夜提心吊胆,怕日本人,怕土匪,担心出意外,惶惶不可终日……刻下,夙愿得偿,喜悦固然,但不免有种骨肉难舍的痛楚和失落。

若干年后谈及此事,张伯驹心态平和地说:

“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

今还珠于民,乃终吾夙愿。

”张伯驹捐献的岂单是国宝,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

(选自《钟山风雨》)

注:

后改为无偿捐献,文化部奖励其二十万元人民币,张伯驹夫妇分文未取。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张伯驹从专为贵胄子弟办的混成模范团骑科毕业后,先后在曹锟、吴佩孚等人麾下任秘书,一度让自己和父母都感到十分风光。

B.钱宝森去世之后,张伯驹打算赠送赙仪100元,但张伯驹的朋友们觉得钱宝森先前对他批判过激,不值得张伯驹送这么大数目。

C.张伯驹对马巨川说“马老板,此卷我收定了!

不得闪失!

”是情急之语,未经过考虑,事后只得求救于故宫博物院,希收归国有。

D.保护国宝,夙愿得偿,固然值得喜悦,但不免有一种骨肉难舍的痛楚和失落。

张伯驹的心态平和,但背后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奈。

E.本文综合运用动作、语言等诸多描写手法,刻画了一个于乱世中坚守本心、传承文化、看似平凡、实则令人敬仰的文化人的形象。

(2)章伯钧说:

“中国文化有一部分,是由统治阶级里最没出息的子弟们创造的。

”怎样理解张伯驹的“没出息”?

请结合材料分析。

(6分)

 

 

(3)文章第三段写道:

“张伯驹有君子风节。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张伯驹有哪些君子风节。

(6分)

 

 

(4)文章结尾写道:

“张伯驹捐献的岂单是国宝,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

”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甘肃民间布艺制作老艺人王茵,今年80岁了。

喜欢手工制作的她童心未泯,她将十二生肖布艺玩偶创作得萌态十足,刻画得        。

②生死相抵的牛、行动如风的虎、千姿百态的马,在汉代天才艺术家的刀笔下表现得        ,仿佛在它们的体内孕育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③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脍炙人口,第七回郭靖初遇黄蓉一场景写得异常精彩,尤其是黄蓉“宰”郭靖在酒店吃大餐一段,写得        。

A.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B.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C.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D.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表示,俄中两国对二战的起因、结果和历史持相似看法。

B.天津大爆炸带来的血泪代价在警醒人们关注事故发生原因和安全责任问题的同时,更应促使深刻反思隐藏于城市规划链条中的诸多问题是重点。

C.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存在时间最长的文学类奖项“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终于尘埃落定,涵盖了最近四年里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D.第三届绵阳科博会将于9月17日至20日在绵阳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参展,众多高精尖的现代科技产品和大型装备将集中亮相。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即使在相对自由的国度,大多数人由于无知或者错误整天生活在无止境的忧虑和繁重的苦力当中,这些人注定不能采集到生命中甜美的果实,除了成为一架机器,他一无是处,              而他的成长正是依靠这些无知,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知识,踏踏实实做一个糊涂的人。

A.他怎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呢?

B.这些无知是不容易意识到的,

C.意识到这些无知是不容易的,

D.他不可能意识到这些无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2015年6月7日过去几周,西方某些媒体将中国股市下跌、货币贬值等短期经济波动现象选择性地拼凑到一起,         ①         。

然而,更多国际舆论和经济学家认为,观察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不能        ②         ,更要        ③         。

中国的一系列定向调控举措效应正不断显现,中国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