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328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1004,授医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学了可续研究的能力。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专业代码:

10040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传染病流行病学2.慢性流行病学3.重大疾病预测预警

4.健康促进与绩效评价5.社会因素与健康6.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

(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

100402,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环境与工业毒理学2.环境污染的分子流行病学

3.环境相关疾病与职业性疾病研究4.饮水安全与健康危害评价

5.环境医学监测新技术6.劳动生理与工效学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

100403,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食物营养与健康2.营养膳食与慢性病3.营养流行病学4.分子营养学

(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专业代码:

100404,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生殖健康研究:

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与保健对策,研究危害妇女和儿童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特征、早期筛查方法和适宜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

2.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3.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

主要开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五)卫生毒理学,学科、专业代码:

100405,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神经毒理学:

选择常用农药为受试物,采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农药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机理。

本方向是毒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2.分子与生化毒理学:

主要运用现代生物化学、酶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转运及代谢解毒的特点。

它属于毒理学中的基础研究,试图利用对细胞色素P450诱导和抑制对外来化合物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六)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学科、专业代码:

1004Z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生物医学监测新技术:

利用各种化学分析、生物检测等分析方法,研究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其相应的生物、生态和健康效应。

2.微生物分析与应用:

主要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酶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环境与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

3.国境卫生检疫:

研究对象为我国和国际规定的出入境的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禁止入境疾病,对旅客、货物中的等病原进行分析、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法研究。

4.化学品检验新技术:

侧重人工抗体、纳米技术、免疫法、酶法等技术在小分子化学品和化学污染物检测和控制中的应用。

5.实时分析与监测技术:

结合最新的学科发展,利用光学、电化学、质量检测等方法,建立对不同污染物、生物标记物的原位、实时检测新方法。

6.生物传感器:

利用生物识别方法,结合各种识别信号转换技术,建立酶传感器等多种生物传感器,用于不同生物样品中特定靶分子的快速检测和持续观测。

(七)食品安全与管理学,学科、专业代码:

1004Z2,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食物卫生学与食品毒理学2.食品安全与管理

(八)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专业代码:

10740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卫生服务研究2.循证卫生政策3.医疗保障制度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

普通博士研究生

总学分

≥53学分

≥29学分

修课

学分

≥34学分,其中:

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

校级公共课程≥9学分,

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硕士一外2学分;

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

≥10学分,其中:

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

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硕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19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19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

必修

课程

408.6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压力与应对

16

1

公共卫生学院

408.81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

必修

≥4学分

411.800

英语论文写作

32

2

外国语学院

学科专业课程

513.511

多元统计学(高水平课程)

32

2

公卫学院

硕士

阶段

≥24分

513.519

临床流行病学

32

2

公卫学院

513.607

预防医学进展(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518

毒理学进展

32

2

公卫学院

513.606

现场流行病学

32

2

公卫学院

513.503

临床营养学(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701

职业危害与健康(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517

生物标记和检测技术(高水平课程)

32

2

公卫学院

513.509

SAS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

32

2

公卫学院

513.504

环境与健康研究新技术(高水平课程)

1

16

公卫学院

513.505

循证医学

1

16

公卫学院

513.506

营养与食品安全

32

2

公卫学院

513.703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507

NCBI入门教程

16

1

公卫学院

513.508

心理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16

1

公卫学院

513.515

生殖健康与健康促进

32

2

公卫学院

513.602

食品保健开发及应用

32

2

公卫学院

513.605

医学科研论文写作

16

1

公卫学院

513.70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PLINK软件应用(国际化)

16

1

公卫学院

513.705

队列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国际化)

16

1

公卫学院

510.508

神经生物学基础

32

2

基础医学院

510.518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40

2.5

基础医学院

510.523

实验免疫学

44

2.5

基础医学院

510.530

细胞分子生物学实用技术

32

2

基础医学院

510.514

现代组织化学技术

32

2

基础医学院

510.517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高水平)

40

2.5

基础医学院

516.601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32

2

医管学院

516.508

卫生政策分析(高水平课程)

16

1

医管学院

516.608

软科学研究方法

32

2

医管学院

博士专修课程

513.801

项目设计与申报(高水平流)

40

2

公卫学院

≥4学分

513.802

中英文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与投稿(高水平)

32

2

公卫学院

513.804

现代流行病学

32

2

公卫学院

跨一级学科课程

510.804

医学分子生物学进展

80

4

基础医学院

博士

必修

≥2学分

510.814

免疫学研究进展

80

4

基础医学院

510.805

医学高级遗传学

80

4

基础医学院

516.801

卫生政策研究(高水平)

24

1.5

医管学院

516.802

卫生经济研究(高水)

16

1

医管学院

研究

环节

650.8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

1

公卫学院

650.802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

1

公卫学院

650.80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

1

公卫学院

650.804

发表论文(博)

1

公卫学院

650.805

学位论文(博)

15

公卫学院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

1

公卫学院

650.502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

1

公卫学院

650.503

学位论文(硕)

10

公卫学院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

(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

(1)课题的来源、意义;

(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

(5)预期成果;

(6)主要参考文献。

4.论文中期报告

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

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

(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

(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

(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

(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

(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1004,授予医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预防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求达到: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预防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3.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先进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4.能用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5.身心健康。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预防医学为医学门类一级学科,下设7个二级学科(专业):

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100401):

研究方向:

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应用、传染病与慢性病的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社会因素与健康、健康教育、医疗保险、肿瘤流行病学、重大疾病预测预警研究

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100402):

研究方向:

环境医学监测技术、环境基因组与蛋白质、职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与职业流行病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相关性疾病、环境毒理与生物标志、微量元素与健康、环境毒理学、热生物与分子毒理、劳动生理与工效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心理学、水污染与健康、饮用水净化技术。

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100403):

研究方向:

分子营养学、营养膳食与慢性病、妇幼营养

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100404):

研究方向:

儿童少年体质与健康、妇幼保健、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儿童少年体质与健康

5.卫生毒理学专业(100405):

研究方向:

神经毒理学、卫生毒理学、环境毒理学

6.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1004Z1):

专业方向:

生物医学监测新技术、微生物分析与应用、国境卫生检疫、化学品检验新技术、实时分析与监测技术、生物传感器。

7.食品安全与管理学专业(1004Z2):

研究方向:

食品安全与管理

8、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专业代码:

(107401)

研究方向:

卫生服务研究、循证卫生政策、医疗保障制度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6学分

修课

学分

≥24学分其中,全英语课程≥2学分,国际水平课程≥2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任选专业课4(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12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

必修

课程

408.6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外国语学院

513.502

压力与应对

16

1

公卫学院

本学

科专

业课

程要

513.511

多元统计学(高水平课程)

32

2

公卫学院

必选

513.519

临床流行病学

32

2

公卫学院

513.607

预防医学进展(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518

毒理学进展

32

2

公卫学院

513.606

现场流行病学

32

2

公卫学院

513.503

临床营养学(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701

职业危害与健康(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517

生物标记和检测技术(高水平)

32

2

公卫学院

513.509

SAS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

32

2

公卫学院

513.510

临床科研设计与数据分析

32

2

公卫学院

513.504

环境与健康研究新技术(高水平课程)

1

16

公卫学院

513.505

循证医学

1

16

公卫学院

513.506

营养与食品安全

32

2

公卫学院

513.703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507

NCBI入门教程

16

1

公卫学院

513.508

心理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16

1

公卫学院

513.515

生殖健康与健康促进

32

2

公卫学院

513.602

食品保健开发及应用

32

2

公卫学院

513.605

医学科研论文写作

16

1

公卫学院

513.70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PLINK软件应用(国际化)

16

1

公卫学院

513.705

队列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国际化)

16

1

公卫学院

510.508

神经生物学基础

32

2

基础医学院

510.518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40

2.5

基础医学院

510.523

实验免疫学

44

2.5

基础医学院

510.530

细胞分子生物学实用技术

32

2

基础医学院

510.514

现代组织化学技术

32

2

基础医学院

510.517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国际化课程)

40

2.5

基础医学院

516.601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32

2

医管学院

516.508

卫生政策分析(国际化课程)

16

1

医管学院

516.509

卫生经济学进展(国际化)

16

1

春季

医管学院

516.608

软科学研究方法

32

2

医管学院

非学位课

补修

课程

513.500

医学统计学

54

3

本科非预防医学的硕士生必须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

1

650.502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1

650.503

学位论文

10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1.第一学期10月开始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选题,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完成选题并做开题报告。

第一学年末结合课程学习及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阶段考核。

2.培养方式与方法

采取导师指导、集体培养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研究能力。

学习方式强调以自学为主,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4.组织管理

实行研究生部、院、系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教研室三级管理制度。

在培养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应经常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了解研究生的科研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77103,授予理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方面高层次专门人才,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求达到: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3.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先进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4.能用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药物滥用心理干预、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身心医学、心理治疗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6学分

修课

学分

≥24学分其中,全英语课程≥2学分,国际水平课程≥2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任选专业课4(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12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课程

(注明全英课程

和国际一流课程)

公共

必修

课程

408.6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外国语学院

513.502

压力与应对

16

1

公卫学院

本学

科专

业课

程要

513.500

医学统计

32

2

公卫学院

必选

513.511

多元统计学(高水平)

32

2

公卫学院

513.519

临床流行病学

32

2

公卫学院

513.607

预防医学进展(国际化)

32

2

公卫学院

513.606

现场流行病学

32

2

公卫学院

513.509

SAS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

32

2

公卫学院

513.510

临床科研设计与数据分析

32

2

公卫学院

513.505

循证医学

1

16

公卫学院

513.703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高水平)

32

2

公卫学院

513.507

NCBI入门教程

16

1

公卫学院

513.508

心理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16

1

公卫学院

513.515

生殖健康与健康促进

32

2

公卫学院

513.605

医学科研论文写作

16

1

公卫学院

513.705

队列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国际化)

16

1

公卫学院

513.70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PLINK软件应用(国际化)

16

1

公卫学院

420.537

心理测量

3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